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來自亞伯丁的測試:美國人眼裡的t34與kv坦克到底怎麼樣?

T-34和KV坦克是二戰中最知名的坦克, 其性能優劣被無數軍迷所傳頌。 蘇聯軍事工業機構對其作了大量測試以證明其性能。 在1943年一輛T-34/76坦克和一輛KV-1坦克遠渡重洋來到了美國。 它們將會去往一個神秘又知名的地方--美國陸軍亞伯丁兵器試驗中心。 在這裡它們將接受一次史無前例的測試。 在許多年之後這次測試的報告被解密出來。 我們可以首次聆聽來自亞伯丁的聲音。

▲坦克的狀態

測試中的中型T-34坦克在行使343公里之後, 損壞無法修理了。

原因:柴油發動機上使用了品質很差的空氣濾清器造成大量灰塵進入發動機, 嚴重磨損活塞和氣缸, 導致停車。 最終造成發動機無法修復。

這輛坦克被拖走, 並最終作為靶車被KV坦克和美國M10坦克上的3英寸火炮射擊。 隨後它將被送往亞伯丁在那裡做技術分析, 並在那裡展出。

儘管也存在很多機械故障但是重型的KV坦克仍然可以操作,

測試依然進行。

▲車體尾部細節

在外形上T-34坦克特別好。 所有的觀點都認為T-34比所有的美國坦克都要好。

而KV坦克的外形比所有現役美國坦克都要差。

▲裝甲

化學分析表明兩種坦克的裝甲板都具有極佳的表面硬化工藝, 但大部分裝甲板都是質地較軟的鋼材。

據此, 美國人認為通過改變裝甲板的硬化工藝, 可在維持其抗彈能力的同時顯著減小厚度, 坦克的重量因此可減輕8-10%, 進而帶來速度提升、單位壓力減輕等一系列好處。

▲車身

最主要的問題是在車輛涉水的時候, 車身下部滲水。 另外車身上部, 在下雨的情況下也進水。 在下大雨的時候, 水會沿車體縫隙湧入, 使得車輛上的電器系統甚至彈藥都無法使用。

美國人非常喜歡彈藥安放佈局

▲炮塔

主要問題是裡面空間非常緊湊。 美國人難以理解蘇聯坦克手如何能夠在冬天穿著羊皮夾克的擠在裡面。 讓炮塔旋轉的機電設備非常糟糕, 馬達功率不夠, 嚴重超載, 而且火星四射。 結果就是控制炮塔旋轉的調節器被燒壞, 鈍齒輪的齒被磨掉(掃齒)。 美國人的建議是換裝以液壓驅動或者簡單的手動炮塔。

▲T34變速齒輪箱結構示意圖

F-34型火炮非常好,簡單可靠容易使用。缺點是同美國3英寸火炮相比,炮口初速較低(3200英尺/秒 對5700英尺/秒)

▲觀瞄

總體觀點是,瞄具是世界上最好的,當時已知的任何一種既存的或正在研製的美國坦克(的瞄具)都無法與之相比。

▲履帶

美國人非常喜歡使用全鋼履帶的想法。但是美國人認為,在美制坦克使用全鋼履帶和掛膠履帶的實際對比情況從突尼斯和其他前線回饋回國之前,沒有必要改變其使用掛膠履帶的觀點。

在美國人看來,T-34坦克的履帶的缺陷在於其輕量化的結構,這導致履帶容易被小口徑彈藥和地雷損壞。履帶銷所用的鋼材品質和熱處理工藝都較差,致使其磨損過快、履帶經常斷裂。起初,美國人很喜歡(T-34)利用車體側面回位擋鐵使履帶銷復位的方法,但經過實際使用,當履帶銷發生磨損後出現被回位擋鐵撞彎的現象,導致履帶斷裂。

美國人認為最好是以削弱裝甲厚度(減輕重量)為代價來換取更重型化(因而更堅固)的履帶。

▲T34佈局

T-34的懸掛裝置表現糟糕。美國人很久以前就測試過這類懸掛並完全拒絕採用。由於T-34的懸掛裝置彈簧鋼材品質低劣,彈簧很快就被過度壓縮無法復原,導致車底距地高明顯減小。

▲發動機

柴油發動機又好又輕,這個優點早已被被美國專家和軍事當局所認同,不幸的是生產柴油引擎工廠基本上被美國海軍所壟斷,所以陸軍無法給他們的坦克安裝柴油引擎。

T-34上的柴油引擎被劣質空氣濾清器所累。這個空氣濾清器也被認為是引擎系統裡唯一的敗筆。美國人還不理解為什麼在蘇聯人的使用手冊裡這個濾清器被稱為油浴式濾清器。經過試驗,美國人對濾清器作了如下總結:

--空氣濾清器肯本無法清除所有被發動機吸入的空氣。

--空氣濾清器即使引擎處於怠速狀態,也無法提供足夠數量的空氣。結果是引擎無法達到滿負荷狀態。灰塵進入汽缸導致汽缸很快磨損,壓縮下降,和引擎出力下降。從機械角度來看,濾清器濾芯系手工粗製濫造而成:比如某些地方的點焊點燒穿了整片金屬,導致漏油。KV坦克濾清器濾芯工藝稍好,但是也無法保證向發動機提供充足乾淨的空氣。另外這兩種發動機的啟動裝置品質都不好,不夠有力品質也不可靠。

▲傳動裝置

毫無質疑,很差。

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元修理KV坦克傳動裝置的機械師震驚地發現,這套傳動裝置跟他12-15年前維修過的非常類似。

應(美國測試部門)請求,位於新澤西州林登的美國Rayes輪式卡車公司發來了該公司A-23傳動裝置的圖紙。令人吃驚的是,圖紙表明蘇制坦克的傳動裝置就是A-23的拷貝。這其間,真正令美國人震驚的不是蘇聯人拷貝了A-23傳動裝置,而是他們拷貝的A-23傳動裝置早在15-20年前就被美國人拒絕採用。

美國人認為蘇聯坦克設計人員採用此種傳動裝置的做法,令駕駛員限於非人道的艱苦工作環境中。

T-34的傳動裝置也很糟糕,使用中所有齒輪都發生掃齒現象。對齒輪的化學分析表明,其熱處理工藝很差,根本達不到美國同類部件的標準。

▲T34負重輪示意圖

爛得無話可說。多年前美國人就已拒絕在拖拉機上採用轉向離合器(更不要說坦克了)。

除了轉向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本身存在的缺陷外,蘇聯轉向離合器所用的鋼材品質和機械加工工藝都很差,導致該裝置很快磨損,塵土因而容易侵入制動鼓,造成其無法可靠工作。

總評

美國人的觀點來看,蘇聯兩種坦克速度慢,爬坡能力超過美國任何一種坦克。

焊接的裝甲板粗製濫造。

無線電裝置的實驗室測試情況並不壞,不過因為其(電磁)遮罩和保護裝置極其糟糕,裝車後電臺受運轉中的發動機強烈干擾,在超過10英里的距離上就無法維持正常通訊。

零部件的加工工藝,除了極少數例外,絕大部分都很差

T-34坦克檔位操縱杆噁心的設計和糟糕的使用情況惹惱了美國人,吃盡苦頭的美國人自己做了一套新的替換掉原裝的設備。坦克上所有的機械裝置都需要大量的調整。

總結和建議

1. 兩種坦克都需要更換進氣量更大,進氣質量更好的空氣濾清器

2. 裝甲板的熱處理工藝需要改變,同樣厚度可以提高抗彈性。如保持同樣的抗彈性則可以減少鋼板厚度,減輕品質,增加金屬的利用率。

3. 履帶更厚一些。

4. 用美國最新的傳動裝置替換過時的現有設備,這將極大增加坦克可操作性。

5. 放棄使用轉向離合器

6. 簡化小部件的設計,提高其可靠性,儘量減少原有的大量(零部件)調整工作。

7.對比美蘇坦克,蘇制坦克顯然更難駕駛。使用轉向離合器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為了保障坦克處於可用狀態,機械師也需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來調整和維修頻繁損壞的零部件),這導致坦克駕駛員的訓練變得很複雜。

8.從樣品坦克來看,俄國人在製造坦克時,很少關心那些較小的零部件的機加工精度、表面處理工藝和技術水準,導致坦克原本精心構思的優秀設計無從發揮其優勢。

9.除了採用柴油機、防彈外形良好、裝甲厚實、良好可靠的武器、履帶設計成功等優勢外,蘇聯坦克在簡化駕駛操作、機動性、火力、速度、機械可靠性、維護調整簡便性等方面顯著不如美制坦克。

本文為築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

▲T34變速齒輪箱結構示意圖

F-34型火炮非常好,簡單可靠容易使用。缺點是同美國3英寸火炮相比,炮口初速較低(3200英尺/秒 對5700英尺/秒)

▲觀瞄

總體觀點是,瞄具是世界上最好的,當時已知的任何一種既存的或正在研製的美國坦克(的瞄具)都無法與之相比。

▲履帶

美國人非常喜歡使用全鋼履帶的想法。但是美國人認為,在美制坦克使用全鋼履帶和掛膠履帶的實際對比情況從突尼斯和其他前線回饋回國之前,沒有必要改變其使用掛膠履帶的觀點。

在美國人看來,T-34坦克的履帶的缺陷在於其輕量化的結構,這導致履帶容易被小口徑彈藥和地雷損壞。履帶銷所用的鋼材品質和熱處理工藝都較差,致使其磨損過快、履帶經常斷裂。起初,美國人很喜歡(T-34)利用車體側面回位擋鐵使履帶銷復位的方法,但經過實際使用,當履帶銷發生磨損後出現被回位擋鐵撞彎的現象,導致履帶斷裂。

美國人認為最好是以削弱裝甲厚度(減輕重量)為代價來換取更重型化(因而更堅固)的履帶。

▲T34佈局

T-34的懸掛裝置表現糟糕。美國人很久以前就測試過這類懸掛並完全拒絕採用。由於T-34的懸掛裝置彈簧鋼材品質低劣,彈簧很快就被過度壓縮無法復原,導致車底距地高明顯減小。

▲發動機

柴油發動機又好又輕,這個優點早已被被美國專家和軍事當局所認同,不幸的是生產柴油引擎工廠基本上被美國海軍所壟斷,所以陸軍無法給他們的坦克安裝柴油引擎。

T-34上的柴油引擎被劣質空氣濾清器所累。這個空氣濾清器也被認為是引擎系統裡唯一的敗筆。美國人還不理解為什麼在蘇聯人的使用手冊裡這個濾清器被稱為油浴式濾清器。經過試驗,美國人對濾清器作了如下總結:

--空氣濾清器肯本無法清除所有被發動機吸入的空氣。

--空氣濾清器即使引擎處於怠速狀態,也無法提供足夠數量的空氣。結果是引擎無法達到滿負荷狀態。灰塵進入汽缸導致汽缸很快磨損,壓縮下降,和引擎出力下降。從機械角度來看,濾清器濾芯系手工粗製濫造而成:比如某些地方的點焊點燒穿了整片金屬,導致漏油。KV坦克濾清器濾芯工藝稍好,但是也無法保證向發動機提供充足乾淨的空氣。另外這兩種發動機的啟動裝置品質都不好,不夠有力品質也不可靠。

▲傳動裝置

毫無質疑,很差。

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元修理KV坦克傳動裝置的機械師震驚地發現,這套傳動裝置跟他12-15年前維修過的非常類似。

應(美國測試部門)請求,位於新澤西州林登的美國Rayes輪式卡車公司發來了該公司A-23傳動裝置的圖紙。令人吃驚的是,圖紙表明蘇制坦克的傳動裝置就是A-23的拷貝。這其間,真正令美國人震驚的不是蘇聯人拷貝了A-23傳動裝置,而是他們拷貝的A-23傳動裝置早在15-20年前就被美國人拒絕採用。

美國人認為蘇聯坦克設計人員採用此種傳動裝置的做法,令駕駛員限於非人道的艱苦工作環境中。

T-34的傳動裝置也很糟糕,使用中所有齒輪都發生掃齒現象。對齒輪的化學分析表明,其熱處理工藝很差,根本達不到美國同類部件的標準。

▲T34負重輪示意圖

爛得無話可說。多年前美國人就已拒絕在拖拉機上採用轉向離合器(更不要說坦克了)。

除了轉向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本身存在的缺陷外,蘇聯轉向離合器所用的鋼材品質和機械加工工藝都很差,導致該裝置很快磨損,塵土因而容易侵入制動鼓,造成其無法可靠工作。

總評

美國人的觀點來看,蘇聯兩種坦克速度慢,爬坡能力超過美國任何一種坦克。

焊接的裝甲板粗製濫造。

無線電裝置的實驗室測試情況並不壞,不過因為其(電磁)遮罩和保護裝置極其糟糕,裝車後電臺受運轉中的發動機強烈干擾,在超過10英里的距離上就無法維持正常通訊。

零部件的加工工藝,除了極少數例外,絕大部分都很差

T-34坦克檔位操縱杆噁心的設計和糟糕的使用情況惹惱了美國人,吃盡苦頭的美國人自己做了一套新的替換掉原裝的設備。坦克上所有的機械裝置都需要大量的調整。

總結和建議

1. 兩種坦克都需要更換進氣量更大,進氣質量更好的空氣濾清器

2. 裝甲板的熱處理工藝需要改變,同樣厚度可以提高抗彈性。如保持同樣的抗彈性則可以減少鋼板厚度,減輕品質,增加金屬的利用率。

3. 履帶更厚一些。

4. 用美國最新的傳動裝置替換過時的現有設備,這將極大增加坦克可操作性。

5. 放棄使用轉向離合器

6. 簡化小部件的設計,提高其可靠性,儘量減少原有的大量(零部件)調整工作。

7.對比美蘇坦克,蘇制坦克顯然更難駕駛。使用轉向離合器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為了保障坦克處於可用狀態,機械師也需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來調整和維修頻繁損壞的零部件),這導致坦克駕駛員的訓練變得很複雜。

8.從樣品坦克來看,俄國人在製造坦克時,很少關心那些較小的零部件的機加工精度、表面處理工藝和技術水準,導致坦克原本精心構思的優秀設計無從發揮其優勢。

9.除了採用柴油機、防彈外形良好、裝甲厚實、良好可靠的武器、履帶設計成功等優勢外,蘇聯坦克在簡化駕駛操作、機動性、火力、速度、機械可靠性、維護調整簡便性等方面顯著不如美制坦克。

本文為築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