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15分鐘就可以預測你的婚姻未來,你敢測一測嗎?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433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的前半生》播出之後, 引發各界熱烈討論。 有人罵找小三的陳俊生始亂終棄, 有人罵羅子君不求上進,

被拋棄是活該;有人罵淩玲, 就算再識大體那也是小三, 當然還有一群亦舒迷在大罵編劇, 把自尊自愛的亦舒女郎描寫成了乏味、無趣的家庭主婦……當然, 你也可以說, 是婚姻這出狗血劇, 怎麼編都有群眾基礎;怎麼不靠譜, 都會引發共鳴以及熱烈討論。

這背後龐大的群眾基礎就表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量群眾們的婚姻也是各種狗血漫天、雞毛亂飛。 看八點檔家庭劇, 能讓他們在別人雞飛狗跳的婚姻裡找到一些共鳴和安慰。

大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王子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那只出現在童話裡, 《我的前半生》裡的狗血婚姻才是常態。

根據美國統計局的數位, 美國的離婚率在50%左右, 這還沒算上10%到15%的分居夫妻, 他們雖然沒有去登記, 但是實質上跟離婚沒什麼兩樣;再加上7%左右雖然沒有離婚、也沒有分居, 但他們是天天吵架、婚姻不幸的夫妻。 這意味著, 這個世界上90%的人會結婚, 但是只有不到三成的人享受美滿的婚姻, 剩下七成都各有各的不幸福。

這是一個大資料無所不在的時代。

《紙牌屋》大獲成功就是因為視頻網站Netflix深刻洞察了互聯網時代娛樂消費者的興趣和愛好, 用大資料量化分析來寫劇本;

運動場上, 球探和教練不再是靠跟著感覺走來尋找未來的C羅、梅西和內瑪律, 量化分析早就讓競技場變得更加透明、可預測;

種種跡象表明, 希拉蕊輸掉總統大選的原因並不在於特朗普有多麼厲害, 而在於希拉蕊的團隊太不懂如何運用大資料來影響和控制選民, 總統大選也是資料之戰;

公司的HR們早就在運用各種手段監視著員工的表現, 遴選優秀的員工, 同時剔除掉不合格的人……

那有沒有可能對七成不幸福婚姻和三成幸福的婚姻進行量化分析, 幫助婚姻圍城內外的男女們找到獲得幸福的辦法呢?雖然愛情和婚姻是人類智慧當中最複雜的部分,

但是科學家們還真的通過大資料找到了一些辦法。

量化你的婚姻

心理學教授Ty Tashiro經過長期的跟蹤研究發現, 新婚夫婦在第一年對婚姻的滿意度高達86%, 但是滿意度隨著婚姻的進行而逐年遞減:婚姻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滿意度下降速度最快, 第四和第五年則速度稍慢, 而到第六和第七年滿意度下降的速度又會增加;到第七年末的時候, 夫妻雙方對婚姻的滿意度下降到50%左右, “七年之癢”有了科學根據。 此後二十年, 婚姻的滿意度則是緩速下降。

但是千萬不要因此絕望, Ty Tashiro教授通過對婚姻進一步的量化分析, 他找到了那幸運的三成人能夠獲得婚姻幸福的秘訣。

這些婚姻幸福的夫婦都有一個相同的感受:愛著對方。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句廢話。 但是你知道嗎:用Google搜索What is…的時候, 搜索頻率最高的就是What is love?其實很多人都搞不清愛情到底是什麼。

而搜索Am I in…的時候, 搜索最多的是Am I in love? Am I in love with him?說明很多人也困惑自己對異性“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究竟是頭腦發熱還真就是愛情。

Ty Tashiro教授用量化分析給了在圍城內外,為愛所困的男女們一些參考依據。經過多年對婚姻的研究,Ty Tashiro總結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夫妻雙方愛著對方。

這份愛裡包括了喜歡(like)和欲望(lust)兩部分。

喜歡(like)包括了三種重要的方面:公平(fair)、善良(kind)和忠誠(loyal);而欲望(lust)則是原始的欲望(Sexual Desire),跟性有關係。

資料顯示,隨著婚姻的推進,每年夫妻之間的“喜歡”就會下降3個百分點,而“欲望”則會下降8個百分點。

欲望(lust)是促使男女之間一起走向婚姻的重要推動力,但絕對無法持久。因為“欲望”會讓你心跳加速、血管張開、腎上腺持續分泌刺激物,短期會刺激愛情,長期這樣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會讓“欲望”恢復到正常水準。這就是為什麼就算娶了林志玲姐姐回家,看了很多年也會看膩的科學解釋。

但是“喜歡”所包括的公平、善良和忠誠則是恒久婚姻的保鮮劑,尤其是在婚姻處於困境的時候,公平、善良和忠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挽回婚姻,當然這些特質也是幸福婚姻所必備的。

所以,研究兩性關係多年的Ty Tashiro教授給婚姻中的男男女女們一個建議:如果想要保持長期的婚姻幸福,夫妻雙方努力在公平、善良和忠誠這幾個方面提升,絕對沒有錯。

15分鐘就可以預測你的婚姻未來,

你敢測一測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那婚姻是否幸福是不是得等好多年,大家的荷爾蒙都回歸常態、暴露出真實的自己了,才能知道呢?有沒有可能在婚姻一開始或者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就能夠知道這段婚姻是否幸福?究竟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還是各類撒狗血呢?

還的確有,而且不需要特別費勁,15分鐘就可以。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採用了一個研究辦法,可以在15分鐘之內看出婚姻的走向,而且準確率近9成。

John Gottman教授請參與測試的夫妻在鏡頭前,探討一道很有爭議性的題目,來看看兩人是如何爭吵的:他們互相批評指責對方了嗎?他們爭辯的過程中侮辱對方了嗎?他們被對方批評和蔑視之後,是否採取了冷漠的防守回應?

John Gottman教授根據每對夫妻的錄製視頻,來評估分析兩人的關係走勢。三到六年之後,研究團隊再次回訪這些夫妻,結果證明John Gottman教授當初83%的判斷都是準確的。

經過多年的研究分析,John Gottman教授和他的團隊總結出婚姻當中的四個負面維度,來判斷這段婚姻是否會走向破裂。

第一個維度,Criticism(批評或指責)。對伴侶進行人身攻擊,對人不對事,什麼事情都可以扯到對人的批評上。這與“抱怨”不同,伴侶之間的拌嘴、抱怨時有發生,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抱怨”是針對事情本身,而非上升到對人的攻擊上。所以抱怨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上升到批評或指責。

伴侶之間的“抱怨”——你知道你回來晚了,沒有給我打電話,我多擔心嗎?我們之前就說過,晚回家要及時告訴對方的。

伴侶之間的“批評、指責”——你從來沒有想過你的行為會影響別人。我才不相信你是忘了給我打電話,你就是自私,你從來沒有替別人著想,你從來都沒有想到我。

第二個維度,Contempt(侮辱或蔑視)。這個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伴侶之間的吵架已經上升到對人格、智商、品德的侮辱上,還用言語諷刺、挖苦、嘲笑和諷刺對方,翻白眼、故意不看著對方,擺出一副充滿敵意的狀態。John Gottman教授認為,這是對婚姻殺傷力最大的一個階段,因為處於這種狀態的伴侶,侮辱方情緒已經不受理智控制,被侮辱方感到被鄙視和無價值,這樣的狀態完全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第三個維度,Defensiveness(防禦)。在被侮辱或蔑視之後,受批評的一方會採取防禦措施,把自己當做受害者,去一味地狡辯、否認自己的責任,這樣只會讓事情越變越糟。

妻子說,你今天沒有打電話給小李,告訴他們我們今天過不去嗎?你早上可是信誓旦旦地說會打電話的。

丈夫說,我今天忙死了。你是知道我今天大領導要來視察工作,我根本不可能分神打電話。你這麼閑,你怎麼不打啊?

可以明顯地看到,丈夫已經進入防禦狀態,不僅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還在推卸責任,這樣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那麼他應該怎麼回答呢?

正確的回答是:哦,親愛的,我給忘了。今天大領導來,我應該能想到肯定忙得不可開交。我是應該今天早上讓你打電話的。我趕緊給他們打過去。

第四個維度,Stonewalling(石頭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婚姻進入冷漠期。經過前三輪的爭吵之後,往往有一方已經厭倦了無休無止的攻擊和侮辱,決定不再做任何溝通,對任何資訊都置若罔聞、冷漠處理。為了不正面對抗伴侶,另一半假裝工作很忙、沉迷於電腦遊戲、或者在外面花天酒地。夫妻雙方偶爾出現“冷戰”是很正常的,但是千萬不要常態化,兩人失去了聯絡感情溝通的管道,婚姻只能走向破滅。

所以,任何夫妻或者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侶們,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爭吵的時候,表現出了哪幾個維度?這會對雙方的感情造成怎麼樣的傷害?下次吵架的時候,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當然,旁觀者如果看到大街上情侶或者夫妻吵架,你也能很清楚地判斷這兩人未來的關係走勢。

為什麼大部分婚姻都是失敗的?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為什麼幸福的婚姻還是少數呢?那是因為我們今天對婚姻的理解和希望並不純粹。

直到18世紀,婚姻還是一項經濟行為,是兩個家庭的一項經濟合作,跟愛情沒有太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人類文明5000年,前面4800年,婚姻都是利益的捆綁,是一項經濟行為。而18世紀開始,浪漫主義誕生了,人類才為婚姻賦予了愛情這項指標。

因為18世紀之前,人類經濟發展並不好,大部分人壽命短、而且還得忍饑挨餓,所以找到一個能夠一塊幹活,繁衍下一代的異性,就可以了。但是18世紀之後,人類社會不論是經濟、文化還有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人類壽命的延長,物質的豐富,有了錢、有了閑,大家自然要考慮上層建築。

婚姻從最初的經濟行為,變成了經濟和愛情的兩廂情願的混合體。演變到今天,你甚至會感覺沒有愛情的婚姻才是非主流的少數,也就是說愛情是兩人結合的基礎,再往上才是看物質、外在條件等。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到今天,不同國家,經濟發達程度和社會發展進步程度不同,對婚姻究竟是利益至上還是愛情至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科學家對印度、巴基斯坦,以及美國的青年人做調查。“如果一個人滿足你對另一半的全部想像和要求,但是你不愛她/他,你會娶她/嫁給他嗎?”資料顯示,經濟和社會越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這樁沒有愛情的婚姻成交的可能性越高。將近50%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受訪者表示,愛情不是婚姻首要考慮的問題,經濟依然是婚姻的首要因素。而全世界發達的國家——美國僅有2.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願意投入一場無愛情的婚姻。

考慮到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比印度好,比美國差,我們大膽推測如果這個實驗在中國做,得出的比例大概會處於兩者之間。也就是說中國人既考慮利益、又考慮愛情,處於“婚姻是一種交換”和“婚姻是相愛的人走到一起”這兩種思想的矛盾結合體。小心求證就靠中國的社會科學家了。

所以,儘管有拿著“相親價目表”去替自己孩子找物件的人,也會有“因為愛情”奮不顧身的婚姻,但是這兩者都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在“婚姻是一種交換”和“婚姻是相愛的人走到一起”之間矛盾掙扎,遇到矛盾就看看本文前半段Ty Tashiro教授和John Gottman教授給出的一些策略性的建議。想清楚這些,你的婚姻比大多數人過得好的可能性比較大。

作品連結: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究竟是頭腦發熱還真就是愛情。

Ty Tashiro教授用量化分析給了在圍城內外,為愛所困的男女們一些參考依據。經過多年對婚姻的研究,Ty Tashiro總結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夫妻雙方愛著對方。

這份愛裡包括了喜歡(like)和欲望(lust)兩部分。

喜歡(like)包括了三種重要的方面:公平(fair)、善良(kind)和忠誠(loyal);而欲望(lust)則是原始的欲望(Sexual Desire),跟性有關係。

資料顯示,隨著婚姻的推進,每年夫妻之間的“喜歡”就會下降3個百分點,而“欲望”則會下降8個百分點。

欲望(lust)是促使男女之間一起走向婚姻的重要推動力,但絕對無法持久。因為“欲望”會讓你心跳加速、血管張開、腎上腺持續分泌刺激物,短期會刺激愛情,長期這樣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會讓“欲望”恢復到正常水準。這就是為什麼就算娶了林志玲姐姐回家,看了很多年也會看膩的科學解釋。

但是“喜歡”所包括的公平、善良和忠誠則是恒久婚姻的保鮮劑,尤其是在婚姻處於困境的時候,公平、善良和忠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挽回婚姻,當然這些特質也是幸福婚姻所必備的。

所以,研究兩性關係多年的Ty Tashiro教授給婚姻中的男男女女們一個建議:如果想要保持長期的婚姻幸福,夫妻雙方努力在公平、善良和忠誠這幾個方面提升,絕對沒有錯。

15分鐘就可以預測你的婚姻未來,

你敢測一測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那婚姻是否幸福是不是得等好多年,大家的荷爾蒙都回歸常態、暴露出真實的自己了,才能知道呢?有沒有可能在婚姻一開始或者還沒有結婚的時候,就能夠知道這段婚姻是否幸福?究竟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還是各類撒狗血呢?

還的確有,而且不需要特別費勁,15分鐘就可以。美國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採用了一個研究辦法,可以在15分鐘之內看出婚姻的走向,而且準確率近9成。

John Gottman教授請參與測試的夫妻在鏡頭前,探討一道很有爭議性的題目,來看看兩人是如何爭吵的:他們互相批評指責對方了嗎?他們爭辯的過程中侮辱對方了嗎?他們被對方批評和蔑視之後,是否採取了冷漠的防守回應?

John Gottman教授根據每對夫妻的錄製視頻,來評估分析兩人的關係走勢。三到六年之後,研究團隊再次回訪這些夫妻,結果證明John Gottman教授當初83%的判斷都是準確的。

經過多年的研究分析,John Gottman教授和他的團隊總結出婚姻當中的四個負面維度,來判斷這段婚姻是否會走向破裂。

第一個維度,Criticism(批評或指責)。對伴侶進行人身攻擊,對人不對事,什麼事情都可以扯到對人的批評上。這與“抱怨”不同,伴侶之間的拌嘴、抱怨時有發生,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抱怨”是針對事情本身,而非上升到對人的攻擊上。所以抱怨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上升到批評或指責。

伴侶之間的“抱怨”——你知道你回來晚了,沒有給我打電話,我多擔心嗎?我們之前就說過,晚回家要及時告訴對方的。

伴侶之間的“批評、指責”——你從來沒有想過你的行為會影響別人。我才不相信你是忘了給我打電話,你就是自私,你從來沒有替別人著想,你從來都沒有想到我。

第二個維度,Contempt(侮辱或蔑視)。這個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伴侶之間的吵架已經上升到對人格、智商、品德的侮辱上,還用言語諷刺、挖苦、嘲笑和諷刺對方,翻白眼、故意不看著對方,擺出一副充滿敵意的狀態。John Gottman教授認為,這是對婚姻殺傷力最大的一個階段,因為處於這種狀態的伴侶,侮辱方情緒已經不受理智控制,被侮辱方感到被鄙視和無價值,這樣的狀態完全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第三個維度,Defensiveness(防禦)。在被侮辱或蔑視之後,受批評的一方會採取防禦措施,把自己當做受害者,去一味地狡辯、否認自己的責任,這樣只會讓事情越變越糟。

妻子說,你今天沒有打電話給小李,告訴他們我們今天過不去嗎?你早上可是信誓旦旦地說會打電話的。

丈夫說,我今天忙死了。你是知道我今天大領導要來視察工作,我根本不可能分神打電話。你這麼閑,你怎麼不打啊?

可以明顯地看到,丈夫已經進入防禦狀態,不僅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還在推卸責任,這樣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那麼他應該怎麼回答呢?

正確的回答是:哦,親愛的,我給忘了。今天大領導來,我應該能想到肯定忙得不可開交。我是應該今天早上讓你打電話的。我趕緊給他們打過去。

第四個維度,Stonewalling(石頭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婚姻進入冷漠期。經過前三輪的爭吵之後,往往有一方已經厭倦了無休無止的攻擊和侮辱,決定不再做任何溝通,對任何資訊都置若罔聞、冷漠處理。為了不正面對抗伴侶,另一半假裝工作很忙、沉迷於電腦遊戲、或者在外面花天酒地。夫妻雙方偶爾出現“冷戰”是很正常的,但是千萬不要常態化,兩人失去了聯絡感情溝通的管道,婚姻只能走向破滅。

所以,任何夫妻或者準備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侶們,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爭吵的時候,表現出了哪幾個維度?這會對雙方的感情造成怎麼樣的傷害?下次吵架的時候,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當然,旁觀者如果看到大街上情侶或者夫妻吵架,你也能很清楚地判斷這兩人未來的關係走勢。

為什麼大部分婚姻都是失敗的?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為什麼幸福的婚姻還是少數呢?那是因為我們今天對婚姻的理解和希望並不純粹。

直到18世紀,婚姻還是一項經濟行為,是兩個家庭的一項經濟合作,跟愛情沒有太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人類文明5000年,前面4800年,婚姻都是利益的捆綁,是一項經濟行為。而18世紀開始,浪漫主義誕生了,人類才為婚姻賦予了愛情這項指標。

因為18世紀之前,人類經濟發展並不好,大部分人壽命短、而且還得忍饑挨餓,所以找到一個能夠一塊幹活,繁衍下一代的異性,就可以了。但是18世紀之後,人類社會不論是經濟、文化還有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人類壽命的延長,物質的豐富,有了錢、有了閑,大家自然要考慮上層建築。

婚姻從最初的經濟行為,變成了經濟和愛情的兩廂情願的混合體。演變到今天,你甚至會感覺沒有愛情的婚姻才是非主流的少數,也就是說愛情是兩人結合的基礎,再往上才是看物質、外在條件等。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科學家們發現,即使到今天,不同國家,經濟發達程度和社會發展進步程度不同,對婚姻究竟是利益至上還是愛情至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科學家對印度、巴基斯坦,以及美國的青年人做調查。“如果一個人滿足你對另一半的全部想像和要求,但是你不愛她/他,你會娶她/嫁給他嗎?”資料顯示,經濟和社會越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這樁沒有愛情的婚姻成交的可能性越高。將近50%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受訪者表示,愛情不是婚姻首要考慮的問題,經濟依然是婚姻的首要因素。而全世界發達的國家——美國僅有2.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願意投入一場無愛情的婚姻。

考慮到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比印度好,比美國差,我們大膽推測如果這個實驗在中國做,得出的比例大概會處於兩者之間。也就是說中國人既考慮利益、又考慮愛情,處於“婚姻是一種交換”和“婚姻是相愛的人走到一起”這兩種思想的矛盾結合體。小心求證就靠中國的社會科學家了。

所以,儘管有拿著“相親價目表”去替自己孩子找物件的人,也會有“因為愛情”奮不顧身的婚姻,但是這兩者都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在“婚姻是一種交換”和“婚姻是相愛的人走到一起”之間矛盾掙扎,遇到矛盾就看看本文前半段Ty Tashiro教授和John Gottman教授給出的一些策略性的建議。想清楚這些,你的婚姻比大多數人過得好的可能性比較大。

作品連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