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別說三個男人,十個男人也配不上一個陸小曼

陸小曼像是一個貪戀凡塵的天使, 被罰墜落人間。 其實, 她根本不需要與凡夫俗子太過親近, 偶爾來人間走走就好了……可她偏不!

1.把青澀給了王賡

1903年, 陸小曼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富貴之家, 生活在所有姑娘夢寐以求的童話城堡, 從小被簇擁, 接受中西文化的薰陶, 智慧與美貌兼備, 18歲就精通英語、法語, 能演得戲劇, 畫得書畫, 寫得一手好文章, 堪稱完美。

待小曼出落得越發標緻, 上門求親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 陸氏夫婦倒是個明白人, 懂得女兒的心思。 要嫁就要嫁個“有才”的!錢財, 又算得了什麼。

最終, 陸氏夫婦覓得良婿,

誰也沒有想到, 這個傢伙竟然是個十足的窮小子。 陸氏夫婦瘋了不成?老眼昏花?好歹人家出身名門, 流連於各大社交場合, 識人功夫不可小覷。

窮小子, 叫王賡。 畢業于清華大學, 同年赴美留學, 獲得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士學位。 短短的幾年內, 從航空局委員到哈爾濱員警廳廳長。 雖說年長小曼七歲, 但這樣一個既有文學修養又有軍校背景的人, 與小曼也算是“門當戶對”。

19歲那年, 陸小曼稀裡糊塗地嫁給了他。

陸家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場面之闊氣, 轟動京城。 一場難忘的婚禮, 一個高大英俊有前途的丈夫, 一個足夠揮霍, 享受生活的未來, 若是放在一般人身上, 怕是折壽十年也願意的。 可, 陸小曼哪裡是一般人。

她年輕貌美, 浪漫, 有才學, 怎麼能做金絲雀呢?要做, 也是展翅高飛的鷹。

她曾在日記中寫道:“她們(母親)看來夫榮子貴是女子的莫大幸福, 個人的喜、樂、哀、怒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也難怪她不能明瞭我的苦楚。 ”

是啊!她不過才19歲, 還是個富有幻想的姑娘, 需要精神需求, 需要愛情灌溉的姑娘。 而王賡, 他是不懂這些的, 他的眼裡只有工作。

說到底, 他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陸小曼痛苦極了!她開始為自己找樂子。 與名媛們聚會、喝酒、打牌、跳舞、看戲, 深夜才歸, 清晨不起, 過著“充實”的生活。 看著她這個亂糟糟的樣子, 王賡指責他, 一個女人家抛頭露面, 像什麼樣子!陸小曼頂嘴回應, 訴說一個人的苦悶無聊。 說到動情處, 專撿一些難聽的話。 王庚招架不住,

用了一招:惹不起躲得起。

陸小曼就更抓狂了。

2.把最愛給了徐志摩

一次聚會, 徐志摩對陸小曼一見鍾情, 迅速展開攻勢。 只要是接觸到陸小曼的人, 無論男女, 沒有一個不被她身上自帶的光環所吸引。 徐志摩浪漫、多情, 情感細膩, 很快也得到了陸小曼的回應。

如果說, 陸小曼對王賡不忠, 不如說徐志摩的懂得, 不如說王賡的拱手相讓。 王賡和徐志摩本是師兄弟, 甚少來往。 遇到陸小曼後, 徐志摩總是藉故登門造訪。 工作狂王賡, 無法抽身, 只得叫陸小曼招呼。 若陸小曼想出去玩, 王賡會讓徐志摩陪或讓陸小曼去找徐志摩。

一來二去, 兩人的感情也急速升溫, 一發不可收拾。 放在現在, 徐志摩就是一個不折不扣“小三兒”。 可惜, 大多人的矛頭還是指向了陸小曼。 是呵, 誰叫他穿上了一層“詩人”的外衣, “詩人”本是多情的。

陸小曼顧不得那麼多了, 她要的, 徐志摩能給的。 徐志摩要的, 她也能給, 他們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這真是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傻女人, 什麼都不要了。

當她排除萬難,

能與徐志摩攜手時, 殘酷的現實又一次降臨。 徐家雖勉強答應婚事, 但提出三個條件:結婚費用自理, 家庭概不負擔;婚禮必須由胡適做介紹人, 梁啟超證婚, 否則不予承認;結婚後必須南歸, 安分守己過日子。

陸小曼一一答應, 毫無怨言。 他們的婚禮草草了事, 與之前的風光天壤地別。 婚禮上, 梁啟超毫不客氣羞辱了陸小曼。 一女嫁二夫, 本不是光彩的事, 再加上生活奢靡, 陸小曼成了世俗中的眾矢之的。 那個驕縱任性的大小姐, 把一切都忍了下去。

他們的結合, 像是掉進了蜜罐裡, 好是令人舒暢。 一天天過去, 兩人的差異也顯現出來。 過慣了紙醉金迷的日子, 陸小曼照常跳舞、打牌、聽戲。 徐家看不慣她的作為, 一氣之下斷了他們的經濟, 徐志摩只得多講課、多寫詩文賺取稿費。陸小曼委屈至極,他們眼裡的“奢靡”生活,不過是自己最平常不過的消遣。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視劇中的情節:窮小子因暗戀富家女幫其離家出走,兩人共患難,攜手共進。那段日子,是窮小子最幸福的日子。某次聚會,窮小子提起年少時的這一幕,富家女邊回憶邊感歎“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從一出生,我就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離開家後,吃不飽住不好,沒有錢的日子太難了!”窮小子苦笑,默默端起水杯自飲。

瞧,這就是差距。

差距讓陸小曼和徐志摩有了隔閡。為了滿足她的高消費,他不得已多做兼職,他是愛她的。她也是愛他的,但她看到的只是“他不再花費更多的時間陪伴我了”“他怎麼可以不在意我的精神世界”“那個浪漫風趣的愛人,怎麼能為了俗氣的錢財充斥著全部的生活”……

陸小曼又怎麼懂得賺錢不易的艱辛?

我倒可憐起這個傻女人來,一個隻為愛情就赴湯蹈火的女人,一個不去計較得失的女人,一個不過是為了追求純粹愛情的女人,怎麼就成了紅顏禍水?若她真的在意金錢,又怎會嫁給窮小子王賡,又怎會嫁給大學教授徐志摩,又怎麼會輕易拒絕美國好萊塢的影業公司的電影邀請?

讓徐志摩耗費精力得來的錢財,她可以輕而易舉得到。所以說,是徐志摩給不起而已。而陸小曼,只是不懂得人世間的遊戲規則,不懂得走出自己幻想的世界而已。

3.把成長留給翁瑞午,把落寞留給自己

偶然的機會,陸小曼結識了風趣幽默,懂得阿諛奉承的翁瑞午。一次,陸小曼身體不適,翁瑞午勸她抽幾口鴉片,能減輕病痛,還為其提出按摩的好意,他是著名推拿醫生王松山的學生。

沒幾日,閒言碎語又接踵而至。陸小曼當不存在,也不在乎,她的心在徐志摩那裡,誰也奪不去。徐志摩天性灑脫,覺得小曼的身體時好時壞,有了翁瑞午的推拿,她能舒適點兒,自己也能省心點兒。他曾在日記中寫:“曼的身體最中我愁,一天二十四小時,她沒有小半天完全舒服,我沒有小半天完全定心。”

徐志摩似乎忘記了,自己如何從王賡的手中搶到陸小曼的,似乎忘記了陸小曼曾對他說的苦悶和需求了。

1931年11月,為了趕上林徽因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禮堂的演講,徐志摩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郵政機飛往北京。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因大霧影響,飛機觸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心痛不已,在書桌前寫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陸小曼突然從童話世界如夢初醒,從此只穿素衣,過著平淡的日子。

1989年,蘇雪林給趙清閣的信中回憶陸小曼痛失徐志摩時說:“我記得她的臉色,白中泛青,頭髮也是蓬亂的,一口牙齒,脫落精光,也不另鑲一副,牙齦也是黑黑的,可見毒癮很深。不過病容雖這樣憔悴,舊時丰韻,依稀尚在,款接我們,也頗溫和有禮。”

那時,她不過29歲。

也許會有人說,你那麼愛徐志摩,怎麼不追隨他去?她完全有理由死去,可選擇活,才是她最勇敢的地方。世界上最殘忍的不是生與死,而是不再記得彼此的點點滴滴。她不能忘,也不想忘。

後來,翁瑞午一直陪在她身旁,他愛過許多女人,唯獨對陸小曼情有獨鍾。只要她願意,他什麼都會滿足。再放蕩不羈的人,在遇到陸小曼這樣純粹的女人,也會停下腳步,靜靜守候。

對於翁瑞午,陸小曼說“只有感情,沒有愛情”。所以,即使翁瑞午窮困潦倒,患上嚴重的肺病,朋友們勸她與有婦之夫的翁瑞午斷交,陸小曼也不為所動,悉心照料,不離不棄。這是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感恩。他對她好了20多年,她又怎麼能棄他不顧。

陸小曼成熟了,只是比旁人晚了太多年。

她終於不把愛情看作唯一了,終於明白活著就是為了品嘗世間百態。這樣的轉變,不知在無人看見的地方,她默默流了多少淚,歎了多少氣。

後記

陸小曼,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女人。把愛情看作全部,卻用感恩過了一生。陸小曼如此,大多數女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初嘗愛情時,認為那個肯拉著你的手到處逛的人,肯在節日裡送上鮮花巧克力的人,肯在社交圈裡、網路平臺發表關於你一點一滴的人,即使吵架鬥嘴,也會在雨天默默送傘的人,就是註定一生陪伴的人。現在呢?是肯為你一擲千金的人,肯在你病痛時送上一句暖心話語的人,還是無論你變成什麼樣,都默默守候在你身邊的人,才是值得陪伴一生的人?

終有一天,你我會跳出童話世界,不再把愛情看作全部。

徐志摩只得多講課、多寫詩文賺取稿費。陸小曼委屈至極,他們眼裡的“奢靡”生活,不過是自己最平常不過的消遣。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視劇中的情節:窮小子因暗戀富家女幫其離家出走,兩人共患難,攜手共進。那段日子,是窮小子最幸福的日子。某次聚會,窮小子提起年少時的這一幕,富家女邊回憶邊感歎“那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從一出生,我就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離開家後,吃不飽住不好,沒有錢的日子太難了!”窮小子苦笑,默默端起水杯自飲。

瞧,這就是差距。

差距讓陸小曼和徐志摩有了隔閡。為了滿足她的高消費,他不得已多做兼職,他是愛她的。她也是愛他的,但她看到的只是“他不再花費更多的時間陪伴我了”“他怎麼可以不在意我的精神世界”“那個浪漫風趣的愛人,怎麼能為了俗氣的錢財充斥著全部的生活”……

陸小曼又怎麼懂得賺錢不易的艱辛?

我倒可憐起這個傻女人來,一個隻為愛情就赴湯蹈火的女人,一個不去計較得失的女人,一個不過是為了追求純粹愛情的女人,怎麼就成了紅顏禍水?若她真的在意金錢,又怎會嫁給窮小子王賡,又怎會嫁給大學教授徐志摩,又怎麼會輕易拒絕美國好萊塢的影業公司的電影邀請?

讓徐志摩耗費精力得來的錢財,她可以輕而易舉得到。所以說,是徐志摩給不起而已。而陸小曼,只是不懂得人世間的遊戲規則,不懂得走出自己幻想的世界而已。

3.把成長留給翁瑞午,把落寞留給自己

偶然的機會,陸小曼結識了風趣幽默,懂得阿諛奉承的翁瑞午。一次,陸小曼身體不適,翁瑞午勸她抽幾口鴉片,能減輕病痛,還為其提出按摩的好意,他是著名推拿醫生王松山的學生。

沒幾日,閒言碎語又接踵而至。陸小曼當不存在,也不在乎,她的心在徐志摩那裡,誰也奪不去。徐志摩天性灑脫,覺得小曼的身體時好時壞,有了翁瑞午的推拿,她能舒適點兒,自己也能省心點兒。他曾在日記中寫:“曼的身體最中我愁,一天二十四小時,她沒有小半天完全舒服,我沒有小半天完全定心。”

徐志摩似乎忘記了,自己如何從王賡的手中搶到陸小曼的,似乎忘記了陸小曼曾對他說的苦悶和需求了。

1931年11月,為了趕上林徽因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禮堂的演講,徐志摩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郵政機飛往北京。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因大霧影響,飛機觸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心痛不已,在書桌前寫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陸小曼突然從童話世界如夢初醒,從此只穿素衣,過著平淡的日子。

1989年,蘇雪林給趙清閣的信中回憶陸小曼痛失徐志摩時說:“我記得她的臉色,白中泛青,頭髮也是蓬亂的,一口牙齒,脫落精光,也不另鑲一副,牙齦也是黑黑的,可見毒癮很深。不過病容雖這樣憔悴,舊時丰韻,依稀尚在,款接我們,也頗溫和有禮。”

那時,她不過29歲。

也許會有人說,你那麼愛徐志摩,怎麼不追隨他去?她完全有理由死去,可選擇活,才是她最勇敢的地方。世界上最殘忍的不是生與死,而是不再記得彼此的點點滴滴。她不能忘,也不想忘。

後來,翁瑞午一直陪在她身旁,他愛過許多女人,唯獨對陸小曼情有獨鍾。只要她願意,他什麼都會滿足。再放蕩不羈的人,在遇到陸小曼這樣純粹的女人,也會停下腳步,靜靜守候。

對於翁瑞午,陸小曼說“只有感情,沒有愛情”。所以,即使翁瑞午窮困潦倒,患上嚴重的肺病,朋友們勸她與有婦之夫的翁瑞午斷交,陸小曼也不為所動,悉心照料,不離不棄。這是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感恩。他對她好了20多年,她又怎麼能棄他不顧。

陸小曼成熟了,只是比旁人晚了太多年。

她終於不把愛情看作唯一了,終於明白活著就是為了品嘗世間百態。這樣的轉變,不知在無人看見的地方,她默默流了多少淚,歎了多少氣。

後記

陸小曼,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女人。把愛情看作全部,卻用感恩過了一生。陸小曼如此,大多數女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初嘗愛情時,認為那個肯拉著你的手到處逛的人,肯在節日裡送上鮮花巧克力的人,肯在社交圈裡、網路平臺發表關於你一點一滴的人,即使吵架鬥嘴,也會在雨天默默送傘的人,就是註定一生陪伴的人。現在呢?是肯為你一擲千金的人,肯在你病痛時送上一句暖心話語的人,還是無論你變成什麼樣,都默默守候在你身邊的人,才是值得陪伴一生的人?

終有一天,你我會跳出童話世界,不再把愛情看作全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