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人版“飛越瘋人院”:美國女記者臥底精神病院,開創臥底記者先河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石亞明

現代記者在進行新聞調查時經常使用隱秘拍攝的方法, 細究臥底記者的歷史, 不禁讓人吃驚不已。

原來這竟是由一群美國女記者在19世紀末開創的歷史先河。 這些勇敢、敬業的女記者為了獲得最真實的資料, 不惜主動醜化自己的淑女與美女的形象, 而化裝成乞丐、服務員、店員, 甚至是精神病人潛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 如果讓這些記者去參加好萊塢電影的最佳女演員評選的話, 無疑, 化裝成精神病人的這個女記者肯定要以其惟妙惟肖的演技奪得桂冠了。

▲ 娜麗·布萊

這位元女記者名叫娜麗•布萊。 她早年家庭出現意外變故, 為了能儘快做一名老師來為母親分憂, 進入印第安那師範學習, 不久後輟學, 依靠自學成才, 成為《紐約世界報》的一名記者。 當時的記者一般都喜歡寫一些關於園藝與時尚類的輕鬆話題, 娜麗·布萊卻總喜歡狠狠地揭露社會的陰暗面, 並在自己的一腔工作熱情的促使下, 不知不覺地成為我們當前在電視上常看到的“記者暗訪xx工廠, 揭露xx行為”新聞報導手法的創始人。

娜麗•布萊在初為記者的時候, 發現精神病院裡似乎隱藏著巨大的問題,

於是, 她就萌生了化裝成精神病人潛入精神病院摸清情況的想法。 娜麗•布萊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和老記者說了後, 這個老記者聽完她的話, 嚴肅地告訴她, 如果通過正常管道去採訪的話, 絕不可能搜集到最真實的情況, 即使是用大家經常用的隱秘採訪, 但化裝成精神病人很不容易, 而單槍匹馬地闖入這個甚至連醫生都有點不同尋常的世界裡去也太危險了。

這個老記者的好意規勸不但沒能阻止娜麗•布萊, 反而更加激發了她要試一下的想法。 於是, 她在向報社的主管彙報並得到批准之後, 對報社的負責人以及同事們微笑著說了一句:“大家請注意, 我馬上就要瘋了。 ”之後, 就正式開始了讓自己能順利地被精神病院收留的準備工作。 首先, 她在家裡盡力營造自己是個精神病人的輿論。 她整夜整夜地不睡覺, 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鏡子, 不斷地撕身上的衣服, 並不停地揪下自己漂亮的金色長髮, 還不停地大喊大叫著。

或許是娜麗•布萊所住的這條老街已經習慣了安靜的緣故,

又或許是布萊所造出的動靜太大的緣故, 終於, 她成功地被忍受不了的鄰居送到精神病院, 並成功地騙過了醫生, 正式入院, 開始了自己在精神病院潛伏十天的生活, 上演了一次真人版的《飛越瘋人院》。 經過這十天的與精神病人的零距離接觸, 娜麗•布萊不僅寫出了一份令所有人震驚與重視的有關精神病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的報導《瘋人院十日》, 並且被改編搬上了銀幕。 娜麗•布萊終於用自己的冒險精神與遇到困難堅持不放棄的韌性演繹了自己人生的成功。

▲ 《瘋人院十日》海報

19世紀末的這群女記者不象一般女生那樣,喜歡濃妝豔抹地穿梭於各大舞會,而是故意“醜化”自己的形象,潛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甚至是不惜冒著危險化裝成精神病人潛入瘋人院進行調查,最終告訴人們一個最真實的情況,不僅開啟了新聞工作者進行隱秘調查的歷史先河,而且也用自己的勇於冒險和甘於奉獻的精神向人們證明了,女性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韌性,成為這個世界的創造者。

▲ 《瘋人院十日》海報

19世紀末的這群女記者不象一般女生那樣,喜歡濃妝豔抹地穿梭於各大舞會,而是故意“醜化”自己的形象,潛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甚至是不惜冒著危險化裝成精神病人潛入瘋人院進行調查,最終告訴人們一個最真實的情況,不僅開啟了新聞工作者進行隱秘調查的歷史先河,而且也用自己的勇於冒險和甘於奉獻的精神向人們證明了,女性以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韌性,成為這個世界的創造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