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洋河旗下藍色經典系列白酒驚現假貨 涉案金額超過百萬

據《北京晨報》等媒體報導, 日前, 接到北京市房山區公安分局協查制假窩點的請求, 北京市房山區工商分局立即啟動市場秩序保障應急預案, 指派稽查大隊會同良鄉工商所出動執法人員10余人在半小時內到達制假現場, 第一時間參與案件的調查取證。

同時, 北京市房山區工商分局還成立了案件調查指揮領導聯絡小組, 確保現場調查情況的及時溝通協調, 以便根據案情及時作出指揮。

工商聯合公安、食藥等部門組成了聯合執法組, 據房山工商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到了現場後執法人員發現, 此次突擊檢查地點均在地點隱蔽的村莊農房, 主要分佈在良鄉鎮張謝村、江村及竇店鎮南墩台等地。 制假窩點環境惡劣, 制假材料數量大。

執法人員趕赴現場後, 立即展開調查取證, 清點侵權商品數量, 按照規定第一時間出具執法文書, 固定現場證據,

為案件的下一步調查提供充足的物證。

經查, 現場發現不同種類“天之藍”白酒564瓶、“海之藍”白酒4098瓶、“夢之藍”白酒348瓶, 桶裝散酒2000餘斤, 以及大量上述白酒的標籤、瓶蓋、包裝盒共計10000餘件。

《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獲悉, 因案發現場分散,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需商標權利人現場鑒定, 執法人員會同商標權利人奔赴不同的現場進行鑒定。

經商標權利人現場鑒定, 上述瓶裝白酒及包裝等均侵犯了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即洋河股份(002304.SZ)的商標專用權, 屬於侵權產品。

執法人員為避免上述侵權商品流入社會, 及時採取強制措施, 幫助搬家公司人員一同裝車, 等出具完所有的調查文書及裝完扣押物品已近22點。

鑒於涉案產品市場價值高達100余萬元, 制假人員已涉嫌犯罪, 工商執法人員馬上會同公安人員商談案情, 經會議研究決定, 立即向公安機關移交案件。

現場查獲的假冒白酒等物品, 共裝了9卡車。 為了避免侵權商品流失, 工商執法人員隨後聯繫了分局公物倉專管員, 將違法物品立即入庫。

上述消息一經公佈, 便引發社會熱議, 媒體相繼進行轉載報導, 但《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注意到, 截止2017年3月24日, 洋河股份尚未針對上述假冒事件, 通過官網或公告等方式進行回應。

實際上,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 對於 “天之藍” “海之藍”、“夢之藍”等白酒都不會感動陌生。

洋河股份日前在電話會議上對機構表示, 在提價方面, 公司一直採取的是“小步慢跑”策略,

今年初, 已經對藍色經典系列產品價格進行了小幅上調, 目前正在推進落地過程中。

在2016年, 洋河股份藍色經典系列銷售額增速從大到小依次是夢之藍、海之藍、天之藍;毛利率從高到低依次是夢之藍、天之藍、海之藍。

《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獲悉, 洋河股份的綿柔蘇酒、夢之藍、天之藍、珍寶坊、海之藍、藍瓷、青花瓷、洋河大麯等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產品之間, 有著非常嚴格的區隔和定位、定價, 已經形成了高、中、低檔全價位、全覆蓋的產品序列, 產品線比較長, 而且每個價位段都有自己的主導產品, 多點卡位元, 也可以在多點上發力。

基於此, 洋河股份近年來業績率先回暖, 並正在追趕五糧液,

業界預計, 如果不出現意外的話, 未來幾年, 洋河股份將一舉超過五糧液, 成為酒業老二, 僅次於貴州茅臺。

日前, 洋河股份在深交所公佈了2016年業績快報, 實現營業總收入接近171.93億元, 和2015年約為160.52億元相比, 增長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58.13億元, 相較於2015年53.65億元, 增幅在8%左右。

對此,洋河股份方面表示,2016年,公司堅持“聚焦三大優勢,配稱三大能力,著力兩大突破”的總體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全年實現收入、利潤增長。

在2017年全國糖酒會上,洋河股份與1919在成都召開戰略合作發佈會,並發佈由1919專銷的戰略新品“金洋河”及“洋河頭曲”這意味著,洋河品牌將借助1919全面殺入蜀地市場,讓川酒很是憂慮。

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在假冒事件中,為什麼說除了消費者,洋河股份也是受害者,就因為假冒事件可能會損害洋河股份品牌形象,進而對其銷售造成不利影響,但也要看假冒事件發酵程度。

對此,洋河股份方面表示,2016年,公司堅持“聚焦三大優勢,配稱三大能力,著力兩大突破”的總體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全年實現收入、利潤增長。

在2017年全國糖酒會上,洋河股份與1919在成都召開戰略合作發佈會,並發佈由1919專銷的戰略新品“金洋河”及“洋河頭曲”這意味著,洋河品牌將借助1919全面殺入蜀地市場,讓川酒很是憂慮。

業內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在假冒事件中,為什麼說除了消費者,洋河股份也是受害者,就因為假冒事件可能會損害洋河股份品牌形象,進而對其銷售造成不利影響,但也要看假冒事件發酵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