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明城牆將打造“景觀視廊” 高大喬木將被“請退”

明城牆將打造“景觀視廊”三段城牆邊的高大喬木將被“請退”

被樹木遮擋的明城牆。

《南京城牆保護和利用兩年行動計畫(2017-2018)》即將由市委、市政府出臺,

記者從市綠化園林局獲悉, 按照部署, 下月起南京將率先實施明城牆景觀視廊整治專案, 三段被高大喬木“遮擋”的城牆將進行“綠化整容”。

高大樹木“擋視線”

據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之前和市文廣新局多次實地察看南京城牆周邊綠化狀況, 並對需要清理、移植和疏剪的樹木進行了標記, 目前已完成了明城牆景觀視廊整治設計方案。

記者瞭解到, 這次整治主要對解放門至臨湖廳段、和平門周邊、武定門至雨花門段城牆外側現狀綠地裡遮擋視廊的高大喬木分類進行砍伐、移植和疏剪, 打通城牆上下景觀視線通道, 補植整治過綠地內的地被層植物, 並適量增加彩葉灌木和彩葉地被植物。

據悉, 從解放門進入玄武湖公園, 其內側高大樹木如雪松、法桐、女貞、烏桕等均已超過了城牆的高度, 造成在城牆上需要透過樹枝看玄武湖, 在環湖路看不到城牆的“視覺障礙”;而在和平門, 一些高大喬木乾脆就把甕城遮掩了起來。

8米內高大喬木都清理

南京城牆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按照2015年《南京城牆保護條例》, 城牆兩邊8米以內不得種植喬木, 近年來陸續清理了一些, 但仍有不少“殘留”待遷移、修建。

記者瞭解到, 南京市2014年就出臺了《南京明城牆牆體兩側綠地植物應用導則》, 城牆兩側的植物配置必須遵循“自然、厚重、淳樸、簡潔”的風格, 同時15米範圍內不得新栽種喬木。 因此, 這次整治的樹木都是“歷史遺留”。

據悉, 2014年園林部門對城牆綠化做過一次集中“處理”,

主要是以無景觀價值的野生喬木為主, 主要以城牆邊1米範圍內已對城牆根部產生危害的樹木, 以及15米範圍記憶體在安全隱患的樹木, 比如主幹空腐、主幹嚴重倒斜的。

據統計, 此次整治需要砍伐樹木135棵, 移植樹木176棵, 疏剪樹木374棵, 恢復地被約4800平方米。 通過整治, 南京將“掀起”遮蓋在和平門甕城的“面紗”, 溝通玄武湖與城牆上下視覺廊道, 顯露出武定門城牆的雄姿, 使“山水城林”真正融為一體。

攀岩植物不會清理

除了喬木, 南京城牆還攀爬了不少藤本植物, 對此, 園林、文保部門均表示該植物對牆體沒有太大危害。 另外, 整治的手段包括“清、修、移、伐”, 並且趕在4月份這一最佳時機進行。

“接下來,

秦淮區、鼓樓區等各區也將按照行動計畫行動起來, 主要是構建連續、顯露、可供觀瞻的明城牆景觀視廊, ”相關人士表示, 整治原則是:對河岸邊景觀效果淩亂的次生雜樹進行“清”理;對樹形較好、具有一定景觀價值的喬木進行“修”剪, 疏剪過密枝、內堂枝、枯死枝、平行枝、交叉枝;“移”植種植密度過大且具有再利用價值的小規格喬木;對長勢不佳、出現傾斜、無景觀價值或對城牆本體存在危害的喬木則進行“伐”除。

據悉, 三段明城牆高大喬木今年五一前後整治結束, 原地將做成小綠地, 把城牆安全、陽光地“透出來”, 同時在城牆上遊玩時俯瞰的效果也更通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