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小龍蝦一樣丟人的入侵物種,被歐洲吃貨們吃絕種的非洲尼祿鱸魚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詩中提到了鱸魚很美味。 但其實鱸科魚類大多數都是肉食性魚類, 非常兇猛, 因此也肉質鮮美。 中國鱸魚在非洲的遠房親戚尼祿鱸魚, 可就有點兒不招人喜歡了, 它殘害其他魚類, 製造了多起當地魚類的滅門慘案。

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是世界上第二大淡水魚, 是一個古老的湖泊, 湖裡生活著許多稀有魚類。 可是, 一位不速之客卻使它們的末日提前到來了。

這位不速之客就是非洲大名鼎鼎的尼羅河鱸魚, 尼祿鱸是一種原產非洲的大型淡水魚類, 成熟的尼祿鱸平均體長 1.2米左右。 最初生長在在剛果河、尼羅河、塞內加爾河、查德湖, 1950年代被引進到非洲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位於東非的維多利亞湖。 由於尼祿鱸是迅猛的肉食性魚種、個體大、生長速度快, 很快就在維多利亞湖大量繁殖起來, 並使湖中的數百種他魚類和水生動物滅絕或瀕臨滅絕, 只有那些生活在石縫和淺水區的魚類倖免於難。 (它們甚至食用同類的幼魚)

尼祿鱸魚(Lates niloticus)尼祿鱸魚, 或者簡稱尼祿鱸, 英文名Nile Perch。 屬鱸形目尖吻鱸科, 是非常兇猛的掠食性魚類, 也是非洲最大的淡水魚。 廣泛分佈在整個非洲熱帶地區的各大河流中, 並被引進到維多利亞湖以及許多地區的水庫。 它們得分佈區域很廣, 會出現于查德湖、剛果河、尼羅河、塞內加爾河、圖爾卡納湖及其他河川流域, 亦曾在埃及馬雷奧提斯湖帶微咸的水中被發現。 其俗名包括African snook以及大量在非洲不同語言中的名字。

地圖中橙色區域為尼羅河鱸魚原產地, 淺橙色區域為入侵區域。

出口歐洲的尼祿鱸魚魚片

維多利亞湖尼祿鱸的迅速繁殖, 導致了尼祿鱸捕撈產量的迅速增加, 使當地捕漁業和魚片加工業迅速發展起來, 並使沿湖三國(肯亞、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三國的漁民和業者從中大大受益,

尼祿鱸產業也因此成為當地三國的支柱性產業。 尼祿鱸出口歐洲, 主要在產地國加工成魚片, 以200-800克的冰鮮魚片和500-1200克的冷凍魚片為主。 20013年出口到歐盟的尼祿鱸出口額高達4.32億歐元。

尼羅河鱸呈銀色,帶淡藍色。牠們有特別黑的眼,外圈呈鮮黃色。它們是最大淡水魚之一,最長可達近2米,重達200公斤。

成魚可棲息於湖中有充足含氧量的環境,幼魚則被限制在沿岸或有屏障之處。尼羅河鱸是兇猛的掠食者,以魚類(包含自己的同類)、甲殼類和昆蟲為食;幼魚則以浮游動物為食。

尼羅河鱸魚雖為入侵物種,但是在非洲,尼祿鱸主要加工成冷凍魚片出口歐洲市場,是絕對的出口水產品之王。尼祿鱸個體大、肉質雪白細膩、肌間刺少、味道中性,很符合歐洲人對白肉魚和白肉魚片的要求標準。在烏干達,尼祿鱸出口有時能超過咖啡出口,成為第一大出口農產品。烏干達出口的淡水魚中,尼祿鱸占90%,尼祿羅非魚等不到10%,主要出口到荷蘭、比利時、英國和德國。據科學家究發現,尼羅河鱸魚體內富含一種叫做“歐米加3型不飽和脂肪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對我們人類的心腦血管有益,能清除血脂、降低血壓並減輕心律不齊的症狀。

由於尼羅河鱸魚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對當地的水產業極為重要。羅河鱸在1954年由於經濟(漁業和糧食)上的目的,被宗主國英國引進東非的維多利亞湖 。

紅點處為維多利亞湖在非洲的位置,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尼羅河鱸的引進造成了維多利亞湖數百種的原生魚類完全滅絕或接近滅絕,約有超過200餘種維多利亞湖的特有魚種,由於尼羅河鱸的掠食和競爭而完全野外滅絕,只有少數種類仍飼養在北美和歐洲的水族館,等待未來可能的複育工作。 由於過度捕撈,尼羅河鱸的產量也在減少中

值得一提的是,尼祿鱸都是野生捕撈的。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已開始人工養殖尼祿鱸,其中最突出的是奈及利亞。奈及利亞曾經是野生尼祿鱸的主要捕撈國,由於資源衰退,而走上野生資源保護和養殖並舉的道路。

尼羅河鱸呈銀色,帶淡藍色。牠們有特別黑的眼,外圈呈鮮黃色。它們是最大淡水魚之一,最長可達近2米,重達200公斤。

成魚可棲息於湖中有充足含氧量的環境,幼魚則被限制在沿岸或有屏障之處。尼羅河鱸是兇猛的掠食者,以魚類(包含自己的同類)、甲殼類和昆蟲為食;幼魚則以浮游動物為食。

尼羅河鱸魚雖為入侵物種,但是在非洲,尼祿鱸主要加工成冷凍魚片出口歐洲市場,是絕對的出口水產品之王。尼祿鱸個體大、肉質雪白細膩、肌間刺少、味道中性,很符合歐洲人對白肉魚和白肉魚片的要求標準。在烏干達,尼祿鱸出口有時能超過咖啡出口,成為第一大出口農產品。烏干達出口的淡水魚中,尼祿鱸占90%,尼祿羅非魚等不到10%,主要出口到荷蘭、比利時、英國和德國。據科學家究發現,尼羅河鱸魚體內富含一種叫做“歐米加3型不飽和脂肪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對我們人類的心腦血管有益,能清除血脂、降低血壓並減輕心律不齊的症狀。

由於尼羅河鱸魚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對當地的水產業極為重要。羅河鱸在1954年由於經濟(漁業和糧食)上的目的,被宗主國英國引進東非的維多利亞湖 。

紅點處為維多利亞湖在非洲的位置,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尼羅河鱸的引進造成了維多利亞湖數百種的原生魚類完全滅絕或接近滅絕,約有超過200餘種維多利亞湖的特有魚種,由於尼羅河鱸的掠食和競爭而完全野外滅絕,只有少數種類仍飼養在北美和歐洲的水族館,等待未來可能的複育工作。 由於過度捕撈,尼羅河鱸的產量也在減少中

值得一提的是,尼祿鱸都是野生捕撈的。近年來非洲部分國家已開始人工養殖尼祿鱸,其中最突出的是奈及利亞。奈及利亞曾經是野生尼祿鱸的主要捕撈國,由於資源衰退,而走上野生資源保護和養殖並舉的道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