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西大學唯理社成員赴井岡山體驗紅軍生活

光明網7月27日訊(鐘濤 周仕興)“紅米飯、南瓜湯, 挖野菜也當糧……”近日, 來自廣西大學唯理社的15名學員一路高唱紅歌, 沿著紅軍當年的足跡闊步前進。 這是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安排的體驗“紅軍的一天”活動。

早上8點, 來自第二期15個高校的200多名學員們頭戴八角軍帽、身穿灰色紅軍服、背上綠色軍包, 整裝待發。 第一站便是北山革命烈士陵園。 順山而上有兩組臺階, 第一組共有49級, 象徵著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國, 第二組共60級, 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的60周年1987年建成。 經過授課老師的講解,

學員們感受頗深:我們看見了革命鬥爭時期無數軍民為了根據地與敵軍英勇鬥爭;我們看見了寧願犧牲自己也絕不背叛的英雄;我們看見了普通百姓為了一枚小小的印章而獻出了自己一家人的生命。 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 革命才會勝利。

隨後, 學員們來到了壩上村重走紅軍路, 做紅軍餐, 切實體悟井岡山鬥爭時期革命的艱苦與不易。 學員們途經革命根據地哨口黃洋界, 聆聽隨行老師講解了黃洋界保衛戰是如何發動廣大群眾並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相信群眾, 依靠群眾,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是我黨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 ”老師的講解, 讓學員們深刻體會了群眾路線的無限生命力。

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教師表示,

體驗式教學是基地的特色專案, 旨在以符合大學生成長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方式, 讓其全身心參與體驗、走進歷史。 無論是參觀烈士陵園, 還是走小道、做軍餐, 都讓學員們在實際行動中體悟到井岡山革命時期的軍民魚水情, 牢記緊密聯繫群眾的精神傳統, 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