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強大的以色列軍工:能造千種武器,想要什麼造什麼

幾十年來, 戰火紛爭的中東造就了以色列這個地區“軍事強國”。 也刺激了它的軍事工業和軍品貿易的發展。 目前, 軍事工業已成為以色列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軍事工業繁榮發展既是拉動經濟的重要因素, 也是以色列敢與伊朗叫板的直接原因。


“小而全”的軍火工業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在世界大家庭中, 只能算是個小兄弟, 僅有1.4萬平方公里, 人口不足500萬, 但提起它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

則令任何一個有頭腦的戰略家所不敢小視。 僅正規軍就有17.8萬人, 此外還有幾十萬預備役部隊。

幾十年來, 撲朔迷離、戰火紛爭的中東造就了以色列這個地區“軍事強國”, 也刺激了它的軍事工業和軍品貿易的發展。 目前, 軍事工業已成為以色列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以色列銀行行長曼德爾鮑姆曾言:“在外債和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 只有一個因素使以色列免遭破產, 那就是輸出軍火賺取美元。 ”近年來, 以色列在世界軍貿市場上獲利年均達10億美元左右。

以色列歷屆政府都把國防工業放在戰略地位。 目前, 以色列建立了完整的國防生產體系, 自己生產的武器裝備達1000多種, 國防工業產品中50%以上供出口。 從業人員達60萬人。

出於戰爭的需要, 以色列軍事工業起步很早,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初, 以色列就能生產部分輕武器, 改裝和維修一些武器裝備。 到了1967年, 巨大的軍品需求拉動了以色列軍工企業的迅速發展。 到80年代中期, 以色列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軍工科研和生產體系, 全國從事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的公司多達250多家, 並湧現出如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以色列武器發展管理局、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拉法爾公司、以色列造船廠等十幾家規模巨大、舉世聞名的軍工企業。 這些軍工企業涵蓋了從軍工科研到武器生產, 從各種軍用飛機、坦克、艦艇到電子、通信設備等幾乎所有軍用產品的生產領域, 從業人員近8萬人。

以色列的軍事工業包括國營(占80%)、私營和與美、英、法等國合資的企業三大類,

由政府和國防部共同管理。 以色列著名的軍工科研機構有十幾家, 如拉法爾武器發展局、海法技術大學、武器研究中心、航空航太學會、韋茲姆研究院(研究核技術)等。 其中拉法爾武器發展局是以色列最大的軍工管理機構, 也是最具實力的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綜合體。

以色列的兵器生產公司約有150家, 著名的有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索爾塔姆有限公司、梅卡維姆公司等, 其中軍事工業公司是以色列最大的軍事工業公司, 下設武器、彈藥、化學、火箭系統等9個分公司和1個研究院, 共有1.5萬名職員在這裡從事武器裝備生產。

軍用航空工業也有數十家公司,

可生產戰鬥機、偵察機、運輸機、直升機等各類軍用飛機。 其中“幼獅”、“獅”等戰鬥機是以色列軍事航空企業的代表作。

導彈與航太工業在以色列軍工產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也是以色列在武器裝備方面對其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保持優勢的支柱。 以色列據此成為世界上第八個可以發射衛星的國家, 並有能力生產各類導彈。

靠賣武器打開外交困局

利用武器出口打開孤立的外交局面是以色列外交的一大特色。1962年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的軍事冒險遭到失敗,印度尼赫魯政府向以色列求購武器,以色列以兩國建交為條件,運去一船120毫米口徑迫擊炮,雖然印度的立場最後在阿拉伯國家的壓力下後退。但印以之間的“地下通道”也從此打開。

為了防止自己生產的先進武器流向周邊“敵對國家”,反過來威脅自己的安全。以色列在不斷擴大軍火出口規模的同時,也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出口程式。

以色列的軍火出口由國防部來管理。在國防部內,設有具體管理軍火銷售的“國防物品銷售局”,該局負責軍火成品、軍事技術出口的特別許可審批,擬定可供出口的軍用物資清單,開展對國際軍火貿易和市場的調研。提供國際軍貿情報等。此外,以色列還在世界主要城市設有國防部的辦事處,代理國防部的軍貿業務,同時監督出口武器的流向和最終用戶是否可靠。

摩薩德在全球的情報網也擔負著監督以軍火公司武器出口和用途的使命。這也正是以色列敢於大肆出口先進軍火,而不擔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主要原因。

彈丸之國卻是軍火大國

以色列軍火企業所製造和生產的武器裝備目前向世界上60多個國家出口,出口額已經從1999年的21億美元增至2002年的35億美元,繼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之後,居世界第五位,其對外出口占國防銷售總額的75%以上。

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報導,以色列竟然在排外性極強的美歐市場佔據主動。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的“瞪眼”式鐳射制導導彈已裝備美國空軍的F-16戰鬥機、B-52轟炸機以及西班牙、義大利海軍的AV-8B;以色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和波音公司也正在合作升級“魚叉”反艦導彈;以色列研製成功的105毫米穿甲彈,性能優於美國同類產品,已裝備以色列及德國、丹麥、瑞士等15個國家的陸軍。

以色列將亞洲市場的重點放在印度,視其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市場。以色列塔迪蘭通信公司、以色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拉斐爾公司等已經同印度簽署了一系列防務合作協定,包括出售“費爾康”預警機、“箭”式反導系統的“綠松”預警雷達等。

以色列還積極參與澳大利亞、拉美、非洲等市場的爭奪,由於競爭對手少,所以“得來全不費功夫”。澳大利亞國防部已決定由以色列的IT鐳射公司為其開發電子光學設備,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為澳國防軍研製無人偵察機;在南美洲,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將參與巴西CH-X重型運輸直升機專案競標,並同委內瑞拉海軍簽署了1150萬美元的合同。

目前,以色列軍火公司大多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美國、西歐軍援及無償技術轉讓的“准北約成員國”待遇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良好的融資環境。目前有70多家以色列高技術公司在美國上市,其資本的市場總值超過220億美元。以色列國防工業同美國及西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市場開拓方面處於有利位置,這些將為以色列國防工業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堅實的基礎。

以色列有這些代表作

“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人設計的這款陸戰王,算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特色的主戰坦克了。從1978年“梅卡瓦”坦克裝備以色列軍隊以來,它親歷了巴以爆發的多次衝突,而且在這期間,從“梅卡瓦”1到“梅卡瓦”4發展了四代。單就這兩點,當今世界上的主戰坦克中沒有哪個能望其項背。“梅卡瓦”坦克獨特的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總體佈置方案,令世界上各國坦克設計師們投以驚異和懷疑的眼光。在“世界主戰坦克排行榜”上,“梅卡瓦”主戰坦克也是屢屢榜上有名。

“費爾康”預警機: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是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於1993年首次試飛成功。“費爾康”採用了先進的電掃描技術,具有重量輕、造價低、可靠性高的特點。其監控範圍超過400公里,對飛機周圍進行360度覆蓋,可同時跟蹤100個目標。總體看來,“費爾康”預警機與美E-3屬同一檔次,某些性能指標甚至超過E-3。但價格卻只有E-3的三分之一左右。

“超級德沃拉”巡邏艇:由以色列拉姆塔公司製造,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巡邏艇。主要在沿海地區、江河口岸活動,保護海岸線,攔截恐怖分子。其前身“超級德沃拉”系列巡邏、攻擊艇在中東地區數十年的戰鬥和維和行動中,經受了戰火考驗,能夠執行全天候近岸和沿海監視、搜索、營救、海警(偵察、攔截、打擊海盜、恐怖主義分子、走私、偷渡及其他非法行為)等行動任務。同時還可執行“藍水”海軍行動,與空中、海上和地面部隊配合,完成各種軍事任務。

靠賣武器打開外交困局

利用武器出口打開孤立的外交局面是以色列外交的一大特色。1962年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的軍事冒險遭到失敗,印度尼赫魯政府向以色列求購武器,以色列以兩國建交為條件,運去一船120毫米口徑迫擊炮,雖然印度的立場最後在阿拉伯國家的壓力下後退。但印以之間的“地下通道”也從此打開。

為了防止自己生產的先進武器流向周邊“敵對國家”,反過來威脅自己的安全。以色列在不斷擴大軍火出口規模的同時,也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出口程式。

以色列的軍火出口由國防部來管理。在國防部內,設有具體管理軍火銷售的“國防物品銷售局”,該局負責軍火成品、軍事技術出口的特別許可審批,擬定可供出口的軍用物資清單,開展對國際軍火貿易和市場的調研。提供國際軍貿情報等。此外,以色列還在世界主要城市設有國防部的辦事處,代理國防部的軍貿業務,同時監督出口武器的流向和最終用戶是否可靠。

摩薩德在全球的情報網也擔負著監督以軍火公司武器出口和用途的使命。這也正是以色列敢於大肆出口先進軍火,而不擔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主要原因。

彈丸之國卻是軍火大國

以色列軍火企業所製造和生產的武器裝備目前向世界上60多個國家出口,出口額已經從1999年的21億美元增至2002年的35億美元,繼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之後,居世界第五位,其對外出口占國防銷售總額的75%以上。

據英國《簡氏防務週刊》報導,以色列竟然在排外性極強的美歐市場佔據主動。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的“瞪眼”式鐳射制導導彈已裝備美國空軍的F-16戰鬥機、B-52轟炸機以及西班牙、義大利海軍的AV-8B;以色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和波音公司也正在合作升級“魚叉”反艦導彈;以色列研製成功的105毫米穿甲彈,性能優於美國同類產品,已裝備以色列及德國、丹麥、瑞士等15個國家的陸軍。

以色列將亞洲市場的重點放在印度,視其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市場。以色列塔迪蘭通信公司、以色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拉斐爾公司等已經同印度簽署了一系列防務合作協定,包括出售“費爾康”預警機、“箭”式反導系統的“綠松”預警雷達等。

以色列還積極參與澳大利亞、拉美、非洲等市場的爭奪,由於競爭對手少,所以“得來全不費功夫”。澳大利亞國防部已決定由以色列的IT鐳射公司為其開發電子光學設備,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為澳國防軍研製無人偵察機;在南美洲,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將參與巴西CH-X重型運輸直升機專案競標,並同委內瑞拉海軍簽署了1150萬美元的合同。

目前,以色列軍火公司大多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美國、西歐軍援及無償技術轉讓的“准北約成員國”待遇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良好的融資環境。目前有70多家以色列高技術公司在美國上市,其資本的市場總值超過220億美元。以色列國防工業同美國及西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市場開拓方面處於有利位置,這些將為以色列國防工業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堅實的基礎。

以色列有這些代表作

“梅卡瓦”主戰坦克:以色列人設計的這款陸戰王,算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特色的主戰坦克了。從1978年“梅卡瓦”坦克裝備以色列軍隊以來,它親歷了巴以爆發的多次衝突,而且在這期間,從“梅卡瓦”1到“梅卡瓦”4發展了四代。單就這兩點,當今世界上的主戰坦克中沒有哪個能望其項背。“梅卡瓦”坦克獨特的動力傳動裝置前置的總體佈置方案,令世界上各國坦克設計師們投以驚異和懷疑的眼光。在“世界主戰坦克排行榜”上,“梅卡瓦”主戰坦克也是屢屢榜上有名。

“費爾康”預警機: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是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於1993年首次試飛成功。“費爾康”採用了先進的電掃描技術,具有重量輕、造價低、可靠性高的特點。其監控範圍超過400公里,對飛機周圍進行360度覆蓋,可同時跟蹤100個目標。總體看來,“費爾康”預警機與美E-3屬同一檔次,某些性能指標甚至超過E-3。但價格卻只有E-3的三分之一左右。

“超級德沃拉”巡邏艇:由以色列拉姆塔公司製造,被稱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巡邏艇。主要在沿海地區、江河口岸活動,保護海岸線,攔截恐怖分子。其前身“超級德沃拉”系列巡邏、攻擊艇在中東地區數十年的戰鬥和維和行動中,經受了戰火考驗,能夠執行全天候近岸和沿海監視、搜索、營救、海警(偵察、攔截、打擊海盜、恐怖主義分子、走私、偷渡及其他非法行為)等行動任務。同時還可執行“藍水”海軍行動,與空中、海上和地面部隊配合,完成各種軍事任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