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忽視我的存在,毒你沒商量!”——最易誤食中毒的亞稀褶紅菇!

點擊上方“中國疾控動態”可訂閱哦!

雨季來臨, 又到了蘑菇(菌)出沒的季節。 森林中、荒地裡、枯樹上、牆角下, 隨外都可見到野生蘑菇的影子。 我國許多地區都有採食野生蘑菇的習慣。 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有1000餘種, 我國有400多種。 享受美味野生菌時有中毒甚至喪命的風險存在。 據不完會統計, 2004-2014年間我國報告毒蘑菇中毒事件576起, 致3701人中毒, 死亡786人, 病死率21.24%。

看看下圖, 見過嗎?吃過嗎?

可能會有小吃貨自豪的說:吃過!這不火炭菌嘛!

何為火炭菌?

火炭菌只是民間俗稱, 並非是一種菌, 而是一群灰不溜瞅的紅菇。 因其涼幹後可變成黑似炭色, 故而得此名。 下面這三張照片中的野生菌都被稱為火炭菌。

它們同屬同種, 絕對的親姐妹。 按左至右分別為密褶紅菇(Russula nigricans)、亞稀褶紅菇(Russula subnigricans)和稀褶紅菇(Russula densifolia)。 這三的長相是不是一般般?是滴, 絕沒有鵝膏屬“穿鞋帶帽穿裙”的臭美樣。 雖叫“紅菇”, 但菌蓋和菌柄卻是灰白色、淺灰色至灰黑色的, 沒一絲紅樣。

三者的區別僅是菌褶的疏密程度。 疏密是相對的, 沒有比較無法說誰疏誰密。 最重要的是:在這其貌不揚的三姐妹中, 密褶紅菇和稀褶紅菇能吃, 而亞稀褶紅菇劇毒!

鑒別不容易!

再看看下圖, 拎得清麼?拎不清是要死人的!三放到一塊PK, 當然是容易分辯了。 單個呢?還能分清嗎?實話實說, 僅從形態上鑒別,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只有從事毒蘑菇研究的專家或者是做分子鑒別, 才能分辯出個黑白。 故, 亞稀褶紅菇已成為我國最容易誤食且後果嚴重的毒蘑菇之首!

毒你沒商量!

這年頭“存在感”爆繃,火炭菌家二小姐也好刷個存在感。見人們眼裡只有那姐倆沒有它,咬牙地齒的說:忽視我的存在,毒你沒商量!誤食亞稀褶紅菇中毒頻頻發生,如雲南玉溪市某鎮1周之內因食火炭菌中毒28例,其中4例死亡,3例重症。

亞稀褶紅菇主要含有環丙-2-烯羧酸,劇毒,吃1朵可致命。主要造成橫紋肌溶解。一般多在進食後幾分鐘至2小時左右發病,最初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隨後出現全身肌肉疼痛、血尿、急性腎功能損害或衰竭。救治及時可不死,但如腎損害嚴重不可修復,就只能換腎或靠血液透析度日了。

亞稀褶紅菇不只產于雲南,甘肅、廣東、貴州、湖南、江西和海南等地也有分佈,多見於7-8月。近年來湖南、湖北、貴州也頻頻發生食用該菌中毒。

蘑菇嘗鮮請注意!

因火炭菌產量大, 價格親民,故常出現在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其實口感一般,與青頭菌相似,因是近親,都為紅菇屬。美味的野生菌有許多,如雞樅、乾巴菌、牛肝菌、雞油菌、松茸等等,不必糾結在火炭菌上。吃青頭菌就好了嘛,青頭菌無毒。實在想吃火炭菌,那就吃幹不吃鮮。因密褶紅菇和稀褶紅菇幹後變黑,而亞稀褶紅菇幹後不變黑。

最後,奉勸喜歡嘗鮮的小吃貨:“最好不要忽視毒蘑菇,否則你終將被它所害!”

小編:木木三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唄↓↓↓

毒你沒商量!

這年頭“存在感”爆繃,火炭菌家二小姐也好刷個存在感。見人們眼裡只有那姐倆沒有它,咬牙地齒的說:忽視我的存在,毒你沒商量!誤食亞稀褶紅菇中毒頻頻發生,如雲南玉溪市某鎮1周之內因食火炭菌中毒28例,其中4例死亡,3例重症。

亞稀褶紅菇主要含有環丙-2-烯羧酸,劇毒,吃1朵可致命。主要造成橫紋肌溶解。一般多在進食後幾分鐘至2小時左右發病,最初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隨後出現全身肌肉疼痛、血尿、急性腎功能損害或衰竭。救治及時可不死,但如腎損害嚴重不可修復,就只能換腎或靠血液透析度日了。

亞稀褶紅菇不只產于雲南,甘肅、廣東、貴州、湖南、江西和海南等地也有分佈,多見於7-8月。近年來湖南、湖北、貴州也頻頻發生食用該菌中毒。

蘑菇嘗鮮請注意!

因火炭菌產量大, 價格親民,故常出現在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其實口感一般,與青頭菌相似,因是近親,都為紅菇屬。美味的野生菌有許多,如雞樅、乾巴菌、牛肝菌、雞油菌、松茸等等,不必糾結在火炭菌上。吃青頭菌就好了嘛,青頭菌無毒。實在想吃火炭菌,那就吃幹不吃鮮。因密褶紅菇和稀褶紅菇幹後變黑,而亞稀褶紅菇幹後不變黑。

最後,奉勸喜歡嘗鮮的小吃貨:“最好不要忽視毒蘑菇,否則你終將被它所害!”

小編:木木三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