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西安東線——華清池,兵馬俑,秦陵遊;西北行23

皇宮休閒華清池, 世界奇跡兵馬俑。

第二天, 報名東線遊之一:華清池, 兵馬俑, 自助到秦陵, 半坡遺址

華清宮, 亦稱為華清池, 因唐玄宗和楊貴妃而得名。

西安事變中老蔣在這被活捉, 又增加了名氣

華清池, 亦名華清宮,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 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驪山, 北臨渭水, 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 周、秦、漢、隋、唐歷代統治者, 都視這塊風水寶地為他們遊宴享樂的行宮別苑,

或砌石起宇, 興建驪山湯, 或周築羅城, 大興溫泉宮。 白居易、杜牧等詩人在詩作中均有提及。

歷史文獻及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 華清池具有6000年溫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 1982年, 華清池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7年5月8日,

華清池景區被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5年1月, 與"驪山"兩大景區合併升級為"華清宮"。

海棠湯池, 據說是考古發現的當年沐浴地方

這是還原的模型

楊貴妃塑像前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 東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 北面渭水。 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蔣公當年在此居住處還原。

當年稱捉蔣處,現改名兵諫亭,文雅些。

下站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壯觀的場面

據說只有專家和國家級領導人才可下坑親眼一睹。一號坑規模最大

有一種滄桑感,震撼感。

三號坑中的車馬俑展示

附近的秦陵。傳說因條件所限,不能開挖。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陵建于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 下站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1957年建成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6000-6700年之間,。據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並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蔣公當年在此居住處還原。

當年稱捉蔣處,現改名兵諫亭,文雅些。

下站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壯觀的場面

據說只有專家和國家級領導人才可下坑親眼一睹。一號坑規模最大

有一種滄桑感,震撼感。

三號坑中的車馬俑展示

附近的秦陵。傳說因條件所限,不能開挖。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陵建于西元前246年至西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園。 下站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1957年建成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紹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6000-6700年之間,。據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並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