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北極環境對俄軍武器裝備的影響(二)

在北極海域破冰前行的破冰船

較高緯度使定位導航誤差增大

北極地區海冰浮動頻繁, 地形地貌發生變化的速度較快, 同時由於北極地區基本處於北緯70°以上,

經線逐漸變密, 緯線周長縮短, 導致確定基本導航參數困難。 極地地區的地磁特徵使傳統的羅盤羅經難以發揮作用。 例如, 當地理緯度大於70°時, 由於陀螺羅經指向力矩太小造成誤差變大。 在緯度高於87°時, 陀螺羅經已完全不能指示正確航向。 此外, 由於接近極地地區時投影變形急劇增大, 在中低緯常用的墨卡托投影海圖在北極地區已不宜使用, 專用的極區海圖發行的卻比較少。 北極地區條件惡劣, 對北極海底地形、海流、冰層、磁差等水文要素的研究較少, 許多地方及水域未經系統測量, 助航標志缺乏, 大部分極區海圖是以空中照片為基礎製作的。 所以極地海圖沒有其它地區的海圖那麼可靠,
北極大部分水域, 尤其是北緯75度以上根本沒有海圖。 目前常用的導航衛星也由於軌道分佈問題, 導致北極地區衛星覆蓋少, 導航精度差。 可見, 極地地區的定位導航和航海資料缺乏是制約北極軍事裝備發展與部署的重要原因。

俄羅斯北極版米-8直升機

劇烈氣象條件變化, 使武器適應性大幅降低

北極地區終年嚴寒, 冬季平均氣溫在零下二三十度, 夏季平均氣溫也在零度以下。 每年夏季, 由於大量海冰融化, 濕度較高, 在北極地區出現霧的概率很高, 短則持續幾個小時, 長則持續幾天。 再次, 北極地區的氣旋雲系比較明顯, 影響範圍比較廣。 在夏季, 氣旋一般在近岸海域產生和發展, 登陸後消亡。 在冬季, 由於冰島低壓和阿留申低壓的影響, 常在亞歐大陸北部沿岸海域和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海域形成氣旋而產生暴風雪天氣, 惡劣的氣候嚴重影響著武器裝備的使用適應性。 例如, 高寒低溫和較大的溫差使火藥燃燒速度相對較慢, 初速、膛壓有所降低。

另外, 由於極地地區頻繁更迭的氣象條件, 使得目前測量溫度的方法存在一定誤差值, 這將引起一定的初速偏差, 初速散佈將在10米/秒以上, 這將直接影響火炮射擊的首發命中概率。 其次, 低溫和氣象變化也使火控系統感測器、電器元件、儀器儀錶中的元件特性發生變化, 測試儀錶包括壓力錶、液壓表、流量計等普遍存在精度降低、重複性差、零點漂移嚴重等問題。

俄北極版“道爾”M2DT防空導彈系統

極地電磁環境特殊, 電子通信干擾加大

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沿著地磁場進入地球兩極地區, 因此在北極地區受到自然電磁干擾的程度要遠遠高於中低緯地區。 頻發的太陽磁暴和極光, 嚴重影響著電子通信系統的正常工作。 此外, 雷達天線在低溫風雪條件下容易積雪裹冰, 尤其是由多條行饋組成的平面陣積雪裹冰不僅增加了天線的負載, 而且降低天線的透風性, 損害加速, 甚至引起停機。 冰雪對雷達天線的電磁波輻射和吸收性能也將產生影響, 其程度受到天線形式、頻段以及冰雪覆蓋厚度、範圍、雜質成分等條件的影響。 這些情況嚴重削弱了電子用頻設備和通信系統的工作效率。

俄北極版“鎧甲”S1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這些情況嚴重削弱了電子用頻設備和通信系統的工作效率。

俄北極版“鎧甲”S1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