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7/28(604)快快收藏!這部央視大片已播完,精彩全在這裡……

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26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全部播完。 這是迄今為止, 首次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權威、全景報導。

該片充分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高度智慧和輝煌成就;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 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充分反映了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央部署、頂層設計、基層實踐。

專題片播放過程中在社會各界引發廣泛關注, 我們在此集納精編十集內容, 以饗廣大網友。

第一集《時代之問》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 中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與活力。 與此同時, 風險與挑戰隨時相伴而行, 問題與矛盾始終擺在面前。 站在新的起點上, 中國共產黨人肩負著人民的期待, 歷史的重托。

習近平總書記:何為中國夢, 我以為,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高瞻遠矚, 直面難題, 勇於擔當,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帶領全體中國人民, 攻堅克難、砥礪奮進, 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

2013年11月,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 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總部署、總動員, 吹響了改革的號角。 全面深化改革, 加強了頂層設計、系統協調。

全面深化改革,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 找准突破口;

全面深化改革, 注重法治引領, 以制度創新促根本變革;

全面深化改革, 以落實為關鍵, 注重頂層基層齊頭並進;

全面深化改革,

不斷給人民群眾帶來扎扎實實的獲得感。

今天的神州大地, 正發生著數不清的改變, 億萬中華兒女的力量彙聚, 延展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為璀璨的特殊單元, 放眼今日中國:

經濟體制改革, 緊緊圍繞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正實現著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刻轉變。

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

党的建設制度和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

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基本確立。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長征。 而今天的長征, 就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完整內容及視頻請點擊:《全面深化改革 回答時代之問》

第二集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世界經濟低迷, 中國經濟面臨風險和挑戰。 中國經濟如何走向未來, 成為亟須破解的重大命題。

2013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部署第二年經濟工作當中, 用了“新常態”這樣一個提法。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 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大邏輯確定了, 黨中央經濟工作的思路也隨之做出重大調整。

中國經濟該幹什麼?——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 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產能, 去杠杆, 去庫存, 降成本, 補短板, 一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戰在全國打響。

中國經濟,正在這場從“有”到“優”的供給側大變革中,書寫著轉型升級的故事。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更是結構之變的關鍵。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與此同時,“創新”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創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加速更換動力的頂層設計。

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品質效益不斷提高,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保持著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在工業中實現領跑,新動能蓬勃而出,科技進步的貢獻率超過56%。經濟體制改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常青基業。

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緊緊圍繞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這一政治改革目標,向全世界傳遞著中國共產黨推動完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在不斷深化的改革進程中,党的領導得以加強和改善,從根本上保證了改革的正確方向。

在創新與實踐當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與時俱進。完善代表聯繫群眾制度、開展“專題詢問”、加強全口徑預決算審查和監督,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化保障更加完善。

依法治國是党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積極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提速,權力清單制度在全國各級政府推開。政務公開,也讓權力運行到哪裡,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裡。

在党的領導下,一幅用民主與法治勾勒的治理圖景,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引領我們堅定不移地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彼岸。

第四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2014年2月,新一輪司法改革按下了啟動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推進司法改革的關鍵一招——“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司法責任制,明確要求法官、檢察官要對案件品質終身負責。

要對法官實行員額制管理。員額制就是要選出符合“五個過硬”的司法人員。

2016年,全國法院一審服判息訴率創紀錄地達到了89.2%。以員額制為抓手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這四項改革措施,以司法責任制為基石,為法治中國夯築起了更加符合司法規律的體制框架。

習近平總書記: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平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

2016年,《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這項改革對排除非法證據,防範冤假錯案具有深遠的影響。

司法便民利民改革,與司法責任制改革、訴訟制度改革一起構成了新一輪司法改革的“三駕馬車”。

司法體制改革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呼喚和聲共振,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同步向前。

第五集《延續中華文脈》

習近平總書記: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一場全領域、深層次的文化體制改革,用制度創新之力,不斷鞏固著億萬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主席: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出版業、影視業、演藝業、動漫遊戲快速發展。

舉改革之力,讓人民群眾共用文化改革的豐碩成果,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開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時代。

凝神聚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輿論場。

面對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全新輿論格局,一批新型主流媒體抓住歷史機遇,跟上時代潮流,堅定有力地投身於這場重大而深刻的媒體變革,中國傳統媒體融合的腳步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帶著自信,中華文化的魅力,感染著整個世界。

第六集 《守住綠水青山》

2013年11月12日,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全面、清晰地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其改革方向、重點任務,生態文明觀被放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位置。

這不僅是一次理論的重大創新,更是一場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轉變。

習近平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從末端治理到源頭防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開始了應用全域觀、系統觀,全方位統籌推進。

2015年9月22日,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社會公佈,八項制度構建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領域的立法和修法前所未有地提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幾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較大的法律有六部。

既要著眼長遠,又要直面問題。中央環保督察2016年全面開啟,督察組相繼進駐23個省區市,問責人數超過萬人。

然而,督察可以治標,那麼如何治本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再不要以GDP增長論英雄了。

2016年12月22日,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堅決地向錯誤的發展觀、政績觀說“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改革方案中,有近40項和生態文明領域直接相關。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形成了全面鋪開、點上突破、上下互動、統籌推進的良好局面。

第七集《強軍之路(上)》

2015年9月3日,中國以一場氣勢恢宏的盛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一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式拉開大幕。

習近平:我們這一代人,歷史使命是崇高的。我們肩上的責任是偉大而繁重的。那麼部隊呢,就要圍繞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實現強軍夢。

統帥令出,三軍景從。

在習近平的率領下,這支從歷史的戰火硝煙中一路走來的隊伍,向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發起新的衝鋒。

2014年,來自當時七大軍區的七個旅,挺進內蒙古草原深處,在一個叫做朱日和的地方與我軍第一支專業藍軍旅進行實兵對抗。

交戰的結果卻是:六比一。藍軍大勝,紅軍慘敗!

習近平尖銳地指出:不改革,軍隊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擔任軍委主席的當天,習近平就宣示了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體制性障礙在哪裡?結構性矛盾是什麼?政策性問題有多少?多個改革專項小組和專家諮詢組從軍內到軍外、從國內到國外,廣泛調研、集中智慧、反復論證。

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西賓館召開,習近平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行動號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完整內容及視頻請點擊:《強軍!強軍!強軍!》

第八集《強軍之路(下)》

歲末年初,人民軍隊改革的集結號一次次吹響。

四總部告別歷史舞臺,軍委機關15個部門全新登場。其中,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簡三分之一。

2016年4月20日,一身綠色迷彩的習近平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

2017年4月18日,習近平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

10天之後,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佈。

新調整組建的海軍陸戰隊出現在演兵場上。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海空軍常態警巡東海、戰巡南海……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端打擊、戰略投送、資訊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在變革中得到充實加強。

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佈局。

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報到……

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力度空前。

完整內容及視頻請點擊:《向前!向前!向前!》

第九集《黨的自我革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如何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党要管黨,從嚴治黨,使我們党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氣解決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的問題,以上率下,全黨共同行動;狠抓八項規定落實,堅決糾正四風!

面對暴露出的問題,刀刃向內,自我刮骨療毒,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無禁區,全覆蓋 ,零容忍! 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習近平總書記:“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

巡視利劍出鞘,派駐全覆蓋;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四種形態創新,天網行動全球追逃……

制度的籠子越紮越緊,彰顯了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的改革勇氣。

經過幾年的砥礪淬煉,黨風政風有了明顯的好轉。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系統總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制定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党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一體推進,整體提升!

第十集《人民的獲得感》

《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十集《人民的獲得感》是這部大型政論專題片的收尾篇。

全面深化改革面對的是仍然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發展不平衡的中國,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公平正義有更高追求的中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存權,以“一個都不能少”的魄力和擔當打響全面脫貧攻堅戰;

以完善各項社保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發展權,在就業、住房、平安中國、教育、醫療、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化改革,更好造福全國人民;

把“共用發展”列入新發展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經濟,正在這場從“有”到“優”的供給側大變革中,書寫著轉型升級的故事。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更是結構之變的關鍵。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與此同時,“創新”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如果說創新是中國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創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引領中國經濟加速更換動力的頂層設計。

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品質效益不斷提高,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製造業,保持著年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在工業中實現領跑,新動能蓬勃而出,科技進步的貢獻率超過56%。經濟體制改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常青基業。

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緊緊圍繞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這一政治改革目標,向全世界傳遞著中國共產黨推動完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在不斷深化的改革進程中,党的領導得以加強和改善,從根本上保證了改革的正確方向。

在創新與實踐當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與時俱進。完善代表聯繫群眾制度、開展“專題詢問”、加強全口徑預決算審查和監督,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化保障更加完善。

依法治國是党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積極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提速,權力清單制度在全國各級政府推開。政務公開,也讓權力運行到哪裡,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裡。

在党的領導下,一幅用民主與法治勾勒的治理圖景,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引領我們堅定不移地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彼岸。

第四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2014年2月,新一輪司法改革按下了啟動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推進司法改革的關鍵一招——“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司法責任制,明確要求法官、檢察官要對案件品質終身負責。

要對法官實行員額制管理。員額制就是要選出符合“五個過硬”的司法人員。

2016年,全國法院一審服判息訴率創紀錄地達到了89.2%。以員額制為抓手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這四項改革措施,以司法責任制為基石,為法治中國夯築起了更加符合司法規律的體制框架。

習近平總書記: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平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

2016年,《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出臺,這項改革對排除非法證據,防範冤假錯案具有深遠的影響。

司法便民利民改革,與司法責任制改革、訴訟制度改革一起構成了新一輪司法改革的“三駕馬車”。

司法體制改革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呼喚和聲共振,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同步向前。

第五集《延續中華文脈》

習近平總書記: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一場全領域、深層次的文化體制改革,用制度創新之力,不斷鞏固著億萬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主席: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出版業、影視業、演藝業、動漫遊戲快速發展。

舉改革之力,讓人民群眾共用文化改革的豐碩成果,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開啟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時代。

凝神聚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輿論場。

面對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全新輿論格局,一批新型主流媒體抓住歷史機遇,跟上時代潮流,堅定有力地投身於這場重大而深刻的媒體變革,中國傳統媒體融合的腳步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帶著自信,中華文化的魅力,感染著整個世界。

第六集 《守住綠水青山》

2013年11月12日,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首次全面、清晰地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其改革方向、重點任務,生態文明觀被放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位置。

這不僅是一次理論的重大創新,更是一場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轉變。

習近平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從末端治理到源頭防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開始了應用全域觀、系統觀,全方位統籌推進。

2015年9月22日,我國生態文明領域改革的頂層設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對社會公佈,八項制度構建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領域的立法和修法前所未有地提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幾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較大的法律有六部。

既要著眼長遠,又要直面問題。中央環保督察2016年全面開啟,督察組相繼進駐23個省區市,問責人數超過萬人。

然而,督察可以治標,那麼如何治本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再不要以GDP增長論英雄了。

2016年12月22日,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堅決地向錯誤的發展觀、政績觀說“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改革方案中,有近40項和生態文明領域直接相關。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形成了全面鋪開、點上突破、上下互動、統籌推進的良好局面。

第七集《強軍之路(上)》

2015年9月3日,中國以一場氣勢恢宏的盛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一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式拉開大幕。

習近平:我們這一代人,歷史使命是崇高的。我們肩上的責任是偉大而繁重的。那麼部隊呢,就要圍繞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實現強軍夢。

統帥令出,三軍景從。

在習近平的率領下,這支從歷史的戰火硝煙中一路走來的隊伍,向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發起新的衝鋒。

2014年,來自當時七大軍區的七個旅,挺進內蒙古草原深處,在一個叫做朱日和的地方與我軍第一支專業藍軍旅進行實兵對抗。

交戰的結果卻是:六比一。藍軍大勝,紅軍慘敗!

習近平尖銳地指出:不改革,軍隊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擔任軍委主席的當天,習近平就宣示了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體制性障礙在哪裡?結構性矛盾是什麼?政策性問題有多少?多個改革專項小組和專家諮詢組從軍內到軍外、從國內到國外,廣泛調研、集中智慧、反復論證。

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西賓館召開,習近平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行動號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完整內容及視頻請點擊:《強軍!強軍!強軍!》

第八集《強軍之路(下)》

歲末年初,人民軍隊改革的集結號一次次吹響。

四總部告別歷史舞臺,軍委機關15個部門全新登場。其中,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簡三分之一。

2016年4月20日,一身綠色迷彩的習近平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

2017年4月18日,習近平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

10天之後,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佈。

新調整組建的海軍陸戰隊出現在演兵場上。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20亮相;海空軍常態警巡東海、戰巡南海……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端打擊、戰略投送、資訊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在變革中得到充實加強。

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佈局。

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報到……

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力度空前。

完整內容及視頻請點擊:《向前!向前!向前!》

第九集《黨的自我革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如何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党要管黨,從嚴治黨,使我們党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氣解決党的領導弱化、党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的問題,以上率下,全黨共同行動;狠抓八項規定落實,堅決糾正四風!

面對暴露出的問題,刀刃向內,自我刮骨療毒,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無禁區,全覆蓋 ,零容忍! 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習近平總書記:“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

巡視利劍出鞘,派駐全覆蓋;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四種形態創新,天網行動全球追逃……

制度的籠子越紮越緊,彰顯了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的改革勇氣。

經過幾年的砥礪淬煉,黨風政風有了明顯的好轉。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系統總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制定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党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一體推進,整體提升!

第十集《人民的獲得感》

《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十集《人民的獲得感》是這部大型政論專題片的收尾篇。

全面深化改革面對的是仍然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發展不平衡的中國,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和公平正義有更高追求的中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存權,以“一個都不能少”的魄力和擔當打響全面脫貧攻堅戰;

以完善各項社保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發展權,在就業、住房、平安中國、教育、醫療、戶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化改革,更好造福全國人民;

把“共用發展”列入新發展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