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種語言妄圖取代英語成為第一語言,如今卻鮮為人知

昨天(7月26號)大家打開日曆, 有行小字注意到沒有:世界語創立日。

世界語?什麼鬼?

很多80後的人對世界語沒有印象, 其實早在一個世紀以前,

它就已經傳入中國。 1964年, 我們國家還開闢世界語廣播, 進行對外宣傳。 巴金、冰心、白壽彝、葉聖陶、夏衍等知名人士還成立過世界語之友協會。 所以說,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對世界語還略知一二。

其實, 早在1887年, 28歲的波蘭人柴門霍夫就發明了世界語。 世界語的最大特點是簡單/易學。 它以印歐語系為基礎, 採用拉丁字母, 共有二十八個字母, 一個字母只發一個音, 而且讀音和書寫完全一致, 學會了二十八個字母的發音並掌握它們的拼讀規則, 就可以讀寫出任何一個單詞。 至於語法, 只有16條, 簡潔明瞭。

怎麼樣?比英語簡單多了吧?

可是, 為什麼這麼好的語言, 就沒有人使用呢?

我認為, 最大的原因還是歸咎于英美人。 他們使用的英語, 本來就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 所以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再學一門語言。 既然他們都不學, 世界上其他人就更不願學習這門語言了。

另外, 每一門語言都承載著各自的文化。 像世界語這種“人造”的語言, 沒有文化的土壤, 造成它生命力不強。

但是, 也不是說這門語言就此消亡了。 現在, 世界上還是有一部分人在學習世界語的。 在四川, 世界語還可以作為職稱外語進行考試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