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安徽最富的市和最窮的縣

1、合肥

合肥, 簡稱廬或合, 古稱廬州、廬陽, 是安徽省省會,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 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 環抱巢湖, 位於安徽省中部, 東連滁州市、馬鞍山市, 南接蕪湖市、安慶市, 西依六安市, 北靠淮南市

合肥在地圖位置

合肥概況

合肥市版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末, 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 代管1個縣級市, 設有4個開發區, 全市常住總人口779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548.4萬人, 城鎮化率70.4%。 2016年人均GDP在省內排第一, 為8萬多

旅遊資源

逍遙津, 又名“竇家池”、“豆葉池”、“鬥鴨池”, 古為淝水上的津渡,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壽春路16號。 逍遙津平面呈扇形, 全園由水系自然地分為東西兩園。 占地31.3公頃, 其中水面11.2公頃。 逍遙湖約占全園面積的四成。

湖面尚有三島, 猶以北島為最, 南島的面積最小。 伴島而建的是逍遙津標誌性建築——逍遙閣, 採用多層重簷的仿古建築結構, 暗古銅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門窗。 二層窗外有橫樑式回廊環繞, 頂層挑簷下橫置匾額上有黑底金字“吳魏遺蹤”, 而一層進口處的立式牌匾上寫著“逍遙閣”。

逍遙津一景

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張圩, 靠近巢湖北岸南淝河入湖口, 是中國首個退耕還林並經生態修復建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開創了人工林成功晉升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先河。

濱湖濕地森林公園

2、阜陽臨泉縣(皖北)

臨泉縣, 別名沈子、寢縣、鮦陽。 位於安徽省西北部, 周邊分別與豫皖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 轄4個街道、21個鎮、7個鄉

臨泉夜景

皖北起源於清康熙九年廬鳳道, 光緒三十四年更名皖北道, 範圍包括安徽長江以北的廬州府、鳳陽府、潁州府、安慶府和亳州、泗州、六安州、滁州、和州。

現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區, 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個省轄市。

皖北六市

臨泉概況

總面積1839平方公里, 截至到2011年底, 臨泉縣總人口230萬, 2015年人均GDP不到1萬元, 省內所有縣中排倒數第一

旅遊資源

沈子國古城在縣城西500米處的古城址。 這裡北依泉河,南臨流鞍,地墊很高,瓦礫遍地,地下文物埋藏豐厚,城郭規劃雄偉,輪澄清晰,確有一派古城堡的氣候。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聃季載被封于沈地,在此樹立了沈子國,這以後,聃季載的子孫們在此繁衍生息。

沈子國古城

長官清真寺在長官集南首。建于明代萬曆(1573)年間,已有420餘年前史,那時作為長官店回民禮拜場合。大門樓吊掛一橫匾,上書“古清真寺”;二門樓橫匾“率由理門”;北課堂匾額“主敬存誠”;大殿明柱上有春聯:“仔細主無影形憑萬物作證;參造化非高遠獨一理在心”。1983年縣當局撥專款又重建大殿6間,南課堂6間,北課堂5間及大門樓和二門樓,使清真寺相貌面目一新。

長官清真寺

這裡北依泉河,南臨流鞍,地墊很高,瓦礫遍地,地下文物埋藏豐厚,城郭規劃雄偉,輪澄清晰,確有一派古城堡的氣候。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個兒子聃季載被封于沈地,在此樹立了沈子國,這以後,聃季載的子孫們在此繁衍生息。

沈子國古城

長官清真寺在長官集南首。建于明代萬曆(1573)年間,已有420餘年前史,那時作為長官店回民禮拜場合。大門樓吊掛一橫匾,上書“古清真寺”;二門樓橫匾“率由理門”;北課堂匾額“主敬存誠”;大殿明柱上有春聯:“仔細主無影形憑萬物作證;參造化非高遠獨一理在心”。1983年縣當局撥專款又重建大殿6間,南課堂6間,北課堂5間及大門樓和二門樓,使清真寺相貌面目一新。

長官清真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