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雅斯貝爾斯真的說過這句“教育名言”嗎?

雅斯貝爾斯說過這句話嗎——對一句“教育名言”的源流考辨

文/陳俊一

卡爾·雅斯貝爾斯(1883~1969)

按:一日, 編輯部日常討論中, 林茶居主編忽然提到,

自己翻閱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多次, 那句很有名的“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卻怎麼也找不到在哪一頁。 恰好, 我在讀研時也遇到過這個問題, 當時, 我翻遍中文版《什麼是教育》, 也沒有找到這句話, 可以確定, 書中確實沒有這句話。 後來我為了便於對照閱讀, 又“重金”購得德文原版《什麼是教育》(Was ist Erziehung)。 編輯部的這次討論重新喚起了我的興趣, 當天下班後, 我索性將這個很久以前就遇到的問題又仔細梳理了一遍, 寫成下面這個小文章。

這篇考辨小文, 原刊于《教師月刊》2016年第11期。 教育文章的引用中, 錯引誤引、以訛傳訛者還有很多, 願與諸位老師一起交流。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這句話很漂亮, 很詩意, 很多人都喜歡引用, 引用時大都注明是雅斯貝爾斯說的, 更細心的作者還會注明, 這句“名言”出自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這本書。 然而, 筆者翻遍鄒進翻譯的這本書, 都沒有找到這句話, 不禁困惑, 雅斯貝爾斯說過這句話嗎?如果沒有, 這句話又是怎麼被傳為是雅斯貝爾斯所說呢?

這句話還有英文表達, 筆者在網上所見到的如:

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nother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nother cloud, a soul awakening another soul.

這段英文出現在中文網頁, 且不說其英語用法不太規範, 檢索英文網頁, 也找不到原文。 也就是說, 這段英文很可能是國人根據漢語翻譯成英語的。 不過, 即使得出結論中文、英文皆為國人創造然後託名為雅斯貝爾斯所說,

那德語中有沒有這種表述呢?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話翻譯成德語, 儘管句式表達可能有所不同, 但必然出現Baum(樹)、Wolke(雲)、Seele(靈魂)等意象。 筆者利用谷歌搜索外文網頁, 還真找到了兩個有這些德文的網頁, 其一德語為——

"Was ist Bildung" erwähnt: "das Wesen der Bildung bedeutet, dass ein Baum ein Baum schütteln, schieben eine Wolke andere Wolke, eine andere Seele, eine Seele erwacht."(譯文——《什麼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另一個網頁的德語為:

Jaspers sagte: "Bildung ist eine Wolke schieben andere Wolke, einen Baum schwingen in einen anderen Baum, eine Seele eine andere Seele zu wecken."

這個句子中文意思與上文所提類似, 但筆者仔細閱讀之後發現這又是根據中文翻譯而成。 看來, 這句話有很大的概率乃是國人所創, 並逐漸被誤傳為雅斯貝爾斯所說。 但究竟有著怎樣的傳播過程呢?網頁上的資訊成千上萬,

甚至上億, 要追蹤一句話在網頁上的傳播史、流傳經過並不容易。 甚至這句話也許最初的出處並不是在網頁上, 而是更早的某本不為人知的紙質書中。 因為沒有條件對現存的紙質書籍進行電子化的全文檢索, 筆者暫時就把檢索範圍限定在網頁上。

方法是, 把這句話作為關鍵字在百度上進行網頁搜索, 打開百度的高級搜索功能, 限定網頁的時間為二〇〇〇年一月一日到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避免二〇〇六年之後的網頁, 是因為二〇〇六年之後這句話已經在網上被確定為是雅斯貝爾斯所說, 那麼它們的最初依據都是來自二〇〇五年及更早的網頁。 這種方法的缺陷是, 由於時間過去了十多年之久,

一些二〇〇〇年初的網頁已經不能訪問, 因此也無法進行檢索, 也就是說, 實際上, 保存在網頁中的資訊是很有可能丟失的, 但是這種丟失應該不會太多。 當時是網路論壇特別火的時候, 論壇中很多精彩的帖子、發言、文章, 大都還保存著。 這也為我進行互聯網上的歷史檢索提供了一些有利條件。

筆者的檢索結果顯示, 網頁上最早出現這句話, 是二〇〇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發表在教育線上網站的一個名為“考上大學的苦惱”的帖子。 還有兩個更早的顯示為二〇〇一年的網頁, 但實際上那兩個網頁都是假網頁, 如二〇〇一年九月一日一個名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培訓講稿53”的網頁, 其中的文字都是二〇一二年的, 故忽略)。

帖子注明此文轉自《北京文學》二〇〇二年第四期, 現將相關文字引用如下:

那個學期還開了現代文學課。這門課應該是能講得很生動的一門課。可是老師講起來卻味同嚼蠟。聽課的後果是,失去了看這些作品的興趣。教育應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可是我沒有那種被搖動的感覺,也沒有被推動的感覺,更沒有靈魂被喚醒的感覺。

這句話沒有說明是否引用。但在二〇〇二年,至少這句話還沒有被傳為是雅斯貝爾斯所說。

整個二〇〇三年,網頁上沒有這句話。傳播的斷檔期是個很關鍵的資訊,筆者判斷,在二〇〇三年還沒有教育界人士去引用這句話,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個比較精彩的比喻。

莫言: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另外一個是二〇〇四年十月十五日的網頁,萬蘊慧在文章《在和諧中煥發教育的魅力》的最後一段寫道:

教育無止境,教育不是知識的簡單疊加、方法的重複,而是文化的積澱、方法的創新。真正的教育應包含智慧之愛,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我們為每個學生創造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讓教育在和諧中煥發它無窮的魅力!

我判斷,很多人將這句話視為雅斯貝爾斯所說,正是因為這段話的影響,它先是說雅斯貝爾斯說了“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認識的堆積”(此段話確為雅斯貝爾斯所言,見《什麼是教育》中文版第4頁),後面緊跟著至少從標點符號上看不是雅斯貝爾斯所說的這句“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但是在後來人的引用中,這句話漸漸地就成了雅斯貝爾斯說的了。

在二〇〇五年三月一日的網頁文章《朱自清的大氣——在當下語境闡釋溫州中學的校訓和校歌》中,作者黃惟勇寫道:

我激賞這樣的表述,“你選擇了在黑板前的站立,你就選擇了一種永恆的姿勢,一種使命,一種宗教狂熱,一種默默無聞光明磊落的情懷”,“理想的智慧教育,應該是一種有靈魂的教育。它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好、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精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他的使命給予並且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它們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

這篇文章用引號表示這句話是引用的,但是沒有說明引用自誰。這句話包圍在幾句更完整的表述中,前面和後面都還有精彩的句子,可能還是出自某本書。筆者暫時還沒有檢索出“它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好、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這幾句話出自何書。

在二〇〇五年四月五日的一個網頁中,有著這樣的表述——

張慶海總結古往今來中外教育家的理念後得到一段話:教育是什麼?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從這段話中,我們或許更能感悟到一個為人師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從語境看,這句話顯然是張慶海自己“總結”出來的,而非雅斯貝爾斯或其他人所說。

而在二〇〇五年三月二日的一個網頁上,終於出現了把這句話標注為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話語——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雅斯貝爾斯

其中還附有一個原連結,但至今十一年過去了,已經打不開。通過互聯網的網頁歷史搜索,目前筆者檢索到的最早將這句話注明為雅斯貝爾斯所說的就是這個網頁。

由於互聯網的不穩定性,目前沒有辦法對曾經出現過但丟失了的所有網頁進行檢索。筆者的檢索僅能夠判斷出,現存的上千億上萬億個網頁中,最早出現這句話的時間是二〇〇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紙質版的時間更早,目前筆者所查這句話最早出自1998年12期《方法》雜誌所刊李政濤《沒有靈魂的教育》一文,後向李政濤老師求證,這句話也非李老師自創而是引用自某處,而具體引用自何書,筆者能力所限還未查出),最早傳為系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時間是二〇〇五年三月二日。在之後的網頁中,二〇〇五年九月八日的一個網頁中開始有人進一步將這句話注明是出自《什麼是教育》一書了,以訛傳訛也就越來越有模有樣了。

實際上卻是,鄒進翻譯的《什麼是教育》中,並沒有這句話。而在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的一個網頁《湖北:實施“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側記》中還出現了這句話的一個變形版本——

葉森在他的資教劄記中寫道:“教育應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程式啟動另一個程式,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深知,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不是依靠三分的熱情,不僅僅需要自我的付出,它是硬體與軟體的相互吸引,是愛心、責任心、赤子之心的水乳交融。‘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空間,讓我們大家都來做網際網路,連接你、我、他,連接老師,連接孩子們、連接我們大家的心靈……”

這句話多出了一個分句,即“一個程式啟動另一個程式”。樹、雲、靈魂,都是很有詩意的意象,但增加“程式”這個現代意象,它和樹、雲、靈魂搭配起來比較突兀。

不過二〇〇五年出現這句話的網頁總數量並不多,自二〇〇六年及之後的網頁就特別多了。

總之,這句話大量傳播並被普遍誤傳為雅斯貝爾斯所說,起源在於二〇〇五年的一個網頁,一直流行至今。

傳播是多麼容易以訛傳訛,多麼容易張冠李戴!

當然,這句話的意象很美,之所以被廣為引用並不僅僅是因為雅斯貝爾斯的名頭,更因為這句話本身內涵的豐富和語境的優美。在語言的運用中,往往比喻可以一語中的,讓人感覺到教育的本質。比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更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機制。

但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比喻句並不多。大哲雅斯貝爾斯更多的是通過理性分析,層層推進去講述他所理解的教育。有些時候,比喻是一種靈感的迸發,會對思維產生奇妙的催化作用;但有些時候,比喻也是一種思維的偷懶,讓人沉醉於句子本身的漂亮而忘記了去追尋更為本質的東西。而雅斯貝爾斯絕不是一個思維偷懶的人。

當然,比喻本來就是語言的常態,有學者統計英語中70%的表達方式是比喻性的。美國學者喬治·萊考夫和馬克·詹森也說,“譬喻是想像力的理性事件,容許通過一類經驗去理解另一類經驗”,“新譬喻能創造新理解,並且因此而創造新真實”(《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版,339頁)。也有很多哲學家對比喻持有消極的看法,柏拉圖、霍布斯、洛克、派克(Samuel Parker)皆不認為比喻有助於認識真理,比如派克認為,“所有僅以譬喻術語表述的哲學理論,都不是真的真理,而是想像力的產品……它們放肆而華美的奇異思想爬上理性之床,不僅以低級而非法的交合褻瀆了理性之床,還使心中充滿幻象幻影,替代了真概念以及對事物的關注。”(同上書,287頁)派克此段文字寫於十七世紀,主要是反對伊莉莎白女王時期的華麗文風,然而反諷的是,派克此段文字卻也是比喻性質的。

暫不論“樹”、“雲”、“靈魂”這三個比喻所闡述的教育意涵是否接近真理。在《什麼是教育》一書的首章,雅斯貝爾斯就說出了他心中教育的定義:“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範,(此處原文為頓號,疑為編校錯誤——筆者注)並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交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什麼是教育》,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3頁)

其德文原文為:

Erziehen ist,im verhalten von Mensch zu Mensch(insbesondere der älteren zur jüngeren Generation),das Ganze aus Mitteilung von Inhalten,Teilnehmenlassen an Gehalten,Disziplinierung des Verhaltens,das der Jugend die Überlieferung bringen,sie in dieser aus eigenem Ursprung wachsen lassen und zur Möglichkeit ihrer Freiheit hinauftreiben soll.

鄒進翻譯的《什麼是教育》是目前該書唯一的中文版本。這段話是理解雅斯貝爾斯教育理念的關鍵,鄒進的翻譯非常精彩,但意譯的成分較多,如“靈肉交流”之義在德語原文中並沒有,筆者拙見,認為“靈肉交流”這個用法似乎不太妥當,雖然添彩但刪去也無妨。筆者試譯如下:

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行為(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全部知識的傳授、(生命)內涵的踐行與參悟、(日常)行為的規訓以及將文化傳統傳承給年輕一代,讓他們從原點開始不斷生成、發展,並且能夠盡其天性地自由向上發展。

在雅斯貝爾斯看來,教育是一種“生成”,是一種“交流”,是一種“頓悟”,“文字恰恰不能表達出真理在相互思想的現實交往中於一瞬間突然亮相的事實”(《什麼是教育》,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18頁)。“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三個比喻,恰好也符合在無聲的交流中獲得生命頓悟這層意涵,想必雅斯貝爾斯也會喜歡這個表達。

但是,雅斯貝爾斯顯然會拒絕國人把這段話掛到他名頭上的這種以訛傳訛。他極為重視思考,他說:“如果有人能準確地複述我所說出的一切,並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卻從來不准備有些微懷疑精神和自主意識,那麼,這樣的思考者是可有可無、于事(原文為‘世’,疑為編校錯誤——筆者注)無補的。”(《什麼是教育》,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20頁)同樣的,如果我們喜歡引用大哲雅斯貝爾斯的話語,但卻沒有核對是否其本人所說,那麼,這樣的引用也肯定是雅斯貝爾斯所不贊同的。作為名言,不管是否名人所說,是也未必是真理,否也未必無深義,“懷疑精神和自主意識”總是需要為閱讀者和寫作者所注意的。教育話語的引用中以訛傳訛者還有很多,願與各位讀者一起繼續探討。

本文刊於2016年第11期《教師月刊》

現將相關文字引用如下:

那個學期還開了現代文學課。這門課應該是能講得很生動的一門課。可是老師講起來卻味同嚼蠟。聽課的後果是,失去了看這些作品的興趣。教育應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可是我沒有那種被搖動的感覺,也沒有被推動的感覺,更沒有靈魂被喚醒的感覺。

這句話沒有說明是否引用。但在二〇〇二年,至少這句話還沒有被傳為是雅斯貝爾斯所說。

整個二〇〇三年,網頁上沒有這句話。傳播的斷檔期是個很關鍵的資訊,筆者判斷,在二〇〇三年還沒有教育界人士去引用這句話,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個比較精彩的比喻。

莫言:文學和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教育也如此,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另外一個是二〇〇四年十月十五日的網頁,萬蘊慧在文章《在和諧中煥發教育的魅力》的最後一段寫道:

教育無止境,教育不是知識的簡單疊加、方法的重複,而是文化的積澱、方法的創新。真正的教育應包含智慧之愛,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我們為每個學生創造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讓教育在和諧中煥發它無窮的魅力!

我判斷,很多人將這句話視為雅斯貝爾斯所說,正是因為這段話的影響,它先是說雅斯貝爾斯說了“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認識的堆積”(此段話確為雅斯貝爾斯所言,見《什麼是教育》中文版第4頁),後面緊跟著至少從標點符號上看不是雅斯貝爾斯所說的這句“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但是在後來人的引用中,這句話漸漸地就成了雅斯貝爾斯說的了。

在二〇〇五年三月一日的網頁文章《朱自清的大氣——在當下語境闡釋溫州中學的校訓和校歌》中,作者黃惟勇寫道:

我激賞這樣的表述,“你選擇了在黑板前的站立,你就選擇了一種永恆的姿勢,一種使命,一種宗教狂熱,一種默默無聞光明磊落的情懷”,“理想的智慧教育,應該是一種有靈魂的教育。它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好、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精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他的使命給予並且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它們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

這篇文章用引號表示這句話是引用的,但是沒有說明引用自誰。這句話包圍在幾句更完整的表述中,前面和後面都還有精彩的句子,可能還是出自某本書。筆者暫時還沒有檢索出“它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恆的終極價值,智慧、美好、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這幾句話出自何書。

在二〇〇五年四月五日的一個網頁中,有著這樣的表述——

張慶海總結古往今來中外教育家的理念後得到一段話:教育是什麼?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從這段話中,我們或許更能感悟到一個為人師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從語境看,這句話顯然是張慶海自己“總結”出來的,而非雅斯貝爾斯或其他人所說。

而在二〇〇五年三月二日的一個網頁上,終於出現了把這句話標注為雅斯貝爾斯所說的話語——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雅斯貝爾斯

其中還附有一個原連結,但至今十一年過去了,已經打不開。通過互聯網的網頁歷史搜索,目前筆者檢索到的最早將這句話注明為雅斯貝爾斯所說的就是這個網頁。

由於互聯網的不穩定性,目前沒有辦法對曾經出現過但丟失了的所有網頁進行檢索。筆者的檢索僅能夠判斷出,現存的上千億上萬億個網頁中,最早出現這句話的時間是二〇〇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紙質版的時間更早,目前筆者所查這句話最早出自1998年12期《方法》雜誌所刊李政濤《沒有靈魂的教育》一文,後向李政濤老師求證,這句話也非李老師自創而是引用自某處,而具體引用自何書,筆者能力所限還未查出),最早傳為系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時間是二〇〇五年三月二日。在之後的網頁中,二〇〇五年九月八日的一個網頁中開始有人進一步將這句話注明是出自《什麼是教育》一書了,以訛傳訛也就越來越有模有樣了。

實際上卻是,鄒進翻譯的《什麼是教育》中,並沒有這句話。而在二〇〇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的一個網頁《湖北:實施“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側記》中還出現了這句話的一個變形版本——

葉森在他的資教劄記中寫道:“教育應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程式啟動另一個程式,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深知,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不是依靠三分的熱情,不僅僅需要自我的付出,它是硬體與軟體的相互吸引,是愛心、責任心、赤子之心的水乳交融。‘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空間,讓我們大家都來做網際網路,連接你、我、他,連接老師,連接孩子們、連接我們大家的心靈……”

這句話多出了一個分句,即“一個程式啟動另一個程式”。樹、雲、靈魂,都是很有詩意的意象,但增加“程式”這個現代意象,它和樹、雲、靈魂搭配起來比較突兀。

不過二〇〇五年出現這句話的網頁總數量並不多,自二〇〇六年及之後的網頁就特別多了。

總之,這句話大量傳播並被普遍誤傳為雅斯貝爾斯所說,起源在於二〇〇五年的一個網頁,一直流行至今。

傳播是多麼容易以訛傳訛,多麼容易張冠李戴!

當然,這句話的意象很美,之所以被廣為引用並不僅僅是因為雅斯貝爾斯的名頭,更因為這句話本身內涵的豐富和語境的優美。在語言的運用中,往往比喻可以一語中的,讓人感覺到教育的本質。比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更是人類的一種思維機制。

但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比喻句並不多。大哲雅斯貝爾斯更多的是通過理性分析,層層推進去講述他所理解的教育。有些時候,比喻是一種靈感的迸發,會對思維產生奇妙的催化作用;但有些時候,比喻也是一種思維的偷懶,讓人沉醉於句子本身的漂亮而忘記了去追尋更為本質的東西。而雅斯貝爾斯絕不是一個思維偷懶的人。

當然,比喻本來就是語言的常態,有學者統計英語中70%的表達方式是比喻性的。美國學者喬治·萊考夫和馬克·詹森也說,“譬喻是想像力的理性事件,容許通過一類經驗去理解另一類經驗”,“新譬喻能創造新理解,並且因此而創造新真實”(《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版,339頁)。也有很多哲學家對比喻持有消極的看法,柏拉圖、霍布斯、洛克、派克(Samuel Parker)皆不認為比喻有助於認識真理,比如派克認為,“所有僅以譬喻術語表述的哲學理論,都不是真的真理,而是想像力的產品……它們放肆而華美的奇異思想爬上理性之床,不僅以低級而非法的交合褻瀆了理性之床,還使心中充滿幻象幻影,替代了真概念以及對事物的關注。”(同上書,287頁)派克此段文字寫於十七世紀,主要是反對伊莉莎白女王時期的華麗文風,然而反諷的是,派克此段文字卻也是比喻性質的。

暫不論“樹”、“雲”、“靈魂”這三個比喻所闡述的教育意涵是否接近真理。在《什麼是教育》一書的首章,雅斯貝爾斯就說出了他心中教育的定義:“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範,(此處原文為頓號,疑為編校錯誤——筆者注)並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交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什麼是教育》,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3頁)

其德文原文為:

Erziehen ist,im verhalten von Mensch zu Mensch(insbesondere der älteren zur jüngeren Generation),das Ganze aus Mitteilung von Inhalten,Teilnehmenlassen an Gehalten,Disziplinierung des Verhaltens,das der Jugend die Überlieferung bringen,sie in dieser aus eigenem Ursprung wachsen lassen und zur Möglichkeit ihrer Freiheit hinauftreiben soll.

鄒進翻譯的《什麼是教育》是目前該書唯一的中文版本。這段話是理解雅斯貝爾斯教育理念的關鍵,鄒進的翻譯非常精彩,但意譯的成分較多,如“靈肉交流”之義在德語原文中並沒有,筆者拙見,認為“靈肉交流”這個用法似乎不太妥當,雖然添彩但刪去也無妨。筆者試譯如下:

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行為(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全部知識的傳授、(生命)內涵的踐行與參悟、(日常)行為的規訓以及將文化傳統傳承給年輕一代,讓他們從原點開始不斷生成、發展,並且能夠盡其天性地自由向上發展。

在雅斯貝爾斯看來,教育是一種“生成”,是一種“交流”,是一種“頓悟”,“文字恰恰不能表達出真理在相互思想的現實交往中於一瞬間突然亮相的事實”(《什麼是教育》,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18頁)。“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三個比喻,恰好也符合在無聲的交流中獲得生命頓悟這層意涵,想必雅斯貝爾斯也會喜歡這個表達。

但是,雅斯貝爾斯顯然會拒絕國人把這段話掛到他名頭上的這種以訛傳訛。他極為重視思考,他說:“如果有人能準確地複述我所說出的一切,並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卻從來不准備有些微懷疑精神和自主意識,那麼,這樣的思考者是可有可無、于事(原文為‘世’,疑為編校錯誤——筆者注)無補的。”(《什麼是教育》,雅斯貝爾斯著,鄒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第20頁)同樣的,如果我們喜歡引用大哲雅斯貝爾斯的話語,但卻沒有核對是否其本人所說,那麼,這樣的引用也肯定是雅斯貝爾斯所不贊同的。作為名言,不管是否名人所說,是也未必是真理,否也未必無深義,“懷疑精神和自主意識”總是需要為閱讀者和寫作者所注意的。教育話語的引用中以訛傳訛者還有很多,願與各位讀者一起繼續探討。

本文刊於2016年第11期《教師月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