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即將從美國進口的大米,中國米企及稻農要如何應對呢?

上周, 中國首次同意從美國進口大米, 這是繼牛肉、大豆後又一農產品市場對美國開放。

在國內, 大米是生活中幾種常見的主食之一。

俗話不是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見長期以來, 在國人的飲食中大米佔據很重要的地位。 而現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市場。 據美國農業部資料, 中國現已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國。 在2016年中國大米產量達到14485萬噸, 占全球總產量的40%, 比美國大米產量的20倍還要多。 但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消費國, 2016年大米消費結餘量約14350萬噸, 占全球總消費量的41%;且近年來, 隨著其消費量的增加,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 2016年就進口大米約500萬噸。

從以上資料中, 我們可以發現, 眼下進口的大米數量剛剛超過國內產量的3%, 這對國內大米市場的格局影響不會很大。

但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政策的推進, 雙方農產品的進出口將會不斷放開, 各農產品進口量將不斷增加。 同時, 隨著收入的增加, 而是人們飲食結構在悄悄發生變化, 對大米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高品質的大米存在缺口, 需要通過進口優質大米來彌補。 此外, 因農產品的價格與生產成本有直接關係, 美國大米價格更均有優勢,

貿易商有利可圖。 或許, 在中國市場上, 美國大米憑藉價格優勢取勝。

那麼, 面對進口的大米, 國內的米企及稻農要如何應對呢?

一、要嚴格生產標準, 從源頭保證稻穀品質

近年來, 食品品質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但人每天吃的食品70%是鮮活農產品,

食品加工90%是用農產品作原料, 所以要保證大米的品質安全, 還是要回歸到基礎生產過程上來, 從抓水稻生產開始, 嚴把品質關, 從源頭上確保稻穀品質。

稻穀種植可通過實現機械化、現代化、科學化, 並結合中央的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 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 實現農業生產的組織化, 提高生產效率及大米的品質, 從源頭上保證品質安全, 並降低稻米的生產成本。

二、要走品牌化之路, 以適應市場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健康、營養、安全的中高端大米消費需求已經形成。 中高端消費者對價格不太敏感, 更重視食品品質安全, 而品牌化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種品質保障。 在品牌建設者遵循品牌承諾的情況下, 消費者自然願意在資訊搜尋和選擇成本最小化的同時, 忠誠于自己所信任的品牌。 這種“忠誠”導致消費者的重複購買, 又不斷地吸引新的消費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