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旅遊年”助力中國東盟合作更緊密

泰國在2016中國—東盟旅遊博覽會旅遊展上展示泰國傳統美食製作。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攝

2017“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日前在菲律賓拉開序幕。 期間, 雙方將舉辦“美麗中國—冰雪之旅”東南亞聯合推廣、湄公河旅遊論壇、東盟博覽會旅遊展等一系列旅遊交流活動。 旅遊通民心、促交流, 一直都是中國和東盟關係的亮點。 今年, 在旅遊年的帶動下, 旅遊將有望成為雙方關係的新支撐、雙方發展的新動能,

進而助力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互為最大目的地和客源地

中國與東盟是友好近鄰, 千百年來, 雙方人民往來密切。 目前, 中國與東盟互為最大的海外旅遊目的地和客源地, 每週有2700多個航班往返於中國與東盟國家。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 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旅遊往來升溫, 已逐步形成雙向交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中國公民出國旅遊始於東盟各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 泰國就已經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 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最早的一批出境遊目的地, 多年來一直受到中國遊客的喜愛。 2005年老撾正式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 至此, 東盟十國全部向中國遊客敞開了大門。

據統計, 目前中國已成為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的最大客源國, 是新加坡的第二大客源國, 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客源市場。 去年, 中國赴泰國遊客數量達到923.91萬人, 同比增長21.1%, 排在中國赴東盟各國旅遊人數之首。 去年, 赴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的中國遊客數量也突破了200萬人次, 並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

同時, 中國對東盟遊客的吸引力也在持續上升。 中國主要客源市場前15位國家中, 有6個是東盟國家。 去年, 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國來華旅遊人數均超過百萬人次, 且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其中, 越南來華旅遊人數達316.73萬人次, 同比增長46.6%。 毗鄰東盟的廣西每年超過300萬人次的入境遊客中, 近一半來自東盟國家。

交通方便、性價比高、簽證便利是中國遊客青睞東盟旅遊的三大原因。 年輕人已成為赴東南亞旅遊的主力人群。 東盟各國正在簡化中國遊客入境手續, 為中國遊客開闢“綠色通道”。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 泰國減免中國遊客簽證費, 並將延長減免期限。 馬來西亞日前向中國遊客推出電子簽證和免簽證專案, 柬埔寨政府也宣佈向中國遊客發放3年多次往返簽證, 老撾、緬甸、汶萊等國也簡化了中國遊客簽證申請流程。 業內人士表示, 旅遊年的舉辦, 有望大幅提升中國遊客赴東盟旅遊意願, 今年將引爆東盟旅遊市場。

帶熱多領域務實合作

快速的增長、龐大的數字給東盟國家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據泰國外交部資料,

去年中國遊客為泰國帶去了44.6億泰銖, 今年將繼續增加, 預計達到52億泰銖。 據印尼中央統計局資料, 中國遊客在印尼人均消費超1100美元。 印尼中央統計局主任蘇哈裡延托表示, 印尼目前更多的是依靠中國推動旅遊業發展。

目前, 中國與東盟各國旅遊機制不斷完善, 旅遊合作平臺不斷豐富, 已經建立起多層次、多管道的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 其中既有中國與東盟在“東盟對話”框架下定期舉辦的“10+3旅遊部長會議”, 又有中國與東盟成員國間單獨的旅遊合作協定與機制。 此外, 雲南、廣西等省區與相鄰國家地區的旅遊交流合作也日趨頻繁。 據悉, 旅遊已被確定為今年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主題, 將以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為契機, 以貿易、投資、旅遊合作為重點,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

中國東盟旅遊合作,為東盟國家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據報導,菲律賓旅遊部成功地吸引了中國投資商開發伊洛伊洛省的一座城鎮,包括建立一座擁有港口、機場、商場、主題公園、酒店的主題小鎮。蜂擁而至的中國遊客需求引發了柬埔寨當地新一輪的民航創業潮。2016年,柬埔寨國際民航市場規模擴大了10%,這一資料在過去的6年裡提升超過兩倍。目前柬埔寨有4家本地航企提供服務,今年至少有兩家新航企開始運營。

成為中國東盟關係新動能

舉辦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開啟了中國東盟旅遊合作的新時代。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表示,中國—東盟旅遊交流已跨入3000萬人次時代,旅遊必將進一步密切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政治、經濟、人文往來,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與東盟都處於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都已經邁入大眾旅遊時代。舉辦旅遊合作年,將推進中國和東盟的旅行便利化,加強旅遊資源推介,擴大旅遊相互投資,完善旅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搭建更多旅遊合作平臺。

去年9月,在老撾萬象舉行的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領導人共同將2017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表示, 旅遊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樑,是人與人最直接、最自然的交流方式。旅遊合作一直是中國—東盟關係的亮點之一。旅遊有力帶動了中國和東盟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在促進雙方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為雙方關係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民意和社會基礎。開展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活動,不僅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利益,有利於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加強文化互鑒,也將為本地區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關於中國和東盟未來的旅遊合作,楊秀萍建議,一是進一步健全中國—東盟旅遊部門交流合作機制。二是積極發掘旅遊合作新動能,拓展旅遊合作新模式。生態旅遊有利於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日益受到重視,雙方可進一步拓展在此領域的合作。雙方旅遊機構和企業可充分利用互聯網,更好地宣傳推介特色旅遊資源。同時加強資源整合和資訊共用,使旅遊帶動更多產業的發展。三是促進互聯互通建設。借助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不斷完善旅遊交通設施和服務設施。更加重視“軟體”的互聯互通,為人文往來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四是提升旅遊服務品質。雙方旅遊機構和企業應著眼於旅遊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準。雙方應下大力氣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切實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

(責編:劉佳、連品潔)

以貿易、投資、旅遊合作為重點,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

中國東盟旅遊合作,為東盟國家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據報導,菲律賓旅遊部成功地吸引了中國投資商開發伊洛伊洛省的一座城鎮,包括建立一座擁有港口、機場、商場、主題公園、酒店的主題小鎮。蜂擁而至的中國遊客需求引發了柬埔寨當地新一輪的民航創業潮。2016年,柬埔寨國際民航市場規模擴大了10%,這一資料在過去的6年裡提升超過兩倍。目前柬埔寨有4家本地航企提供服務,今年至少有兩家新航企開始運營。

成為中國東盟關係新動能

舉辦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開啟了中國東盟旅遊合作的新時代。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表示,中國—東盟旅遊交流已跨入3000萬人次時代,旅遊必將進一步密切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政治、經濟、人文往來,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與東盟都處於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都已經邁入大眾旅遊時代。舉辦旅遊合作年,將推進中國和東盟的旅行便利化,加強旅遊資源推介,擴大旅遊相互投資,完善旅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搭建更多旅遊合作平臺。

去年9月,在老撾萬象舉行的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領導人共同將2017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表示, 旅遊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樑,是人與人最直接、最自然的交流方式。旅遊合作一直是中國—東盟關係的亮點之一。旅遊有力帶動了中國和東盟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在促進雙方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為雙方關係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民意和社會基礎。開展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活動,不僅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共同利益,有利於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加強文化互鑒,也將為本地區乃至世界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關於中國和東盟未來的旅遊合作,楊秀萍建議,一是進一步健全中國—東盟旅遊部門交流合作機制。二是積極發掘旅遊合作新動能,拓展旅遊合作新模式。生態旅遊有利於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日益受到重視,雙方可進一步拓展在此領域的合作。雙方旅遊機構和企業可充分利用互聯網,更好地宣傳推介特色旅遊資源。同時加強資源整合和資訊共用,使旅遊帶動更多產業的發展。三是促進互聯互通建設。借助東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不斷完善旅遊交通設施和服務設施。更加重視“軟體”的互聯互通,為人文往來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四是提升旅遊服務品質。雙方旅遊機構和企業應著眼於旅遊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準。雙方應下大力氣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切實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

(責編:劉佳、連品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