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靜穆:在民俗中沉思愛的信仰——納建忠的《齋月 沙甸》攝影作品

民俗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 它起源於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

在各個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 是一種來自於人民, 傳承於人民, 規範人民, 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可以說, 自有人起便有民俗。

儘管民俗源起于具體的現實生活需要, 但對遠古的先民來說, 事之成敗不僅取決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技藝經驗, 而且也關聯於許多未知的神秘力量, 甚至, 這些被稱為“神”的力量較現實經驗更為直接地促成了種種社會規範。 對神的敬畏植根于每個社會成員內心深處, 通過儀式不斷得到應證, 在民俗生活的實踐中逐漸統一, 從個體的信念昇華為群體的信仰。 如果說民俗是形而下的具體社會形式, 那麼信仰就是默默維繫它的形而上規範。

隨著社會制度體系化完善, 信仰凝結為宗教。 作為信仰的制度化實現, 宗教有著顯著的組織性和強制性, 並更直接與政治相糾纏, 以至於常常發展出與教旨相悖的群體性行為。 縱觀歷史, 不管是宗教內部的爭端, 還是宗教對異教徒的迫害,

以及不同宗教間的相互傾軋, 無不令人扼腕!然而, 這些顯然都不是任何一個宗教的教義所願。 仔細翻閱各大宗教的經書, 字裡行間無不飽含對愛的呼喚, 對美的崇尚, 對和平的願景!所不同的只是習俗。

正是構成習俗的各種具體差異, 如語言、儀式、飲食起居等,

讓不同文化的人群產生了交流的障礙, 久而久之便孳生出隔閡, 進而發展成爭端。 對此, 一代又一代的各族、各宗教中的有識之士都在為人與人的溝通不懈努力著。 在諸多促進融合與相互理解的方式中, 藝術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因為藝術不會像政治談判那樣生硬, 亦不像生活那樣散漫, 而是形上之思與形下之器的完美綜合體:它沒有強制性, 卻充滿親和力;它沒有說教, 卻能夠感染;它不去指責, 卻不乏啟示。

攝影術的普及, 讓藝術的溝通價值倍增, 尤其在當下這個人手一台多媒體移動終端的時代, 我們有機會和責任去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與寬容。 納建忠深知這一點, 作為一位回族攝影師, 他多年來一直把鏡頭對準他生長的回族聚居地——沙甸, 用相機呈現穆斯林同胞的真實生活, 呈現這個位於祖國邊陲的小鎮的民俗, 呈現一方水土的真切文化。

因為回到生活, 納建忠的攝影作品很少展示恢巨集的景觀, 也沒有抽象的概括, 更沒有華麗的形式。 他新近拍攝的《齋月•沙甸》以長篇累牘的黑白照片,不厭其煩地紀錄了沙甸回族2016的整個齋月生活。儘管這部專題長達80頁,但我相信無論是一位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都會仔細地欣賞每一張圖片,因為從中不僅能感受到別樣的民俗,感受信仰的真諦,享受視覺的愉悅,而且還能從中看到與自己一樣活生生的人,一樣需要衣食住行的人,一樣嚮往寧靜與安詳的人!

從齋月頭一天的鑼鼓遊行到次日淩晨三點半清真寺的燈與月開始,我們跟隨納建忠的鏡頭走進沙甸回族的齋月生活。伴著悠揚的頌經聲,家家戶戶早起,老老少少圍在餐桌前享用封齋飯,其樂融融。淩晨近六點,隨著清真寺傳來的叫拜聲,人們開始履行一天的拜功。其後的每天封齋的13個小時內,除了禮拜功課,生活一如常態。伊斯蘭教曆齋月第27個夜稱為“蓋德爾夜”,沙甸的全體穆斯林徹夜不眠禮拜;其後的第二天,村鎮裡再次響起了鑼鼓聲,這是為“大開齋”作準備的訊號。“大開齋”意味著齋月的結束,是十分莊重的節日,不是為了戒律的解除,而是為著信仰而履行一個月的遵守的見證。

儀式在納建忠的這部影集裡很少,但信仰卻顯現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它們是如此地真切,如此地自然,如此地詳和……從那些孩童的歡笑、長者的穩健、家庭的和諧,井然的秩序、潔淨的街道、豐盛的食物,樸素的著裝、從容的言行、幸福的表情之中,看不出一絲做作與玄虛,只有發自內心的虔誠,而宗教在這裡回歸民俗,還原為信仰,還原為人之為人的愛。

《齋月•沙甸》是視覺的盛宴,但品味卻終歸於靜穆,不只是對信仰體制的敬畏,而更是對內心原則的遵守。作為一位沙甸的穆斯林,納建忠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個隨和的人,他之所以一直以這樣的方式拍攝大概不過是想把個人的交往方式分享為群體間的溝通吧!相信每一位懷抱愛心的人都能從中感受到共鳴,在黑白間看到陽光,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求同存異,尊重彼此的習俗及個性,用寬容共建美好家園。

2017年7月5日淩晨于唐吉訶德堡

宣宏宇/文 納建忠/圖

他新近拍攝的《齋月•沙甸》以長篇累牘的黑白照片,不厭其煩地紀錄了沙甸回族2016的整個齋月生活。儘管這部專題長達80頁,但我相信無論是一位穆斯林還是非穆斯林,都會仔細地欣賞每一張圖片,因為從中不僅能感受到別樣的民俗,感受信仰的真諦,享受視覺的愉悅,而且還能從中看到與自己一樣活生生的人,一樣需要衣食住行的人,一樣嚮往寧靜與安詳的人!

從齋月頭一天的鑼鼓遊行到次日淩晨三點半清真寺的燈與月開始,我們跟隨納建忠的鏡頭走進沙甸回族的齋月生活。伴著悠揚的頌經聲,家家戶戶早起,老老少少圍在餐桌前享用封齋飯,其樂融融。淩晨近六點,隨著清真寺傳來的叫拜聲,人們開始履行一天的拜功。其後的每天封齋的13個小時內,除了禮拜功課,生活一如常態。伊斯蘭教曆齋月第27個夜稱為“蓋德爾夜”,沙甸的全體穆斯林徹夜不眠禮拜;其後的第二天,村鎮裡再次響起了鑼鼓聲,這是為“大開齋”作準備的訊號。“大開齋”意味著齋月的結束,是十分莊重的節日,不是為了戒律的解除,而是為著信仰而履行一個月的遵守的見證。

儀式在納建忠的這部影集裡很少,但信仰卻顯現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它們是如此地真切,如此地自然,如此地詳和……從那些孩童的歡笑、長者的穩健、家庭的和諧,井然的秩序、潔淨的街道、豐盛的食物,樸素的著裝、從容的言行、幸福的表情之中,看不出一絲做作與玄虛,只有發自內心的虔誠,而宗教在這裡回歸民俗,還原為信仰,還原為人之為人的愛。

《齋月•沙甸》是視覺的盛宴,但品味卻終歸於靜穆,不只是對信仰體制的敬畏,而更是對內心原則的遵守。作為一位沙甸的穆斯林,納建忠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個隨和的人,他之所以一直以這樣的方式拍攝大概不過是想把個人的交往方式分享為群體間的溝通吧!相信每一位懷抱愛心的人都能從中感受到共鳴,在黑白間看到陽光,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求同存異,尊重彼此的習俗及個性,用寬容共建美好家園。

2017年7月5日淩晨于唐吉訶德堡

宣宏宇/文 納建忠/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