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自閉症兒童權益保障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再開新校

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 2017年4月2日是第十個世界自閉症日, 今年的活動主題為:自閉症的干預與融合, 旨在宣導社會重視自閉症的早期篩查、早期診斷、早期干預, 同時為自閉症創建平等、寬容的社會融合環境。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 是一種有生物基礎的發育障礙類疾病, 包括一系列複雜的神經發育障礙。 自閉症孩子又稱為“星星的孩子”。

3月24日,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長陽路分校在北京市房山區正式開業並招生。 北京市房山區政府領導、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北京大學孤獨症研究中心專家等嘉賓出席了本次開業典禮。 這是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繼萬豐路分校、花園路分校之後的第三家分校。 這裡有很多來自“星星的孩子”, 而“推動中國兒童心理健康服務網路”, 則是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的使命。

目前, 我國自閉症患病率約1%, 即每100個人中就有一個自閉症患者,

而0~14歲少年兒童的患者數量可能超過200萬。 自閉症譜系障礙, 起源于兒童早期, 以社會交往和溝通障礙、重複刻板行為及興趣範圍狹窄為兩大主要臨床表現。 自閉症病因至今成謎, 不少患兒的病症會伴隨終生, 也有一些孩子能完成學業, 走向社會工作並自立。

北京市科委腦科研專案授牌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 多名代表委員不約而同地聚焦兒童權益保護問題, 呼籲國家和全社會共同關注, 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全國人大代表張瓊表示:“自閉症唯有引導式教育及康復訓練可幫其改善和提高相關能力。 近些年, 自閉症的發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 自閉症患者及家庭承受極大的經濟與精神雙重壓力, 生存狀態十分嚴峻, 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但自閉症兒童權益保障還是欠缺的。 ”

我國現在的兒童心理康復行業處於發展初期, 相關康復機構資質良莠不齊, 有一些個人或機構, 通過虛假廣告或誇大宣傳, 來謀取利益的事例也時有發生。 這不但會耽誤對自閉症兒童的有效治療,

也對當事者家庭造成嚴重損害。

我國自閉症康復工作現狀面臨諸多難題, 包括干預體系不健全、干預水準整體較低、機構眾多、效果有限、各相關行業未能有效銜接、缺乏行業管理部門統籌等。 目前以殘聯系統為主的公立機構已在一線城市悄然啟動, 對自閉症康復領域大力摸索、嘗試干預和服務的系統性。

自閉症的康復之路, 還需緊跟國際前沿發展做治療, 還要發展學術, 才能造福更多患者。 據記者瞭解,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正在參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權威專家和實驗團隊開展的科研專案, 進行標準化自閉症資料的採集, 總結規律, 為自閉症康復行業發展獻上一份力量。

北京市房山區政府領導、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北京大學孤獨症研究中心專家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是由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共同設立, 專注於自閉症兒童的心理康復, 打造優質的心理健康服務網路。 據統計,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開業至今,已經服務1000多人次,其中,離開康復機構上幼稚園、小學,回歸正常兒童環境的孩子占到25.3%。

記者從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瞭解到,現在三家分校訓練場所近5000平米,一共可以容納近400名孩子同時上課,如此龐大的規模在全國也不多,即使這樣,仍有不少想要接受規範培訓的孩子需等待入園。

知識連結:被公眾誤解的自閉症

談起自閉症,很多人認為它是家庭養育問題,這是大眾對自閉症誤解最深的一面。實際上,自閉症和家庭教養方式沒有直接關係,而屬於先天性的。康復較好的自閉症兒童,可以上學、工作,甚至成家。國外對於自閉症患者能否到社會工作、工作適用範圍等,做過專門研究。自閉症患者在工作中具有多項優點,比如勤快、遵守紀律、恪盡職守,對於單純性反復操作的工作有耐心。根據國外成熟的經驗,成年自閉症患者做圖書管理員、超市理貨員等崗位都是不錯的選擇。

據統計,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開業至今,已經服務1000多人次,其中,離開康復機構上幼稚園、小學,回歸正常兒童環境的孩子占到25.3%。

記者從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瞭解到,現在三家分校訓練場所近5000平米,一共可以容納近400名孩子同時上課,如此龐大的規模在全國也不多,即使這樣,仍有不少想要接受規範培訓的孩子需等待入園。

知識連結:被公眾誤解的自閉症

談起自閉症,很多人認為它是家庭養育問題,這是大眾對自閉症誤解最深的一面。實際上,自閉症和家庭教養方式沒有直接關係,而屬於先天性的。康復較好的自閉症兒童,可以上學、工作,甚至成家。國外對於自閉症患者能否到社會工作、工作適用範圍等,做過專門研究。自閉症患者在工作中具有多項優點,比如勤快、遵守紀律、恪盡職守,對於單純性反復操作的工作有耐心。根據國外成熟的經驗,成年自閉症患者做圖書管理員、超市理貨員等崗位都是不錯的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