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產品“用完即走”過時了嗎?獵豹清理大師被反超的啟示

工具產品團隊都曾為此糾結過:是堅持用戶即走, 還是“讓子彈在飛一會”?站在產品經理角度上, 使用者體驗是第一法則, 要讓產品盡可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產品最大的美德就是“好用”。 而運營經理立場卻是, 一個工具產品坐擁數千萬活躍用戶、幾億的裝機量, 不引入點內容, 給合作夥伴多留些推廣位, 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以協力廠商優化工具為例, 獵豹清理大師一直是佼佼者, 360清理大師緊隨其後, 諸如騰訊手機管家、百度手機衛士等並沒有把“清理”加速作為主推重點, 其他優化工具大多品牌不突出、用戶體量比較小。 所以, 在優化工具市場是金山系與360系兩大安全廠商之間的角逐。

從“獵豹”名字上看, 軟體加速是其傳統優勢, 去年下半年獵豹移動在媒體宣佈以工具為流量入口轉型做內容, 以爭取使用者時長, 大概是放棄“用完即走”工具秉性的前兆。

根據最新QuestMobile、易觀千帆、TalkingData等多家權威資料機構發佈的資料, 360清理大師的使用者規模排名已反超獵豹清理大師成為“優化”品類第一。 究竟“用完即走”對產品是否適用?優化雙巨頭之爭的實際是什麼?

(左圖是QM, 右圖是Anlysys易觀發佈的移動AppTop1000排名)

一、當為解決安卓卡頓而生的獵豹清理大師也做起了“頭條夢”

蘋果手機用戶很容易忽視一個基本事實, 國內的安卓手機的佔有率近80%。 但是安卓機一般越用越卡, 有的是App安裝多、緩存較大;有的是手機靜默安裝隱私許可權開啟較多, 導致程式在後臺運行而耗電快。 總之, 安裝一款優化工具是正常使用手機的必備。

擁有近6億裝機用戶、6000萬日活用戶的獵豹清理大師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其重點已從爭奪手機覆蓋率到“時間戰場”, 並不具備“媒體基因”的獵豹移動在2017年3月推出“獵豹資訊流開放平臺”, 而獵豹清理大師轉型做流量平臺的排頭兵。

(獵豹清理大師資訊流內容及廣告, 且無遮罩功能)

(接入資訊流之後的獵豹清理大師變了)

為了延長用戶時間, 獵豹清理大師還在“發現”版塊加入了頭條、小說、電商(連結到天貓商城)、遊戲等項目, 甚至帶上獵豹全家桶。 而獵豹的另一款手機管理軟體“獵豹安全大師”在掃描資料後也會出現刷不完的資訊流。

二、兩個清理大師, 一個向左做商業化變現,

一個向右做產品體驗

獵豹清理大師的內容與3年前的今日頭條畫風非常相似, 並沒有在每條資訊流的右下角設置“精准遮罩”回饋按鈕, 不可能實現千人千面個性化推送, 這與獵豹自身的人工智慧戰略亦不相符, 即便是做人工智慧, 也不能以犧牲產品體驗為代價。

而360清理大師反超獵豹清理大師, 不是靠撿漏當上第一的, 360清理大師沒有在產品裡置放“糟心”內容收割流量紅利, 依然在解決使用者手機記憶體相對不足的痛點上做一些“邊角縫裡”的技術創新。

如今安卓手機的清理任務不斷變化, 比如面對用戶的截圖、拍出的高圖元的照片, 以及隨時可拍的小視頻、短視頻的應用下, 手機2-3G的內容相對不足, 這就需要提供檔搬離、壓縮、雲儲存等功能。 在解決手機清理軟體用力過猛的弊端上,依然需要優化工具在智慧識別、智慧攔截、智慧清理等方面做技術突破,這本身就是人工智慧的應用舞臺,何必捨近求遠做內容。

(360清理大師使用後無廣告位,功能不浮誇)

不難看出,獵豹清理大師更側重于挖掘產品的商業價值,產品設計的導向是延長使用者時間以吸引更多廣告;而360清理更側重於產品工具的實用價值,安安靜靜地做一款優化工具。

三、 重新審視工具產品的價值觀:是用戶至上還是廣告爸爸至上?

客觀來講,任何工具產品最後的走向都是商業化,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去年阿星還寫過一篇《為什麼廣告模式是互聯網公司救命稻草》的文章,為廣告模式正名。小而美的產品有養活團隊的苦衷、上市公司來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但這並不是工具產品被標題黨、廣告及大雜燴塞滿的藉口。

排斥工具型“用完即走”理念的產品人,可能陷入這樣的迷信:

(1)“產品時間長與產品商業價值成正相關”,實際上耗時最長的應用之一是視頻及直播平臺,但廣告價值並不大,用戶畫像不清晰、精准;

(2)“內容的活躍度與使用者粘性成正比”,使用者只是無意或被演算法機制操控去刷無意義的內容消遣,而使用者更相信專業媒體平臺或傳統媒體所生產的資訊,垃圾內容很難觸發使用者的決策機制;

(3)“廣告放的越多,產品KPI越好”,短期內透支一個產品的流量,長期來看可能失去用戶信任。

獵豹清理大師做內容之後,使其在關注手機用戶在優化需求不再敏銳,比如手機短信分類攔擊、視頻及照片壓縮技術、智慧防誤刪技術的改進等,就給360清理大師趕超帶來機會,從而丟掉在該品類上的核心優勢。筆者認為,手機清理大師與PC端的殺毒軟體一樣不可能靠廣告模式獲得成功,而孵化其他產品的戰略價值卻不可低估。

其他工具產品做內容走廣告盈利路線,需要考慮如下因素:

(1) 推薦給使用者內容是否與產品使用者有關聯度、匹配度?比如在美圖秀秀推薦化妝品或女性電商產品等;魯大師的內容版塊“魯訊”做手機硬體評測等;

(2) 廣告植入是否影響產品核心功能的使用,進而讓用戶的反感?

(3) 平臺團隊是否擅長做內容?如果擅長做也不能一擁而上,平臺的整體品質往往是編輯團隊原創>專家型KOL的PGC>用戶UGC,現在最不缺就是內容平臺,比如360移動端多個產品與北京時間的導流合作等。

另外,內容本身也是資訊“產品”,同樣遵循“用完即走”效率原則。

結語:

“優化”品類的雙巨頭之爭,看似是獵豹清理大師在裝機量上的下降,更深層的原因是急於把超級工具商業化、麻痹使用者動態需求的惡果。

這給產品經理一個警示,對用戶使用習慣的敬畏,呵護產品“初心”,任何企圖以廣告快速轉化用戶的冒進行動,本身已為產品在競爭中落後、創新力枯寂埋下了種子。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專欄作家

在解決手機清理軟體用力過猛的弊端上,依然需要優化工具在智慧識別、智慧攔截、智慧清理等方面做技術突破,這本身就是人工智慧的應用舞臺,何必捨近求遠做內容。

(360清理大師使用後無廣告位,功能不浮誇)

不難看出,獵豹清理大師更側重于挖掘產品的商業價值,產品設計的導向是延長使用者時間以吸引更多廣告;而360清理更側重於產品工具的實用價值,安安靜靜地做一款優化工具。

三、 重新審視工具產品的價值觀:是用戶至上還是廣告爸爸至上?

客觀來講,任何工具產品最後的走向都是商業化,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去年阿星還寫過一篇《為什麼廣告模式是互聯網公司救命稻草》的文章,為廣告模式正名。小而美的產品有養活團隊的苦衷、上市公司來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但這並不是工具產品被標題黨、廣告及大雜燴塞滿的藉口。

排斥工具型“用完即走”理念的產品人,可能陷入這樣的迷信:

(1)“產品時間長與產品商業價值成正相關”,實際上耗時最長的應用之一是視頻及直播平臺,但廣告價值並不大,用戶畫像不清晰、精准;

(2)“內容的活躍度與使用者粘性成正比”,使用者只是無意或被演算法機制操控去刷無意義的內容消遣,而使用者更相信專業媒體平臺或傳統媒體所生產的資訊,垃圾內容很難觸發使用者的決策機制;

(3)“廣告放的越多,產品KPI越好”,短期內透支一個產品的流量,長期來看可能失去用戶信任。

獵豹清理大師做內容之後,使其在關注手機用戶在優化需求不再敏銳,比如手機短信分類攔擊、視頻及照片壓縮技術、智慧防誤刪技術的改進等,就給360清理大師趕超帶來機會,從而丟掉在該品類上的核心優勢。筆者認為,手機清理大師與PC端的殺毒軟體一樣不可能靠廣告模式獲得成功,而孵化其他產品的戰略價值卻不可低估。

其他工具產品做內容走廣告盈利路線,需要考慮如下因素:

(1) 推薦給使用者內容是否與產品使用者有關聯度、匹配度?比如在美圖秀秀推薦化妝品或女性電商產品等;魯大師的內容版塊“魯訊”做手機硬體評測等;

(2) 廣告植入是否影響產品核心功能的使用,進而讓用戶的反感?

(3) 平臺團隊是否擅長做內容?如果擅長做也不能一擁而上,平臺的整體品質往往是編輯團隊原創>專家型KOL的PGC>用戶UGC,現在最不缺就是內容平臺,比如360移動端多個產品與北京時間的導流合作等。

另外,內容本身也是資訊“產品”,同樣遵循“用完即走”效率原則。

結語:

“優化”品類的雙巨頭之爭,看似是獵豹清理大師在裝機量上的下降,更深層的原因是急於把超級工具商業化、麻痹使用者動態需求的惡果。

這給產品經理一個警示,對用戶使用習慣的敬畏,呵護產品“初心”,任何企圖以廣告快速轉化用戶的冒進行動,本身已為產品在競爭中落後、創新力枯寂埋下了種子。

作者:李星,靠譜的阿星,科技專欄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