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去年首露真容的路縣故城遺址 將成通州區級文保單位

2017年3月24日訊, 昨天全市文物工作會議召開, 市文物局對2017年任務進行了部署, 去年首露真容的通州路縣故城遺址將核定成為通州區的區級文保單位。 記者瞭解到, 2011年至2016年, 中央財政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累計支持北京近6億元。 其間, 圓明園、周口店被納入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目前, 北京已有25個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 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總數名列全國第一。 此外, 北京有7處世界文化遺產, 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

去年首露真容的通州路縣故城遺址的挖掘現場(資料照片 來源北京日報)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將全力推進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 重點實施陳獨秀故居、楊椒山祠、粵東新館等文物的騰退保護。 今年要加快推進通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對西漢路縣故城遺址進行整體保護, 加快考古工作站的建設, 啟動遺址公園建設的前期工程,

通州區應儘快將遺址核定為通州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要加強“三個文化帶”的文物保護修繕工作, 實施北法海寺保護修繕工程和石景山古建築群的保護修復工程。 加強對周口店、琉璃河、圓明園、金代皇陵、長城、大運河六處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明確規定的“大遺址”的保護和利用。 儘快實施琉璃河遺址的保護規劃, 啟動保護工程;實施周口店遺址整體三維測繪和保護工程, 完成猿人洞的保護、建築工程;繼續推動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和保護展示。

記者瞭解到, 目前, 通州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登記項目236處,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 地下文物埋藏區7處。 其中,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4處。

通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將推進東部運河文化帶建設, 協助市級部門做好運河文化帶規劃編制工作;加大通惠河、蕭太后河治理力度;實施北運河通航, 建設大運河國家公園。 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內各類不可移動文物104處, 將採取“不拆、不遷、不改”, 逐步修繕、改善整體環境的保護方式, 做好重要片區的專項保護利用規劃, 進行整體運營管理, 展示“通州味”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