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北流:科技強警保平安

近年來, 北流市公安局在北流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 深入實施“科技強警”戰略, 積極推進警務機制改革。 經過幾年的建設, 全市全警科技素質逐步提高, 公安科技基礎不斷增強, 公安科技服務實戰的能力明顯提升, 以資訊應用為主導的警務工作模式初步形成;整合社會視頻監控資源, 建設實現群防群治、覆蓋城鄉的視頻監控系統, 有效提升了北流市的治安防範管控水準, 大大提高了群眾安全感。

擦亮“天眼”

開啟科技強警“能量盒”

北流市素有“銅州”之稱, 人口150多萬。 隨著城鄉經濟不斷發展, 由於警力不足,

該市面臨的治安壓力日顯突出。

為破解這些難題, 北流市公安局通過機制改革, 科技創新, 走科技強警之路, 實現警力“無增長改善”。 今年以來, 按照玉林市公安局“天網”三期的部署, 北流市公安局的“天網”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 並相繼完成了指揮中心、“地網”工程等專案的建設, 實現科技支撐的現代警務機制。

今年3月以來, 北流城區連續發生攀爬陽臺入室盜竊案件, 警方分析研判認為系外來人員所為。 該局刑偵大隊通過資訊發佈系統將此情況向全市進行預警, 要求涉及發案派出所加強案件分析串並。 松花派出所根據預警, 與“合成作戰”中心聯手, 利用資訊管理系統對本轄區案件進行分析、網上串並, 利用公安資訊系統網上排摸追蹤嫌疑人員蹤跡,

成功破獲一個流竄廣東、廣西多個地區, 作案100多起的犯罪團夥。

一體化應急指揮

有力保障社會治安

如何實現科技強警?北流市公安局在北流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 對全市“天網工程”建設實行“五個統一”, 即由市里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調度指揮、統一管理維護, 以公安局作為業主, 把全市的公共部分和22個鄉鎮的“天網工程”作為一攬子工程來抓。 目前, 在該市城鄉重要部位、治安複雜場所、重點路段及出入口安裝了436個高清視頻監控點及10多個治安卡口, 通過遠端數位監控系統實現對全市各個進出口、道路、重點場所即時監控, 系統具備智慧跟蹤功能。

今年3月29日10時許, 便衣民警在巡邏至永順社區時,

發現兩名騎摩托車男子分別搭乘一名女子在路邊四處張望, 其中一摩托車還搭乘一名小孩, 形跡十分可疑。 通過進一步觀察, 民警發現該兩名婦女帶著一小女孩頻繁進出不同店鋪, 均未購買物品, 這一系列可疑現象與近期店鋪盜竊案作案手段十分相似。 為避免打草驚蛇, 便衣民警分組對嫌疑人實施監控, 經過2個多小時的跟蹤監視, 發現兩名婦女帶著小女孩進入江濱路一茶藝店, 20分鐘之後, 小女孩手提一個藍色女士包走出店門, 兩名婦女接過手提包後迅速逃離。 隨後, 民警進入茶藝店詢問, 店主發現一藍色普拉達手提包被盜, 確認情況後, 民警立即將4名嫌疑人抓獲, 並追回被盜人民幣35800元,
銀行卡6張, 查獲作案摩托車2輛。

今年以來, 類似查破的此類案件還有很多, 北流市公安局在城區人員密集的街道、商場、車站等重點場所部署警力, 與小偷展開了一次次智慧的較量。 通過查破一系列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 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多功能技防網

練就民警火眼金睛

北流市公安局在以警防、民防、技防“三張網”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基礎上, 特別加大了對技防網的建設, 完善了由一個中心、兩個系統、多個終端和覆蓋社會面的監控報警點組成的北流城市技術防範網路體系。 “一個中心”, 即技防網管控服務中心;“兩個系統”, 即固定目標監控報警系統和移動目標監控報警系統;“多個終端”,

即市公安局和各分局110指揮中心以及各派出所監控接警終端;“覆蓋社會面的監控報警點”, 即重點單位、要害部位、繁華地區、易發案部位的固定目標監控報警點位元和移動報警用戶。

如何讓民警更加耳聰目明, 練就火眼金睛?北流市公安機關站在警務發展趨勢前沿, 建立健全具有北流特色的情報、指揮“一體化運作、實戰化轉型”工作模式, 逐步形成以情報資訊主導, 警務為核心的主動警務模式, 實現情報資訊更加準確、研判預警更加及時、指揮調度更加靈敏、應對處置更加高效。

今年2月中旬, 北流市公安局新圩派出所民警通過天網視頻發現有個2歲多的小孩獨自走在圩上, 民警當即將小孩帶回派出所。 很快,民警就接到群眾報案,說小孩丟失了。民警馬上就叫報警的群眾到派出所辨認,報警群眾急匆匆趕到派出所認出是其小孩時,父子相見又驚又喜:“民警真神了,在派出所也能看到我的小孩走失!”

很快,民警就接到群眾報案,說小孩丟失了。民警馬上就叫報警的群眾到派出所辨認,報警群眾急匆匆趕到派出所認出是其小孩時,父子相見又驚又喜:“民警真神了,在派出所也能看到我的小孩走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