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科技行業的中年危機天花板:過了不惑之年怎麼辦

新浪科技 徐利 周峰

張金柱2015年時39歲, 他從那時開始思考未來20年做什麼。

從履歷上看, 他應該被劃在那群最不應該焦慮的科技行業工作者裡面:北京大學畢業,

在華為和阿裡巴巴分別有過長時間的工作經驗, 是一名中層管理者。

但是他在看完《互聯網科技公司員工的中年危機:過了40歲該去哪裡?》後, 卻在寫給新浪科技的“讀後感”中表示:“我無法想像50歲的時候, 還要早起去和一群20-30歲的人競爭, 站在公司的角度, 對我的投入明顯不值得。 ”

可那些“虎視眈眈”的競爭者, 心裡面也不見得輕鬆。

80後王鑫(化名)從從事程式師的第一份工作開始, 就有了擔憂。 他害怕年紀大了, 會被年輕的程式師取代。

擔憂不無道理, 雖然在知名互聯網公司工作, 但王鑫的起點其實是個“門外漢”。 大學畢業後, 他原本是一家珠寶公司的客服, 接觸程式設計後萌生了興趣, 才開始自學。

學成不久, 王鑫在“千團大戰”中找到了第一份程式員工作, 給一家團購網站做開發。 隨後的故事基本上按照時代的劇本按部就班:他所在的公司沒有成為美團, 失敗之後轉型去做技術外包。 王鑫留在公司裡繼續提升技能, 2年之後, 跳槽去了一家更知名的公司。

換工作是王鑫和同行們常用的解決方案, 可問題是, 現有的崗位看不到未來, 怎麼尋找自己的位置是個更難解決的心病。 無奈之下重複“IT民工”的勞動, 成了王鑫和周圍同行們頭頂上的天花板。

想要突破, 似乎只能“Push(推)自己一下, 哪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 ”Push的方法還是換工作:招聘季, 王鑫重新開始投簡歷, 想著去更好的公司面試工作。

“他們覺得這才似乎是唯一出路,

一旦他們發現不會每個人到中年自動成為這樣的人, 他們就陷入了焦慮。 ”劉新征覺得這是一種病態:這一代人活在人類史未見的高增長時代, 於是認為這是一種常態, 認為互聯網造富神話會一直持續下去, 沒有在40歲實現財務自由就是失敗。

王鑫的觀點和劉新征不太一致:“程式師其實挺容易滿足的, 他們要的就是那種被認可的成就感。 ”可是這種認可背後的的代價極大:做程式師苦是IT行業公開的秘密, 延期、加班、熬夜幾乎是這個職業的日常。 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對身體和感情都是考驗。 而王鑫周圍的同行朋友, 凡是工作三年以上, 頸椎、腸胃都不太好。

而在王鑫看來, 像他這樣的初級程式師處在一種“人便宜,

就是要用到壞掉, 然後再找更便宜、更年輕的”環境中。 隨時可被替代的剝削感, 再加上日復一日的重複枯燥工作, 如果再碰上不願付出培訓成本的企業, 找不到突破口的“碼農”一輩子基本無望。

在人力資源專家的眼裡, 與其將這種無力感和焦慮稱為“中年危機“, 倒不如正視它們的本來面貌:”職業生涯平原“與”職業耗竭“。

所謂“職業生涯平原”指的是一個人在較長時期內徘徊在一種相對穩定的職業狀態之中, 既無進一步晉升的機會, 也無進一步提升的動力, 整個職業生涯處於一種平淡的維持狀態。

而如果這種狀態持續過長時間, 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更危機化的傾向:職業耗竭, 在這種狀態下, 人既不能超越過去, 也不能通過重新安排生活或者更多的培訓和發展來使自己的能力有所突破,

通常的表現是疲勞、急躁, 並常會感覺到未被欣賞以及過度操勞。

實際上, 忙碌但不焦慮的人也有, 比如UI設計師劉欣(化名)。 和王鑫身邊的程式師差不多, 由於長期高強度工作帶來的飲食不規律, 她的腸胃也非常不好。 公司的產品快速反覆運算, 意味著UI設計師也要不斷輸出安卓、蘋果用戶端、網頁、甚至H5的設計稿。 人手不夠的時候, 設計師還要補上圖片精修、通欄廣告、宣傳海報的製作。 除此之外, 劉欣還要對接兩個程式師, 不斷地進行視覺調整和測試。

開不完的會, 加不完的班就成了劉欣的日常狀態。 晚上十點回家是常事, 外賣吃幾口繼續趕圖也很常見。 “有時候部門開會開到下午兩三點,點的外賣早就涼透了,自己也已經過了餓的時候了。”

不過,她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還盯著電腦,顯然對自己剛做的圖很滿意。“看到自己做的東西得到認同,那種感覺真的很棒,我很迷戀那種感覺。”

劉欣不是很認同更換工作就能找到突破職場天花板的想法:“我身邊有做兩三年就放棄的,因為他們太急於追求名利,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說實在的,5年也只是個有點道行的入門而已。“在劉欣眼裡,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她表示自己不會轉行,”因為我太愛創造出這些美麗的事物了。“

而張金柱在慎重考慮之後,40歲時決定創業,做一家服務中老年人群的互聯網公司。40歲對他來說是一個獨立的最好年齡: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已經固定,家庭和財務也打下了基礎,而周圍的親友也陸續進入了各個領域的中高層,可以互相支持。他唯一擔心的,是45歲之後創業的成功概率會小得多得多。40歲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不過回頭看,他絕不比做出決定之前更加彷徨:“我在阿裡巴巴經歷過技術、產品、運營、客服的專家和管理崗位,除了商家線和後臺沒有去摸過,其他我都摸過,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經歷。”

“如果這一代人覺得自己好慘,請想一下90後們,他們一畢業一入職,單位裡就是一群經驗豐富的中年人,你會的,這些老傢伙們都會,你唯一的優勢是比他們價錢便宜,但他們當年買房的價格比你現在租房的價格還低,你要想晉升,就只能一步步從他們身邊超過去……這麼想想,如果你還焦慮,你還有中年危機,這些90後怎麼活?”

標籤: 中年危機 互聯網創業 程式師 華為裁員( 責任編輯:範義虎)

“有時候部門開會開到下午兩三點,點的外賣早就涼透了,自己也已經過了餓的時候了。”

不過,她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還盯著電腦,顯然對自己剛做的圖很滿意。“看到自己做的東西得到認同,那種感覺真的很棒,我很迷戀那種感覺。”

劉欣不是很認同更換工作就能找到突破職場天花板的想法:“我身邊有做兩三年就放棄的,因為他們太急於追求名利,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說實在的,5年也只是個有點道行的入門而已。“在劉欣眼裡,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她表示自己不會轉行,”因為我太愛創造出這些美麗的事物了。“

而張金柱在慎重考慮之後,40歲時決定創業,做一家服務中老年人群的互聯網公司。40歲對他來說是一個獨立的最好年齡: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已經固定,家庭和財務也打下了基礎,而周圍的親友也陸續進入了各個領域的中高層,可以互相支持。他唯一擔心的,是45歲之後創業的成功概率會小得多得多。40歲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不過回頭看,他絕不比做出決定之前更加彷徨:“我在阿裡巴巴經歷過技術、產品、運營、客服的專家和管理崗位,除了商家線和後臺沒有去摸過,其他我都摸過,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經歷。”

“如果這一代人覺得自己好慘,請想一下90後們,他們一畢業一入職,單位裡就是一群經驗豐富的中年人,你會的,這些老傢伙們都會,你唯一的優勢是比他們價錢便宜,但他們當年買房的價格比你現在租房的價格還低,你要想晉升,就只能一步步從他們身邊超過去……這麼想想,如果你還焦慮,你還有中年危機,這些90後怎麼活?”

標籤: 中年危機 互聯網創業 程式師 華為裁員( 責任編輯:範義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