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村清涼到貴安

平寨農家樂。

“老闆,我再來一碗炸洋芋。 ”“老闆,我們再加兩盤炒螺絲。 ”

忙著炸洋芋、炒螺絲、煮粉、烤魚......高峰鎮王家院村月亮灣葡萄種植基地附近的“盧記小吃”攤,盧啟榮和妻子忙得不亦樂乎。

上個月,盧啟榮兩夫妻在月亮灣葡萄種植基地附近擺起了這個小吃攤位,生意很是紅紅火火。

“別看我家攤位小,每天能賺一二千塊錢呢,下個月葡萄成熟的時候,來村裡玩的遊客多了,我們也會賺得更多。 ”盧啟榮說。

鄉村旅遊的發展,讓許許多多和盧啟榮一樣普通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鄉村旅遊,融合三產,連通城鄉,富含“鄉愁”,是貴安新區旅遊業的一大亮點。

平寨荷塘送清風。

建設美麗鄉村 發展鄉村旅遊

發展鄉村旅遊的前提是村莊美、魅、靚。

如何實現村莊的美、魅、靚?貴安新區給出的答案是加大美麗鄉村建設。

2013年7月,貴安新區啟動了“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美麗鄉村。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貴安新區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重點圍繞小康路、水、電、訊、房、寨等小康“六項行動計畫”要求,實施“改廚、改廁、改衛”“雨水收集系統和污水收集系統”以及“垃圾清運”(“三二一”工程)的總體部署,開展了村寨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一個個措施,貴安新區的一個個村寨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目前,平寨村、車田村、龍山村、毛昌村、王家院等美麗村寨都已開通電話、電視、手機網路等通訊設施,互聯網實現全覆蓋。

平寨村、車田村、龍山村電網與天燃氣管道建設工作已完成。

平寨村、車田村、龍山村新鋪或改造供水管網10430米。

新建垃圾轉運站8個、垃圾處理場4座,果皮箱400個。

建設汙水處理池28座,鋪設排汙管網2300米,村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達100%。

共植樹18800株,綠化面積10.5公頃,新建綠道2700米。

貴安新區統籌辦主任黃輝告訴記者:“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景觀提升,村容更加整潔、通訊更加通暢、環境更加清潔,極大的改善了人居環境,為發展鄉村旅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環境變好了,現在很多城裡人來到村裡都不想走嘍!”村裡的變化,讓王家院村村民劉明頗感自豪。

高峰鎮王家院村支書李斌說:“從以前的髒亂差到如今的淨潔亮,是美麗鄉村建設讓我們有了發展鄉村旅遊的家底。 ”

盧記小吃都是地道貴州味。

植入特色產業 打造“一村一品”

家底做足,關鍵還得啟動。

“美麗鄉村建設不只是單純意義上的修房子,房子建得再漂亮,沒有產業支撐,老百姓沒有長遠的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黃輝說。 他們在發展產業上做文章,植入相關產業,啟動旅遊“資本”,帶領老百姓發展致富。

貴安新區根據各村寨的特色,將傳統文化、農業園區、文化觀摩園、生態農業、園林花卉、村寨景區、農家餐飲等旅遊文化產業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打造高效農業型村寨、旅遊精品型村寨、民俗體驗型村寨、科技創新型村寨等四型村寨。

此外,還積極探索“美麗鄉村+N”的發展新路徑,力爭各個村寨形成獨特魅力,突出特色產業發展和地域文化保護,嚴禁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的“一村一品”,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多種途徑和模式。

2016年以來,貴安新區逐漸形成了車田景區、雲漫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平壩農場萬畝櫻花園、北斗七寨、龍山景區、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等一批鄉村旅遊景區(點),構成了鄉村旅遊市場的經營主體。帶動發展農家樂、精品民宿80餘家,解決貧困戶就業300余人,間接帶動從業人員上千人。

現如今,鄉村旅遊成為繁榮和壯大新區農村經濟的特色優勢產業,掀起新區旅遊消費新熱點,帶動效應逐步顯現。

田園一品軒農家樂年收入達30萬元。

鄉村熱起來 荷包鼓起來

“五個人,6點到是嗎?好好好,沒問題,我給你們留位置。”記者見到王培隴的時候,他正在忙著接聽客人的訂餐電話。一個接一個的訂餐電話,讓王培隴忙得不可開交。

王培隴是馬場鎮平寨村“田園一品軒”農家樂的老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讓他告別了四處漂泊的打工生涯,過上了安穩富裕的日子。

“2014年,我和幾個親兄弟利用政府的貼息貸款加上各自的打工積蓄,投資20多萬開起了現在的農家樂。”王培隴說,最近正是鄉村旅遊旺季,店裡每天客源不斷,週末更是爆滿。

年收入30多萬,開著50多萬的凱迪拉克,娶到了溫柔賢慧的妻子,如今的王培隴過上了讓人豔羨的幸福生活。

52歲的王輝舉是平寨布依驛棧老闆。以前也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開起了吃住一體的農家樂,有11個房間,15台餐桌。去年僅國慶期間一天就賺了4000多塊錢,全年收入40多萬元。

馬場鎮統籌辦主任韋繼源說:“在鄉村旅遊的帶動下,平寨村的農家樂和鄉村客棧已由兩年前的20多家發展到70多家,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由2013年以前的6000多發展到12000元。”

高峰鎮王家院村盛產水晶葡萄,優良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民族風情,使得該村在發展現代山地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上有著難得的優勢。

王家院村引導群眾成立了葡萄種植協會,形成產、經、銷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葡萄種植產業化,集葡萄觀光、銷售、旅遊為一體,建成年產量達1500萬斤的水晶葡萄種植基地。

迷人的風光加上宜人的氣候,每年葡萄成熟時,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王家院採摘葡萄、品嘗農家飯菜、欣賞田園風光,鄉村旅遊風生水起。

王家院村村民胡健康的“健康農莊”自2014年開業以來,年收入每年都在遞增。

“去年收入10多萬,今年葡萄基地的慢行系統修好了,村裡環境也更好了,來村裡遊玩的遊客也更多了,預計今年年收入有20多萬。”胡健康說,下個月葡萄就要成熟了,那時候也是我和老婆最忙的時候。

王家院村副主任王甫友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的收入來源不只是靠賣葡萄了,還增加了農家樂、旅遊住宿等等一系列旅遊相關的收入。依靠鄉村旅遊業釋放的紅利,去年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10800元。”

車田村村支書雷善林說:“車田村離花溪、平壩、貴陽半個小時,離天河潭5分鐘,週末每天約有1500遊客。國慶期間每天三四千遊客。以前只有5家農家樂,現在有將近50家。外出打工的人已不足十人。沒搞鄉村旅遊以前(2013年以前),村民年人均收入5000左右,現在達到8000以上。”

鄉村旅遊的發展,讓貴安新區的許許多多村莊熱了起來,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高豔飛)

2016年以來,貴安新區逐漸形成了車田景區、雲漫湖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平壩農場萬畝櫻花園、北斗七寨、龍山景區、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等一批鄉村旅遊景區(點),構成了鄉村旅遊市場的經營主體。帶動發展農家樂、精品民宿80餘家,解決貧困戶就業300余人,間接帶動從業人員上千人。

現如今,鄉村旅遊成為繁榮和壯大新區農村經濟的特色優勢產業,掀起新區旅遊消費新熱點,帶動效應逐步顯現。

田園一品軒農家樂年收入達30萬元。

鄉村熱起來 荷包鼓起來

“五個人,6點到是嗎?好好好,沒問題,我給你們留位置。”記者見到王培隴的時候,他正在忙著接聽客人的訂餐電話。一個接一個的訂餐電話,讓王培隴忙得不可開交。

王培隴是馬場鎮平寨村“田園一品軒”農家樂的老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讓他告別了四處漂泊的打工生涯,過上了安穩富裕的日子。

“2014年,我和幾個親兄弟利用政府的貼息貸款加上各自的打工積蓄,投資20多萬開起了現在的農家樂。”王培隴說,最近正是鄉村旅遊旺季,店裡每天客源不斷,週末更是爆滿。

年收入30多萬,開著50多萬的凱迪拉克,娶到了溫柔賢慧的妻子,如今的王培隴過上了讓人豔羨的幸福生活。

52歲的王輝舉是平寨布依驛棧老闆。以前也一直在外打工,2014年開起了吃住一體的農家樂,有11個房間,15台餐桌。去年僅國慶期間一天就賺了4000多塊錢,全年收入40多萬元。

馬場鎮統籌辦主任韋繼源說:“在鄉村旅遊的帶動下,平寨村的農家樂和鄉村客棧已由兩年前的20多家發展到70多家,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由2013年以前的6000多發展到12000元。”

高峰鎮王家院村盛產水晶葡萄,優良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民族風情,使得該村在發展現代山地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上有著難得的優勢。

王家院村引導群眾成立了葡萄種植協會,形成產、經、銷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葡萄種植產業化,集葡萄觀光、銷售、旅遊為一體,建成年產量達1500萬斤的水晶葡萄種植基地。

迷人的風光加上宜人的氣候,每年葡萄成熟時,都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王家院採摘葡萄、品嘗農家飯菜、欣賞田園風光,鄉村旅遊風生水起。

王家院村村民胡健康的“健康農莊”自2014年開業以來,年收入每年都在遞增。

“去年收入10多萬,今年葡萄基地的慢行系統修好了,村裡環境也更好了,來村裡遊玩的遊客也更多了,預計今年年收入有20多萬。”胡健康說,下個月葡萄就要成熟了,那時候也是我和老婆最忙的時候。

王家院村副主任王甫友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的收入來源不只是靠賣葡萄了,還增加了農家樂、旅遊住宿等等一系列旅遊相關的收入。依靠鄉村旅遊業釋放的紅利,去年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10800元。”

車田村村支書雷善林說:“車田村離花溪、平壩、貴陽半個小時,離天河潭5分鐘,週末每天約有1500遊客。國慶期間每天三四千遊客。以前只有5家農家樂,現在有將近50家。外出打工的人已不足十人。沒搞鄉村旅遊以前(2013年以前),村民年人均收入5000左右,現在達到8000以上。”

鄉村旅遊的發展,讓貴安新區的許許多多村莊熱了起來,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高豔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