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萬+的文章都有什麼特點?——我們到底怎麼了?

那種閱讀量10萬+的文章, 可能一篇文章就讓其一躍而成了坐擁幾十甚至幾百萬粉絲, 發一條軟文就有10多萬的收入。

比如咪蒙就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

據說想要在咪蒙的一篇文章內加廣告就得付幾十萬的廣告費!

一、10萬+的文章都有什麼特點呢?

▶ 1、有偏激的觀點才容易激起傳播

只有偏激的觀點, 才能夠激起強烈的認同, 尤其是在互聯網聯通一切的時代, 人們更容易將這種自我認同上升到群體性的認同。

無論是認同性的觀點或是反對性的觀點, 只要是夠偏激, 就有可能引起更多的人傳播。

寫員工一定要吃苦耐勞才能戳中老闆們的G點;

寫老闆一定是傻逼才會掀起員工們狂歡的;

男朋友不為你花錢就是不愛你;

沒男朋友一定是因為你太摳門不捨得買貴的東西打扮自己

……

反正就是剔除所有的其他可能性絕對地站在某一個陣營去批判另一個陣營就對了。

▶ 2、現在大多數人缺乏耐心, 無法閱讀嚴謹的、詳實的文字。 只有簡單輕鬆的故事, 才易於被他們輕鬆讀完。

現在的人無法理解, 什麼叫完整的邏輯鏈, 以及低效的理解能力, 導致沒有能力去分辨事物的複雜性。

好多10萬+的文章, 乍一看上去, 好有道理啊!但仔細一推敲, 好像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咪蒙在《職場不相信眼淚, 要哭回家哭》裡講了個她公司實習生的例子, 她在廁所偷聽到實習生哭哭啼啼地給家裡人打電話說, “來了公司三天, 每天要下樓好幾趟, 去幫老闆拿外賣。 我上了四年本科,

不是為了來拿外賣的…”

用來證明她的觀點:老闆的時間就應該是最值錢的, 不應該拿來做雜事。 所有的新人, 就應該從雜事做起。

沒錯, 我是職場新人, 職場新人咋了?你招我入職的時候, 也是號稱“能讓你學到專業技能, 有廣闊的職業前景”的呀。 只許公司吹畫餅, 不許員工有意見了?誰靠著天天端茶送水、取快遞、拿外賣來長本事?

畢竟, 你招的是會計、編輯、翻譯、設計師, 就算我是新人, 我也是個會計新人、編輯新人、翻譯新人、設計師新人啊。 就算讓我幹雜活, 起碼也得是本職相關的吧。 你說你天天讓我拿外賣是為了鍛煉我?你到底招的是實習生還是跑腿小弟?

如果開始就想這麼多或者說考慮這些嚴謹觀點的話, 那這篇文章也就寫不出來了。

咪蒙經常在文中寫實習生, 這樣的故事一看就是杜撰出來的。

二、為什麼10+文章會遭這麼多自媒體人口水呢?

▶ 1、撕了一輪又一輪

咪蒙紅了, 可很多自媒體人坐不住了, 他們紛紛指責咪蒙“觀點前後矛盾”、“煽動人性中的惡”……咪蒙出一篇爆文, 必然會有更多反咪蒙的爆文, 知識份子們因為咪蒙撕了一輪又一輪的逼, 火藥味十足, 堪稱媒體界的《甄嬛傳》。

昨天咪蒙站在老闆的角度寫了篇文, 說員工就要吃苦耐勞啊幫老闆拿拿外賣怎麼了不要玻璃心啊哭也沒用啊畢竟職場不相信眼淚。 此文瞬間刷爆朋友圈, 老闆們紛紛轉發號召員工來學。

今天立馬就有自媒體人站在員工的角度寫了篇文, 說咪蒙這樣的資本家們都自私啊只知道壓榨員工又不給相應的利益回報。 此文再次刷爆朋友圈,員工們紛紛轉發痛斥老闆都是沒人性。

▶ 2、咪蒙和批評咪蒙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所謂能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必然大多都是片面的,因為理性而全面的文章通常無聊且缺乏爆點,越是高精尖的越是小眾,無法刷爆朋友圈,如果有,那一定是奇跡+運氣。這個世界上絕對正確的一句話就是 “不一定”,但只有“一定”才是煽動情緒最佳的手段。只有偏激的觀點才容易激起傳播。

這是咪蒙在做的事情,

也是批評咪蒙的人在做的事情。

說到底,咪蒙和罵咪蒙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很多批評咪蒙寫雞湯的人,自己也在寫雞湯,只是沒有咪蒙那麼偏激,自然也沒有咪蒙那麼火,和咪蒙一樣寫雞湯的人多了去了,但被批評的為什麼是咪蒙?無非是因為她從中獲利太惹眼。

三、我們到底怎麼了?

之前有人寫過一個標題,叫“我懷疑咪蒙病了”。 我倒覺得咪蒙沒病,她可比誰都清楚讀者想要什麼、如何製造話題、。如果說如此高明(非褒義)的咪蒙叫“病了”,那估計99%的媒體人都可以叫“癱瘓”了。

真正病的是這個時代,焦慮、迷茫、恐慌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嫉妒、怨恨、排擠本來就是人性深處的劣根性,不是咪蒙寫個幾千字就能煽動得起來的,她只是“寫出”了人們壓抑在心中的所思所想,而非“製造”除了某一種扭曲的價值觀。

當刷爆朋友圈的全是和嫉妒、怨恨、排擠有關的文章時,悲哀的不是咪蒙,是喪失了獨立思考和深度閱讀能力的我們。爆料名人隱私搞大新聞博關注的狗仔很討厭,但每天想要窺探名人隱私的鍵盤俠更討厭。真正推動市場的不是攝像頭,是民眾的需求。

咪蒙體”的氾濫流行,行業對流量的跪舔也難辭其咎。誰粉絲多,誰就是榜樣;誰流量大,誰就是標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自媒體人,有多少不是把咪蒙當做自己的榜樣?只要粉絲多,所以三觀正不正、作者人品好不好、造成的社會影響壞不壞通通都無所謂,只要有人找自己做廣告。罵咪蒙算什麼,咪蒙倒下了,還會有米蒙、咪濛、迷濛、眯蒙……有病的根本不是她,是這個被焦慮和利益綁架的社會。

此文再次刷爆朋友圈,員工們紛紛轉發痛斥老闆都是沒人性。

▶ 2、咪蒙和批評咪蒙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所謂能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必然大多都是片面的,因為理性而全面的文章通常無聊且缺乏爆點,越是高精尖的越是小眾,無法刷爆朋友圈,如果有,那一定是奇跡+運氣。這個世界上絕對正確的一句話就是 “不一定”,但只有“一定”才是煽動情緒最佳的手段。只有偏激的觀點才容易激起傳播。

這是咪蒙在做的事情,

也是批評咪蒙的人在做的事情。

說到底,咪蒙和罵咪蒙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很多批評咪蒙寫雞湯的人,自己也在寫雞湯,只是沒有咪蒙那麼偏激,自然也沒有咪蒙那麼火,和咪蒙一樣寫雞湯的人多了去了,但被批評的為什麼是咪蒙?無非是因為她從中獲利太惹眼。

三、我們到底怎麼了?

之前有人寫過一個標題,叫“我懷疑咪蒙病了”。 我倒覺得咪蒙沒病,她可比誰都清楚讀者想要什麼、如何製造話題、。如果說如此高明(非褒義)的咪蒙叫“病了”,那估計99%的媒體人都可以叫“癱瘓”了。

真正病的是這個時代,焦慮、迷茫、恐慌本來就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嫉妒、怨恨、排擠本來就是人性深處的劣根性,不是咪蒙寫個幾千字就能煽動得起來的,她只是“寫出”了人們壓抑在心中的所思所想,而非“製造”除了某一種扭曲的價值觀。

當刷爆朋友圈的全是和嫉妒、怨恨、排擠有關的文章時,悲哀的不是咪蒙,是喪失了獨立思考和深度閱讀能力的我們。爆料名人隱私搞大新聞博關注的狗仔很討厭,但每天想要窺探名人隱私的鍵盤俠更討厭。真正推動市場的不是攝像頭,是民眾的需求。

咪蒙體”的氾濫流行,行業對流量的跪舔也難辭其咎。誰粉絲多,誰就是榜樣;誰流量大,誰就是標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自媒體人,有多少不是把咪蒙當做自己的榜樣?只要粉絲多,所以三觀正不正、作者人品好不好、造成的社會影響壞不壞通通都無所謂,只要有人找自己做廣告。罵咪蒙算什麼,咪蒙倒下了,還會有米蒙、咪濛、迷濛、眯蒙……有病的根本不是她,是這個被焦慮和利益綁架的社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