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北極環境對俄軍武器裝備的影響(一)

北極裝備需要具備良好的低溫工作性能

低溫低濕的環境, 造成裝備效能嚴重下降

極地低溫低濕環境使車輛裝備動力裝置的起動非常困難,

容易造成蓄電池容量降低, 起動時極板負荷過大甚至損壞蓄電池, 低溫還會使車輛裝備潤滑劑粘度增大或凝固凍結, 引起靜態阻力矩增加和運動部件機械強度降低, 導致運動磨損加劇。 同樣, 低溫低濕還可使導彈彈藥的發射藥以及藥粒力學性能因水分、揮發性溶劑或組分的變化而改變。 塑膠包裝容器和防護用漆在低溫時會變脆, 強度降低, 漆層脫落, 失去密封作用。 木質包裝箱及木製品在低濕條件下, 會因水分蒸發而出現乾裂, 而鋼質包裝箱隔熱能力較差, 這些都會影響導彈彈藥的使用和存儲。 對電子設備而言, 低溫也會使其性能嚴重下降。 例如, 地面部隊常見的輪式突擊炮由於極地的嚴寒低溫易造成金屬部分變脆斷裂,
這往往發生在軸承零件上, 造成機件損壞、失靈。 橡膠製品老化加速, 使連接部位出現空隙漏油漏氣, 輪胎容易爆破或撕裂。 嚴寒氣候會凍裂車輛的散熱器和缸體, 油箱、油罐、濾清器和手制動、摩擦片、排汙閥等部位可能會結冰, 造成堵塞等等。 可見, 嚴寒低溫是極地氣候環境影響武器裝備性能的主要因素。

氣候變暖造成冰原融化開裂, 阻礙極地通行

崎嶇易變的極地表面, 使機動通行嚴重受阻

由於北極高寒、多暴風雪、陽光斜射、海冰反射多等原因, 北極冬季冰量極大, 基本覆蓋整個海域, 難以通航。 盛夏季節北冰洋表面的海冰裂解、融化, 在靠近大陸的海區會形成狹窄的通航水域, 現在的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就在這一區域, 但由於北冰洋幾乎被島嶼和大陸架環抱, 海冰難以擴散。 在這狹窄的通航水域內, 漂浮著大量的浮冰, 多年的大塊浮冰都達到20米厚, 且經常處於運動之中。 由於浮冰阻擋了船舶的航線, 船舶需要頻繁改變航向和不斷變速,

從而使得船舶操縱導航困難。 同樣, 北極陸上地區地形多為佈滿巨石的山地和沼澤凍原, 道路數量有限, 工程作業難度大, 冬季積雪深, 溫度低, 氣象條件複雜以及極夜等現象使部隊進攻行動變得異常複雜, 推進和機動的速度大打折扣。 在北極實施戰鬥時, 進攻部隊必須集中力量突破通行方向的隘路、道路樞紐和雪壘、冰崖, 工程難度非常大, 常見的沼澤及泥濘道路對戰鬥和運輸車輛的阻礙顯而易見。 北極地區的海峽和岸灘地帶是兵力投送和機動的要道, 因此大型居民點、資源開採區、鐵路和公路、渡口和山口、海軍基地、港口碼頭、海峽都是北極地區雙方爭奪的要點。 由於地理和氣候原因, 這裡的裝備維護和工程成本是普通地帶的2~3倍,
裝備、工程和後勤保障難度巨大。

參加北極測試的俄軍越野車輛

開闊戰場缺乏遮障, 增大海空防禦難度

北極地區沒有成體系的山嶽丘陵, 也缺乏地面植被, 大多數地方浮冰帶與半融冰交互掩映, 缺乏天然和人工遮障, 因此進攻行動首先來自空中和海上, 然後是地面。 在某一區域可能投送空降兵和登陸兵團, 而大量地帶部隊難以通行。 季節不同, 工程保障的技術方案也有較大差異, 這使得海空防禦力量配系部署困難, 增大了海空防禦難度。

參加北極測試的俄軍多節履帶式全地形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