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興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姓名:王興玉

出生年月:1999年1月

畢業學校:沂水一中

高考總分:630 臨沂沂水縣文科第一

報考志願:中央財經大學

對王興玉來說, 高中學習的最大經驗就是無論何時,

永不放棄。 高一時她的成績並不理想, 總是處在班級的中下游, 但她沒有得過且過。 整個高中階段, 她都將“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奉為座右銘, “累土而不輟, 丘山崇成”, 她堅信永不放棄, 才有發光發彩的機會。

挫折是一種磨練

王興玉高一時便進入實驗班, 剛開始, 在優秀的同學中間, 王興玉並不出眾, 高一期間她更是常常排在全班三四十名。 這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遠。 巨大的心理落差也曾讓她滿面愁容, 但她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

高二、高三期間, 王興玉的成績也不像其他同學那樣穩定, 而是浮動劇烈, 常常沖進前三, 又落回二十幾名。 儘管波動大, 但她始終沒有對自己失去信心。

在她眼裡, 考試中錯的題越多,

就越能發現更多的短板, 高考之前的每一次考試, 都只是高考的鋪路石。 在王興玉看來, 高中階段乃至放眼人生, 打擊和挫折在所難免, 是被打擊摧毀還是因打擊驅使潛能, 就決定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境遇。

不到高考那天, 就不能放棄

堅持, 說起來簡單, 做起來卻很難。 高中三年, 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奮發向上不懈怠, 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 既然選擇了堅持, 那就要堅持到最後。 不到高考, 就沒到最後, 即便到了考前最後一個月, 甚至幾天, 也還是沒到最後。

考前一個月, 天氣炎熱, 多數同學內心也很浮躁。 在王興玉班裡, 就有很多人覺得反正已經定型了, 再怎麼用功也沒多少用處, 就開始學不進去, 有放棄的情緒。

而在王興玉看來, 不到高考那天, 就不能放棄, 這一點尤為重要。

在考前有限的時間裡, 雖然有大的提升可能性不大, 但王興玉仍然會堅持做題。 每天堅持做一點題, 就能保持自己做題的心態、手感和習慣, 到高考答題時雖然題目不會很輕鬆, 但做題用的方法不會生疏。

所以, 無論高考臨得有多近, 都要穩住心態, 堅持到最後。

俯得下身子

高三複習階段, 很多同學內心難免浮躁。 這種浮躁, 不僅體現在心態上, 也體現在學習狀態上。

在王興玉眼裡, 高三浮躁的表現就是輔導資料一本接一本買, 一味貪多就嚼不爛;面對考試中暴露出的盲點, 沒有去仔細弄明白, 就棄之一邊;對錯題集的整理, 也是浮皮潦草、流於表面。

與這種浮躁態度相反, 王興玉覺得高三階段就應該“俯得下身子”。 所謂“俯得下身子”, 她解釋說其實就是一種認真務實的態度, 而非眼高手低。 題目要做一道透一道, 不能一知半解, 知道答案就結束。 根據一道題, 就可以整理出同一類型的題, 總結出它們的解題思路和規律。

不要做“無米之炊”。 “俯得下身子”還指要扎扎實實地做好知識儲備。 縱使有時你可能因為心態緊張而無法正常發揮, 但只要腦中有東西, 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沂蒙晚報記者 宋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