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在救世主心態、理想主義和沙文主義之間掙扎的美國

今日好書

《美國的正確與錯誤》

民族主義視角

長按二維碼購買

By 阿納托爾•利文

進入21世紀後, 美國可謂經歷了一波三折, “9·11”恐怖襲擊讓美國深感不安, 隨之發起了對伊拉克、阿富汗的反恐戰爭;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 不僅給美國造成重大衝擊, 而且使美國中產階級與普通民眾的境況日益惡化;面對中國的崛起, 美國似乎失去了其地緣政治優勢。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 美國還是獨一無二的“山巔之城”嗎?

一直以來, 美國信條, 美國公民民族主義和支撐它的美國民主體制, 是世界文明的偉大力量。 歷史上, 美國信條提供了一種可以讓美國自我糾錯的機制, 它防止美國跌入集權統治或變成軍事沙文主義國家。

由於美國信條在美國社會的巨大影響力, 我們可以設想, 美國的自我糾錯機制將繼續存在下去。 但是,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 這種自我糾錯的機制也許會失敗, 美國將朝著更加沙文主義的方向發展。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這個可能性做一個總結。 過去, 美國在塑造世界的過程中, 本土並沒有受到威脅。 軍事上, 美國受到兩大洋的庇護。 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領導地位保護了美國經濟, 兩者的結合塑造了獨一無二的美國權力:既有全球視野,

也有幼稚的心理和對外部世界的無知。 但世界仍在變化。

第一個變化體現在, 美國的腹地現在受到史無前例的安全威脅。 自1763年法國支持印第安人的威脅消失以後, 這還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危險。 蘇聯的核威懾對美國明顯構成威脅, 對美國政治也帶來很大的影響, 但是對美國的核攻擊並沒有發生。 冷戰期間, 沒有一個美國人在美國領土上被共產黨政權殺害。 相比之下, 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可怕的、對美國本土的恐怖襲擊。 這場襲擊使美國民族主義進入極其憤怒的狀態, 而美國政府卻將這個憤怒用來打擊完全不同的目標。

與“9·11”事件帶來的恐懼不同的是, 對美國的恐怖襲擊並沒有演變為一個固定模式,

這得益於恐怖主義力量的削弱以及小布希和奧巴馬政府強化的安全措施。 結果, 美國右翼試圖用“9·11”事件煽起一場持久的反穆斯林運動的計畫只取得有限成功。 然而, 恐怖襲擊的威脅並沒有消除, 許多恐怖襲擊計畫已經出籠, 並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經成功實施, 比如在馬德里、倫敦、莫斯科和很多穆斯林地區。 如果針對美國的更大規模的恐怖襲擊再度發生, 願上帝對此加以阻止, 美國民眾將進入一種永久性的“被圍困”的心態和戰爭狀態, 自由的權利將受到限制, 沙文主義政客們將乘機渾水摸魚, 尋找新的機會。

相比之下, 美國在中東卻陷入了一個毫無希望、永遠無法安定、暴力衝突頻發又敵視美國的地區。

為何如此?有兩個因素十分重要。 一個因素是為了維持當今時代定義的“美國生活方式”——汽油驅動的汽車是美國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 這就要求美國能夠獲得廉價石油, 並永久保障它的供應。 儘管美國人使用的石油來自中東的越來越少, 但中東對國際石油定價仍然發揮著重要影響, 這與美國的石油需求有至關重要的聯繫。 另一個因素是美國對以色列的承諾。 在可預見的將來, 這將涉及美國與阿拉伯民族主義和伊斯蘭激進主義的鬥爭。

對美國的再度恐怖襲擊是一個潛在危險。 這就使“美國夢”在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當中日益消失, 這是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造成的結果。 過去的30年裡, 美國這個關鍵社會群體遭受了很大痛苦, 他們的個人收陷入停滯,甚至下降。美國中下層群體的收入也由於大規模非法或合法移民潮而出現下降。

如果中產階級繼續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美國政治的穩定和自我節制的一個支柱將會坍塌。正如歐洲國家在歷史上曾出現的情形一樣,這是形成極端民族主義群體的最佳土壤,終將帶來一場更加瘋狂的“還我美國”運動,並力圖在國內恢復舊傳統、舊文化,甚至有可能恢復舊時的種族秩序。這個發展趨勢有可能促使美國對外部敵人進行毫無節制的打擊,或者也有可能回歸孤立主義傳統。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美國很有可能先做第一件事,隨後再推行第二個政策。

這就造成一個特別危險的狀況,因為一個新的歷史因素已經出現:美國在世界舞臺上已經逐漸衰落,而中國則正在迅速崛起。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我們尚不能夠準確地描述美國人的心理會因此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但至少可以說,美國的反應不會是愉快的。自19世紀中葉以來,美國在經濟上也非常強大,還沒有碰到過一個地緣政治對手。20世紀的歷史經驗表明,美國的政治精英和民眾完全沒有充當世界第二提琴手的心理準備。即使對那些內心反對美國國際擴張並為此支付高昂費用的美國人來說,這種新局面也會使他們難以忍受。

同時,美國精英階層中有一股相當強大的勢力,將堅持推行用冷戰手段與中國對抗的戰略,並用典型的民族主義言辭為自己辯護,聲稱美國領導全球“民主國家”對抗“獨裁政權的威脅”是美國的使命和義務。隨著中國實力的進一步增長,人們也不能指望它堅持“和平崛起”的戰略,或者對美國的挑釁永遠採取和平手段加以回應。美國一方面有回歸孤立主義的傾向,另一方面又不時地爆發沙文主義激烈反應,這兩個因素相結合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美國對世界的免疫能力已經不復存在。當21世紀向前推進時,它將越來越容易被國際事務感染。美國的民族主義不僅十分強大,並在救世主心態、理想主義和沙文主義之間交替發生。而且,這是一種缺乏自我反省的民族主義。以這種方式參與國際事務,美國將面臨很大的危險。因為在過去,美國一直是勝利者,地理上處於孤立狀態,安全得到保障,所以知識精英對美國的民族主義從來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與歐洲相比,由於20世紀的大災難,那裡的知識精英不得不對此加以深度反省。當今的美國人迫切需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希望本書能夠對他們有一點推動。

對美國的民族主義進行反省,有助於從現代歷史上其他地區民族主義氾濫的可怕案例中吸取教訓。這就需要美國人超越本國的民族神話,站在外人的角度上客觀地看待美國,而不應當把自己看成是獨一無二的“山巔之城”。美國同其他國家一樣,不是永遠不朽的。毫無疑問,美國比大多數國家都優越,但也不能逃脫道德上的危機、欲望和罪行。世界上的很多民眾也曾深受其害。

我所描繪的災難性後果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美國的社會、價值觀和民主傳統富有彈性和動力。然而,要防止這些災難的發生,僅停留在思想上是不行的。美國的政治領導層必須採取認真的行動。這就要求他們採取措施,限制資本家的過分行為,重新塑造一個對社會大多數人有利的美國經濟。國際上,美國應當再度成為以建設國際共識為主的全球領導者,關注現存國際體系的健康、穩定和持久性,並與其他有責任感的國家合作,共同達到這些目標。

最重要的是,美國的精英應當更多地關注如何通過自己的體制機構、價值觀和普通民眾享受的顯而易見的生活福祉,給全世界樹立榜樣。

美國的榜樣是美國“軟實力”的基礎,也是美國在全球共識方面居於霸權地位的原因。美國的機制和價值觀構成了美國的“文明帝國”,成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它的價值觀同古羅馬的價值觀一樣,將長期存在下去,即使美國帝國,甚至美利堅合眾國本身消失以後仍然會有生命力。美國給世界的形象是:經濟成功的多元民主制國家,對所有種族持開放態度、基本是一個愛好和平、不崇尚對外侵略的國家。因為美國過去的歷史基本上印證了這些原則,因此美國的形象非常有力量。美國人民必須保持這個形象表裡如一。

《美國的正確與錯誤》集中闡述深深根植于美國政治文化中的美國民族主義。一方面,以崇尚自由民主和普世價值原則的“美國信條”使美國人很有優越感,認為美國的價值觀和民主體制是世界民主價值體系和制度的典範,美國有權利和義務為其他國家指明通向民主的道路,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美國長期主導全球秩序的政治文化支撐。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經濟、文化和種族構成的變化,美國民族主義的另一面往往就浮出了水面,現今美國,以特朗普和茶党為代表的新保守主義者正是這種潮流的代表,他們反對移民與對外開放,在宗教上狂熱,幻想回到美國過去的“黃金時代”。

美國民族主義的兩種傳統就如美國性格中截然不同的兩面,決定了美國國家認同以及美國對外部世界的態度和所採取的政策。美國正是這樣一個將最現代與最保守的理念融為一體的國家。

長按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他們的個人收陷入停滯,甚至下降。美國中下層群體的收入也由於大規模非法或合法移民潮而出現下降。

如果中產階級繼續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美國政治的穩定和自我節制的一個支柱將會坍塌。正如歐洲國家在歷史上曾出現的情形一樣,這是形成極端民族主義群體的最佳土壤,終將帶來一場更加瘋狂的“還我美國”運動,並力圖在國內恢復舊傳統、舊文化,甚至有可能恢復舊時的種族秩序。這個發展趨勢有可能促使美國對外部敵人進行毫無節制的打擊,或者也有可能回歸孤立主義傳統。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美國很有可能先做第一件事,隨後再推行第二個政策。

這就造成一個特別危險的狀況,因為一個新的歷史因素已經出現:美國在世界舞臺上已經逐漸衰落,而中國則正在迅速崛起。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中國將在2020年左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我們尚不能夠準確地描述美國人的心理會因此受到什麼樣的影響,但至少可以說,美國的反應不會是愉快的。自19世紀中葉以來,美國在經濟上也非常強大,還沒有碰到過一個地緣政治對手。20世紀的歷史經驗表明,美國的政治精英和民眾完全沒有充當世界第二提琴手的心理準備。即使對那些內心反對美國國際擴張並為此支付高昂費用的美國人來說,這種新局面也會使他們難以忍受。

同時,美國精英階層中有一股相當強大的勢力,將堅持推行用冷戰手段與中國對抗的戰略,並用典型的民族主義言辭為自己辯護,聲稱美國領導全球“民主國家”對抗“獨裁政權的威脅”是美國的使命和義務。隨著中國實力的進一步增長,人們也不能指望它堅持“和平崛起”的戰略,或者對美國的挑釁永遠採取和平手段加以回應。美國一方面有回歸孤立主義的傾向,另一方面又不時地爆發沙文主義激烈反應,這兩個因素相結合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美國對世界的免疫能力已經不復存在。當21世紀向前推進時,它將越來越容易被國際事務感染。美國的民族主義不僅十分強大,並在救世主心態、理想主義和沙文主義之間交替發生。而且,這是一種缺乏自我反省的民族主義。以這種方式參與國際事務,美國將面臨很大的危險。因為在過去,美國一直是勝利者,地理上處於孤立狀態,安全得到保障,所以知識精英對美國的民族主義從來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與歐洲相比,由於20世紀的大災難,那裡的知識精英不得不對此加以深度反省。當今的美國人迫切需要思考這個問題。我希望本書能夠對他們有一點推動。

對美國的民族主義進行反省,有助於從現代歷史上其他地區民族主義氾濫的可怕案例中吸取教訓。這就需要美國人超越本國的民族神話,站在外人的角度上客觀地看待美國,而不應當把自己看成是獨一無二的“山巔之城”。美國同其他國家一樣,不是永遠不朽的。毫無疑問,美國比大多數國家都優越,但也不能逃脫道德上的危機、欲望和罪行。世界上的很多民眾也曾深受其害。

我所描繪的災難性後果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美國的社會、價值觀和民主傳統富有彈性和動力。然而,要防止這些災難的發生,僅停留在思想上是不行的。美國的政治領導層必須採取認真的行動。這就要求他們採取措施,限制資本家的過分行為,重新塑造一個對社會大多數人有利的美國經濟。國際上,美國應當再度成為以建設國際共識為主的全球領導者,關注現存國際體系的健康、穩定和持久性,並與其他有責任感的國家合作,共同達到這些目標。

最重要的是,美國的精英應當更多地關注如何通過自己的體制機構、價值觀和普通民眾享受的顯而易見的生活福祉,給全世界樹立榜樣。

美國的榜樣是美國“軟實力”的基礎,也是美國在全球共識方面居於霸權地位的原因。美國的機制和價值觀構成了美國的“文明帝國”,成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它的價值觀同古羅馬的價值觀一樣,將長期存在下去,即使美國帝國,甚至美利堅合眾國本身消失以後仍然會有生命力。美國給世界的形象是:經濟成功的多元民主制國家,對所有種族持開放態度、基本是一個愛好和平、不崇尚對外侵略的國家。因為美國過去的歷史基本上印證了這些原則,因此美國的形象非常有力量。美國人民必須保持這個形象表裡如一。

《美國的正確與錯誤》集中闡述深深根植于美國政治文化中的美國民族主義。一方面,以崇尚自由民主和普世價值原則的“美國信條”使美國人很有優越感,認為美國的價值觀和民主體制是世界民主價值體系和制度的典範,美國有權利和義務為其他國家指明通向民主的道路,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美國長期主導全球秩序的政治文化支撐。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經濟、文化和種族構成的變化,美國民族主義的另一面往往就浮出了水面,現今美國,以特朗普和茶党為代表的新保守主義者正是這種潮流的代表,他們反對移民與對外開放,在宗教上狂熱,幻想回到美國過去的“黃金時代”。

美國民族主義的兩種傳統就如美國性格中截然不同的兩面,決定了美國國家認同以及美國對外部世界的態度和所採取的政策。美國正是這樣一個將最現代與最保守的理念融為一體的國家。

長按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