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論]告別“愛迪生救媽媽”,教育首先要回到真實

7歲的愛迪生用鏡子聚光幫醫生給母親進行闌尾炎手術, 這則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137-139頁的課文據報導將被撤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發佈公告稱, 今年9月將使用新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 《愛迪生救媽媽》不再出現。

凡事就怕較真, 最可貴的也是較真。 愛迪生以發明家身份聞名, 所以7歲的愛迪生可能也不是個普通小孩兒, 小小年紀就可以用科學原理幫家人大忙, 這樣的邏輯本身就很有意思, 類似的勵志故事在中小學課本裡也不少。 但比較尷尬的是, “1847年出生的愛迪生7歲那年是1854年,

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 關公戰秦瓊的錯誤看來不只相聲段子裡才有。 尷尬的不僅愛迪生, 還有華盛頓, 小時候的華盛頓砍了家裡的一棵櫻桃樹因為主動承認錯誤得到父親原諒。 但有較真的考古學者發現, 華盛頓童年的家, “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裡曾種植過櫻桃樹”。

事情其實挺簡單, 以訛傳訛了。 耐人尋味的其實是發現以訛傳訛之後的各方姿態, 面對事實上出現的諸多問題, 此前人教社方面曾向央廣新聞回應, 表示“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不過日前該社通過《人民日報》再次回應, 新教材的編寫“對選文嚴格把握標準, 廣泛聽取意見, 分專題審查”。 “有文章來源”的說法其實也是事實, 有考據派追溯發現, “愛迪生救媽媽”的橋段,

最早來自一部1940年的美國電影, 不過當時的情節還沒有具體到做什麼手術。

這樣一個細微的情節值不值得較真?換句話說, 距離公眾大規模討論這麼個小細節已經過去近10年, 直到這次討論才有了“愛迪生終於不用再救媽媽”的結果。 事實上各種各樣的演繹、戲說在近些年並不少見, 公眾更在意的可能是呈現類似演繹文本的內容平臺———中小學課本。 事關孩子, 所以愈發茲事體大。 在愛迪生到底還要不要繼續救媽媽(準確地說是要不要繼續在小學生的課本裡救媽媽)的事情還沒有人教社的積極回應之前, 一種有趣的觀點認為, 畢竟是語文教材, 而不是歷史課本, 愛迪生的故事是教孩子語言的, 有杜撰成分可以理解。

課本就是課本, 教育其實不分科目。 一代又一代的未成年人, 在其成年後的人生中不難發現, 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往往來自兒時的教育, 甚至有些教育在彼時非常不經意。 無法確保, 孩子會在語文課本裡專心學到的只是語言, 而對不那麼確實的情節選擇性遺忘。 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 也是真實的重要性。

讀書是為了什麼, 人類賦予讀書豐富的價值和意義, 最核心的訴求其實是智慧傳遞, 人與人之間的代際接力讓知識成果得以鞏固、得以不滅失。 在眾多知識之中, 學習的意義首要在於學會思考, 尤其是獨立的思考以及思考之後的提問。 再以愛迪生為例, 圍繞課本細節的公共討論, 其實還不在於愛迪生小時候有沒有進行闌尾炎手術,

而是在於當這樣的疑問出現在學生腦中, 當類似的疑問脫口而出時, 教育是否有能力坦誠回應這樣的思考———儘管可能很稚嫩。 很難說, 這樣的教材與高考作文裡套話成堆、編造名人名言的成功經驗之間, 有怎樣的關聯。 愛迪生的故事、華盛頓的故事, 故事意圖主旨其實很明晰, 傳說中的中心思想是要告訴孩子, 要勤於思考、刻苦鑽研, 做了錯事要主動承認錯誤。 但頗令人尷尬的是, 當教育孩子抱持優良品質的課本本身, 當它面對學生的勤于思考時、當它自己也出錯時, 又會是怎樣的態度?一定程度上, “愛迪生救媽媽”從疑問提出到課文撤下的整個過程, 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教育首先要回到真實, 不論它的初衷有怎樣的教學目標和意圖。 讓孩子告別“愛迪生救媽媽”, 其實是教育開始尊重事實、回到真相的開始。 有沒有及時回應公眾的疑問, 有沒有能力坦誠回答孩子的各種“為什麼”, 如何系統清理中小學課本裡的“無中生有”, 是教育這一宏大命題所必須直面的細節考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