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大英帝國為何沒能將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二)——列強相互勾結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勝利, 讓英國看到了表面看似強大的古老東方帝國竟如此不堪一擊。 於是之後的數年間, 英國產生了將中國變成與印度一樣的殖民地的想法。 但英國人很快發現根本形不通, 除了中國國情與印度有很大差別外。 另一個重要原因也在於英國征服印度時與鴉片戰爭後的列強格局差別巨大。

昨天在《大英帝國為何沒能將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一)——列強格局》中已介紹過:一、與英國競爭中國的俄、法、美、日、德五國的實力要遠遠強於與英國競爭印度時的葡、西、荷、法四國;二、競爭印度時,

西班牙重心在美洲, 荷蘭重心在印尼, 葡萄太弱, 英國只有法國一主要對手。 競爭中國時, 英國往往要面對多個強國的參與或阻撓。 三、英國征服印度時間充裕, 有一百多年時間將競爭多手各個擊破。 在中國問題上則沒有各個擊破的時間與空間。

但是, 有人質疑。 既然英國也想效法在印度的做法, 獨佔中國。 那為何不見英國與其他列強發生爭奪戰爭, 反見英國夥同其他列強一起侵略中國?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

其一、英國征服印度時, 其本都是各自蠶食, 然後火拼。 英國一開始並無獨吞印度的想法, 也沒有能力阻止他國一起蠶食印度。 只是蠶食過程中衝突難免, 隨著矛盾不斷激發, 英國才產生了將對手驅逐的想法。 英國正是這樣一個個驅逐對手, 才獨佔印度。

在中國問題上, 英國尚無能力獨自吞下中國, 也沒辦法阻止他國染指。 於是《南京條約》簽訂後, 美、法相繼迫使清政府也簽條約。 英國既想獨佔, 又無力阻撓其他列強, 同時也想借其他列強之手共同剝削清政府。

於是就出現了英國夥同其他國家一起打劫中國的現象。 這也漸漸讓英國人明白了獨吞是不可能的, 於是放棄了將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的想法。

其二、英國征服印度時的實力狀況與鴉片戰爭後的實力狀況大不相同。 因為在十八世紀後半期, 英國發生了兩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大事情。 即1760年代的開始的工業革命, 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國富論》。

歐洲列強殖民擴張的動力, 前期主要是掠奪香料、黃金、白銀等, 後來才變成掠奪原料及商品市場, 再後來才是資本輸出。

英國征服印度前, 列強主要爭奪香料、金銀等, 及商品市場, 這些方面排他性很高, 所以各列強都想獨佔殖民地。 但是, 隨著工業革命, 英國製造業天下無敵, 商品競爭力亦無敵, 英國不需要封閉市場, 反倒需要其他國家開放市場, 於是《國富論》提出了自由貿易的觀點。

到鴉片戰爭之後的幾十年, 直至第二次工業革命, 美、德後來居上前, 英國的商品是最有競爭力的。 所以, 只要能打開中國國門, 英國依然能獨霸中國市場,

讓其他列強參與也無妨。

也就是說, 即使英國不獨吞中國, 只要能聯合其他列強一起打開中國國門, 憑藉英國無可匹敵的競爭力, 必定能獲得有經濟獨霸地位。 與其獨佔吃力不討好, 不如與其他列強一起強迫中國開放, 權衡利益之下。 英國放棄了將中國變成第二印度的想法。

總而言之,列強國際格局的不同,決定了英國不能將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

總而言之,列強國際格局的不同,決定了英國不能將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