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布希和薩達姆對戰爭後果的承諾,分別只兌現一個

當地時間2003年3月20日淩晨5點35分,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猛烈爆炸聲, 伊拉克戰爭爆發!

巴格達在挨過第一波次55分鐘的震懾性轟炸後,

2003年3月20日淩晨6點30分, 時任美國總統布希發表電視講話, 宣佈美國正式向伊拉克宣戰, 宣戰主要內容如下:

我的美國同胞們:

威脅美國和世界的危險將被瓦解,

我們會必然地度過這危險時刻!

我們會把和平帶給世界!

我們將捍衛我們的自由!

我們將把自由帶給伊拉克人民!

我們必然勝利!

我們的目標是勝利!

我們的目標是薩達姆!

願上帝保佑美國!

保佑所有為她而戰的人!

布希的講話僅僅過了三分鐘, 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通過伊拉克國家電視臺發表電視講話, 這被看作是對宣戰國、美國的應戰,

薩達姆·侯賽因說:

伊拉克人民將團結在一起, 抵抗怯懦的侵略者!

我以我的名譽及伊拉克人民和英勇戰鬥的伊拉克軍隊的名譽, 向你們保證:

我們將勇敢抵抗入侵者,

我們將挫敗他們的進攻,

我們將為保護伊拉克而獻身!

我們必將擊敗敵人並最終獲得勝利!

真主保佑伊拉克!

勝利屬於伊拉克!

時隔十多年再次品評當年兩位總統相隔三分鐘的宣戰和應戰宣言, 我們可以看出, 兩份宣言有相同點, 也有不同點。

相同點是兩位總統的宣言都可看做是一份戰爭動員令, 都有各自對戰爭的承諾和獲得勝利的願望,

並同時號召本國人民積極支援和應對戰爭。

不同點是布希總統的講話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 不但顯得過於堂皇, 而且將自己包裝成正義之身的同時, 將他連同美國說成是伊拉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救世主!

相對於布希的高大上, 薩達姆·侯賽因的講話倒是十分的接地氣, 面對強權、面對入侵者, 薩達姆·侯賽因所表現出的無懼彰顯出作為一個主權國家領導人所應有的擔當!

再一個不同點是, 由於信仰的不同, 布希祈願上帝保佑!而薩達姆·侯賽因則是祈求真主保佑!

如果再進一步品評可以看出,對已打響的戰爭,布希的承諾顯得過於表像和一廂情願,因此他的承諾終將會成為一句空話,因為,伊拉克戰爭前,美國打著民主自由的口號到處插手他國事務,且不惜以發動戰爭為代價強行推行他們的美元和意識形態,因此,布希總統在宣言中講到“會將自由帶給伊拉克人民”時,他自己一定會清楚,已經打響的戰爭將帶給伊拉克人民的是流血和被剝奪的生命而不是自由!顯然這是建立在強權邏輯下所推行的自由觀!

戰爭已經打響,薩達姆同樣也有承諾,更確切的說是保證。

那麼,兩位總統的承諾,最終得以實現的有多少?有哪些承諾成了泡影?

伊拉克戰爭以美國勝利而告終,布希總統的承諾唯一變為現實是取得伊拉克戰爭的勝利,當然,這樣的勝利也包括推翻薩達姆政權。

至於說將和平、自由帶給伊拉克的承諾,則是人皆共知的事,再此不予贅述!再有,布希總統祈願上帝保佑參戰人員,結果也並非他願,畢竟戰爭存續期間,有4000多名年輕美軍命喪伊拉克!

薩達姆所領導的軍隊沒有像他保證的那樣勇敢抵抗入侵者,最終以失敗告終,薩達姆的保證唯一兌現的是:薩達姆戰鬥到最後,直至受到絞刑而結束生命。

戰爭帶給伊拉克直接結果是,數十萬人喪命,數百萬人失去家園,如今被各種戰事拖累的伊拉克,未來重建變得困難重重!

如果再進一步品評可以看出,對已打響的戰爭,布希的承諾顯得過於表像和一廂情願,因此他的承諾終將會成為一句空話,因為,伊拉克戰爭前,美國打著民主自由的口號到處插手他國事務,且不惜以發動戰爭為代價強行推行他們的美元和意識形態,因此,布希總統在宣言中講到“會將自由帶給伊拉克人民”時,他自己一定會清楚,已經打響的戰爭將帶給伊拉克人民的是流血和被剝奪的生命而不是自由!顯然這是建立在強權邏輯下所推行的自由觀!

戰爭已經打響,薩達姆同樣也有承諾,更確切的說是保證。

那麼,兩位總統的承諾,最終得以實現的有多少?有哪些承諾成了泡影?

伊拉克戰爭以美國勝利而告終,布希總統的承諾唯一變為現實是取得伊拉克戰爭的勝利,當然,這樣的勝利也包括推翻薩達姆政權。

至於說將和平、自由帶給伊拉克的承諾,則是人皆共知的事,再此不予贅述!再有,布希總統祈願上帝保佑參戰人員,結果也並非他願,畢竟戰爭存續期間,有4000多名年輕美軍命喪伊拉克!

薩達姆所領導的軍隊沒有像他保證的那樣勇敢抵抗入侵者,最終以失敗告終,薩達姆的保證唯一兌現的是:薩達姆戰鬥到最後,直至受到絞刑而結束生命。

戰爭帶給伊拉克直接結果是,數十萬人喪命,數百萬人失去家園,如今被各種戰事拖累的伊拉克,未來重建變得困難重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