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帶上兒子看中國——煙臺與長島

這次選擇大連出發的海上輪渡, 要算我們坐過的最大最遠的水上交通工具了。

對於先去威海還是煙臺, 我們糾結了一番之後, 選擇了班次更多的煙臺, 時長6個小時。

在乘船之前, 我認為這幾年帶著兒子飛機火車汽車遍地跑毫無壓力, 全然沒有想到乘船會有多累, 不過站在巨輪之下, 覺得自己渺小到也不說了, 關鍵是看到鐵樓梯, 我們兩個媽媽明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咽下堅強的淚水, 提起拖箱, 背起大包, 牽著孩子, 跟隨人流緩緩登船, 腦補了一下春運外地工人背起全部家當趕火車的畫面,

內心有點小興奮, 其實這點行李也不算啥, 一鼓作氣, 提到了電梯口, 幸好啊, 有電梯可以上到客艙。 舒了一口氣, 默默安慰自己“小女本弱, 為母則剛”。

孩子們好撒歡兒, 大叫著這裡不是船, 有這麼大的前臺大廳一定是酒店;找到我們的倉位, 又在床上撒歡兒;跑去甲板上, 迎著海風撒歡。 看著他們歡樂的樣子, 感覺這次山東行從大連出發是值得的。

大連距離煙臺直線距離約150公里, 乘船需6小時(還有一條途徑, 旅順——蓬萊5小時, 到山東可以從蓬萊玩起, 一路向東走煙臺、威海也可以), 時速25公里可見效率之低, OK告訴我兩地要修建海底隧道, 是在海床下面修建的, 說和珠港澳大橋一樣的。 我不知他是猜測還是書上看到的, 對於這個答案我暫時不確定是否正確,

汗顏, 回家要好好補習一下珠港澳大橋到底是怎麼建造的。

早晨4點, 天已大亮, 我起床上到甲板, 許多和我一樣的遊客都在等待日出, 其實日出已經好一會了, 因為有霧所以東方一片朦朦朧朧的橙色, 沒有看到傳說中的海鷗一路逐船, 只有霧色和不遠處的高樓和船塢, 很明顯煙臺港快到了。 不知是否因為馬上到陸地的原因, 海霧似乎一瞬間就消散了, 剛才一片朦朧的太陽突然清晰無比, 自上而下由黃轉橙, 大自然的漸變色。

煙臺

大連港

第一次見到這麼 “大” 的船, 興奮的到處參觀

煙臺

看到這麼多船隻, 就知道港口快到了, 果然快到陸地, 霧氣散去多半, 日出越發清晰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

網評煙臺海水比較好的地方在金沙灘, 距離市區稍遠, 由於乘坐6小時夜船就不想再周轉, 退而求其次去市內很方便的第一浴場。

距離我們下船的煙臺港口僅10分鐘的車程,

我們的酒店就在旁邊, 步行幾分鐘就到海邊。

7月上旬客人還不是很多, 早上6點就可以辦理入住了, 打算放下行李休息片刻, 趁大清早不太曬出去玩玩, 到中午前回來可以好好補個覺。 可2個孩子看樣子打算酒店一日遊, 都不願去海邊了。 我於是央求他們快點出發。 幸好明智地從房間裡拿了大號的雨傘, 可以抵擋住這一天火爆的陽光。

倆孩子一出來就收不住了, 撈網捕魚找螃蟹, 樂此不疲。 因為天熱, 捕捉的小魚在桶裡很容易熱死, 所以孩子們不一會就要上岸給小魚換新鮮的海水, 擔心魚兒離開水久了會死, 就過一段時間把打撈上來的小魚放生回海裡再去別處捕撈;我和當地一個老師傅聊天, 大叔是漁政的退休工人,每天早晨4點乘坐公車就來游泳(當地人叫洗澡),給我講現在是禁漁期,如果沒有退休,現在的工作就是出海檢查有沒有違法捕魚的船隻。給我介紹這裡的海灘比金沙灘平緩,安全性更高,適合我們這種帶著孩子的媽媽。8點多,太陽有些火爆了,大叔也打算回家了。

對孩子們來說,似乎就是眨眼間,已經下午2點了,求爺爺告奶奶才拉扯著兩個小祖宗回去,唉聲歎氣、不情不願跟著我們回去,看這樣子沒有一點困意啊,於是我打算帶他們去酒店的游泳池消耗體能。

游泳池裡泡了一個下午,孩兒們精力旺盛,越戰越勇,眼看落日,要求海邊繼續捕魚。原來市民都是傍晚後來海邊休閒的,人也比上午多了,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也可能是退潮的原因,小魚兒是不見了蹤影,但是卻發現了許多的寄居蟹,孩兒們又開始撒歡兒了,這幾天的行程裡今天才算是徹底的玩過癮了。

看到他們這麼開心,本打算繼續多住幾日,可不想,這天晚上我們大小四人都由於不同原因紛紛受了點小傷害。我和老媛即便都塗抹了防曬霜,可她遺漏的雙腳面和我的脖子被灼傷,好在客服送來一大碗冰塊解救了我們。兩個孩兒們可能是因為在海邊輕微的破皮被海水泡過紛紛喊疼,我就很疑惑,海水裡面待了一天怎麼都不疼呢,一回房各個開始嬌嗔。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

兩個漁民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

煙臺百納瑞汀酒店

精力充沛的少年在水裡也不閑著,一個接一個翻跟頭,開心妹妹坐在游泳圈裡撲騰著水花。未經老媛許可,在此就不侵犯小開心的肖像權了。

煙臺百納瑞汀酒店

敢不敢上來喘口氣? 手機水下拍照好糊!

幸福長島生活

————————————————轉 戰 長 島 小 漁 村——————————————————

這一日,直達蓬萊,從蓬長碼頭乘船登島。

行船時長30分鐘,船艙裡悶熱,許多人都登上甲板,我們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大包麵包火腿,工作人員幾聲哨響,四面八方陸續圍上來許多海鷗,這一路上海鷗與船同速前進,我們向上高拋食物,海鷗爭搶食物,他們靈活穿梭于海鷗群中,精准啄食得技巧看得孩子們興奮極了。還沒過癮,船就已經到岸了。OK叮囑我離開長島時記得還要多準備些火腿腸。

長島除了夏季會有很多遊客上島,在其他季節,這裡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正如在煙臺遇到的漁政大叔所說,現在是禁漁期,如果我們早來一個月,這裡正是收貨的季節,海鮮更加肥美,可以一飽口福。

當轉戰到長島的這一天,全國範圍內都迎來了年度最高氣溫,我和老媛躺在漁家樂的空調房裡不想動彈。漁家將院子上方用玻璃頂棚封閉,形成了整個戶內的環境,大門安裝紗門,可以避免蚊蠅進入。但畢竟是夏天,天天都有海鮮的味道,所以仍有少量蒼蠅在院子裡飛。因此兩個孩子很快就找到工作用來打發時間。

他們將房門大開,賣力的驅趕院子裡的蒼蠅進入我們的房間,然後人手一隻蒼蠅拍拼死相搏。不一會,又跑到院子裡去“為民除害”不辭辛苦。不一會,又聽到房東奶奶在院裡詢問孩子們為什麼要把院子紗門打開,在路邊驅趕蒼蠅進院子裡啊,孩子們很激動,說在放進院子來拍蒼蠅啊。不知過了多久,一人捧著一支冰棒美滋滋地進屋了,說因他們打蒼蠅有功,房東奶奶獎勵的,我和老媛默默笑了,估計是奶奶想用冰棒賄賂你們消停點吧。冰棒吃完,又出門辛勤勞作去了。

在長島生活即便足不出戶,總會發生一些意外讓兩個孩子的興奮指數爆表,烈日下已經曬蔫的壁虎幹,還有爬上我行李箱蓋上生龍活虎的壁虎都成了他們的玩具。當我和老媛看到爬行靈活的壁虎嚇得魂飛魄散嗷嗷嚎叫,手上拿的手機連同牆上的充電插都激動的一把拽下散亂得七零八落,可OK激動的沖上前去就要徒手抓,被我死命攔住。緊急給救援過我們好幾次的房東帥老闆又一次撥通了電話,不顧他以正在洗澡為藉口,強行命令他立即出來救命,來來回回幫我們抓壁虎的房東老闆已經氣得直翻白眼了,用漁網子撈著壁虎打算放生到野外去,孩子們一呼啦全部激動尖叫著尾隨而去,一邊追隨一邊大喊“讓我來”、“讓我來”。

長島

海鷗喂不停

長島

返回時 ,也許是海鷗餓了一夜,看起來今天來的更多,不僅在船兩側,頂上全都是

長島

海鷗喂不停,你倆能不能慢點,我撕火腿的皮都來不及

相比白天的暴曬,這裡很適合晝伏夜出,許多遊客都選擇傍晚來到海邊,打著手電筒找小魚,一位阿姨捉到了小魚和螃蟹送給我們,並幫我們在水桶裡墊了些鵝卵石和水草,不一會發現小魚和螃蟹都棲息在石頭上面休息,突然想到我們之前捕撈的小魚為什麼生命力不強,除了白天太熱的緣故,會不會是生存環境不好呢。我們將水桶帶回,很幸運,陪我們過了一夜,他們生命力依然頑強。次日,早早起床就將他們放歸大海了。

海邊有一處扇貝養殖基地,據說工人淩晨就出海了,他們開著漁船去收穫提前在海裡下好的網籠,捕獲回來許多很小的扇貝,通過人工和機器進行篩選,用鏟子將這些扇貝分裝在有多層網格的乾淨網籠裡,外層再套上細網用來阻止海底生物進入籠裡吸收扇貝的營養,他們講這就是插扇貝苗。

船工會開著漁船載著插好苗的籠子,前往他們承包的海域,用一根牽引繩將扇貝籠與水面上方的一組球形浮漂子相連之後沒入海裡,為防止海浪將這些籠子吹跑,他們之間還需要一根很長的梗繩串在一起,而這些梗繩是固定在海底的樁子上的,許多這樣的組合就行程了扇貝架。

等到收穫的時節,打撈每個浮漂子就可以將下面的扇貝籠順繩撈出了。聽當地的漁民介紹,他們最擔心遇到大的風浪,若風浪將固定在海床的上樁基掀翻,扇貝籠沒有了固定,在海浪作用下相互碰撞而死,那麼所有的辛勞將會化為烏有。

我們向插苗女工討要了2只扇貝養在水桶裡,和小魚放在一起,發現扇貝好膽小啊,無論是小魚還是螃蟹輕輕觸碰到他,都會緊張的合起嘴巴來。過一會發現沒有危險又緩緩的張開。我用小鏟子輕輕觸碰一下,他又緊張的夾住鏟子不鬆開。

長島

工人們挑揀扇貝苗(手機視頻截圖)

長島

工人們挑揀扇貝苗(手機視頻截圖)

長島

漁工送的3只扇貝

——————————————釣 魚 島 上 的 收 獲————————————————

眾所周知長島是有許多個群島組成,遊客登島主要遊覽南北兩個比較大的居民島嶼,北部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更傳統漁村,可以看到漁民作業;南部分佈有縣政府、客運碼頭等,更是島上的文化中心。有一天傍晚當孩子們置身于南島的明珠廣場時,看到周邊燈火輝煌的樓房、商鋪和海邊熱鬧的夜市時,不約而同地大叫:“這像大城市呀!”

長島是群島,記憶深刻的是上擋浪島(當地人稱作釣魚島),這是當地政府自己推出的旅遊項目,出資修建了一條可以步行的環島道路,小島不大,環線走下來不到20分鐘。因為不屬於國家A級景區,所以人不多,相比算是個原生態的小島。島上皆是大塊礁石,我們乘快艇登島時已有一些遊客捉了小螃蟹準備離開了。兩個孩子全副遮陽的武裝在礁石下面找尋螃蟹,我和老媛坐在陰涼處看著他們,當正午陽光曬得我們都受不了時,必須要離開了,這時才發現,小島上除了我們4個已經沒有任何遊客了。雖然知道在我們早晨上船的地方有當地守島的工作人員,我們還是有些焦急,在蜿蜒的小路上想尋找出口,我不確定順著環線小路向前還需多遠,亦或是可以順著剛才來的小路折返回去。由於小島荒蕪,在手機地圖上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識,我打算沿原路返回更保險些。這時候OK的特長發揮出來了,拿著手機堅定的認為應該繼續前行,小路一定是個環線,之前已經走了很遠的路了,繼續向前必然會會到登島的起點。

釣魚島(擋浪島)

乘快艇駛向擋浪島(當地人叫釣魚島),哇偶,攜程自動地標果然有——釣魚島這個名字

釣魚島(擋浪島)

嗯? 一直以為這個名字是噱頭,以上地標攜程自動生成哦!

釣魚島(擋浪島)

環島路(我自己起的名字)

釣魚島(擋浪島)

環島路(我自己起的名字),老媛!你是不信任我家還是怎麼滴?走那麼慢,生生讓我頂著烈日又返回來找,OK嚇得又返回來找我。(其實返回的路程不遠,但是太曲裡拐彎了,只走了10幾米,OK嚇得以為找不到我了)

釣魚島(擋浪島)

遠處的風力發電,葉片半徑30米左右,自行推算一個風電裝置多高吧,所以鳥兒根本不敢在這種地方棲息

果然,起點的漁民大叔們一邊吃著午餐,一邊樂呵呵詢問我們玩的怎麼樣啊,也許很多遊客對這樣原生態的“荒蕪之地”不是很有興趣,他們看到我們在烈日之下玩到午後就特別熱情,看我們滿臉通紅一頭大汗的樣子,主動給我們搬來椅子休息,請我們品嘗他們自己醃制的魚幹。遮陽棚下,海風吹過,頓時涼爽下來。

這邊的海水是我們從大連一路走來見到最純淨的水了,於是詢問大叔這裡應該還是渤海吧,大叔很自豪的反問我這裡的水質怎麼樣,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大叔們的臉上洋溢著“我為家鄉代言”的喜悅。

我知道長島有個地方是黃渤海分界線,但是之前功課沒有做扎實,不知道現在所處小島的具體方位,便詢問分界線在哪個方向?一旁乘涼的OK用不屑的口吻插話道:“這裡是北部啊,分界線在南島才可以看見的。”大叔很吃驚,很欣慰有孩子這般瞭解他們當地。便不停的邀請OK品嘗魚幹,又打開一瓶冰涼的煙臺啤酒讓我和老媛嘗嘗。看著他們這麼熱情好客,我也就不客氣了。

大叔指了指旁邊島上山頭一組組高約60米,扇葉半徑27米多的風力發電組,葉片晝夜轉動,旋轉一圈就可以產生一度電,通過海底電纜傳輸到陸地城市。但是看似很清潔的風力能源的準備陸續拆除了。我不解,大叔反問我,你知道鳥類依靠什麼飛行嗎?我恍然大悟。由於磁場干擾,風機葉片干擾,雜訊污染等原因,各種鳥類已多年不選擇在此棲息,所以植被生長也大不如前了。如今,發電設施將要拆除,海底電纜也許會報廢,真令人心痛。這種人類文明進步與生態保護間的矛盾任何時候都會存在。

釣魚島(擋浪島)

終於啊,找到了正在午餐的工作人員(淡季他們繼續他們漁民的工作)

暴熱哇!啤酒魚幹不錯。 左上角化在背景裡的OK,不怕暴曬在岸邊海釣,用的餌是漁民伯伯給的海鮮哦

我們需要離開了,在島上要幹一件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大叔用對講機呼叫北島上的船員來接我們,幾分鐘後,快艇來了,我們登上快艇,駛向一片海域,這裡有漁民提前下好的蟹籠子,用金屬長鉤打撈球形浮漂子,將漂子連接的繩索交給兩個孩子,讓他們使勁向上拽,大約4、5米後,繩子上綁著的蟹籠子被撈上來了,好多海貨,趕緊倒入大盆中,繼續向上拖拽繩索,第二籠、第三籠紛紛上來,我們收穫了滿滿一大袋子海鮮。乘快艇登岸,心滿意足的返回漁家小院,房東奶奶說洗刷乾淨幫我們做好,清點戰果,多以螃蟹、海螺、扇貝、海虹為多。奶奶說,現在這個季節大多就是這些,在不同季節裡打撈上來的海貨也是不一樣的。

對講機一呼叫,幾分鐘快艇就來接我們了

看畫面中間的浮漂子,我們想撈,工作人員以安全為由拒絕,說這個還真不好撈的

浮漂子打撈上岸

第一籠上來了

孩子們加油!繼續

總共收穫一共三籠,忘了說了。我們按人頭買票,1.2米以上都收費180元/人,含登島往返+拔蟹籠。

吃完了我們在漁家的海鮮餐, 再看看我們收穫這一大盆,實在完成不了任務了。

長島

還是速食麵吃著香,挑食小夥。

長島

補2張漁家飯,所以知道為啥我們自己打撈的海鮮一口都吃不動了吧

長島

補2張漁家飯,所以知道為啥我們自己打撈的海鮮一口都吃不動了吧

大叔是漁政的退休工人,每天早晨4點乘坐公車就來游泳(當地人叫洗澡),給我講現在是禁漁期,如果沒有退休,現在的工作就是出海檢查有沒有違法捕魚的船隻。給我介紹這裡的海灘比金沙灘平緩,安全性更高,適合我們這種帶著孩子的媽媽。8點多,太陽有些火爆了,大叔也打算回家了。

對孩子們來說,似乎就是眨眼間,已經下午2點了,求爺爺告奶奶才拉扯著兩個小祖宗回去,唉聲歎氣、不情不願跟著我們回去,看這樣子沒有一點困意啊,於是我打算帶他們去酒店的游泳池消耗體能。

游泳池裡泡了一個下午,孩兒們精力旺盛,越戰越勇,眼看落日,要求海邊繼續捕魚。原來市民都是傍晚後來海邊休閒的,人也比上午多了,可能是人多的原因,也可能是退潮的原因,小魚兒是不見了蹤影,但是卻發現了許多的寄居蟹,孩兒們又開始撒歡兒了,這幾天的行程裡今天才算是徹底的玩過癮了。

看到他們這麼開心,本打算繼續多住幾日,可不想,這天晚上我們大小四人都由於不同原因紛紛受了點小傷害。我和老媛即便都塗抹了防曬霜,可她遺漏的雙腳面和我的脖子被灼傷,好在客服送來一大碗冰塊解救了我們。兩個孩兒們可能是因為在海邊輕微的破皮被海水泡過紛紛喊疼,我就很疑惑,海水裡面待了一天怎麼都不疼呢,一回房各個開始嬌嗔。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

兩個漁民

煙臺第一海水浴場

煙臺百納瑞汀酒店

精力充沛的少年在水裡也不閑著,一個接一個翻跟頭,開心妹妹坐在游泳圈裡撲騰著水花。未經老媛許可,在此就不侵犯小開心的肖像權了。

煙臺百納瑞汀酒店

敢不敢上來喘口氣? 手機水下拍照好糊!

幸福長島生活

————————————————轉 戰 長 島 小 漁 村——————————————————

這一日,直達蓬萊,從蓬長碼頭乘船登島。

行船時長30分鐘,船艙裡悶熱,許多人都登上甲板,我們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一大包麵包火腿,工作人員幾聲哨響,四面八方陸續圍上來許多海鷗,這一路上海鷗與船同速前進,我們向上高拋食物,海鷗爭搶食物,他們靈活穿梭于海鷗群中,精准啄食得技巧看得孩子們興奮極了。還沒過癮,船就已經到岸了。OK叮囑我離開長島時記得還要多準備些火腿腸。

長島除了夏季會有很多遊客上島,在其他季節,這裡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正如在煙臺遇到的漁政大叔所說,現在是禁漁期,如果我們早來一個月,這裡正是收貨的季節,海鮮更加肥美,可以一飽口福。

當轉戰到長島的這一天,全國範圍內都迎來了年度最高氣溫,我和老媛躺在漁家樂的空調房裡不想動彈。漁家將院子上方用玻璃頂棚封閉,形成了整個戶內的環境,大門安裝紗門,可以避免蚊蠅進入。但畢竟是夏天,天天都有海鮮的味道,所以仍有少量蒼蠅在院子裡飛。因此兩個孩子很快就找到工作用來打發時間。

他們將房門大開,賣力的驅趕院子裡的蒼蠅進入我們的房間,然後人手一隻蒼蠅拍拼死相搏。不一會,又跑到院子裡去“為民除害”不辭辛苦。不一會,又聽到房東奶奶在院裡詢問孩子們為什麼要把院子紗門打開,在路邊驅趕蒼蠅進院子裡啊,孩子們很激動,說在放進院子來拍蒼蠅啊。不知過了多久,一人捧著一支冰棒美滋滋地進屋了,說因他們打蒼蠅有功,房東奶奶獎勵的,我和老媛默默笑了,估計是奶奶想用冰棒賄賂你們消停點吧。冰棒吃完,又出門辛勤勞作去了。

在長島生活即便足不出戶,總會發生一些意外讓兩個孩子的興奮指數爆表,烈日下已經曬蔫的壁虎幹,還有爬上我行李箱蓋上生龍活虎的壁虎都成了他們的玩具。當我和老媛看到爬行靈活的壁虎嚇得魂飛魄散嗷嗷嚎叫,手上拿的手機連同牆上的充電插都激動的一把拽下散亂得七零八落,可OK激動的沖上前去就要徒手抓,被我死命攔住。緊急給救援過我們好幾次的房東帥老闆又一次撥通了電話,不顧他以正在洗澡為藉口,強行命令他立即出來救命,來來回回幫我們抓壁虎的房東老闆已經氣得直翻白眼了,用漁網子撈著壁虎打算放生到野外去,孩子們一呼啦全部激動尖叫著尾隨而去,一邊追隨一邊大喊“讓我來”、“讓我來”。

長島

海鷗喂不停

長島

返回時 ,也許是海鷗餓了一夜,看起來今天來的更多,不僅在船兩側,頂上全都是

長島

海鷗喂不停,你倆能不能慢點,我撕火腿的皮都來不及

相比白天的暴曬,這裡很適合晝伏夜出,許多遊客都選擇傍晚來到海邊,打著手電筒找小魚,一位阿姨捉到了小魚和螃蟹送給我們,並幫我們在水桶裡墊了些鵝卵石和水草,不一會發現小魚和螃蟹都棲息在石頭上面休息,突然想到我們之前捕撈的小魚為什麼生命力不強,除了白天太熱的緣故,會不會是生存環境不好呢。我們將水桶帶回,很幸運,陪我們過了一夜,他們生命力依然頑強。次日,早早起床就將他們放歸大海了。

海邊有一處扇貝養殖基地,據說工人淩晨就出海了,他們開著漁船去收穫提前在海裡下好的網籠,捕獲回來許多很小的扇貝,通過人工和機器進行篩選,用鏟子將這些扇貝分裝在有多層網格的乾淨網籠裡,外層再套上細網用來阻止海底生物進入籠裡吸收扇貝的營養,他們講這就是插扇貝苗。

船工會開著漁船載著插好苗的籠子,前往他們承包的海域,用一根牽引繩將扇貝籠與水面上方的一組球形浮漂子相連之後沒入海裡,為防止海浪將這些籠子吹跑,他們之間還需要一根很長的梗繩串在一起,而這些梗繩是固定在海底的樁子上的,許多這樣的組合就行程了扇貝架。

等到收穫的時節,打撈每個浮漂子就可以將下面的扇貝籠順繩撈出了。聽當地的漁民介紹,他們最擔心遇到大的風浪,若風浪將固定在海床的上樁基掀翻,扇貝籠沒有了固定,在海浪作用下相互碰撞而死,那麼所有的辛勞將會化為烏有。

我們向插苗女工討要了2只扇貝養在水桶裡,和小魚放在一起,發現扇貝好膽小啊,無論是小魚還是螃蟹輕輕觸碰到他,都會緊張的合起嘴巴來。過一會發現沒有危險又緩緩的張開。我用小鏟子輕輕觸碰一下,他又緊張的夾住鏟子不鬆開。

長島

工人們挑揀扇貝苗(手機視頻截圖)

長島

工人們挑揀扇貝苗(手機視頻截圖)

長島

漁工送的3只扇貝

——————————————釣 魚 島 上 的 收 獲————————————————

眾所周知長島是有許多個群島組成,遊客登島主要遊覽南北兩個比較大的居民島嶼,北部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更傳統漁村,可以看到漁民作業;南部分佈有縣政府、客運碼頭等,更是島上的文化中心。有一天傍晚當孩子們置身于南島的明珠廣場時,看到周邊燈火輝煌的樓房、商鋪和海邊熱鬧的夜市時,不約而同地大叫:“這像大城市呀!”

長島是群島,記憶深刻的是上擋浪島(當地人稱作釣魚島),這是當地政府自己推出的旅遊項目,出資修建了一條可以步行的環島道路,小島不大,環線走下來不到20分鐘。因為不屬於國家A級景區,所以人不多,相比算是個原生態的小島。島上皆是大塊礁石,我們乘快艇登島時已有一些遊客捉了小螃蟹準備離開了。兩個孩子全副遮陽的武裝在礁石下面找尋螃蟹,我和老媛坐在陰涼處看著他們,當正午陽光曬得我們都受不了時,必須要離開了,這時才發現,小島上除了我們4個已經沒有任何遊客了。雖然知道在我們早晨上船的地方有當地守島的工作人員,我們還是有些焦急,在蜿蜒的小路上想尋找出口,我不確定順著環線小路向前還需多遠,亦或是可以順著剛才來的小路折返回去。由於小島荒蕪,在手機地圖上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識,我打算沿原路返回更保險些。這時候OK的特長發揮出來了,拿著手機堅定的認為應該繼續前行,小路一定是個環線,之前已經走了很遠的路了,繼續向前必然會會到登島的起點。

釣魚島(擋浪島)

乘快艇駛向擋浪島(當地人叫釣魚島),哇偶,攜程自動地標果然有——釣魚島這個名字

釣魚島(擋浪島)

嗯? 一直以為這個名字是噱頭,以上地標攜程自動生成哦!

釣魚島(擋浪島)

環島路(我自己起的名字)

釣魚島(擋浪島)

環島路(我自己起的名字),老媛!你是不信任我家還是怎麼滴?走那麼慢,生生讓我頂著烈日又返回來找,OK嚇得又返回來找我。(其實返回的路程不遠,但是太曲裡拐彎了,只走了10幾米,OK嚇得以為找不到我了)

釣魚島(擋浪島)

遠處的風力發電,葉片半徑30米左右,自行推算一個風電裝置多高吧,所以鳥兒根本不敢在這種地方棲息

果然,起點的漁民大叔們一邊吃著午餐,一邊樂呵呵詢問我們玩的怎麼樣啊,也許很多遊客對這樣原生態的“荒蕪之地”不是很有興趣,他們看到我們在烈日之下玩到午後就特別熱情,看我們滿臉通紅一頭大汗的樣子,主動給我們搬來椅子休息,請我們品嘗他們自己醃制的魚幹。遮陽棚下,海風吹過,頓時涼爽下來。

這邊的海水是我們從大連一路走來見到最純淨的水了,於是詢問大叔這裡應該還是渤海吧,大叔很自豪的反問我這裡的水質怎麼樣,得到我肯定的答覆,大叔們的臉上洋溢著“我為家鄉代言”的喜悅。

我知道長島有個地方是黃渤海分界線,但是之前功課沒有做扎實,不知道現在所處小島的具體方位,便詢問分界線在哪個方向?一旁乘涼的OK用不屑的口吻插話道:“這裡是北部啊,分界線在南島才可以看見的。”大叔很吃驚,很欣慰有孩子這般瞭解他們當地。便不停的邀請OK品嘗魚幹,又打開一瓶冰涼的煙臺啤酒讓我和老媛嘗嘗。看著他們這麼熱情好客,我也就不客氣了。

大叔指了指旁邊島上山頭一組組高約60米,扇葉半徑27米多的風力發電組,葉片晝夜轉動,旋轉一圈就可以產生一度電,通過海底電纜傳輸到陸地城市。但是看似很清潔的風力能源的準備陸續拆除了。我不解,大叔反問我,你知道鳥類依靠什麼飛行嗎?我恍然大悟。由於磁場干擾,風機葉片干擾,雜訊污染等原因,各種鳥類已多年不選擇在此棲息,所以植被生長也大不如前了。如今,發電設施將要拆除,海底電纜也許會報廢,真令人心痛。這種人類文明進步與生態保護間的矛盾任何時候都會存在。

釣魚島(擋浪島)

終於啊,找到了正在午餐的工作人員(淡季他們繼續他們漁民的工作)

暴熱哇!啤酒魚幹不錯。 左上角化在背景裡的OK,不怕暴曬在岸邊海釣,用的餌是漁民伯伯給的海鮮哦

我們需要離開了,在島上要幹一件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大叔用對講機呼叫北島上的船員來接我們,幾分鐘後,快艇來了,我們登上快艇,駛向一片海域,這裡有漁民提前下好的蟹籠子,用金屬長鉤打撈球形浮漂子,將漂子連接的繩索交給兩個孩子,讓他們使勁向上拽,大約4、5米後,繩子上綁著的蟹籠子被撈上來了,好多海貨,趕緊倒入大盆中,繼續向上拖拽繩索,第二籠、第三籠紛紛上來,我們收穫了滿滿一大袋子海鮮。乘快艇登岸,心滿意足的返回漁家小院,房東奶奶說洗刷乾淨幫我們做好,清點戰果,多以螃蟹、海螺、扇貝、海虹為多。奶奶說,現在這個季節大多就是這些,在不同季節裡打撈上來的海貨也是不一樣的。

對講機一呼叫,幾分鐘快艇就來接我們了

看畫面中間的浮漂子,我們想撈,工作人員以安全為由拒絕,說這個還真不好撈的

浮漂子打撈上岸

第一籠上來了

孩子們加油!繼續

總共收穫一共三籠,忘了說了。我們按人頭買票,1.2米以上都收費180元/人,含登島往返+拔蟹籠。

吃完了我們在漁家的海鮮餐, 再看看我們收穫這一大盆,實在完成不了任務了。

長島

還是速食麵吃著香,挑食小夥。

長島

補2張漁家飯,所以知道為啥我們自己打撈的海鮮一口都吃不動了吧

長島

補2張漁家飯,所以知道為啥我們自己打撈的海鮮一口都吃不動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