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富碳農業,將“綠色”輻射進特色小鎮

關注“文旅智慧特色小鎮”

多年實操經驗全面解讀特色小鎮開發模式

住建部日前印發《關於保持和彰顯特色小鎮特色若干問題的通知》,

明確:發展特色小鎮要樹立生態綠色理念, 完善綠色政策頂層設計, 建設運營全過程要強化生態綠色思維, 產業選擇須兼顧“特色”與“綠色”。

業內專家指出, 剛剛興起的富碳農業, 是一條推動特色小鎮綠色發展的“金光大道”。

什麼是富碳農業?與特色小鎮建設又有什麼關係, 如何踐行落地?本文一一解惑。

何為“富碳農業”?

如果說社會的命脈是經濟, 那麼自然生態的命脈則是碳。

地球又被稱為碳星球, 因為地球所有的生命體中, 碳是基礎元素, 自然萬物的生長和繁衍, 實際是碳迴圈的不同表現形式。

富碳農業是指:將工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巨量的、大自然不能自然消納的二氧化碳富集後, 應用於農業生產, 將二氧化碳有機地使用、轉化為碳水化合物,

並以糧食或其它幹物質的形式儲存在地球表面, 創造促進農、林、牧、副、漁業單產大幅提高。 秸稈等其他幹物質, 可以加工成為化工、建築、燃料等原料回饋工業生產。

富碳農業掀起中國“第三次農業變革”

回溯歷史, 中國農業曾經發生過兩次意義深遠的變革。

牛耕、犁耕的運用, 在廣泛意義上, 被認定為是我國農業技術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變革。

工業化革命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農業逐漸從原始農耕, 進化為機悈、化肥、農藥、種子等器具及技術的發展, 這一階段被認為是中國農業的第二次變革。

不可否認, 在農業生產獲得高產量的過程中, 化肥、化學農藥是“大功臣”, 然而它們亦是導致土壤破壞、生態破壞、大氣環流破壞的元兇。

富碳農業提出了第三次農業變革。 探索和實踐富碳農業的發展方式, 有助於系統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糧食短缺、困難立地四大綜合性難題。 同時, 其也是解決三農、城鎮化、農村土地流轉問題, 及助推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綠色發展”的法寶, 是促進整個地球生態良性迴圈的正確路徑。

推動特色小鎮綠色發展

作為一種全新的農業理念和模式, 富碳農業馴服了二氧化碳這匹“野馬”, 將企業減排的壓力化為經濟動力, 旨在實現工業排碳與農業固碳的良性迴圈, 並將這股生態能量輻射至眼下炙手可熱的特色小鎮。

實踐證明, 富碳農業宣導的迴圈經濟, 是實現特色小鎮綠色發展的上佳選擇,

推動小鎮踐行低碳生活、和諧生產, 宜居又宜業。

個案一:衢州迴圈經濟小鎮

衢州迴圈經濟小鎮中國首個自主迴圈型特色小鎮。

衢州迴圈經濟小鎮以節能環保產業為支撐, 優化資源利用, 提高資源生產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 小鎮將在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各個環節實現迴圈經濟理念, 實現產業專案、公共輔助、物流傳輸、環境保護、管理服務等的一體化建設, 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發展。

衢州迴圈經濟特色小鎮已經建成了氟化工迴圈經濟產業鏈、氯鹼化工迴圈經濟產業鏈、石油化工迴圈經濟產業鏈、鈷銅新材料資源迴圈經濟產業鏈、餘熱余能利用迴圈鏈、水利用迴圈鏈、固體廢物再生利用迴圈鏈等,

將綜合性解決衢州各類“垃圾”處理問題, 破解城市環保難題。

個案二:黑龍江秸稈小鎮

秸稈小鎮就是生物質能和迴圈經濟的完美結合。 生物質能就是指, 通過燃燒將固體生物質轉換成熱能, 即可燃氣體、焦油等能量, 而秸稈燃燒後產生的生物質燃氣可以作為生活能源迴圈使用。 此外, 像林木廢棄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糞及一切可燃性農林廢棄物均可轉換為生物質燃氣, 供每家每戶使用。

黑龍江秸稈小鎮, 將以生物質燃料直接替代煤炭,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同時以生物燃油替代石化燃油, 減少碳氫化物、氮氧化物等對大氣的污染, 致力於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輕環境壓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