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魅族變革第一槍打響了:放棄機海戰術注重線下管道!

01、魅族變革第一槍打響了:放棄機海戰術注重線下管道!

魅族開始重視線下管道了, 這是創始人黃章回歸後最重要的動作之一。

“黃章回公司日常上班以後的一個重大決定, 就是要逐步做全國省代模式, 這是魅族大的戰略考慮。 ” 魅族旗艦機PRO7發佈會後, 魅族總裁白永祥在接受騰訊科技等媒體採訪時表示, 魅族的省代模式需要一定的時間完成, 不是一日兩日, 現在正在佈局中。

黃章複出以後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對魅族進行組織構架調整。 5月9日, 魅族宣佈將組建魅族事業部、魅藍事業部、Flyme事業部三大部門, 其中, 魅族董事長兼CEO黃章掛帥魅族事業部, 主導魅族及魅族高端品牌的相關業務;魅族高級副總裁李楠、楊顏分別負責魅藍事業部、Flyme事業部。

摒棄機海戰術

整個2016年, 從手機銷量上看, 魅族2016年定下了2500萬台出貨量目標, 為了這一目標魅族瘋狂開了十幾場發佈會,

最終全年還是只賣出2200萬台手機, 並未達標。

從競爭環境來看, 2016年線下管道強勢的OPPO、vivo、華為、金立等為代表的廠商增長迅速, 此外前幾名手機廠商的份額也越來越高, 兩級分化開始加劇。 2017年, 這一趨勢還可能繼續加強。

從資本市場看, 魅族早在2016年初就定下了“穩增長, 創利潤, 挺進IPO”的目標,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 魅族甚至在2016年初裁員近5%, 最終魅族在這一年度實現了10%的增長, 也實現了盈利, 但目前並未完成IPO, 在此之前, 魅族需要找到一個新的故事。

除此之外, 魅族管理層還面臨的一大情況是, 來自投資方阿裡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2017年魅族肯定不會推出那麼多產品, 一年最多發佈兩款產品, 更加獨立的魅藍事業部的機型相對會多一些,

但仍不會有2016年那麼多。 我們真的要精雕細琢, 我們要做了不起的產品, 每次發佈會組織更大的路演, 使其發揮更大的商業價值。 ”白永祥說。

線下管道比線上管道重要

曾經主要依靠線上銷售的手機廠商小米, 也已經在2016年進行了管道大改革, 重視起線下管道, 在全國數十個城市開設小米之家旗艦店。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 小米之家開設了149家門店, 覆蓋四五十個城市, 未來三年有希望開到1000家。

根據小米目前的營收狀況可以分析, 一旦小米之家3年後年營業額達到700億, 就意味著小米線上和線下幾乎可以達到旗鼓相當的局面。

在魅族內部, 線下管道的重要性目前也已經被拔至比線上管道更高的高度。

據悉, 魅族線上下管道方面的做法是,

在省代大的框架下, 為了更好地展示魅族的產品, 更好的服務使用者, 相比OV而言, 魅族會打造相對封閉的線下銷售體系。 這意味著, 為了保證服務水準和自身權益, 魅族對管道的掌控力, 將比OV更強。

魅族減少產品發佈, 摒棄機海戰術, 可能帶來的直接後果是手機出貨量減少。 如果這不可避免, 那麼魅族希望在出貨量減少的情況下, 利潤率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這對魅族未來登陸資本市場也有好處。 這時, 高端機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2016年, 魅族在高端手機市場面臨的三個難題全都集中在晶片上, 分別是與高通訴訟、三星沒有全網通以及聯發科沒有真正的旗艦晶片。 在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 魅族旗艦機也都採用了聯發科的晶片。

不過, 白永祥說, 這三個問題目前都得到解決了。 魅族PRO 7高配版則是首發了10nm的聯發科helio X30十核處理器。

隨著與高通和解的達成, 魅族預計還將在2017年年底推出搭載高通晶片的手機。

從內部看, 魅族的走勢會越來越好。 但從外部看, 手機市場越來越飽和, 集中度越來越高, 每打下一片市場也比以往更難, 留給黃章的時間並不多。

02、曾與OV/金立並稱“線下四小龍”的酷比手機, 如今品質問題頻出!

在繼波導手機多款被查出不合格之後, 近日酷比手機也被曝出上了黑榜!

近日, 遼寧省工商局發佈了手機類商品品質的抽查檢驗結果不合格名單, 酷比手機是“赫然在列”。

酷比手機上品質不合格黑榜, 顯然與其品牌理念“每一步為極致”格格不入, 或許這就是這個國產機知名品牌慢慢淡化出人們視線的主要原因?

據瞭解,酷比曾與OPPO、vivo、金立並稱“線下四小龍”並依託線下管道的優勢賺得盆滿缽滿,然而手機市場瞬息萬變,如今的OPPO、vivo已憑藉年輕化定位以及管道持續下沉躋身國產手機市場第一梯隊,金立手機以高品質著稱成為國產手機優秀的代表,唯獨酷比被狠狠的甩在後頭且難聞其聲。

此次先後多款產品上黑榜,酷比才引發關注。在遼寧省工商局手機類商品品質的抽查檢驗結果不合格通報名單中,酷比的koobeeM9因輻射連續騷擾品質問題而排在榜首。只是這樣的“亮相”是酷比不願意看到的也是讓消費者痛惜的。

作為音樂時尚手機的koobeeM9,連最基本的品質問題都得不到保證,就更別提“極致音質”和“完美體驗”了。縱觀近兩年酷比品牌發展,除了寥寥無幾的常規新品發佈,別無其他,尤其是在研發實力以及技術創新上更是看不到丁點兒成績,這也就不難理解產品品質問題頻出而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事實上,無論是品牌行銷還是管道運作,都是建立在好產品基礎之上的。產品品質不過關,其他做得再好都無用。酷比如果不想被消費者以及市場拋棄,就得多花點心思在手機產品品質上,最起碼將“每一步為極致”的品牌理念落到實處。

03、華為手機半年報:出貨7301W台,目標是佔據中國半壁江山

昨日下午,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正式公佈,智慧手機銷售大幅增長,上半年智慧手機及配件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

華為表示,2017年上半年智慧手機發貨量為7301萬部,同比增長21%。該公司表示,其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佔據了9.8%的份額,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

從手機分佈情況來看,大中華區發貨量同比增長24%,市場份額達到22.1%,歐洲同比增長18%,亞太地區的東南亞、中亞、日韓增幅最大,超過45%。

在大中華區,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同比增長24%,市場份額(含榮耀)達到22.1%。而餘承東對這個結果似乎還不是太滿意,表示按照華為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未來2到3年市場份額有望超過30%,甚至40%。

具體產品方面,華為中高端產品(2000元以上)發貨量占比提升至37%。其中,高端旗艦機Mate9及9Pro發貨量超過850萬台,P10及P10Plus超過600萬台,nova2及Plus版上市不到一個月已超過100萬台。

華為上半年消費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2%,至人民幣1054億元(約合156億美元)。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公司並未公佈淨利潤資料。由於華為並未公開上市,因此該公司僅選擇性的公佈了財務指標。該公司將銷售增長歸功於中高端智慧手機發貨量增加。

該公司表示,上半年公司總收入增長15%,至人民幣2831億元(約合420億美元)。公司總收入除了消費者業務還包括設備業務和企業業務的收入。該公司公佈營業利潤率為11%。

華為表示,該公司計畫到今年年底前將全球零售店數量增加至56000個,2016年5月份為35000個。

“雷軍說小米手機今年的目標是1000億元,而我們半年就已經完成了1000億元的收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會議上表示,“未來五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會只剩下三家:蘋果、三星和華為。起初中國市場前十名都沒華為,現在我們已經是中國市場第一名。”

華為對外發佈2017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資料顯示,華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8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率11%。

04、華顯光電宣佈全國首批全螢幕(18:9)模組產品正式量產

華顯光電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欣然宣佈今天正式量產全國首批全螢幕(18:9)模組產品,客戶為一家法國知名手機品牌。

隨著全球智慧手機品牌從第二季度開始調整市場策略,縮減對16:9顯示比例顯示模組的需求,計畫在下半年專注全螢幕(18:9或以上顯示比例)終端產品以刺激消費意欲,故多間品牌廠商推遲新品發佈,可見市場對全螢幕產品的需求殷切。

華顯光電行政總裁李健先生表示:華顯光電能成為全國首批全螢幕模組產品製造商實在令人振奮。

在行業面對各種挑戰下,本集團一直採取積極主動的應變措施,不斷加強產品研發並優化產品結構,重點推進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緊貼市場需求。

本集團的內嵌式(On-cell/In-cell)LCD模組產品以及高端低溫多晶矽(「LTPS」)LCD模組銷售日漸穩定,營業額占比不斷提升。

隨著本集團的上游LCD面板供應佈局逐步完整,本集團將持續開發高端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高質素手持移動終端產品的需求。

有關華顯光電(334.HK) 華顯光電技術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中國,為中國主要中小尺寸顯示模組供應商之一,主要從事研究與開發、製造、銷售及分銷主要供手持移動終端使用的LCD模組。

華顯光電的業務模式為以原始設計製造商(ODM)方式主要為手持移動終端製造商研發及供應LCD模組。

華顯光電智慧手機LCD模組產品備受國內外廠商歡迎,銷量名列前茅。

"一牛網線上":帶你一起查看最新最熱的手機/半導體資訊。 或許這就是這個國產機知名品牌慢慢淡化出人們視線的主要原因?

據瞭解,酷比曾與OPPO、vivo、金立並稱“線下四小龍”並依託線下管道的優勢賺得盆滿缽滿,然而手機市場瞬息萬變,如今的OPPO、vivo已憑藉年輕化定位以及管道持續下沉躋身國產手機市場第一梯隊,金立手機以高品質著稱成為國產手機優秀的代表,唯獨酷比被狠狠的甩在後頭且難聞其聲。

此次先後多款產品上黑榜,酷比才引發關注。在遼寧省工商局手機類商品品質的抽查檢驗結果不合格通報名單中,酷比的koobeeM9因輻射連續騷擾品質問題而排在榜首。只是這樣的“亮相”是酷比不願意看到的也是讓消費者痛惜的。

作為音樂時尚手機的koobeeM9,連最基本的品質問題都得不到保證,就更別提“極致音質”和“完美體驗”了。縱觀近兩年酷比品牌發展,除了寥寥無幾的常規新品發佈,別無其他,尤其是在研發實力以及技術創新上更是看不到丁點兒成績,這也就不難理解產品品質問題頻出而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事實上,無論是品牌行銷還是管道運作,都是建立在好產品基礎之上的。產品品質不過關,其他做得再好都無用。酷比如果不想被消費者以及市場拋棄,就得多花點心思在手機產品品質上,最起碼將“每一步為極致”的品牌理念落到實處。

03、華為手機半年報:出貨7301W台,目標是佔據中國半壁江山

昨日下午,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正式公佈,智慧手機銷售大幅增長,上半年智慧手機及配件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三分之一。

華為表示,2017年上半年智慧手機發貨量為7301萬部,同比增長21%。該公司表示,其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佔據了9.8%的份額,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競爭對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

從手機分佈情況來看,大中華區發貨量同比增長24%,市場份額達到22.1%,歐洲同比增長18%,亞太地區的東南亞、中亞、日韓增幅最大,超過45%。

在大中華區,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同比增長24%,市場份額(含榮耀)達到22.1%。而餘承東對這個結果似乎還不是太滿意,表示按照華為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未來2到3年市場份額有望超過30%,甚至40%。

具體產品方面,華為中高端產品(2000元以上)發貨量占比提升至37%。其中,高端旗艦機Mate9及9Pro發貨量超過850萬台,P10及P10Plus超過600萬台,nova2及Plus版上市不到一個月已超過100萬台。

華為上半年消費者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6.2%,至人民幣1054億元(約合156億美元)。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公司並未公佈淨利潤資料。由於華為並未公開上市,因此該公司僅選擇性的公佈了財務指標。該公司將銷售增長歸功於中高端智慧手機發貨量增加。

該公司表示,上半年公司總收入增長15%,至人民幣2831億元(約合420億美元)。公司總收入除了消費者業務還包括設備業務和企業業務的收入。該公司公佈營業利潤率為11%。

華為表示,該公司計畫到今年年底前將全球零售店數量增加至56000個,2016年5月份為35000個。

“雷軍說小米手機今年的目標是1000億元,而我們半年就已經完成了1000億元的收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會議上表示,“未來五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會只剩下三家:蘋果、三星和華為。起初中國市場前十名都沒華為,現在我們已經是中國市場第一名。”

華為對外發佈2017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資料顯示,華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8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率11%。

04、華顯光電宣佈全國首批全螢幕(18:9)模組產品正式量產

華顯光電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欣然宣佈今天正式量產全國首批全螢幕(18:9)模組產品,客戶為一家法國知名手機品牌。

隨著全球智慧手機品牌從第二季度開始調整市場策略,縮減對16:9顯示比例顯示模組的需求,計畫在下半年專注全螢幕(18:9或以上顯示比例)終端產品以刺激消費意欲,故多間品牌廠商推遲新品發佈,可見市場對全螢幕產品的需求殷切。

華顯光電行政總裁李健先生表示:華顯光電能成為全國首批全螢幕模組產品製造商實在令人振奮。

在行業面對各種挑戰下,本集團一直採取積極主動的應變措施,不斷加強產品研發並優化產品結構,重點推進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緊貼市場需求。

本集團的內嵌式(On-cell/In-cell)LCD模組產品以及高端低溫多晶矽(「LTPS」)LCD模組銷售日漸穩定,營業額占比不斷提升。

隨著本集團的上游LCD面板供應佈局逐步完整,本集團將持續開發高端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對高質素手持移動終端產品的需求。

有關華顯光電(334.HK) 華顯光電技術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中國,為中國主要中小尺寸顯示模組供應商之一,主要從事研究與開發、製造、銷售及分銷主要供手持移動終端使用的LCD模組。

華顯光電的業務模式為以原始設計製造商(ODM)方式主要為手持移動終端製造商研發及供應LCD模組。

華顯光電智慧手機LCD模組產品備受國內外廠商歡迎,銷量名列前茅。

"一牛網線上":帶你一起查看最新最熱的手機/半導體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