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世界各國不得不服,美國的拒絕合作讓中國一高端技術躋身世界前列

空間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員進行巡航、科研、長期工作和居住的載人航天器。 它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準的集中展示, 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空間站的研製將極大的促進一個國家的電子、材料、機械、化工、能源、冶金、遙感、電腦以及空間物理學、航太醫學、空間生物工程和天文學等科研專案的迅速發展。

早期空間站屬於試驗性質, 主要用來進一步發展航太技術, 考察人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兼顧觀天和測地。 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空間站有著極其廣泛的用途。 但總體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六類:材料加工和生產、研究生命科學及其應用、發展空間科學、對地觀測, 用於通信、空間技術發展。

中國曾經一直努力希望能與西方在航太領域展開合作, 但始終未能如願。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為對抗蘇聯時提出了要幫助中國進行航太研究, 甚至已經同意用太空梭運送中國太空人進入太空。 但隨著蘇聯的解體, 美國立即變臉, 絕口不提中美航太合作。 並藉口中美航太合作將有助中國導彈技術的提升, 徹底阻斷了兩國之間航太合作的可能。 在上世紀90年代國際空間站項目啟動時,

美國更是明確拒絕了中國的加入, 理由是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

但挫折面前中國沒有放棄, 短短十幾年之後中國就已經獨立掌 握了載人航太的全套技術和設備, 這讓世界是大跌眼鏡。 在7月26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太空人飛天攝影作品展”上, 航太英雄、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透露, 中國將在今年啟動第三批太空人的選拔工作。

據最新披露, 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包括1個核心艙和2個實驗艙, 每個約重20多噸, 採用對稱T形構型, 額定成員3人, 乘組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 載人空間站建成後, 中國太空人的駐留時間將延長至3-6個月。 太空人乘組將分批長期駐站生活和工作, 開展科學技術研究和探索活動。 現在看來美國拒絕中國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中反倒是一件好事, 它倒逼了中國航太人必須靠自己的實力來發展太空技術。

按照目前各國載人航太計畫, 預計到2024年有可能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國際上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 未來中國空間站的國際合作可以採用艙段合作、接納他國飛船訪問、太空人聯合飛行以及合作開展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研究等方式。

這意味著總有一天, 美國也將不得不懇求中國航太幫忙, 讓其宇航員也能上太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