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中藥:針灸療法預防治療哮喘、慢阻肺、肺氣腫的方法!

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中的瑰寶, 遠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早有針灸治療哮喘的記載。 針灸治療哮喘貴在辨證取穴和巧用補瀉等不同手法。

一 常用穴位

1、熱喘:可選肺俞、列缺、天突、豐隆、曲池、定喘、喘息、內關、膻中、少商等穴, 宜強刺激, 瀉法, 不留針。

2、寒喘:可取肺俞、列缺、膻中、中脘、膏肓、足三裡等穴, 宜用弱刺激, 補法。

3、虛喘:多為緩解期。 常取腎俞穴、關元、氣海、足三裡、膏肓等穴, 宜用弱刺激, 補法。

4、實喘:多為發作期。 宜選取肺俞、風門、尺澤、豐隆、膻中等穴, 用強刺激, 瀉法。

二 其他療法

除體針外, 還可選用耳針(取平喘, 腎上腺、肺、氣管、交感、神門等)、手針、足針、面針等。 此外也有人在大椎、膻中等穴位用艾絨瘢痕灸治療哮喘, 也有一定療效。

三 針灸防治哮喘的機制

研究證明,

針刺天突、膻中、肺俞、定喘等穴, 可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 氣道阻力下降, 喘息減輕或消失, 推測主要是通過穴位刺激, 疏通經絡氣血, 反射性的緩解支氣管痙攣。 針刺還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 因此針灸在平喘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此外足三裡、關元等穴有強身健體的功效, 可提高免疫力, 這也是針刺能預防治療哮喘的機制之一。

四 注意事項

進行針灸刺激療法效果是肯定的, 但兒童不宜配合, 故要小心。 因此首先要消除孩子顧慮, 取得合作, 還要有家長陪伴, 做好固定。 胸部針刺治療時不要過深, 以防刺傷肺部組織造成氣胸, 其他部位要注意避開血管和神經等。 有暈針史的患者禁用。

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提醒:針灸療法並不是適合所有人, 一定要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 針灸療法也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療法進行, 不能代替常規藥物治療, 特別是重症哮喘或哮喘發作期更不能因為針灸療法而停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