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視劇《前半生》結局心冷 家電業《後半生》未完待續

本周銀幕熱播劇《我的前半生》迎來了收官, 雖然開放式的結局令很多觀眾不滿意, 但這部劇始終有一些橋段、幾句臺詞讓人意猶未盡。 本是一部兩性題材的都市情感劇, 但把它看成“頹廢主婦逆襲劇”或“職場勵志劇”好像也毫無違和感。 全劇以羅子君的感情變故為主線, 講述了她以及她身邊人的感情故事。 其實追完這部劇你不難發現, 劇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轉變。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 也正應了那句話:“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有些改變是自主突破, 無論成敗, 享受的是改變的過程;而有些改變則是被逼無奈, 不管接受與否, 都要被時間和事件推著走。 這句話放在如今的樂視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25日晚間, “樂視員工信用卡額度驟降到1塊錢”的消息刷爆網路。 眾所周知, 進入今年以來, 樂視的危機不斷擴大, 最近欠債的風波也愈演愈烈。 為此, 諸多金融機構申請凍結賈躍亭夫婦名下的資產,

樂視大樓更是成了“討債旅館”。

昔日的颯爽英姿已不再, 如今的樂視牆倒眾人推, 就連街邊嗑瓜子的大爺大媽也要說上兩句閒話。 可比樂視還慘的卻是樂視員工, 不僅被公司欠薪克扣福利, 還被半個獵頭圈拉黑,

如今信用卡都沒法好好用了, 徹徹底底的淪為“背鍋俠”。 對於樂視員工來說, 曾經也算光鮮的職業說沒就沒了, 想想未來的職業發展難免一把辛酸淚。

被動的改變大多始於悲劇, 而主動的改變更多是為了趨利避害, 這在生意場上尤甚。 反觀劉強東的京東大業與樂視相比可謂先發制人。

本周, 順豐與菜鳥剛剛和解不久, 京東和天天快遞又撕起來了。 表面上是因為天天快遞服務品質的問題導致雙方終止合作, 實際上這是京東自建物流戰略擴張的一步棋。 曾經電商和快遞本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隨著時代的發展, 利益衝突讓彼此變得不和諧。 只是這樣的趨勢, 未來兩者可能還會上演更多的博弈。

其實, 人都是害怕改變的, 改變意味著脫離舒適區, 打破人類固有的惰性, 帶來恐慌。 之所以感到恐慌, 是因為改變後未知的結果。 也許好也許壞, 也許僅僅是為了保住地位、維持現狀。 7月26日, 有外媒報導稱, 小米獲得了10億美元三年期再融資。 與此同時, 小米正線上下展開一場銷售管道的轉型之戰。

此前不斷有傳聞爆出, 在整個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期間, 小米手機銷量一度大幅下滑。 為了保住小米在國產手機市場中的地位, 小米於2016年年初開始線上下鋪設小米之家店鋪, 並於近期加速擴張。 至此, 雷軍很樂於強調公司的轉型定位, 在7月26日小米5X發佈會上,他表示“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一家新零售公司。”

電視劇有大結局,但我們的生活沒有。況且不是每個人都有羅子君的好命,在生活陷入困境時總有人出手相救,從此走上開掛人生。歸根結底,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改變,而改變本身也並沒有想像中可怕。最壞的結果無非是走錯了路,從頭再來。

在7月26日小米5X發佈會上,他表示“小米是手機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更是一家新零售公司。”

電視劇有大結局,但我們的生活沒有。況且不是每個人都有羅子君的好命,在生活陷入困境時總有人出手相救,從此走上開掛人生。歸根結底,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改變,而改變本身也並沒有想像中可怕。最壞的結果無非是走錯了路,從頭再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