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前進與後退,速食與精品;堅守的網大中“北京樹莓影視”能靠“精品+女性向”取勝嗎?

網生內容的發力讓10年之間的網路版權暴漲千倍;2013年的我還在視頻平臺上享受著盜版的便利, 那個年代沒什麼廣告也沒什麼會員, 更不會為了不知道的名字的電影去花費錢;今天, 我同時擁有著騰訊、愛奇藝和優酷的三個會員, 無聊的日子除了刷刷《中國有嘻哈》, 也會去看看VIP電影區的5元電影。

版權意識的興起伴隨著付費意願的提高都讓網生內容進入了一個不錯的時代, 2015年, 一部《道士出山》以28萬元的成本, 獲得了高達五六百萬元的回報讓資本和管道都看到了這種趨勢。 但與網劇和網綜不同,

週期短、成本低的特徵都讓網路大電影成了一門流量生意, 盜墓火了蹭盜墓, 仙俠火了蹭仙俠, 簡直成了豆瓣4分以下的重災區, 網大的市場儼然成了"賭徒們"的戰場。

經過兩年多的沉澱, 前仆後繼的淘金者開始退場, 網大開始嘗試更多的路線, 從快消路線開始向精品路線轉向。 目前來看, 市場上也開始沉澱出了一些品牌化的網大內容, 也成為一些CP方測試粉絲體量、付費意願的一大方式, 比如陳翔六點半。 而36氪近期接觸到的北京樹莓影視還深耕在網大的市場裡, 相信著精品路線能跑出網大的一片天地。

與大部分粗製濫造相比, 成立於去年8月的北京樹莓影視(以下簡稱樹莓影視)有著來自廈門母公司的資金和資源支持,

把帶有這強烈互聯網基因的影視團隊從母公司中獨立出來在創始人吳立素看來是實現精品化網大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 選擇相對稀缺且具有前景的內容體裁就是精品化網大在"標題黨“中尋找流量的最好方式。 與國外B級片的市場路線不同, 精品化的路線的網大無論是想要抓住B端的心還是抓住C端的粘性與消費力, 還是需要專注轉化率更高的女性用戶。 所以題材上來說, 情感訴求與恐怖懸疑永遠是最佳的選題, 再加點喜劇的的佐味, 用軟科幻的方式來提高門檻, 就是樹莓影業的內容邏輯。

最新即將上線的《菜鳥特工》也正是利用了這個邏輯, 《菜鳥特工》是一部由奇樹有魚出品的喜劇向的軟科幻片。 除了這部之外, 樹莓影視也會在延續這個邏輯相繼推出《跨次元少女》、《五殺男友》等更年輕向的作品。

體裁決定了付費意願, 所以未來的樹莓影視還專注在女性向+輕喜劇的方向, 目前, 影片的受眾集中在90-95後的受眾上。 從業務線上來說, 團隊承擔了從前期創作到後期發行全流程的運作,

除此之外在B站上有自己的短視頻欄目, 在內容方向上也有向漫畫和遊戲的延伸的規劃。

吳立素表示, 就網大的市場來看, 變現的主要方式還是與平臺方的點擊分成, 在這個賽道上, 網大的風險線在200萬元, 網劇的風險線在1000萬元, 目前頭部的CP方的首月點擊付費能達到200萬-300萬, 依靠付費分成的方式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除了點擊分成的變現外, 跨行業的內容開發也是網大變現的另一種方式。 網大內容的品質其實決定了消費品質, 精品化的網大路線能更好的提高激發用戶的購買訴求, 能將用戶的轉化率提高到17%-20%。 此前, 團隊做了葡萄酒行業的創業劇《廢材兄弟》也實踐了這種商業模式;此外, 樹莓影業也在培養著屬於自己的藝人。

內容創業有著強烈的不穩定性。 從14年到16年, 網大的市場有了30倍的增長, 這種增長在2017年開始慢慢退卻了熱度。 但吳立素認為, "正是良性發展讓市場開始學習理性。 從大公司看, 萬達收購了時光網, 阿裡收購了優土都證明著網生內容仍在蓄力。 網大這種形態一定會有著自己的受眾, 可能在未來的表現形式上還需要更的創新。 "

目前整個賽道上, 網大開始呈現出以單部為主的"效果邏輯"和系列為主的"品牌邏輯", 也沉澱除了一些帶有地方劇風格的垂直內容。 正如所有內容生產方都面臨的"二八原則“一樣, 樹莓影視如何在眾多的CP方中把自己錘煉成頭部的20%才是關鍵, 在此基礎上, 正如網大起家的淘夢與新片場一樣, 往網生內容的上下游佈局獲取是突破CP方天花板的最佳方式。

團隊方面,北京樹莓影視的核心團隊有十幾人,全球化的內容團隊也是其優勢之一,現有四個不同風格導演以及來自全球的合作編劇。

往網生內容的上下游佈局獲取是突破CP方天花板的最佳方式。

團隊方面,北京樹莓影視的核心團隊有十幾人,全球化的內容團隊也是其優勢之一,現有四個不同風格導演以及來自全球的合作編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