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抗戰前中國的GDP是日本的三倍,為何卻不是日本的對手

文/寂寞的紅酒

1937年, 抗戰全面爆發, 中國被日本打的節節敗退, 差一點被日本亡國。 而讓人意外的是, 當時中國的GDP是日本的三倍, 但卻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 甚至可以說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 那麼為什麼中國GDP那麼高卻被日本虐的那麼慘?

第一, GDP不能代表國力強大,更不能代表國家尊嚴。 GDP反映的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 只是國力的一部分。 抗戰前中國的GDP雖然很高, 但大部分是農業和外資經濟, 中國的GDP完全是靠中國龐大人口堆砌起來的, 於國力沒有太大助益, 大部分被用於內部消耗或者被外國人賺走了。 按GNP(國民生產總值)和購買力來計算, 中國遠遠低於日本, 兩國國力差距非常明顯。

第二, GDP反映的是經濟總量, 但無法反映產業結構。 抗戰前中國的GDP很高, 但工業產值非常低, 只有13.6億美元, 而且絕大部分是輕工業。 相比較而言, 日本的工業產值非常高, 高達60億美元, 是中國的4.4倍。 工業是現代強國的標誌, 是衡量國家實力的最重要指標, 沒有強大的工業就沒有強大的國力。 日本能生產飛機、大炮, 能生產坦克和軍艦, 我們只能生產麵粉和煙草, 戰爭的結果一目了然。

第三, 當時中國的GDP雖然很高, 但國家一盤散沙。 國民政府雖然形式上統一了中國, 但各地仍然各自為政, 經濟發展畸形, 基礎設施嚴重落後, 國家整體規劃也無法推行。 儘管國民政府經過幾年的內戰和建設掌控了局勢, 中國正在逐步走向統一, 正在逐步實現現代化, 但日本的入侵打斷了中國的現代化步伐。

一旦中國實現統一, 有了現代化工業基礎, 日本根本無法拿下中國。 近代中國落後的一個重要根源就是分裂, 大部分國力用於了內耗, 所以一直被帝國主義壓著打。 抗戰對於中國而言早了兩年, 對於日本而言晚了兩年。

第四, 中國雖然有較高的GDP,

但沒有與之相符的軍事力量。 強大的軍事力量是保證經濟成果的重要保障, 是實現國家尊嚴的底氣。 就像宋朝, 雖然經濟發達, GDP是北方遊牧民族的N+1倍, 但照樣被遊牧民族按在地上摩擦。 二戰時期, 德國雖然GDP沒有美國多, 但強大的軍事力量令世界膽寒, 連美國也不願意招惹它。 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沒有強硬的手段, GDP再高也是空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