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綠色建築發展存在諸多問題 部分綠建節能標準都不滿足

新浪樂居訊 “近十年一大批節能示範建築, 實際運行能耗都高於同功能一般建築”。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設計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秦盛民表示, “首先, 我們的評價標準出問題了, 現行標準重措施輕結果, 新標準的修改方向肯定將是以結果評價為導向。 ”

中國綠色建築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

7月28日, 在成都IFS舉行的“綠動中國·科煥成都”2017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上,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秦盛民發表題為“綠色建築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和思考”的演講。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秦盛民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秦盛民

他表示, 中國綠色建築發展速度非常迅猛, 但也可以發現高星級占比相對偏少, 運營標識更少, 說明大多數還停留在圖紙階段。

據秦盛民透露, “部分綠色建築甚至連節能標準都不能滿足。 ”2014年江憶院士帶領清華的研究院團隊對各地綠色節能示範建築調研的一個結果:“近十年一大批節能示範建築, 實際運行能耗都高於同功能一般建築”。

據悉, LEED標準也出現同樣問題, 美國獲得綠色建築評估體系(LEED)認證的綠色建築中, 70%實際運行能耗高於同功能一般建築。

教授級高工韋延年

教授級高工韋延年

在本次鳳凰網和荔園集團聯合主辦的“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上,

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土木建築學會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前主任、教授級高工韋延年在“全面認知綠色建築, 提升綠色建築品質”主題演講中指出, “綠色建築在我國推進實施已多年, 至今仍存在‘三不缺’和‘三缺’”。

“中國綠色建築領域不缺引領綠色建築實施和發展的政策、目標、不缺綠色建築設計規劃和評價標準、不缺綠色建築技術集成體系;缺有力的助推和激勵政策、缺求真務實的具體實施和認真負責的監督管理、缺社會的認知、共識和積極的支持。 ”韋延年講道。

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土韋延年還表示, 目前, 綠色建築有國家評價標準、設計規範和四川省地方評價標準、設計規程。 國家評價標準與省的評價標準,國家設計規範與省的設計規程,以及各地區的設計與要點,的確存在不協調和不一致的問題。

綠色建築是國家確定的趨勢不可逆轉

“綠色建築既是時代進步的呼喚,也是企業發展的自覺行動,更是消費者訴求的體現。”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表示,在企業實踐綠建方面,從最早的各級開發企業零星參與到現在大型房企引領趨勢。綠建是國家確定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在本次“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廣廈獎”評選活動辦公室主任王惠敏從“綠建?”、“現狀?”、“趨勢?”等三個核心層面,剝繭抽絲,解讀分析中國綠色建築發展歷程。

據王惠敏透露,中國綠建現在已有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每年全國約有近千個綠建專案申請標識評價認證,約2億平米。在政策扶持方面,都是地方自己制定,有的拿到運行標識就可以申請財政補貼,每平米15-45元之間。

LEED認證相關諮詢顧問朱文敏

截至目前,萬科集團、朗詩集團、荔園集團、綠地集團、碧桂園集團、恒大地產、中海地產、首開集團、華潤置地、嘉裡建設、招商地產、金茂集團、遠洋集團、萬達集團、里安地產等成為中國綠色地產開發商企業典型代表。

LEED認證相關諮詢顧問朱文敏

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認證、美國健康建築WELL認證、LEED認證相關諮詢顧問朱文敏在本次“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上以專家的視角,對綠色建築認證體系方面作了全面解讀。

據朱文敏介紹,綠色建築在中國的發展已經15年了,而綠色建築協力廠商認證也逐步發展成為認定綠色建築專案的主流方式。目前,國內接受度最高的綠色建築認證體系分別是以政府推動為主的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體系和以市場需求引導為主的美國LEED認證體系。

從項目數量的變化來看,綠色建築項目在近10年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呈現出高速的增長態勢。從項目認證級別的分佈來看,國內綠色建築項目表現出追求高起點、高標準的特點。綠色建築認證在諸多高端專案中成為必不可少的產品特徵之一。從綠色建築專案地域的分佈來看,北上廣深的綠色建築專案最多,經濟實力雄厚的二線城市也發展迅猛。從某種意義上說,綠色建築也可以作為房地產行業“品質提升”和“消費升級”的一個方向。

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進入建築4.0時代

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是指在全壽命週期內,最大極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荔園綠色建築研究院院長李太欣

荔園綠色建築研究院院長李太欣認為,縱觀歷史,中國居住建築已經經歷了4個時代,目前更是邁入4.0時代。建築1.0時代“有瓦遮頭”;建築2.0時代“居者有其屋”;建築3.0時代“高大上的豪宅”;建築4.0時代“綠色、環保、健康”。

據介紹,2017年,荔園集團出資,聯合綠色建築、綠色科技的著名專家、學者、媒體聯盟等共同成立荔園集團綠色建築研究院,這是廣東省首個以綠色建築為主題的智囊研究平臺。

荔園集團綠色建築研究院以綠色建築、健康住宅標準、綠色家裝、裝配式建築、標準化產品等課題為研究方向,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致力於將《綠色建築標準》細化細分為荔園集團實施應用標準,研究及業務工作涵蓋生態、資源、水源、環境等多個研究領域。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秦盛民表示,綠色建築應該是與自然和諧的,從選址、佈局到每個局部細節都能順應自然,合理應用適應自然條件的技術,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舒適健康的建築。從建設專案的最初階段就需要有順應自然,減少對抗自然的主動意識,並貫穿始終。

綠色建築是綠色發展理念在建築產業發展中的具體體現。“綠色”往往是與“生態”並列,都是與“人”的生存、發展關係定義其內涵。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土韋延年提出,“提高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實效,是提升綠色建築品質的關鍵。一要認真求實地制定地方標準;二要提出按地方標準進行設計和評價的規定。”

韋延年還表示,在建築的綠色設計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識中,應適時地根據實際情況,從要求盡可能提出項目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統一分析報告,到必須有項目全壽命期內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統一分析報告。

“經濟、適用、綠色、美觀”是我國的建築方針。這表明綠色發展理念已融入我國的建築發展方略。朱文敏認為,“未來,綠色健康建築專案將站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叉口,深刻改變’人類、建築和自然’三者的關係”。

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討論現場

另據瞭解,7月28日,這場在成都舉行的“綠動中國·科煥成都”2017綠色與人居高峰論,由鳳凰網、鳳凰房產和荔園集團聯合主辦。這次論壇可謂是高朋滿座。包括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LEED AP官方認證專家朱文敏、西南院綠建中心總建築師秦盛民、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土木建築學會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主任韋延年、荔園綠色建築研究院院長李太欣等在內的業內大咖將會蒞臨並進行精彩的乾貨分享。

鳳凰房產總編輯陳萍麗

鳳凰房產總編輯陳萍麗女士出席並作開場發言、主持論壇討論,荔園集團董事長陳健強先生,荔園集團運營總裁譚永均先生、荔園集團市場及品牌行銷總監郭鳳霞女士、“1步單車”聯合創始人林袁先生、尚作有機副總經理雍光、鳳凰房產成都總經理秦添先生、荔園集團成都分公司總經理鄢睿先生等出席論壇。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論壇舉行當天,成都10萬輛1步單車免費騎行。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國綠建領域頗具建樹的專家、學者,相關機構人士,媒體記者,以及一步單車和尚作有機等綠色企業,旨在引入國際國內領先經驗,為市場提供可行的綠色人居解決方案,群策群力為國計民生、經濟趨勢稍探前路,並促進業內高端交流。

荔園集團董事長陳健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以後每年都可以舉辦綠建論壇,積極推動四川省、成都市相關協會的參與,讓市民、房企、協會、政府更多的關注綠色建築,讓成都人的居住變得更健康美好。

國家評價標準與省的評價標準,國家設計規範與省的設計規程,以及各地區的設計與要點,的確存在不協調和不一致的問題。

綠色建築是國家確定的趨勢不可逆轉

“綠色建築既是時代進步的呼喚,也是企業發展的自覺行動,更是消費者訴求的體現。”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表示,在企業實踐綠建方面,從最早的各級開發企業零星參與到現在大型房企引領趨勢。綠建是國家確定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在本次“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廣廈獎”評選活動辦公室主任王惠敏從“綠建?”、“現狀?”、“趨勢?”等三個核心層面,剝繭抽絲,解讀分析中國綠色建築發展歷程。

據王惠敏透露,中國綠建現在已有比較完善的標準體系,每年全國約有近千個綠建專案申請標識評價認證,約2億平米。在政策扶持方面,都是地方自己制定,有的拿到運行標識就可以申請財政補貼,每平米15-45元之間。

LEED認證相關諮詢顧問朱文敏

截至目前,萬科集團、朗詩集團、荔園集團、綠地集團、碧桂園集團、恒大地產、中海地產、首開集團、華潤置地、嘉裡建設、招商地產、金茂集團、遠洋集團、萬達集團、里安地產等成為中國綠色地產開發商企業典型代表。

LEED認證相關諮詢顧問朱文敏

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認證、美國健康建築WELL認證、LEED認證相關諮詢顧問朱文敏在本次“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上以專家的視角,對綠色建築認證體系方面作了全面解讀。

據朱文敏介紹,綠色建築在中國的發展已經15年了,而綠色建築協力廠商認證也逐步發展成為認定綠色建築專案的主流方式。目前,國內接受度最高的綠色建築認證體系分別是以政府推動為主的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體系和以市場需求引導為主的美國LEED認證體系。

從項目數量的變化來看,綠色建築項目在近10年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呈現出高速的增長態勢。從項目認證級別的分佈來看,國內綠色建築項目表現出追求高起點、高標準的特點。綠色建築認證在諸多高端專案中成為必不可少的產品特徵之一。從綠色建築專案地域的分佈來看,北上廣深的綠色建築專案最多,經濟實力雄厚的二線城市也發展迅猛。從某種意義上說,綠色建築也可以作為房地產行業“品質提升”和“消費升級”的一個方向。

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進入建築4.0時代

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是指在全壽命週期內,最大極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荔園綠色建築研究院院長李太欣

荔園綠色建築研究院院長李太欣認為,縱觀歷史,中國居住建築已經經歷了4個時代,目前更是邁入4.0時代。建築1.0時代“有瓦遮頭”;建築2.0時代“居者有其屋”;建築3.0時代“高大上的豪宅”;建築4.0時代“綠色、環保、健康”。

據介紹,2017年,荔園集團出資,聯合綠色建築、綠色科技的著名專家、學者、媒體聯盟等共同成立荔園集團綠色建築研究院,這是廣東省首個以綠色建築為主題的智囊研究平臺。

荔園集團綠色建築研究院以綠色建築、健康住宅標準、綠色家裝、裝配式建築、標準化產品等課題為研究方向,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致力於將《綠色建築標準》細化細分為荔園集團實施應用標準,研究及業務工作涵蓋生態、資源、水源、環境等多個研究領域。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築師秦盛民表示,綠色建築應該是與自然和諧的,從選址、佈局到每個局部細節都能順應自然,合理應用適應自然條件的技術,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舒適健康的建築。從建設專案的最初階段就需要有順應自然,減少對抗自然的主動意識,並貫穿始終。

綠色建築是綠色發展理念在建築產業發展中的具體體現。“綠色”往往是與“生態”並列,都是與“人”的生存、發展關係定義其內涵。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土韋延年提出,“提高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實效,是提升綠色建築品質的關鍵。一要認真求實地制定地方標準;二要提出按地方標準進行設計和評價的規定。”

韋延年還表示,在建築的綠色設計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識中,應適時地根據實際情況,從要求盡可能提出項目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統一分析報告,到必須有項目全壽命期內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統一分析報告。

“經濟、適用、綠色、美觀”是我國的建築方針。這表明綠色發展理念已融入我國的建築發展方略。朱文敏認為,“未來,綠色健康建築專案將站在’科技’與’人文’的交叉口,深刻改變’人類、建築和自然’三者的關係”。

綠色與人居高峰論壇討論現場

另據瞭解,7月28日,這場在成都舉行的“綠動中國·科煥成都”2017綠色與人居高峰論,由鳳凰網、鳳凰房產和荔園集團聯合主辦。這次論壇可謂是高朋滿座。包括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王惠敏、LEED AP官方認證專家朱文敏、西南院綠建中心總建築師秦盛民、四川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土木建築學會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主任韋延年、荔園綠色建築研究院院長李太欣等在內的業內大咖將會蒞臨並進行精彩的乾貨分享。

鳳凰房產總編輯陳萍麗

鳳凰房產總編輯陳萍麗女士出席並作開場發言、主持論壇討論,荔園集團董事長陳健強先生,荔園集團運營總裁譚永均先生、荔園集團市場及品牌行銷總監郭鳳霞女士、“1步單車”聯合創始人林袁先生、尚作有機副總經理雍光、鳳凰房產成都總經理秦添先生、荔園集團成都分公司總經理鄢睿先生等出席論壇。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論壇舉行當天,成都10萬輛1步單車免費騎行。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國綠建領域頗具建樹的專家、學者,相關機構人士,媒體記者,以及一步單車和尚作有機等綠色企業,旨在引入國際國內領先經驗,為市場提供可行的綠色人居解決方案,群策群力為國計民生、經濟趨勢稍探前路,並促進業內高端交流。

荔園集團董事長陳健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以後每年都可以舉辦綠建論壇,積極推動四川省、成都市相關協會的參與,讓市民、房企、協會、政府更多的關注綠色建築,讓成都人的居住變得更健康美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