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對不起老闆,我要辭職,去西藏

辭 職 信

♥ 親愛的老闆:

當你收到這封信的時候, 很遺憾, 我不能如約回到公司。

在過去的幾年裡, 我每天擠著公交, 吃著盒飯, 加班更是常有的事, 儘管你每年給我升職加薪, 但是我想說的是:老子受夠了。

對了, 我到現在還是一隻單身汪。

事情是這樣的, 在求了你幾天之後才給我的幾天休假時間裡, 我去了西藏。

到了這裡, 我才感覺我過去的幾年時間, 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在這幾天裡, 我不用去想創意, 不用去對付那該死的客戶, 不用加班加點改稿子。

我感覺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這裡, 沒有喧囂的生活,

一切回歸寧靜, 當然也沒有那該死的公車和亂糟糟的人群。

我每天自駕在江邊, 看著流水遠去。 遠處的雪山, 就好像是我最愛吃的冰淇淋一樣。

你現在應該是在拍著桌子罵我不切實際, 覺得這一切不解決任何問題。

那麼, 我就任性一回。

你看, 這些照片是不是美的比P過的還要好看?

總之, 我是要告訴你, 我辭職了。

再見, 老闆。

如果你有一天混不下去了, 來這裡, 老子罩著你!

一位想要放飛自我的員工×××

生活不止有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西藏

是時候, 啟程了

西

您有去西藏的金錢, 但沒有去西藏的身體.

您有去西藏的身體, 但沒有去西藏的時間.

您有去西藏的時間, 但沒有去西藏的夢想.

您有去西藏的夢想, 但沒有去西藏的勇氣.

人生匆匆數十載, 可能你認為很困難的事情,

但只要敢於邁出第一步, 就離勝利不遠了。

不是所有人都會來到這裡

但從沒有人來過就會忘記

無論你何時前往

請帶上心和信仰

曾經有人說過, 人一輩子總要去西藏走一遭。 來世我們無法預料, 但今生可以實現的時候, 要毫不猶豫地去走一遭, 哪怕是“遭罪”的遭, 也要勇往直前。 是啊, 雪山、湖泊、寺廟、喇嘛、還有虔誠的人們, 西藏的每一個元素都讓人嚮往。

無數人都在訴說著這裡的震撼;無數人都在說, “今生, 一定要去一次西藏”。 西藏是驚豔的, 它有太多神秘而又讓人著迷的地方。

西藏既有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 又有嫵媚的南國風采, 而與這種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觀, 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獨特的魅力。 這裡是滄海變成高原的地方,這裡是雪山朝拜太陽的地方。

有人說,走進西藏有數不盡的理由,每一條都足以讓世上任何一個熱衷夢想的人怦然心動;也有人說,走進西藏根本不需要理由,僅僅是這個名字本身,就足以讓人夢繞魂牽。

或許是由於離天太近了,連承載的希冀也更高遠,鋪展的風景也更絕色,仿佛上天創造了這片土地以及活在上面的一切一切,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在這世上的人一個可以被誘惑的理由。

於是這個連呼吸間都散發著神秘香氛的名字,與其說是一方淨土,倒更像一個昇華了的象徵,變成每個懷有憧憬的人心中最虔誠的朝向,讓無數遠方的心靈為之躁動不已,直等到觸摸到它的那一天,才回歸于平靜。

西藏的美是心醉的,是燦爛的,是神秘的,是茫然的,是靜謐的,帶來的是純淨、是靈氣、是神奇、是希望、是歡樂。

自然之神締造了喜馬拉雅,喜馬拉雅締造了神密的西藏,西藏締造了堅強不屈的民族,這個民族締造了她的歷史和輝煌,歷史和輝煌締造了偉大民族的魂魄和精神。

你可以抬頭,不費吹灰之力地仰看山巔的白雪,樹的枝葉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出熠熠的光彩 西藏是這個世界上,讓積雪的峰巒,清澈的湖泊,蒼茫的林海,一無所有的荒原,裸露岩石的山體,明亮的太陽,溶於一體的聖地。 在布達拉宮一起等待第一縷陽光 在清澈的湖邊一起感恩祈禱 在珠穆朗瑪峰腳下,一起看高山雄偉 在中國最美雪山南迦巴瓦,一起看太陽落下,月亮升起。

去西藏一年裡有兩個最好的時節。 一個是夏天,氣候溫暖,天時地利。 一個是冬天,旅遊淡季,人少更容易深入藏地秘境。 但是,無論何時去西藏,只要你是第一次趕赴這裡, 相信,你都會迷失於此。

你看櫥窗裡那串價值不菲的紅珊瑚佛珠,那麼刺眼的纏綿。一百萬年前,她是海底的紅珊瑚;一百萬年後,她隨著海陸變遷顯露高山岩石層;一百年前,她被打磨成佛珠陪哪個喇嘛為逝者念過長經;一百天后,她會被哪個男人買回家,和哪個姑娘訂婚過日子說我愛你。

“昨日黃土隴頭哭白骨,今宵紅燭帳底臥鴛鴦”。這句話我們小時候都會背,當左手是雅魯藏布江的洶湧澎湃,當對岸是文成公主走了3年的唐番古道。當在落寞幽靜的卡布林卡想著它曾經香火繚繞的鼎盛和威嚴,亂哄哄,你當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到最後,其實都是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你看那些在懸崖和林海間逆光下的經幡,你看那些傾家蕩產一步一個長頭磕到大昭寺的藏胞,你看那些轉經筒修來生的篤定,會發現“癡”真的是中國美學最重要的一個字之一。 理智邏輯無法解釋的現象,就是癡。人生沒有這個癡,也就無情。生命裡執迷的東西,沒辦法解釋的篤定,就是癡。

你看哲蚌寺那些亂哄哄辨經的喇嘛,就會覺得我們把《金剛經》“清淨心”三字理解的太狹隘了。我們一方面跑到西藏叫囂著“淨化心靈”,竄到尼泊爾尋找“清澈 的眼神”,另一方面,我們那麼吹毛求疵地害怕打擾,我們抱怨賓館房間竟然不隔音,害怕路邊髒兮兮的藏族小孩會抓髒了我們的衣服。

可是,若真是生清淨心,你大概不會在意是什麼人摸了你的衣服。當我們的“淨化心靈”到了自以為是的地步,這種“淨化”就會反過來傷到自己。到頭來,“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看到藏傳佛教寺院的那些佛像,有些菩薩驚人地符合人體美學,有些卻怪裡怪氣。會發現佛、道是相通的——莊子的世界裡,所有得道的人都是一個古怪甚至難看的形象。

佛、道認為,當一個人領悟了生命的幻象之後,就不會那麼在意自己的形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但我們還是得抹防曬霜去美容院和瑜伽房花大把銀子在意自己的這張臭皮相——因為我們得吃五穀雜糧操心吃穿用度婚喪嫁娶,沒人把我們當菩薩白供著。

既然最後都是回歸塵土,是不是我們就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努力了?佛教文化真正想告訴我們的:領悟不是年輕人什麼都不去做的“四大皆空”。領悟是一種歷劫,這些劫難必須親自去經歷,生命才飽滿和厚重。

小時候,

西藏是人民幣上那幅小小的布達拉宮

我們在這裡

她在我們手裡

長大後,西藏是一枚窄窄的火車票

我們在這方, 她在遠方

現在,我們終於完成了夢想

我們在這頭。 她在我們心頭。

後來的後來啊, 我們祈禱這一生

都能和她一起前行

這裡是滄海變成高原的地方,這裡是雪山朝拜太陽的地方。

有人說,走進西藏有數不盡的理由,每一條都足以讓世上任何一個熱衷夢想的人怦然心動;也有人說,走進西藏根本不需要理由,僅僅是這個名字本身,就足以讓人夢繞魂牽。

或許是由於離天太近了,連承載的希冀也更高遠,鋪展的風景也更絕色,仿佛上天創造了這片土地以及活在上面的一切一切,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在這世上的人一個可以被誘惑的理由。

於是這個連呼吸間都散發著神秘香氛的名字,與其說是一方淨土,倒更像一個昇華了的象徵,變成每個懷有憧憬的人心中最虔誠的朝向,讓無數遠方的心靈為之躁動不已,直等到觸摸到它的那一天,才回歸于平靜。

西藏的美是心醉的,是燦爛的,是神秘的,是茫然的,是靜謐的,帶來的是純淨、是靈氣、是神奇、是希望、是歡樂。

自然之神締造了喜馬拉雅,喜馬拉雅締造了神密的西藏,西藏締造了堅強不屈的民族,這個民族締造了她的歷史和輝煌,歷史和輝煌締造了偉大民族的魂魄和精神。

你可以抬頭,不費吹灰之力地仰看山巔的白雪,樹的枝葉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出熠熠的光彩 西藏是這個世界上,讓積雪的峰巒,清澈的湖泊,蒼茫的林海,一無所有的荒原,裸露岩石的山體,明亮的太陽,溶於一體的聖地。 在布達拉宮一起等待第一縷陽光 在清澈的湖邊一起感恩祈禱 在珠穆朗瑪峰腳下,一起看高山雄偉 在中國最美雪山南迦巴瓦,一起看太陽落下,月亮升起。

去西藏一年裡有兩個最好的時節。 一個是夏天,氣候溫暖,天時地利。 一個是冬天,旅遊淡季,人少更容易深入藏地秘境。 但是,無論何時去西藏,只要你是第一次趕赴這裡, 相信,你都會迷失於此。

你看櫥窗裡那串價值不菲的紅珊瑚佛珠,那麼刺眼的纏綿。一百萬年前,她是海底的紅珊瑚;一百萬年後,她隨著海陸變遷顯露高山岩石層;一百年前,她被打磨成佛珠陪哪個喇嘛為逝者念過長經;一百天后,她會被哪個男人買回家,和哪個姑娘訂婚過日子說我愛你。

“昨日黃土隴頭哭白骨,今宵紅燭帳底臥鴛鴦”。這句話我們小時候都會背,當左手是雅魯藏布江的洶湧澎湃,當對岸是文成公主走了3年的唐番古道。當在落寞幽靜的卡布林卡想著它曾經香火繚繞的鼎盛和威嚴,亂哄哄,你當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到最後,其實都是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你看那些在懸崖和林海間逆光下的經幡,你看那些傾家蕩產一步一個長頭磕到大昭寺的藏胞,你看那些轉經筒修來生的篤定,會發現“癡”真的是中國美學最重要的一個字之一。 理智邏輯無法解釋的現象,就是癡。人生沒有這個癡,也就無情。生命裡執迷的東西,沒辦法解釋的篤定,就是癡。

你看哲蚌寺那些亂哄哄辨經的喇嘛,就會覺得我們把《金剛經》“清淨心”三字理解的太狹隘了。我們一方面跑到西藏叫囂著“淨化心靈”,竄到尼泊爾尋找“清澈 的眼神”,另一方面,我們那麼吹毛求疵地害怕打擾,我們抱怨賓館房間竟然不隔音,害怕路邊髒兮兮的藏族小孩會抓髒了我們的衣服。

可是,若真是生清淨心,你大概不會在意是什麼人摸了你的衣服。當我們的“淨化心靈”到了自以為是的地步,這種“淨化”就會反過來傷到自己。到頭來,“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看到藏傳佛教寺院的那些佛像,有些菩薩驚人地符合人體美學,有些卻怪裡怪氣。會發現佛、道是相通的——莊子的世界裡,所有得道的人都是一個古怪甚至難看的形象。

佛、道認為,當一個人領悟了生命的幻象之後,就不會那麼在意自己的形貌。“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但我們還是得抹防曬霜去美容院和瑜伽房花大把銀子在意自己的這張臭皮相——因為我們得吃五穀雜糧操心吃穿用度婚喪嫁娶,沒人把我們當菩薩白供著。

既然最後都是回歸塵土,是不是我們就什麼都不要做,什麼都不努力了?佛教文化真正想告訴我們的:領悟不是年輕人什麼都不去做的“四大皆空”。領悟是一種歷劫,這些劫難必須親自去經歷,生命才飽滿和厚重。

小時候,

西藏是人民幣上那幅小小的布達拉宮

我們在這裡

她在我們手裡

長大後,西藏是一枚窄窄的火車票

我們在這方, 她在遠方

現在,我們終於完成了夢想

我們在這頭。 她在我們心頭。

後來的後來啊, 我們祈禱這一生

都能和她一起前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