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觸目驚心!為什麼中國糧食總比國外貴,為什麼國外的東西受歡迎!問題出在這!

本文作者:陳章良 中國農業大學老校長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之前小編發了一篇文章(國內糧食賣不出去, 卻還在進口國外糧食!中國農業的未來在哪裡?), 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農友們紛紛表示, 不能理解為啥自己的糧食賣不出去, 還要進口外國的。 看起來好像是有人心懷不軌, 其實問題可能在我們自己身上。

本文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在糧食十二連增的情況下, 為何進口量卻還在持續增加, 為何國內糧食賣不出去, 國外糧食卻還在不斷走進來。 有些問題我們需要正視, 不能再掩耳盜鈴了。

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並留下你的看法。

▲陳章良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因為我自己是中國農大的老校長, 在理論上有一些研究, 後來把我調到廣西做一些政府工作, 副省長, 有一些農業方面的經驗。 我現在繼續關注農業農村“三農”工作與城鎮化的關係,

關於城鎮化過程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我主要關注的是兩個方面。

第一, 城鎮化過程中的生態安全問題。 第一個是水的問題, 水不夠。 農業用掉我們國家60%的水。 第二個是農藥的污染。 第三個是化肥的污染。 現在政府已經注意到這個事了, 有一個數字說, 2020年以後, 中國農藥和化肥零增長, 這個國家不許再這麼濫用農藥和化肥, 特別是農藥的污染很重。 這三個問題組成了城鎮化過程中的生態安全問題。

第二, 我從2012年中國農業報導的資料, 那時候我在當副省長, 這是很奇怪的一年,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的糧食一直在持續的增長, 我們國家的糧食過了一萬億斤, 然後迅速再往前移, 一萬一千億斤, 我說的是2012年, 大前年, 我們中國打的糧食11791億斤糧食,

還繼續持續。

中國糧食連續增長, 今年到了冬天了, 今年的增長又成為一個事實12000億斤, 如果到15000億斤的話, 中國人口吃的糧食足夠自己養活自己。 可持續發展, 說這句話讓我想起20年前我們有一個美國教授, 是布萊先生, 寫了一本書, 他說“誰來養活中國人”, 他怎麼算都不夠吃, 得出一個結論, 全世界聯合國必須停止任何一艘輪運貨, 中國人才不會餓死。

後來算了算還不夠, 必須把全世界的飛機不能運旅客, 全部運糧食才能夠不讓中國人餓死。 二十年後中國政府沒有讓出現這個情況。 現在這個布萊教授還活著, 他又寫了一個另外一本書, 說“世界能養活中國嗎?”又預測二十年後的中國, 又預測還是特別怕,

這個教授不准, 但是給我提一個醒, 就是在農村的土地減少的時候, 中國人怎辦?還是給我們敲醒了一個警鐘, 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化很重要的內容。

這塊很高興的是11年中國糧食的增長, 所有人都很高興, 很多農業經濟學家居然提出來說, 算了糧食夠了, 別再生產了, 現在提出一個概念, 叫“休耕”, 這個詞在美國、歐洲有, 但是我們沒有, 他們說糧食太多了, 土地休息一年種兩年, 休息兩年種一年。

最近政府提出了“休耕”這個概念, 說糧食多了。 2012年這一年, 也就是大前年, 突破了11791噸, 但是剛好這一年中國進口8025萬噸糧食, 為什麼呢?2012年大概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年進這麼多的糧食, 而且驚訝地發現, 幾乎所有中國的主糧全部進口, 水稻那一年進口, 現在一直是水稻都是進口的。 米進口, 一口氣230萬噸, 緊接著小麥進, 360萬噸, 玉米進口進了250萬噸, 棉花進了540萬噸, 白糖進口361萬噸, 2012年。

然後這一年我突然發現見鬼了, 我自己管農業的, 怎麼都成這樣了?糖的主產區是我管的, 中國消耗的白糖是1100萬噸到1300萬噸, 但一口氣進這麼多的白糖進來,我很緊張,出了什麼事?2013年更見鬼了,這時候豬肉進口了,進口了57萬噸的豬肉,然後牛肉、羊肉不夠吃,然後牛奶不夠,一百萬牛奶,一百萬奶粉,這還是從海關進來的,還不算大家自己從國外進來的。現在好了全面進口。

剛才我前面說的是挺好的,發改委每次寫報告都很幸福,中國的糧食11年增長,進口了億噸糧食。去年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是12142億斤糧食,換成噸的話剛好一個資料是6億噸。結果打了6億噸糧食,進了1億噸糧食,等於是七分之一的糧食是進來的。小平說進口的糧食不能超過十分之一,現在突破了安全線。

城鎮化這個事情怎麼弄呢?怎麼會進這麼多的糧食呢?人又沒有增加那麼快,進這麼多糧食幹什麼呢?資料告訴我,今年走了三個省,八個城市做這個調查,調查的結果大跌眼鏡。

因為不是我糧食不夠進這麼多,是因為我們產的糧食都在倉庫裡。今年的倉庫滿滿的都是我自己的糧食,賣不出去。賣出去的是進口的糧食。這個季節已經全部收完了,現在東北市長最難的是怎麼把全市的玉米收過來,東三省的玉米收過來,現在他們的倉庫爆滿。為什麼呢?是因為持續發展的概念。

在過去長長的時間裡,政府,包括發改委在內,當時鼓勵農民種糧食,讓農民有收入,讓農民掙錢。連續幾年,一直是你有多少糧食,政府收多少糧食,政府收的價格中每年提一毛錢。

今年終於結束了。今年政府收購不僅沒有升一毛錢,今年從1.12元降到了1元,現在收的是1元一斤。即使一塊錢一斤農民沒有別的辦法,必須儘快賣出去,因為農民還是窮,還是要錢。但是政府終於降下來,降到了一塊錢。

為什麼呢?支撐不了了。再一毛一毛加上去就不行。為什麼呢?此時此刻美國的玉米將來了,美國人說你收我的稅,你再加上運費,一到我們的碼頭現在此時此刻的玉米一斤0.62元,而政府你降了一毛錢還是1元。所以政府的玉米沒有辦法跟美國的玉米競爭了。東北農村不種玉米幹什麼呢?

大豆原產於中國,出現在東北,等中國懂得做豆腐的時候,美國連大豆都沒有,從84年我們的大豆是出口的,後來大豆進口了,但是進一點點,我跟學生上課的時候我就覺得怪了,怎麼大豆出問題了,然後轉基因大豆上,一下子產量上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規模進口到中國,去年到了七千萬噸,今年大概過八千萬噸,我們的大豆從三千萬噸的東三省一直掉到一千多萬噸,今年可能掉到一千萬噸以下了。我們的大豆終於被美國和巴西摧垮了。如果我們的玉米、小麥再被他們摧跨就壞了。

下面說白糖,澳大利亞的白糖漂亮極了,不管你怎麼稅,一到碼頭一噸白糖是四千,如果我們不是5100保本的話就死了,政府就得儲備,因為賣不動了。如果政府不收農民就種不了,就沒有事做了,這一大塊的東西怎麼辦?

短短十年時間,十年前我們還比別人便宜,突然間全部比國際都貴。說什麼都比他們貴,豬肉、羊肉都貴,中國農業出了什麼事了?一方面糧食增產,另一方面只能進,因為進口的便宜,如果都進口的話還不行,世界上的糧食還不夠,我們還得解決這個事。

現在從今年開始一直在看著怎麼辦的問題,政府怎麼辦才能有競爭力?明明白白競爭力低了就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導致了價格這麼高。成本高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城鎮化的推進,進城農民工必須把他跟城市的人一樣應該同等待遇,所以中國政府連續出臺幾個政策,保障農民工進城的權益。

這一點不應該有意見,他們也應該享有和城裡人同樣的權益。現在農民工的工資現在和大學生畢業的工資居然等同了。現在你看大學生一個月能掙四千元還蠻開心的,一個保姆四千一個月找不到了。政府的保護使得農民工開始牛起來了。大學生開始不牛。

現在把工資抬高了,現在農村開始出問題了,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農村工作了,因為一畝地的水稻一年700元,一畝地玉米也就是一千元,大豆也就是500、600,小麥800,現在辛辛苦苦從種東西到長東西,到農藥,到化肥,再賣掉一畝地幾百元,可是現在進城一個月的工資就是幾畝地的收入。現在老人、女人在地裡幹,工作效率低。

結果女的又不幹了。最奇怪的是今年居然沒有人摘茶葉了,所有的女人不幹了,說給你300怎麼樣?一天採茶300,我都覺得對我有吸引力,可是她們為什麼不去呢?她們說鬼啊,才不去呢。300曬黑了,我再買一個增白劑都不止三百。

所以今年採茶出問題了。一些茶場老闆在和我交流的時候說,能不能發明個採茶機器,要不然真沒采不了茶了。

今年湖北的金銀花也沒有人采,金銀花是太陽出來之前必須采了,必須早晨四點到六點摘了,等太陽出來花就開了,藥效就沒有了。所以沒有人采了,就早上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給300元,還是沒有人采。

現在農村開始出問題了,農村的人不幹活了,在街上見到的是農村的小孩少,儘管現在政府明白說了鼓勵快生兩個。但現在的問題是你讓她生兩個,女人現在也不生了。只有戰爭和饑餓的時候女人才會生,生七個八個都不會覺得多。但是和平的時候,女人不幹了。所以政府給兩胎的政策估計也不會增加太多人。中國人口本來能到十四五億人,看來到十四億就不往下走了,走不動了。

怎麼辦呢?這就靠各位專家分析,我就在這提一下。你們有分析資料,應該引導一下國家的發展。

第一,必須大規模地實行土地流轉,能夠把一小塊變成大塊地,形成一個農場的概念。這個雖然很多地方談到這個事,就是研究的人。但是我們的土地流轉的速度太慢,而且怎麼流轉?流轉出的農民怎麼保障他們的權益?流轉出來的失地農民怎麼辦?這些政策都跟不上。跟不上的話,各地做的流轉都不一樣。

當時發改委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流轉後的情況沒有進一步的分析,很遺憾會出現非糧化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政策沒有跟上。但是土地不流轉是不行的,小塊地不變大塊地沒有辦法進入現代農業。

第二,必須大規模的實行機械化。

美國的農業能夠打敗我們是因為他們的機械化,他們不需要那麼多的農民,而我們還在那辛辛苦苦的。舉一個例子,甘蔗,甘蔗一畝地是四噸,必須四個女人幹一天,一個人砍甘蔗是一噸,一噸是一千公斤放在肩膀上扛到路邊叉車才能叉起來,一畝地是四個人幹一天。

美國的甘蔗收割機,一台機器一個小時收的甘蔗在20畝到27畝,而我這邊四個人幹一天做一畝。所以我27畝的話,或者說20畝,20畝是我們的84個人。你們說見鬼了,因為原來的便宜,現在285元一天都不幹。你一天84個人。所以勞動成本在這了,所以必須機械化,機械化的前提必須是大塊地。小塊地拖拉機根本轉不了彎,那個拖拉機轉不動。你沒有幾百畝地一塊做不了。

第三,新的科技應用跟上。比如說轉基因的技術,美國的大豆,阿根廷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我們吃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因為我們都是進口的,每個人都在吃,可是有些人的誤導和反對,讓各位覺得不安全。所以形成一個怪圈,新的技術跟不上,而且政府不允許東北種轉基因的大豆。

我們的技術必須跟上,如果再繼續往前走的話,不知道後面該怎麼辦,因為全面競爭不了。現在連豬這麼一個簡單的東西,都競爭不過。一個美國老闆,養了一萬頭豬,告訴我說今年我準備養十萬頭,搞的美國臭臭的。我說掙錢嗎?他說掙多了,比鋼鐵還掙錢。我說好養嗎?他說好養死了。美國全部養豬都機械化,殺豬都機械化,中國一斤豬肉12塊,美國殺完以後大概3塊,然後拼命加稅6塊就足夠了。一斤起碼賺6塊,所以我發大財了。

城鎮和以後必須思考的問題,我提出幾個思路,也許有解,也許無解,還是希望多出一些建議。

#所以,你覺得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但一口氣進這麼多的白糖進來,我很緊張,出了什麼事?2013年更見鬼了,這時候豬肉進口了,進口了57萬噸的豬肉,然後牛肉、羊肉不夠吃,然後牛奶不夠,一百萬牛奶,一百萬奶粉,這還是從海關進來的,還不算大家自己從國外進來的。現在好了全面進口。

剛才我前面說的是挺好的,發改委每次寫報告都很幸福,中國的糧食11年增長,進口了億噸糧食。去年我們國家的糧食產量是12142億斤糧食,換成噸的話剛好一個資料是6億噸。結果打了6億噸糧食,進了1億噸糧食,等於是七分之一的糧食是進來的。小平說進口的糧食不能超過十分之一,現在突破了安全線。

城鎮化這個事情怎麼弄呢?怎麼會進這麼多的糧食呢?人又沒有增加那麼快,進這麼多糧食幹什麼呢?資料告訴我,今年走了三個省,八個城市做這個調查,調查的結果大跌眼鏡。

因為不是我糧食不夠進這麼多,是因為我們產的糧食都在倉庫裡。今年的倉庫滿滿的都是我自己的糧食,賣不出去。賣出去的是進口的糧食。這個季節已經全部收完了,現在東北市長最難的是怎麼把全市的玉米收過來,東三省的玉米收過來,現在他們的倉庫爆滿。為什麼呢?是因為持續發展的概念。

在過去長長的時間裡,政府,包括發改委在內,當時鼓勵農民種糧食,讓農民有收入,讓農民掙錢。連續幾年,一直是你有多少糧食,政府收多少糧食,政府收的價格中每年提一毛錢。

今年終於結束了。今年政府收購不僅沒有升一毛錢,今年從1.12元降到了1元,現在收的是1元一斤。即使一塊錢一斤農民沒有別的辦法,必須儘快賣出去,因為農民還是窮,還是要錢。但是政府終於降下來,降到了一塊錢。

為什麼呢?支撐不了了。再一毛一毛加上去就不行。為什麼呢?此時此刻美國的玉米將來了,美國人說你收我的稅,你再加上運費,一到我們的碼頭現在此時此刻的玉米一斤0.62元,而政府你降了一毛錢還是1元。所以政府的玉米沒有辦法跟美國的玉米競爭了。東北農村不種玉米幹什麼呢?

大豆原產於中國,出現在東北,等中國懂得做豆腐的時候,美國連大豆都沒有,從84年我們的大豆是出口的,後來大豆進口了,但是進一點點,我跟學生上課的時候我就覺得怪了,怎麼大豆出問題了,然後轉基因大豆上,一下子產量上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規模進口到中國,去年到了七千萬噸,今年大概過八千萬噸,我們的大豆從三千萬噸的東三省一直掉到一千多萬噸,今年可能掉到一千萬噸以下了。我們的大豆終於被美國和巴西摧垮了。如果我們的玉米、小麥再被他們摧跨就壞了。

下面說白糖,澳大利亞的白糖漂亮極了,不管你怎麼稅,一到碼頭一噸白糖是四千,如果我們不是5100保本的話就死了,政府就得儲備,因為賣不動了。如果政府不收農民就種不了,就沒有事做了,這一大塊的東西怎麼辦?

短短十年時間,十年前我們還比別人便宜,突然間全部比國際都貴。說什麼都比他們貴,豬肉、羊肉都貴,中國農業出了什麼事了?一方面糧食增產,另一方面只能進,因為進口的便宜,如果都進口的話還不行,世界上的糧食還不夠,我們還得解決這個事。

現在從今年開始一直在看著怎麼辦的問題,政府怎麼辦才能有競爭力?明明白白競爭力低了就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導致了價格這麼高。成本高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城鎮化的推進,進城農民工必須把他跟城市的人一樣應該同等待遇,所以中國政府連續出臺幾個政策,保障農民工進城的權益。

這一點不應該有意見,他們也應該享有和城裡人同樣的權益。現在農民工的工資現在和大學生畢業的工資居然等同了。現在你看大學生一個月能掙四千元還蠻開心的,一個保姆四千一個月找不到了。政府的保護使得農民工開始牛起來了。大學生開始不牛。

現在把工資抬高了,現在農村開始出問題了,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農村工作了,因為一畝地的水稻一年700元,一畝地玉米也就是一千元,大豆也就是500、600,小麥800,現在辛辛苦苦從種東西到長東西,到農藥,到化肥,再賣掉一畝地幾百元,可是現在進城一個月的工資就是幾畝地的收入。現在老人、女人在地裡幹,工作效率低。

結果女的又不幹了。最奇怪的是今年居然沒有人摘茶葉了,所有的女人不幹了,說給你300怎麼樣?一天採茶300,我都覺得對我有吸引力,可是她們為什麼不去呢?她們說鬼啊,才不去呢。300曬黑了,我再買一個增白劑都不止三百。

所以今年採茶出問題了。一些茶場老闆在和我交流的時候說,能不能發明個採茶機器,要不然真沒采不了茶了。

今年湖北的金銀花也沒有人采,金銀花是太陽出來之前必須采了,必須早晨四點到六點摘了,等太陽出來花就開了,藥效就沒有了。所以沒有人采了,就早上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給300元,還是沒有人采。

現在農村開始出問題了,農村的人不幹活了,在街上見到的是農村的小孩少,儘管現在政府明白說了鼓勵快生兩個。但現在的問題是你讓她生兩個,女人現在也不生了。只有戰爭和饑餓的時候女人才會生,生七個八個都不會覺得多。但是和平的時候,女人不幹了。所以政府給兩胎的政策估計也不會增加太多人。中國人口本來能到十四五億人,看來到十四億就不往下走了,走不動了。

怎麼辦呢?這就靠各位專家分析,我就在這提一下。你們有分析資料,應該引導一下國家的發展。

第一,必須大規模地實行土地流轉,能夠把一小塊變成大塊地,形成一個農場的概念。這個雖然很多地方談到這個事,就是研究的人。但是我們的土地流轉的速度太慢,而且怎麼流轉?流轉出的農民怎麼保障他們的權益?流轉出來的失地農民怎麼辦?這些政策都跟不上。跟不上的話,各地做的流轉都不一樣。

當時發改委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流轉後的情況沒有進一步的分析,很遺憾會出現非糧化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政策沒有跟上。但是土地不流轉是不行的,小塊地不變大塊地沒有辦法進入現代農業。

第二,必須大規模的實行機械化。

美國的農業能夠打敗我們是因為他們的機械化,他們不需要那麼多的農民,而我們還在那辛辛苦苦的。舉一個例子,甘蔗,甘蔗一畝地是四噸,必須四個女人幹一天,一個人砍甘蔗是一噸,一噸是一千公斤放在肩膀上扛到路邊叉車才能叉起來,一畝地是四個人幹一天。

美國的甘蔗收割機,一台機器一個小時收的甘蔗在20畝到27畝,而我這邊四個人幹一天做一畝。所以我27畝的話,或者說20畝,20畝是我們的84個人。你們說見鬼了,因為原來的便宜,現在285元一天都不幹。你一天84個人。所以勞動成本在這了,所以必須機械化,機械化的前提必須是大塊地。小塊地拖拉機根本轉不了彎,那個拖拉機轉不動。你沒有幾百畝地一塊做不了。

第三,新的科技應用跟上。比如說轉基因的技術,美國的大豆,阿根廷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我們吃的大豆都是轉基因的,因為我們都是進口的,每個人都在吃,可是有些人的誤導和反對,讓各位覺得不安全。所以形成一個怪圈,新的技術跟不上,而且政府不允許東北種轉基因的大豆。

我們的技術必須跟上,如果再繼續往前走的話,不知道後面該怎麼辦,因為全面競爭不了。現在連豬這麼一個簡單的東西,都競爭不過。一個美國老闆,養了一萬頭豬,告訴我說今年我準備養十萬頭,搞的美國臭臭的。我說掙錢嗎?他說掙多了,比鋼鐵還掙錢。我說好養嗎?他說好養死了。美國全部養豬都機械化,殺豬都機械化,中國一斤豬肉12塊,美國殺完以後大概3塊,然後拼命加稅6塊就足夠了。一斤起碼賺6塊,所以我發大財了。

城鎮和以後必須思考的問題,我提出幾個思路,也許有解,也許無解,還是希望多出一些建議。

#所以,你覺得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