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鐵腕治霾丨曲江新區放了哪些大招?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最近

朋友圈常常被曲江的藍天白雲刷屏, 一幅幅美得不要不要的有木有!

雖然陽光刺眼, 但不得不承認, 天空其實顏值很高, 常常抬頭就能看到藍天白雲。 有時候白雲就像棉花糖一般飄浮在空中, 美得就像一幅畫。 如果突如其來一場雷陣雨, 還能意外邂逅天邊的彩虹, 這可能就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盛夏禮物。

但是, 如果你簡單地以為夏天就不用防霧霾了, 那就大錯特錯了。 為積極做好治霾工作, 曲江新區邀請了中科院地環所對區內大氣環境污染成因進行研判。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

曲江新區地處東北下風向, 遇冬季靜風氣候, 污染物難以擴散極易形成污染天氣。 既然冬季自然條件不利, 曲江新區採取提前預防、“冬病夏治“, 結合實際開展了多舉措鐵腕治霾工作, 改善轄區內空氣品質, 為秋冬季治霾工作打好前戰!

完善制度

奠定鐵腕治霾的良好機制

結合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多定位, 曲江新區主要從抑塵、控車、增綠、治源四方面嚴控大氣污染, 保障治霾成效。 根據全市鐵腕治霾“1+1+9組合方案”, 制定了“1+5組合方案”, 明確了11項任務和31條措施。

通過簽訂目標任務書的方式立下鐵腕治霾軍令狀——由主要領導掛帥, 分管領導包抓, 責任落實到人, 紀工委、考核辦跟蹤督辦, 每週召開一次鐵腕治霾行業主管部門工作例會, 匯總本周檢查發現問題, 集中整改;每月召開一次鐵腕治霾通報會, 聽取各部門工作彙報, 研究破解問題, 推進工作進展。

嚴密組織

保障鐵腕治霾監管不留死角

在實際工作中, 曲江新區採取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 探索最優管理模式, 實行"行業+地域"雙效網格管理。

“行業網格”即按照工地、道路、餐飲單位、汽修企業、加油站等污染源按行業類別進行監管,系統梳理污染源504個,設置400名行業網格員,由建設、市容、城管、環保等主管部門一把手任行業網格長,對每個污染源設定具體包抓責任人明確監管責任;

“地域網格”即以曲江核心區和大明宮遺址保護區、城牆景區、臨潼度假區、樓觀景區託管區為基礎,分為8個三級網格,並將曲江核心區劃分為4個管理區域,建立巡查網格長制,由城管執法局四個大隊大隊長任巡查網格長,下屬200名執法隊員任巡查網格員形式,對全區實現網格化監管全覆蓋。

城市的

日日夜夜

同時,資訊平臺對區內污染源即時監控,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轉辦相關行業網格,落實整改要求。微信工作群是在日常巡查中,四個區域的巡查網格員發現問題後,及時將問題發至微信群中,通知相關行業網格,對問題進行認領,督促整改,並將整改結果發至群中,形成閉環,年均處理問題3000餘起,大大提高日常檢查工作效率,將問題及時內部消化整改。

機制聯動

推動鐵腕治霾共同治理

為將鐵腕治霾工作切實落實,曲江新區要求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同心同向,部門聯動,共同落實鐵腕治霾各項工作任務。各行業主管部門堅持“管行業管環保、管業務管環保、管生產經營管環保”的工作原則,樹立“大環保”格局,有安排部署、有組織執法、有細化包抓、有切實成效。

工地揚塵治理方面,制定建築工地治霾管理標準,對轄區150個建築工地實行處級幹部包抓制度,落實紅黃綠掛牌管理,開展管委會委領導帶隊百日夜查,並在全市率先聘請協力廠商保潔進駐建築工地施工現場,引入社會力量監督治理霧霾;道路揚塵管控方面,對轄區72條市政道路按照“以克論淨”工作管理標準,加大保潔力度,對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保潔達標;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在堅持常態化定點檢查和隨機專項檢查的同時,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增綠治霾方面,統籌做好“五路”兩側、公園廣場、街頭小品等綠化建設。

上半年,曲江新區範圍內新種大樹、喬木達5.5萬棵,新增綠地48萬平方米;餐飲油煙深度治理方面,對區內445家餐飲單位油煙淨化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建立電子台賬,做到“四個必須”(即必須使用清潔能源、必須安裝油煙淨化設施、必須定期清洗維護、室外燒烤必須使用環保爐具)。區內現有37家燒烤經營戶,已全部更換為環保燒烤爐具。

科學方法

創新鐵腕治霾方式

為給市民、遊客提供一個優美的旅遊環境,曲江新區在曲江池遺址公園試點開展環境大氣污染物控制示範工程——對曲江池進行綠化改造,通過對釋放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較大的芳香類植物(槐樹、梧桐)進行替換,改種排放量較小的白皮松和七葉樹,對曲江池護坡裸露黃土進行大面積覆蓋;優化曲江池東路停車位;同時試點安裝了小型空氣淨化裝置。

鐵腕治霾是一場持久戰。曲江新區將以生態鐵軍精神,推動鐵腕治霾各項工作務實開展,進一步夯實責任,勇於擔當,讓曲江新區成為美麗陝西的生態花園!

如果覺得這條文章不錯的話,

怎麼能忍心不給小編點贊呢?

實行"行業+地域"雙效網格管理。

“行業網格”即按照工地、道路、餐飲單位、汽修企業、加油站等污染源按行業類別進行監管,系統梳理污染源504個,設置400名行業網格員,由建設、市容、城管、環保等主管部門一把手任行業網格長,對每個污染源設定具體包抓責任人明確監管責任;

“地域網格”即以曲江核心區和大明宮遺址保護區、城牆景區、臨潼度假區、樓觀景區託管區為基礎,分為8個三級網格,並將曲江核心區劃分為4個管理區域,建立巡查網格長制,由城管執法局四個大隊大隊長任巡查網格長,下屬200名執法隊員任巡查網格員形式,對全區實現網格化監管全覆蓋。

城市的

日日夜夜

同時,資訊平臺對區內污染源即時監控,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轉辦相關行業網格,落實整改要求。微信工作群是在日常巡查中,四個區域的巡查網格員發現問題後,及時將問題發至微信群中,通知相關行業網格,對問題進行認領,督促整改,並將整改結果發至群中,形成閉環,年均處理問題3000餘起,大大提高日常檢查工作效率,將問題及時內部消化整改。

機制聯動

推動鐵腕治霾共同治理

為將鐵腕治霾工作切實落實,曲江新區要求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同心同向,部門聯動,共同落實鐵腕治霾各項工作任務。各行業主管部門堅持“管行業管環保、管業務管環保、管生產經營管環保”的工作原則,樹立“大環保”格局,有安排部署、有組織執法、有細化包抓、有切實成效。

工地揚塵治理方面,制定建築工地治霾管理標準,對轄區150個建築工地實行處級幹部包抓制度,落實紅黃綠掛牌管理,開展管委會委領導帶隊百日夜查,並在全市率先聘請協力廠商保潔進駐建築工地施工現場,引入社會力量監督治理霧霾;道路揚塵管控方面,對轄區72條市政道路按照“以克論淨”工作管理標準,加大保潔力度,對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保潔達標;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在堅持常態化定點檢查和隨機專項檢查的同時,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增綠治霾方面,統籌做好“五路”兩側、公園廣場、街頭小品等綠化建設。

上半年,曲江新區範圍內新種大樹、喬木達5.5萬棵,新增綠地48萬平方米;餐飲油煙深度治理方面,對區內445家餐飲單位油煙淨化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建立電子台賬,做到“四個必須”(即必須使用清潔能源、必須安裝油煙淨化設施、必須定期清洗維護、室外燒烤必須使用環保爐具)。區內現有37家燒烤經營戶,已全部更換為環保燒烤爐具。

科學方法

創新鐵腕治霾方式

為給市民、遊客提供一個優美的旅遊環境,曲江新區在曲江池遺址公園試點開展環境大氣污染物控制示範工程——對曲江池進行綠化改造,通過對釋放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較大的芳香類植物(槐樹、梧桐)進行替換,改種排放量較小的白皮松和七葉樹,對曲江池護坡裸露黃土進行大面積覆蓋;優化曲江池東路停車位;同時試點安裝了小型空氣淨化裝置。

鐵腕治霾是一場持久戰。曲江新區將以生態鐵軍精神,推動鐵腕治霾各項工作務實開展,進一步夯實責任,勇於擔當,讓曲江新區成為美麗陝西的生態花園!

如果覺得這條文章不錯的話,

怎麼能忍心不給小編點贊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