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週末天津氣溫回升晴天線上,但今早出門要格外注意它!

這兩天的天氣真是濕噠噠冷颼颼啊~

雨、雨夾雪、雪……

氣溫稍高的地方

雪花只能化成雨水

然後打在臉上成為淚水

氣溫低下去

雪花就能一直堅挺到地面

↓↓↓

(昨天網友爆料薊州梨木台雪景)

這樣陰陰的天氣要到啥時候?

春天的太陽你在哪裡?!

別急!由於濕度仍較大,

今晨霧氣較重

各位出門的小夥伴要注意安全哦!

天津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吳強介紹:24號後半夜和25號清晨, 全市大部分時間都有能見度低於一公里的大霧, 局部地區會有小於500米的濃霧, 對於25號早晨的影響比較明顯。 25號早晨市區在1-2度, 注意防寒保暖,

注意出行路面濕滑。

好啦!

現在總可以說什麼時候可以晴天了吧?

所謂“守得雲開見天明”

週末開始, 隨著雨雪和冷空氣遠離,

北方大部氣溫逐步回升。

天氣也跟著晴朗起來~

不信你看

↓↓↓

天氣預報

週六(3月25日)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 西北風3-4級轉微風, 12到3℃

周日(3月26日)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西北風3-4級, 14到4℃

週一(3月27日)

白天到夜間:晴間多雲, 微風, 15到6℃

週二(3月28日)

白天到夜間:晴轉多雲, 微風, 15到6℃

週三(3月29日)

白天到夜間:多雲轉晴, 微風, 17到6℃

陰雨寒冷的天氣不禁讓人覺得是

春~寒~料~峭~啊

這樣的天氣就要謹防“倒春寒”了

那麼這個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廣播君給大家說一說:

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指初春時節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3月末、4月初出現氣溫偏低的天氣現象。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這種天氣現象被稱作“倒春寒”。倒春寒來襲,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讓人感覺寒氣襲人,倍覺“春寒料峭”。

倒春寒,保命記牢5招!

1倒春寒吃“味兒沖的”

“倒春寒”天氣可以多吃點味兒沖的食物,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的次數,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大有益處。

中醫認為,洋蔥、薑、蒜、芹菜這些帶味兒食物,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

大蒜: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質。

洋蔥: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洋蔥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

芹菜:含有揮發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

2倒春寒用米酒泡泡腳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傷身體,尤其是氣血較弱的人,倒春寒時更易手腳發涼、腹痛腹瀉。這時建議大家睡前泡腳時加點米酒。

具體方法是,在木桶或腳盆裡放適量熱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再加幾片生薑。用米酒泡腳,會比單純用熱水泡腳更加有利於活血暖身,改善身體怕冷的症狀,同時還會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3天氣回暖後得再捂7天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杜婕僡教授介紹,現在正是倒春寒的時候,我們得添加衣物禦寒,但同時還要注意,即使倒春寒過了,天氣回暖了,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衣服減得過快有可能會凍出病來。

春捂的時候,要注意護好兩頭(頭頸和雙腳),帽子不要摘得過早,衣褲鞋襪也不能馬上換成太單薄的。因為人體下半身血液迴圈比上半身差,本來就很容易受風寒侵襲,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氣和濕氣就會悄悄地趁虛而入。

4倒春寒防風濕喝蓮子湯

倒春寒天氣比較容易引發風濕病。這段時間預防風濕病,可以喝碗蓮子湯,不但甘甜可口,還有防風濕的功效。而且蓮子還含有較多鉀元素,對調節心臟節律也有好處。

做法:先將紅棗、蓮子、銀耳洗淨,湯鍋中加入1200毫升水煮開,放入紅棗,轉小火續煮30分鐘。放入蓮子和銀耳續煮30分鐘,最好加糖煮開即成。如果買的是幹品蓮子,須先泡水兩小時後再煮,才容易煮得軟熟。

5防寒氣入侵貼對暖寶寶

如果想要防止寒氣入侵,使雙腳和內臟暖和起來,那麼在尾骨上貼個暖寶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為中醫的長強穴,陽氣就是從這裡開始生髮,統領人體陽氣,有“陽脈之海”的美譽。它振奮了人體的陽氣,加速氣血循環,人體自然會感到全身溫暖,內臟會受涼了。

好啦!

要相信陰雨之後晴朗終會到來!

願大家都有一個好心情~~~

(綜合天津氣象、中國天氣網、健康時報等)

廣播君給大家說一說:

倒春寒

倒春寒,一般指初春時節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3月末、4月初出現氣溫偏低的天氣現象。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這種天氣現象被稱作“倒春寒”。倒春寒來襲,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讓人感覺寒氣襲人,倍覺“春寒料峭”。

倒春寒,保命記牢5招!

1倒春寒吃“味兒沖的”

“倒春寒”天氣可以多吃點味兒沖的食物,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的次數,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大有益處。

中醫認為,洋蔥、薑、蒜、芹菜這些帶味兒食物,既可疏風散寒,又能殺菌防病。

大蒜:含有揮發性辣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質。

洋蔥:有舒張血管及降低血壓的功能,洋蔥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塊溶解的作用。

芹菜:含有揮發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

2倒春寒用米酒泡泡腳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傷身體,尤其是氣血較弱的人,倒春寒時更易手腳發涼、腹痛腹瀉。這時建議大家睡前泡腳時加點米酒。

具體方法是,在木桶或腳盆裡放適量熱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再加幾片生薑。用米酒泡腳,會比單純用熱水泡腳更加有利於活血暖身,改善身體怕冷的症狀,同時還會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3天氣回暖後得再捂7天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杜婕僡教授介紹,現在正是倒春寒的時候,我們得添加衣物禦寒,但同時還要注意,即使倒春寒過了,天氣回暖了,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衣服減得過快有可能會凍出病來。

春捂的時候,要注意護好兩頭(頭頸和雙腳),帽子不要摘得過早,衣褲鞋襪也不能馬上換成太單薄的。因為人體下半身血液迴圈比上半身差,本來就很容易受風寒侵襲,如果下面穿少了,寒氣和濕氣就會悄悄地趁虛而入。

4倒春寒防風濕喝蓮子湯

倒春寒天氣比較容易引發風濕病。這段時間預防風濕病,可以喝碗蓮子湯,不但甘甜可口,還有防風濕的功效。而且蓮子還含有較多鉀元素,對調節心臟節律也有好處。

做法:先將紅棗、蓮子、銀耳洗淨,湯鍋中加入1200毫升水煮開,放入紅棗,轉小火續煮30分鐘。放入蓮子和銀耳續煮30分鐘,最好加糖煮開即成。如果買的是幹品蓮子,須先泡水兩小時後再煮,才容易煮得軟熟。

5防寒氣入侵貼對暖寶寶

如果想要防止寒氣入侵,使雙腳和內臟暖和起來,那麼在尾骨上貼個暖寶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為中醫的長強穴,陽氣就是從這裡開始生髮,統領人體陽氣,有“陽脈之海”的美譽。它振奮了人體的陽氣,加速氣血循環,人體自然會感到全身溫暖,內臟會受涼了。

好啦!

要相信陰雨之後晴朗終會到來!

願大家都有一個好心情~~~

(綜合天津氣象、中國天氣網、健康時報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