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老家的樟樹

■ 龔躍龍

50年前, 上天恩賜, 我降臨在將軍之鄉、長壽之鄉的長壽鎮龔家洞的一棵大樟樹下。 家鄉素有“三星傍月金鼓響, 牛形出口桂花香”的仙境描述。 我家就住在有傳奇故事的金鼓塘, 屋墈上還有一口足有三畝水面寬的山塘, 塘水常常清澈見底, 有一種五顏六色多尾巴儼然如金魚的蓑衣魚就游翔于碧水中, 我媽他們經常在塘裡洗衣, 每年夏秋季節我們幾個小玩童在塘裡扎猛子。 山塘平靜時藏著樟樹的倒影, 大樟樹就生長在塘與山腳接壤處。

樟樹蔸很粗, 小時候我們幾個牽著手都圍不下, 稍上幾根樹杆參天交錯而長,

在樹下見不到天, 有幾處樹根凹凸浮出地面, 一到春天, 地上鋪滿一層掉下的樹葉, 我們在地上打滾都沾不上一點泥土, 遠處看樹冠像一把撐開的傘, 樹頂圓潤, 樹枝密密麻麻向四周擴散, 葉子疊砌, 形成一個綠色繡球。 這青山、這綠樹、這碧水, 所呈現的景色就是畫師筆下一幅精美的工筆劃。

過去, 樹下有一個由青石板砌成的神龕,小時候我們也學著大人破除迷信, 打柴路過這裡或在樹下躲雨乘涼, 我們都要對它拳打腳踢, 特別有個叫“獻老虎”的同伴, 他膽子最大, 有時學著解放軍, 手裡拿著槍棍(挑柴棍), 嘴裡喊著“沖啊, 殺!”對著土地神刺去。 大樹遮天蔽日, 樹下確實有點陰森森的。 不遠處住著一戶人家,

有個叫純大嫂的女子, 說有一次路過這裡受了驚嚇, 從此就瘋瘋癲癲, 多次出神, 也難以治好, 至今還時有發作。 每年的中秋節, 這裡是我們最熱鬧的地方, 我們到處找些瓦片, 中間堆放著樟樹上掉下的細樹椏, 砌成一個圓圈形的寶塔, 底下還要留一個加柴的火門, 一到傍晚, 我們一夥就湊在寶塔旁, 把火點燃, 火便熊熊燃起, 還不時加點枯枝, 大約燒上個把小時, 整個瓦片紅彤彤的, 然後把火熄了, 天上一輪明月, 樹下卻不見月光, 此時, 寶塔閃閃發光, 我們手拉著手圍著寶塔, 玩著“丟手娟”的遊戲, 山沖的夜晚, 也平添了一份喧鬧。

後來, 我背井離開了家鄉, 離開了給我帶來許多樂趣與故事的大樟樹。 當有人問我家住何方, 我總在告訴人家住址時忘不了把樟樹給帶上,

有時做夢, 最多的場景就是在樟樹下, 回家看望老父母,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還是這棵樹。 這棵伴我長大的樟樹, 也有幾次顯遭厄運, 遠處熬樟油的就經常打它主意, 有一次直到我請林業公安出動才得以平安無恙。

我也到過一些異國他鄉的名勝風景區, 每當看到他處的參天大樹, 我總會與家鄉的樟樹對照, 也總嫌人家的樹沒我家的粗壯、高大、秀美。 今天, 我回家給母親慶祝生日, 再一次來到這棵樟樹下仰望, 是啊!母親何不像這夢牽魂繞的樟樹呢?

(作者系長壽鎮人, 縣糧食局局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