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宋朝華率隊觀摩西充縣“三場攻堅戰”推進情況

蓄勢揚帆破浪行

———市委書記宋朝華率隊觀摩西充縣“三場攻堅戰”推進情況紀實

盛夏的西充, 綠意盎然, 生機無限。

7月27日, 市委書記宋朝華率隊觀摩西充縣“三場攻堅戰”推進情況。 當與會人員行走在西充城鄉, 一處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場景, 讓人感受到急切奮進的足音;一個個脫貧奔康產業園, 譜寫出農旅互動、產村相融的新篇章。

打贏項目建設、脫貧摘帽、改革開放“三場攻堅戰”, 西充交出了答卷———

1至6月, 7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0.9億元, 占年度計畫的53.8%;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電網改造、村衛生室建設全面完成,

脫貧奔康產業園實現了全覆蓋、滿輻射;11項中省改革試點深入實施,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宋朝華希望西充要立足優勢, 持續抓好現代農業發展, 積極探索和創新可複製、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著力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作出示範, 使之成為南充現代農業的一面旗幟和標杆。

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 市政協主席吳小可, 市委副書記古正舉參加此次觀摩活動。

大抓專案大幹專案 專案攻堅跑出新速度

宋朝華指出, 廣大幹部積極投身“三場攻堅戰”,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取勝。 再一次證明, 只要抓執行、抓推進、抓落實, 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只有幹不成事的人!

今年以來, 我市將項目攻堅作為“三場攻堅戰”之首, 各地用心謀專案、用情引專案、用功建項目, 形成了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競爭態勢。

兩天的時間裡, 與會人員深入蓬安、西充共同見證了一個個重大專案建設的“加速度”。

宋朝華指出, 通過對蓬安、西充“三場攻堅戰”的檢閱, 兩個縣的項目建設推進快、亮點多、變化大。 廣大幹部積極投身“三場攻堅戰”,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取勝。 再一次證明, 只要抓執行、抓推進、抓落實, 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只有幹不成事的人!

太極集團南充製藥有限公司入駐多扶工業園區後, 投資2億元建成了顆粒劑、糖漿劑等6個劑型9條生產線, 成為了太極集團在四川的重要生產基地。 企業負責人表示,

爭取在較短時間內, 實現銷售收入過10億元。 同時, 將新增投資8億元啟動太極生物醫藥谷建設, 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 納稅1.5億元。

宋朝華希望企業增強投資信心, 把西充這個基地做強做大, 抓緊新上二期項目, 儘快建設、儘早投產。 我們把投資環境營造好, 把政策配套好, 全力以赴支援企業做大做強。

九天真空高真空分子泵智慧製造工廠建設專案是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期工程, 總投資1.1億元, 規劃建廠房及配套設施7000平方米, 購置鐳射焊接機器人、鐳射切割機及測試檢測設備150台套。 專案建成後, 生產高真空分子泵年規模達16.6萬台套, 年實現產值3.5億元。 “看了這個企業, 讓人心動, 這就是中國製造,

這就是實體經濟。 ”宋朝華高興地說, 這個企業是高新企業、高新技術、高新產品, 這“三高”的背後必然是高附加值。 希望企業通過上市進一步做大做強。

“用大開放的思維, 招引高新技術產業, 讓大企業大集團引領西充工業。 ”吳群剛在現場點評時說。

宋朝華強調,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牢固樹立開明開放的意識, 把投資環境營造好、優惠政策配套好、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提供好, 真正讓外來企業引得來、留得住、長得大。

今年以來, 西充縣始終把專案建設作為抓發展的“牛鼻子”。 “四河”治理一期等40個項目開工建設, 海綿城市等13個專案超進度, 天盛竹業等13個專案提前竣工。

如何破解專案建設資金從哪裡來的問題, 西充給出了答案:強化建設資金籌措,

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 充分發揮政府融資平臺作用, 多管道籌措建設資金, 積極爭取債券資金, 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

來到西充縣“四館一場一中心”專案建設現場,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主體工程裝修。 建設的文博藝術館、圖書館、檔案館、體育館、生態文化廣場和政務會議中心高端大氣。 對此, 吳群剛在點評中認為, 整個建築突出了精品意識, 體現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

宋朝華強調, 實施南西蓬“一體化”發展戰略, 蓬安、西充在城市建設上要把握好三點:一是做好規劃;二是搞好建設;三是強化管理。 規劃建設管理的過程中, 要築牢基礎、做優功能、做美形象;要多出精品、多留遺產, 少留遺憾;城市建設要在文態、形態、業態、生態“四態合一”上下功夫, 打破“夾皮溝”、“火柴盒”建設模式。一定要規劃先行,謀定而動、高舉高打。

汽車駛入正在建設之中的綿西高速公路,但見路基雛形形成。項目建成後,綿陽至南充車程將縮短至1個半小時左右。宋朝華要求,加快工程進度,實現如期通車。

時值中午時分,與會人員來到正在建設之中的川東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參觀,該專案位於西充縣義興鎮,規劃占地4500畝。首期實施2000畝,投資11億元。預計到2017年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可基本完成。

宋朝華指出,川東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是我代表市委、市政府給西充縣委、縣政府發的點球,要作為“一號工程”來推進,使之成為南充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的一個新增長點。西充有機農產業品牌在全國知名,有機農產品規模大,關鍵要把深加工搞起來,來帶動農產品倉儲、物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但在建設中要注意三條:一是要堅持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不屬於農產品深加工的任何項目不得進入;二是引進的企業一定是有實力的知名企業;三是一定要在環保上過硬、確保園區生態環保。一定要建成綠色園區、花園式工廠。總之,大農業、大產業、大有希望。

產業立縣產業富民 脫貧攻堅催生大產業

宋朝華指出,西充縣發展現代農業體現了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科技化、園藝化,全域規劃、區域佈局、流域實施,幹在了實處、走在了前列、作出了示範。

進入古樓鎮馮二埡村村口,一尊“桃花仙子”雕像成為充國香桃的“文化符號”。西充縣百公里脫貧奔康香桃產業園,是西充縣全域建設“中國西部現代農業公園”產業扶貧的代表性項目。園區環線110公里,發展和提升“充國香桃”10萬畝,涉及古樓、太平等10個鄉鎮130個村,覆蓋貧困村24個、貧困戶5900戶、貧困群眾11601人。目前,園區正加快推進桃文化博覽園建設,並配套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區、品種展示區、花海田園區、科普農耕區、新村居住區。

隨後,與會人員乘車來到龍灘河流域現代農業園區現場,分管農業的負責同志介紹:該項目規劃栽植10萬畝柑桔新品種和西鳳臍橙,今年用了三個月時間,新栽植5萬畝。

宋朝華指出,西充發展現代農業體現了三個方面:一是建基地幹在了實處。兩個10萬畝覆蓋了17個鄉鎮,實現了全覆蓋、滿輻射;二是創品牌幹在了實處。有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還有著名商標等等,創了很多品牌;第三,搞加工幹在了實處。在原有深加工企業的基礎上,還專門規劃了4000多畝、3平方公里精深加工園,一園一主業、一園一特色。可以說,產業脫貧走在了前列,農旅結合走在了前列,產村相融走在了前列。同時,在規模化標準化上作出了示範。在科技化園藝化上作出了示範。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作出了示範。總之,西充縣發展現代農業體現了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科技化、園藝化,全域規劃、區域佈局、流域實施,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較短時間內,幹出了這麼大一片基地!”吳群剛希望西充下一步要積極探索生產、生態、生活空間的融合,產供銷的融合,產業與鄉村旅遊的融合。

對內抓改革對外抓開放 改革創新招大引強釋放新動能宋朝華指出, 西充現代農業之所以發展快、發展好,在於實實在在地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把分散的“小農戶”培育成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的“小股東”,實現了“五個轉變”的良好開局。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西充農業農村改革的一大亮點,其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建成有機農業基地16萬餘畝,10.8萬畝基地、100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成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農村田園”向“農業公園”轉變。建成主題公園7個、特色農莊22個。培育專業村164個、國家級示範村鎮2個。

——“農業產品”向“農業商品”轉變。創建“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有機農產品商標63個,成為首批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和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傳統農民”向“產業股民”轉變。推行“土地入股、收益分紅,現金入股、按股份紅,專案折股、集體分紅”的方式。

——“分戶經營”向“適度規模”轉變。培育省市龍頭企業37家、農民專合組織931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1600餘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38萬畝。

宋朝華指出,西充現代農業之所以發展快、發展好,在於實實在在地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分散的“小農戶”培育成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的“小股東”,實現了“五個轉變”的良好開局。西充只有通過抓對外開放,持續招大引強、招強引優,才能實現轉型發展、高點起步。

昨天晚上,與會人員參觀了西充縣城市光亮工程。今年該縣總投資3000多萬元,採用現代燈光技術,對晉城大道、安漢大道、天寶路等主要街道和北部新城、化鳳山森林公園、沁湖公園等重要節點的30多幢高層、270多幢多層建築進行城市光亮工程統一規劃、整體打造。“西充城市光亮工程高標準規劃、整體打造、動靜結合,有格調、有品位、有藝術美感!”宋朝華現場點評道。他強調,九縣

打破“夾皮溝”、“火柴盒”建設模式。一定要規劃先行,謀定而動、高舉高打。

汽車駛入正在建設之中的綿西高速公路,但見路基雛形形成。項目建成後,綿陽至南充車程將縮短至1個半小時左右。宋朝華要求,加快工程進度,實現如期通車。

時值中午時分,與會人員來到正在建設之中的川東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參觀,該專案位於西充縣義興鎮,規劃占地4500畝。首期實施2000畝,投資11億元。預計到2017年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可基本完成。

宋朝華指出,川東北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是我代表市委、市政府給西充縣委、縣政府發的點球,要作為“一號工程”來推進,使之成為南充現代農業千億產業集群的一個新增長點。西充有機農產業品牌在全國知名,有機農產品規模大,關鍵要把深加工搞起來,來帶動農產品倉儲、物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但在建設中要注意三條:一是要堅持一園一主業、園區有特色,不屬於農產品深加工的任何項目不得進入;二是引進的企業一定是有實力的知名企業;三是一定要在環保上過硬、確保園區生態環保。一定要建成綠色園區、花園式工廠。總之,大農業、大產業、大有希望。

產業立縣產業富民 脫貧攻堅催生大產業

宋朝華指出,西充縣發展現代農業體現了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科技化、園藝化,全域規劃、區域佈局、流域實施,幹在了實處、走在了前列、作出了示範。

進入古樓鎮馮二埡村村口,一尊“桃花仙子”雕像成為充國香桃的“文化符號”。西充縣百公里脫貧奔康香桃產業園,是西充縣全域建設“中國西部現代農業公園”產業扶貧的代表性項目。園區環線110公里,發展和提升“充國香桃”10萬畝,涉及古樓、太平等10個鄉鎮130個村,覆蓋貧困村24個、貧困戶5900戶、貧困群眾11601人。目前,園區正加快推進桃文化博覽園建設,並配套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區、品種展示區、花海田園區、科普農耕區、新村居住區。

隨後,與會人員乘車來到龍灘河流域現代農業園區現場,分管農業的負責同志介紹:該項目規劃栽植10萬畝柑桔新品種和西鳳臍橙,今年用了三個月時間,新栽植5萬畝。

宋朝華指出,西充發展現代農業體現了三個方面:一是建基地幹在了實處。兩個10萬畝覆蓋了17個鄉鎮,實現了全覆蓋、滿輻射;二是創品牌幹在了實處。有4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還有著名商標等等,創了很多品牌;第三,搞加工幹在了實處。在原有深加工企業的基礎上,還專門規劃了4000多畝、3平方公里精深加工園,一園一主業、一園一特色。可以說,產業脫貧走在了前列,農旅結合走在了前列,產村相融走在了前列。同時,在規模化標準化上作出了示範。在科技化園藝化上作出了示範。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作出了示範。總之,西充縣發展現代農業體現了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科技化、園藝化,全域規劃、區域佈局、流域實施,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較短時間內,幹出了這麼大一片基地!”吳群剛希望西充下一步要積極探索生產、生態、生活空間的融合,產供銷的融合,產業與鄉村旅遊的融合。

對內抓改革對外抓開放 改革創新招大引強釋放新動能宋朝華指出, 西充現代農業之所以發展快、發展好,在於實實在在地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把分散的“小農戶”培育成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的“小股東”,實現了“五個轉變”的良好開局。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西充農業農村改革的一大亮點,其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建成有機農業基地16萬餘畝,10.8萬畝基地、100個品種通過有機認證,成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農村田園”向“農業公園”轉變。建成主題公園7個、特色農莊22個。培育專業村164個、國家級示範村鎮2個。

——“農業產品”向“農業商品”轉變。創建“好充食”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有機農產品商標63個,成為首批國家農產品品質安全縣和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傳統農民”向“產業股民”轉變。推行“土地入股、收益分紅,現金入股、按股份紅,專案折股、集體分紅”的方式。

——“分戶經營”向“適度規模”轉變。培育省市龍頭企業37家、農民專合組織931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1600餘戶,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38萬畝。

宋朝華指出,西充現代農業之所以發展快、發展好,在於實實在在地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分散的“小農戶”培育成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的“小股東”,實現了“五個轉變”的良好開局。西充只有通過抓對外開放,持續招大引強、招強引優,才能實現轉型發展、高點起步。

昨天晚上,與會人員參觀了西充縣城市光亮工程。今年該縣總投資3000多萬元,採用現代燈光技術,對晉城大道、安漢大道、天寶路等主要街道和北部新城、化鳳山森林公園、沁湖公園等重要節點的30多幢高層、270多幢多層建築進行城市光亮工程統一規劃、整體打造。“西充城市光亮工程高標準規劃、整體打造、動靜結合,有格調、有品位、有藝術美感!”宋朝華現場點評道。他強調,九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