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戰阿裡、鬥攜程、懟滴滴,王興這幾年投了哪些公司?

撰寫 | Hunfool

指導 | Judy

美團點評應該算是新晉小巨頭「TMD」組合中打過硬戰最多的公司, 王興本人在外界眼中也是一個「好鬥」的人。 從最早期的千團大戰,

到後來的外賣市場之爭, 以及近期美團點評在餐飲、酒旅、打車、支付、甚至新零售等領域的多元化佈局, 使得這家公司面對的敵人越來越多。

從早期和互聯網巨頭阿裡巴巴的「相愛」, 到後期的「相殺」, 美團點評一直在阿裡的狙擊下頑強抵抗。 在美團、大眾點評合併後, 阿裡巴巴開始出售美團的股份, 並且投了數十億美元扶植美團外賣最大的競爭對手「餓了麼」, 同時還斥重金重塑旗下的 O2O 平臺——口碑網。 為了「圍堵」美團點評, 阿裡可是下足了血本……

但是美團點評似乎絲毫不懼阿裡巴巴的圍堵, 甚至還主動挑起和最明星的創業公司「滴滴出行」, 以及老牌互聯網上市公司「攜程」等企業的爭端, 仿佛它天生就是為了「戰鬥」而生。

美團點評融資歷史, 圖片來自桔子雷達

桔子雷達的資料顯示, 美團點評至今的融資金額已經超過 300 億人民幣, 估值達到 180 億美金。 在「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 Live better」的使命下, 美團點評捨命狂奔, 通過投資並購和業務擴張來不斷擴展自己的邊界。

這篇文章, IT 桔子將詳解美團點評這家小巨頭的投資佈局。

「吃」依然是最核心的戰略

在「Eat better」的使命下, 美團點評積極佈局整個餐飲產業鏈的上下游。

首先從餐飲行業的源頭開始, 美團點評先後投資了食材 B2B 電商平臺「鏈農」、「美菜網」和「亞食聯」, 酒水 B2B 電商平臺「易酒批」, 以及互聯網生態養殖服務商「網易未央」。

美團點評的另外一塊重點是餐飲行業的資訊化佈局, 尤其是在當前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消失殆盡的情況下, 精細化運營能力越來越成為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這也對餐飲企業的資訊化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團點評在這方面的投資十分活躍, 早在 2014、2015 年開始, 美團點評就相繼投了大約 10 家相關企業。 該領域的典型廠商, 如:天財商龍、美味不用等背後幾乎都有美團點評的身影。

美團點評餐飲平臺總裁王慧文表示, 進入「下半場」後, 美團點評要實現和餐飲行業的深度融合, 全面幫助餐飲商家提升經營效率, 降低經營成本, 提升消費體驗。 通過互聯網科技, 推動服務業率先完成供給側改革。

基於此, 美團點評在去年下半年推出餐飲開放平臺, 與餐飲 ERP 服務商共建良性和高效的餐飲生態系統, 為線下商戶提供基於生態的、全鏈條的整體解決方案, 推動餐飲業效率提升。

據悉, 目前已有近 200 家餐飲軟體服務商加入美團點評的餐飲開放平臺, 其中包括餐行健、天子星、天財商龍, 屏芯科技、食為天資訊(黑馬軟體)、卓驥大家來、五味、客如雲等, 這裡面的不少典型企業都被美團點評投資過。

在餐飲開放平臺上, 商戶不僅能在 ERP 後臺高效完成團購驗券、閃惠支付、外賣訂單管理、門店管理, 還會有門店評價管理和排隊、點餐管理等服務。

在接觸末端消費者方面, 美團點評投資了為大型連鎖餐飲企業提供線下送餐服務的「同達快的」, 企業級送餐服務平臺「美餐網」, 以及手機外賣訂餐應用「我有外賣」。

根據 QuestMobile 發佈的資料, 美團外賣在今年 6 月份的獨立 APP 資料超過餓了麼, 使用者規模成為行業第一, MAU 達到 2766 萬。 美團外賣還有部分使用者在美團 APP 和大眾點評 APP 上, 其生態使用者規模會更大。 儘管目前美團外賣還在和餓了麼這樣的強大競爭對手博弈, 甚至陷入了所謂的「囚徒困境」, 但是其市場地位已經很難去撼動了。

此外,美團點評還投資了餐飲行業自媒體平臺——餐飲老闆內參,該平臺聚集了百萬的餐飲從業者,平臺為這些人群提供培訓、金融、以及供應鏈電商等服務。

在「吃」的領域,美團點評無疑想打造一個生態系統,從產業鏈最上游的食材、酒水(供應鏈),到中間的商戶(行銷及 IT 系統),再到下游的消費者(訂餐、配送),通過投資和自有業務佈局,去踐行「Eat better」的理念。

叫板攜程,酒旅業務向縱深發展

在今年的 2 月 27 日,美團點評公佈了 2017 年的酒旅戰略。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總裁陳亮在會上公佈,2017 年美團點評酒旅戰略為全面提升品質。

在自有產品和業務佈局方面,美團點評在今年動作頻頻。美團點評先後宣佈正式佈局海外住宿業務,上線住宿分享平臺榛果民宿 App,以及美團旅行 App。陳亮表示,雖然 OTA 做了十多年,但是國內線上旅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酒店還是門票,線上化率還可以大幅提升。

另外,在投資佈局方面,美團點評相繼投資並購過旅遊垂直搜索和預定網站「酷訊旅遊」、酒店業資訊化服務商「別樣紅」、中小酒店及客棧資訊化服務商「番茄來了」,以及機票直銷平臺「必去」。

廣泛佈局本地生活領域

除了「Eat better」,美團點評的另一個使命是「Live better」,這是比「吃」更大的願景。在該願景下,美團點評的邊界在不斷擴張,甚至還主動挑起和最明星的創業公司「滴滴出行」的爭端。

2017 年 2 月,美團點評在南京推出了打車服務,名為美團打車。同年 7 月,美團打車獲得由南京市交通運輸局頒發的《南京市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許可證》。美團表示,這是南京市針對網約車平臺線下服務能力的認證,也體現了美團打車在網約車行業的合規實力。雖然涉足打車業務與美團點評原有的核心業務距離較遠,但基於其龐大的 O2O 使用者群體與打車軟體的目標使用者有不少重合度,推出該業務也有商業合理之處。

另外,美團點評還在今年 2 月份與全球中文包車游司導預定及服務平臺「皇包車」展開戰略合作,將單次接送服務接入大眾點評 APP。用戶可在境外旅行中通過大眾點評 APP 即時預訂中文包車接送服務。

通過自有業務以及與其他服務商合作的方式,美團點評積極佈局打車服務,輔助現有業務。

在今年 6 月份,美團點評悄悄上線了掌魚生鮮 App,並且已在北京望京博泰國際商業廣場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門店。掌魚生鮮 App 的介紹稱,掌魚生鮮將結合線下超市門店和線上 App,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提供生鮮食品購買到配送的服務。目前其 App 裡提供品熟食料理、水果蔬菜、乳品飲品、休閒零食和糧油副食幾個品類。

馬雲爸爸在去年下半年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後,美團點評跟進的也會很快啊,都已經佈局線下店了。

另外,美團點評曾經在電影票務 O2O 這塊下過重金,其中被外界廣為熟知的產品就是貓眼電影。貓眼電影原為美團電影,於 2012 年上線,隨後在 2015 年 7 月,美團宣佈貓眼電影成為獨立全資子公司。2016 年 4 月,美團點評對外表示,正式分拆貓眼電影,貓眼電影由此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與此同時,光線傳媒於 2016 年 5 月發佈公告表示,以約 6% 的股份和 23.83 億元現金獲得貓眼電影 57.4% 的股權。

至此,光線傳媒取代美團點評成為貓眼電影的大股東。據王長田透露,貓眼電影去年虧損,但今年已有非常好的盈利,在各個市場上市都在考慮範圍內。而在 2012 年被大眾點評投資的電影票預定網站——網票網也在 2015 年 7 月被光線傳媒收購。並且在 2017 年 6 月,光線傳媒又向天津貓眼轉讓捷通無限(網票網)68.55% 的股份,對價 1.3 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美團點評在生活服務方面通過投資並購,涉足了很多領域,包括:臺灣的生活消費分享點評網站「愛評網」、女性藝術素養培訓 O2O 平臺「必吹網路」、商用 WiFi 運營服務商「小博無線」和「邁外迪」、教育 O2O 平臺「孩子學」、學校生活服務平臺「宅米」、移動美甲應用及社區「美甲幫」、以及休閒美食全城閃電配送服務商「愛鮮蜂」(後被中商惠民網並購)。

拿下支付、小貸和銀行牌照,發力金融領域

緊接著在 6 月份,就有消息稱央行近期已約談並叫停美團支付,責令美團 3 個月內將支付功能下線整改。缺乏支付牌照也成為當時王興心中的痛,所以美團點評收購一家支付牌照公司也就勢在必行。

三個月後,美團點評就宣佈已完成對協力廠商支付公司「錢袋寶」的全資收購。收購完成後,美團點評獲得了協力廠商支付牌照。公開資料顯示,錢袋寶是國內首批獲得由央行頒發的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至此,美團的支付業務才走向了「合法化」。

同時發生在去年 9 月份的還有美團點評投資了保險經紀服務提供者「金誠互諾」。美團點評還投資了互聯網互助保險平臺「水滴互助」,同樣是做保險相關的業務。但是這筆投資在外界看來,更多的是出於友情上的支持,因為水滴互助的創始人沈鵬是美團的第 10 號員工,和王興一起打過天下,曾參與創建美團外賣並擔任全國業務負責人。美團點評投資他們也就合情合理了。

去年年底,美團點評還拿到小貸和銀行雙牌照,美團點評表示,作為國內首家同期獲得小貸和銀行牌照的互聯網公司,開展相關的金融業務,更多是為了對商家端在金融領域的扶持與促進。美團小貸將為合作商家提供極速貸和經營貸兩種產品形式。

同時,銀監會在去年 12 月批復的三家民營銀行中,有一家叫做吉林億聯銀行,該銀行發起人為中發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認購 30%、28.5% 的股份。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網)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 2004 年,法人代表為王興。

淘寶和天貓平臺的巨額交易資料,才支撐起了螞蟻金服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巨頭;同樣,京東平臺的巨大交易額也支撐了京東金融的崛起。而「野心勃勃」的美團點評勢必也要吃下金融這塊大蛋糕。

未來還有很多場硬戰要打

美團點評的佈局與「TMD」中的另外兩家相比,橫向擴張的屬性比較明顯,甚至都擴張到了滴滴出行的市場。儘管目前很多人對美團點評的多元化佈局爭議頗多,但是我們從美團點評整個佈局的邏輯來看,似乎又有它內在的合理性。

一方面,從核心的餐飲行業源頭開始,積極佈局產業鏈上下游,並且通過 IT 資訊化提高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踐行「Eat better」的使命;另一方面,發力酒旅以及其他的美業、電影/演出、麗人/美髮、結婚攝影、學習培訓等生活服務領域,來追求「Live better」的理念。而在金融領域,又是經過多年的交易額增長、交易資料沉澱,以及技術和服務方面的積累才衍生出來的。

美團點評能做這些,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早期的團購網站一步步成長為現在的平臺型公司,這都有一個過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早期的阿裡和騰訊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正如王興所說:「在科技變革的前半段,因為風險非常大,所以需要用小團隊去探索。但到了後半段,紅利變小,整合成為了釋放紅利的方式。這時候多業務的公司會比單一業務公司更有優勢。」

當然,美團目前的業務核心還在於餐飲,「Eat better」能做好,就已經能成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發力其他業務儘管有其內在合理性,但目前面臨的壓力依然會很大。對於挑起半壁互聯網戰爭的美團點評和王興來說,接下來還有很多場硬戰要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IT桔子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于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資訊),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http://www.huxiu.com/article/207066.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此外,美團點評還投資了餐飲行業自媒體平臺——餐飲老闆內參,該平臺聚集了百萬的餐飲從業者,平臺為這些人群提供培訓、金融、以及供應鏈電商等服務。

在「吃」的領域,美團點評無疑想打造一個生態系統,從產業鏈最上游的食材、酒水(供應鏈),到中間的商戶(行銷及 IT 系統),再到下游的消費者(訂餐、配送),通過投資和自有業務佈局,去踐行「Eat better」的理念。

叫板攜程,酒旅業務向縱深發展

在今年的 2 月 27 日,美團點評公佈了 2017 年的酒旅戰略。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總裁陳亮在會上公佈,2017 年美團點評酒旅戰略為全面提升品質。

在自有產品和業務佈局方面,美團點評在今年動作頻頻。美團點評先後宣佈正式佈局海外住宿業務,上線住宿分享平臺榛果民宿 App,以及美團旅行 App。陳亮表示,雖然 OTA 做了十多年,但是國內線上旅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酒店還是門票,線上化率還可以大幅提升。

另外,在投資佈局方面,美團點評相繼投資並購過旅遊垂直搜索和預定網站「酷訊旅遊」、酒店業資訊化服務商「別樣紅」、中小酒店及客棧資訊化服務商「番茄來了」,以及機票直銷平臺「必去」。

廣泛佈局本地生活領域

除了「Eat better」,美團點評的另一個使命是「Live better」,這是比「吃」更大的願景。在該願景下,美團點評的邊界在不斷擴張,甚至還主動挑起和最明星的創業公司「滴滴出行」的爭端。

2017 年 2 月,美團點評在南京推出了打車服務,名為美團打車。同年 7 月,美團打車獲得由南京市交通運輸局頒發的《南京市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許可證》。美團表示,這是南京市針對網約車平臺線下服務能力的認證,也體現了美團打車在網約車行業的合規實力。雖然涉足打車業務與美團點評原有的核心業務距離較遠,但基於其龐大的 O2O 使用者群體與打車軟體的目標使用者有不少重合度,推出該業務也有商業合理之處。

另外,美團點評還在今年 2 月份與全球中文包車游司導預定及服務平臺「皇包車」展開戰略合作,將單次接送服務接入大眾點評 APP。用戶可在境外旅行中通過大眾點評 APP 即時預訂中文包車接送服務。

通過自有業務以及與其他服務商合作的方式,美團點評積極佈局打車服務,輔助現有業務。

在今年 6 月份,美團點評悄悄上線了掌魚生鮮 App,並且已在北京望京博泰國際商業廣場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門店。掌魚生鮮 App 的介紹稱,掌魚生鮮將結合線下超市門店和線上 App,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提供生鮮食品購買到配送的服務。目前其 App 裡提供品熟食料理、水果蔬菜、乳品飲品、休閒零食和糧油副食幾個品類。

馬雲爸爸在去年下半年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後,美團點評跟進的也會很快啊,都已經佈局線下店了。

另外,美團點評曾經在電影票務 O2O 這塊下過重金,其中被外界廣為熟知的產品就是貓眼電影。貓眼電影原為美團電影,於 2012 年上線,隨後在 2015 年 7 月,美團宣佈貓眼電影成為獨立全資子公司。2016 年 4 月,美團點評對外表示,正式分拆貓眼電影,貓眼電影由此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與此同時,光線傳媒於 2016 年 5 月發佈公告表示,以約 6% 的股份和 23.83 億元現金獲得貓眼電影 57.4% 的股權。

至此,光線傳媒取代美團點評成為貓眼電影的大股東。據王長田透露,貓眼電影去年虧損,但今年已有非常好的盈利,在各個市場上市都在考慮範圍內。而在 2012 年被大眾點評投資的電影票預定網站——網票網也在 2015 年 7 月被光線傳媒收購。並且在 2017 年 6 月,光線傳媒又向天津貓眼轉讓捷通無限(網票網)68.55% 的股份,對價 1.3 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美團點評在生活服務方面通過投資並購,涉足了很多領域,包括:臺灣的生活消費分享點評網站「愛評網」、女性藝術素養培訓 O2O 平臺「必吹網路」、商用 WiFi 運營服務商「小博無線」和「邁外迪」、教育 O2O 平臺「孩子學」、學校生活服務平臺「宅米」、移動美甲應用及社區「美甲幫」、以及休閒美食全城閃電配送服務商「愛鮮蜂」(後被中商惠民網並購)。

拿下支付、小貸和銀行牌照,發力金融領域

緊接著在 6 月份,就有消息稱央行近期已約談並叫停美團支付,責令美團 3 個月內將支付功能下線整改。缺乏支付牌照也成為當時王興心中的痛,所以美團點評收購一家支付牌照公司也就勢在必行。

三個月後,美團點評就宣佈已完成對協力廠商支付公司「錢袋寶」的全資收購。收購完成後,美團點評獲得了協力廠商支付牌照。公開資料顯示,錢袋寶是國內首批獲得由央行頒發的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企業之一。至此,美團的支付業務才走向了「合法化」。

同時發生在去年 9 月份的還有美團點評投資了保險經紀服務提供者「金誠互諾」。美團點評還投資了互聯網互助保險平臺「水滴互助」,同樣是做保險相關的業務。但是這筆投資在外界看來,更多的是出於友情上的支持,因為水滴互助的創始人沈鵬是美團的第 10 號員工,和王興一起打過天下,曾參與創建美團外賣並擔任全國業務負責人。美團點評投資他們也就合情合理了。

去年年底,美團點評還拿到小貸和銀行雙牌照,美團點評表示,作為國內首家同期獲得小貸和銀行牌照的互聯網公司,開展相關的金融業務,更多是為了對商家端在金融領域的扶持與促進。美團小貸將為合作商家提供極速貸和經營貸兩種產品形式。

同時,銀監會在去年 12 月批復的三家民營銀行中,有一家叫做吉林億聯銀行,該銀行發起人為中發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認購 30%、28.5% 的股份。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網)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 2004 年,法人代表為王興。

淘寶和天貓平臺的巨額交易資料,才支撐起了螞蟻金服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巨頭;同樣,京東平臺的巨大交易額也支撐了京東金融的崛起。而「野心勃勃」的美團點評勢必也要吃下金融這塊大蛋糕。

未來還有很多場硬戰要打

美團點評的佈局與「TMD」中的另外兩家相比,橫向擴張的屬性比較明顯,甚至都擴張到了滴滴出行的市場。儘管目前很多人對美團點評的多元化佈局爭議頗多,但是我們從美團點評整個佈局的邏輯來看,似乎又有它內在的合理性。

一方面,從核心的餐飲行業源頭開始,積極佈局產業鏈上下游,並且通過 IT 資訊化提高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踐行「Eat better」的使命;另一方面,發力酒旅以及其他的美業、電影/演出、麗人/美髮、結婚攝影、學習培訓等生活服務領域,來追求「Live better」的理念。而在金融領域,又是經過多年的交易額增長、交易資料沉澱,以及技術和服務方面的積累才衍生出來的。

美團點評能做這些,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早期的團購網站一步步成長為現在的平臺型公司,這都有一個過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早期的阿裡和騰訊都是這樣走過來的。正如王興所說:「在科技變革的前半段,因為風險非常大,所以需要用小團隊去探索。但到了後半段,紅利變小,整合成為了釋放紅利的方式。這時候多業務的公司會比單一業務公司更有優勢。」

當然,美團目前的業務核心還在於餐飲,「Eat better」能做好,就已經能成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發力其他業務儘管有其內在合理性,但目前面臨的壓力依然會很大。對於挑起半壁互聯網戰爭的美團點評和王興來說,接下來還有很多場硬戰要打。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IT桔子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請于文首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餘作者身份資訊),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http://www.huxiu.com/article/207066.html

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虎嗅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