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記海工大授 "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八一勳章”獲得者馬偉明院士

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江卉彭小萍 通訊員熊峰

祖國選擇那些忠誠人民的人。

時代銘記那些奉獻人民的人。

昨日上午, 北京八一大樓, 中央軍委“八一勳章”頒授現場, 氣氛莊重熱烈。

一襲白色海軍服的馬偉明教授第二個走上領獎臺, 習近平主席親手為他佩掛“八一勳章”, 頒發證書。

2016年1月, 習主席為他頒發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 握手留影。

2016年3月, 習主席接見軍隊全國人大代表時, 握著他的手說:“我們又見面了!”

……

一年多時間裡,

習主席多次接見馬偉明, 同他親切交談, 詢問科研專案最新進展, 勉勵他再接再厲, 再創佳績。

馬偉明, 57歲, 江蘇揚中人, 著名船舶動力與電氣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

34歲破格晉升教授, 38歲成為博導, 41歲當選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紀錄。

他研製的艦船發供電系統、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從落後到引領的跨越;

他攻克一項顛覆性技術關鍵瓶頸, 為我國鍛造制勝深藍的國之重器作出突出貢獻。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強軍使命高於天。 ”獲得軍隊最高榮譽後, 馬偉明飽含深情地說, “我心甘情願做一匹駕轅拉套的馬, 為了國家利益和國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制勝深藍

新時期敵我雙方的較量, 更多地表現為科技的比拼。 作為軍隊院士, 首先是一名戰士, 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使命高於天, 責任重如山。 ——馬偉明

大國海軍, 礪劍深藍。

強軍路上, 馬偉明的創新生涯與中國海軍走向深藍, 交織重疊。

那一年, 某國防重大工程正式啟動, 這是幾代中國人的期盼。

“國防建設急需, 天大的風險也要幹!”

“我是軍隊院士, 我能做點什麼?”馬偉明時刻準備為國出征。 經過慎重考慮, 他把目標瞄準了一項制勝深藍的國之重器關鍵技術。 “一個世界級科技大國歷時20多年都沒有取得成功的科研專案, 你要強攻硬上, 是不是瘋了?”有人勸他。 “搞科研就得擔風險, 國防建設急需, 天大的風險也要幹!否則, 國家要我們院士幹什麼?”馬偉明堅持。

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 承受的壓力難以想像。 但馬偉明認准的事, 決不回頭。 在寫有“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大字的實驗室裡, 在遠離鮮花、掌聲、聚光燈的寂寞中, 他帶領團隊堅韌前行, 將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8年持續攻堅後, 包括40位兩院院士在內的100多位專家來參加科技成果鑒定會。 面對馬偉明的創新壯舉, 所有人都為之震撼。 白髮蒼蒼的老專家激動得泣不成聲, 認為這項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 “其意義甚至不亞於‘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太。 ”“我們‘5+2’‘白加黑’, 從來沒有休息日, 甚至連春節都不休息, 一年抵別人3年。 這樣算下來, 我們也花費了大約20年時間。 ”面對各種讚歎, 馬偉明非常淡定。

天道酬勤。 攻克了這項重大技術的基礎理論難關,

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 近幾年, 馬偉明帶領團隊在該技術領域取得全面突破, 創新成果進入“井噴期”, 多型裝備和技術屬國際首創, 全面推進了我國傳統武器裝備向電氣化變革。

“要做就做最前沿的!”

艦船綜合電力系統, 被稱為21世紀艦船動力推進方式的“海上革命”。

該系統將傳統艦船相互獨立的動力和電力系統合二為一, 為高能武器上艦提供平臺, 是艦船動力的一次技術突破。

馬偉明在這一領域長期的技術積累, 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

10多年前, 國外的技術路線是中壓交流。 經過反復研判, 馬偉明提出了中壓直流技術路線, 但3次國家頂尖專家研討, 得到的幾乎是一片否定聲:“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都沒有選擇這條路線。

憑我國現有的條件, 這條路肯定是走不通的。 ”“要做就做最前沿的!為什麼非要等外國人做成了, 我們才跟著做?”馬偉明經過深入分析, 毅然決定繼續堅持往前走。

沒有久坐“冷板凳”的深厚積累, 就不會有創新成果的爆發。 10年攻關, 10年艱辛。 不服輸的馬偉明, 硬是把這一世界公認的重大核心技術難題成功解決了。 世界同行這才反應過來, 明確宣佈:轉向, 搞中壓直流系統。 此時, 馬偉明已經在這個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的跨越發展, 使我國全電化艦船技術一舉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2追趕世界

核心技術必須中國製造, 否則, 我們永遠只能拴在別人的褲腰帶上過日子。 ——馬偉明

科學的春天裡, 疾步如飛的馬偉明跟隨蒸蒸日上的祖國,一起追趕著世界。

圖為馬偉明在介紹科研成果。(視界網熊峰陳曉軍攝)

圖為馬偉明(左三)帶領團隊解決科研難題。(視界網熊峰陳曉軍攝)

一項“中國創造”誕生了

2002年,新華社播發一條消息:“中國教授馬偉明研製出世界上首台能同時發交流和直流兩種電的雙繞組發電機。”

國際電機界震驚了!

動力系統被稱作艦船“心臟”,直接影響潛艇的生命力。過去,人民海軍的潛艇電機設備大多靠進口,嚴重制約戰鬥力生成。“核心技術必須國產化。否則,我們永遠只能拴在別人的褲腰帶上過日子。”馬偉明深知,潛艇要裝上“中國心”,必須靠中國人自己。

由於潛艇空間狹小、承載重量受限,為它提供體積小、重量輕、容量大、效率高的交直流電源,國際上一直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法。上世紀90年代,馬偉明率先提出用一台電機同時發出交流、直流兩種電的設想時,電機界普遍認為,這是天方夜譚。“搞技術創新,就是要人無我有。”馬偉明志在千里,看准的方向,百折不撓。通過充分論證,他創造性地設計出電力集成的技術方案。經過8年刻苦攻關,研製出世界上首套交直流雙繞組發電機系統,並正式裝備部隊。從此,中國潛艇真正擁有了中國人研發製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心”!

隨後,馬偉明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再接再厲,集中力量向新一代集成化發電系統的研製發起全面衝擊。多項關鍵技術被突破,某兆瓦級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也很快研製成功。

一項成果,當年省10億元

2008年,馬偉明從合作單位湘潭電機廠獲悉,作為風力發電核心部件之一的變流器全部依賴進口。當時,歐美日的幾家大公司壟斷了中國市場,進口產品價格高且條件苛刻——必須批量進口。“變流器技術,船舶高速發電機上有現成的!”馬偉明介紹,風力發電由於風速時大時小,發出來的電不穩定,並網前需要借助變流器轉變成頻率、電壓穩定的電,才能掛網運行。“這一原理和船舶螺旋槳調速控制類似,運用現有船用高速發電機上的技術,改造起來不難。”“外國能做的,我們必須做得更優!”馬偉明決心打破國外壟斷。經過近一年的攻關,國產2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樣機順利出廠。經過運行試驗,樣機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電能品質測試,多項指標優於國外同類產品。消息傳開,歐洲一家公司副總裁特地帶技術人員到現場,瞭解中國產品。

當得知技術完全不同,並且“中國造”變流器性能更佳後,該公司次月起將出口中國的變流器大幅降價,從原來每台230萬元(人民幣)降至165萬元。當年,我國就節約採購經費約10億元。

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有了話語權。國家能源局看到馬偉明團隊的技術成果對新能源行業具有重大作用,支援他們成立國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設備研發(實驗)中心,成為首個落戶軍隊的國家級新能源研發基地。

在推動新能源技術產業化發展的同時,馬偉明團隊在國內首次研製成功的海島風能、太陽能等多能源智慧微網系統,一舉破解偏遠島礁供電難題,成為示範工程並推廣運用於南沙島礁。

3兩次交鋒

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馬偉明

走進科研“無人區”領域的馬偉明,很多時候是沒有鮮花和掌聲的。“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馬偉明身上,這句話最有力量。

洗漱間裡的實驗室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研製新型常規潛艇,需要進口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系統。在與外商的技術談判中,馬偉明提出該型發電機系統存在“固有振盪”問題。對方卻不屑一顧,傲慢地聲稱他們的產品不存在任何問題。這更讓馬偉明強烈地感受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此後,在海軍工程大學張蓋凡教授的指導下,馬偉明帶領課題組,用僅有的3.5萬元,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裡開展研究,研製出了兩台小型十二相發電機。整整6個春秋、20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反復試驗,拆了裝,裝了拆,測量、記錄、分析,僅實驗記錄和報告就堆滿了半間屋子。在對數十萬組資料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他們終於成功研製出帶整流負載的多相同步電機穩定裝置,發明了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盪”難題,系列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馬偉明再赴上述外商所在公司時,面對該類發電機系統出現的“固有振盪”問題,外方專家束手無策。他們從世界專利索引上證實,帶整流負載的多相同步電機穩定裝置是由馬偉明發明的,便提出作“私下交易”,請馬偉明幫他們解決難題。馬偉明的回答擲地有聲:“專利技術是有價的,它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祖國!”

此後,這家公司不得不將視為核心機密的整套設計圖紙送馬偉明科研團隊審查,並花高價購買他們的專利。

從對中方實行技術封鎖到向中方購買專利,從對中方科研人員傲慢無禮到請求幫助解決技術難題,這讓馬偉明深切地感到,祖國強大了,我們完全有能力趕超世界先進水準!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引進的某大型裝備的發電機系統發生重大故障。外國代表不問青紅皂白,斷定是中方違規操作所致,高傲得近乎蠻橫!但馬偉明團隊對事故鑒定的結果是:產品設計問題。

馬偉明請對方提供電機系統設計圖。外國代表故弄玄虛,拿出又折起,擔心中方“偷學”。馬偉明不溫不火,變戲法似地拿出提前趕制的設計圖,不僅與外方的設計圖毫無二致,且放大10倍。“你們的端部設計經過力學計算嗎?”指著圖紙的一角,馬偉明問。“計算過,但結果不能告訴你們。”外國代表道:“這屬於另一個技術合同範疇,不經協議拿到報酬之前,我們是不會公開的。”“你們算沒算無關緊要。我們計算的結果是,你們的設計缺陷導致電機故障。”馬偉明已是怒火中燒,但他還是忍住了。“馬博士,你的理論太離奇了。對不起,我們聽不懂!”外國首席專家的臉漲紅了,準備拂袖而去。

一股熱血直沖馬偉明的頭頂。他直視對方,一字一板地說:“先生,我們是在討論科學。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翻譯望著馬偉明,久久不敢開口。“照直譯!”馬偉明嚴肅地說:“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費教!”“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欣聞此言,馬偉明的導師張蓋凡教授熱血沸騰,心情久久難以平復:“當年我們和外國專家打交道,不知看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窩囊氣。那時,我們技不如人,為了學點東西,只能忍氣吞聲。現在,我的學生敢和外國權威叫板,中國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已經在世界高科技舞臺上挺起腰杆!”

4淡泊功名

盯著名利,科研之路註定走不遠;盯著權力,科研大門早晚會對你關閉。作為軍人,不能只盯商場、忘了戰場,不能只圖贏利、忘了打贏!——馬偉明

“終身做學問!”

馬偉明展開創新思維的翅膀,自由翱翔于科學王國,如天馬行空,縱橫馳騁!

當年,張蓋凡教授將馬偉明收入門下時,第一道考題就是:“人生三條道——當官、發財、做學問,你選哪一條?”

馬偉明立誓明志:“終身做學問!”

對他來說,做學問報效祖國,就是最大的成功,就是今生最大的價值。

1993年,馬偉明赴清華大學攻讀電機學博士學位。北大方正創始人王選教授的一場報告,讓他心潮澎湃:“王選教授發明的雷射排版佔據了世界超過60%的市場,而我們以前所做的科研都是小打小鬧的練兵。真正做科研就該像王選教授那樣,靜下心來幹個二三十年,做出領先世界的成果來。”

他還躊躇滿志地感慨:“只有奮起直追、彎道超越,才是正道。要幹大事業,自己得有大本事;想幹成大事業,必須有厚基礎、大視野、高起點,謀劃好長遠發展的路徑。”

從此,馬偉明盯住世界領先水準的課題。“什麼叫世界領先水準?”馬偉明有自己的闡釋:“你開闢了一個研究方向,始終有人跟著你做,這才叫領先;即使首創,無人跟蹤也談不上領先。”“做學問,必須沉下心來埋頭幹個二三十年,擁有深厚的積累,等別人想攆上你的時候,你又前進了。這樣才叫真正的領先了。”

戴著頸套出差

高手出招,看似行雲流水,但一招一式,都來自人所不知的艱辛。

一次,馬偉明遭遇車禍,頸椎受傷。醫生給他裝好鋼筋塑膠頸套,一再叮囑:“好好休息,否則可能落下殘疾!”

但第二天,馬偉明戴著頸套出差了,趕往外地參加學術會議。

2007年,馬偉明的父親患胃癌到武漢做手術。可整整一個星期,馬偉明成天呆在實驗室,忘了告訴父親住院的事已經聯繫好了。

老爺子等了幾天沒動靜,徑直闖進實驗室,沖馬偉明吼道:“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裡事不聞不問,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拼死拼活地賣命?究竟著了什麼魔?”

沒容父親再往下說,馬偉明說:“請您打住,不要再跟我說給誰賣命的話!我幹的所有事,沒有哪一級組織、哪一級領導要求或命令,都是我自己想幹、喜歡幹、願意幹的!”

知子莫若父,老爺子語氣和緩了些:“你不是忙嗎?我回去動手術好了。”“手術的事,馬院士早都安排好了,您就安心住院吧。”馬偉明團隊的劉德志教授趕緊打圓場,父子之爭這才平息。

做導師那樣的鋪路石

2015年11月4日,馬偉明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成為海軍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走下領獎臺,他作出一個決定,捐出百萬港幣的獎金,以導師的名字設立“蓋凡獎學金”。

馬偉明讀本科時,張蓋凡教授慧眼識珠,看中了他超凡的科研潛質,甘居幕後為他“鋪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2003年,76歲的張蓋凡在實驗室突發心臟病,倒在崗位上。但他的人梯精神,已經深深地刻在馬偉明心裡。

馬偉明最想做的,就是做導師那樣的鋪路石,帶出一批批年輕人,在國際舞臺上,站得住腳,有話語權,讓中國的脊樑挺起來!

出思想、出課題、出經費,馬偉明創造機會讓年輕人施展才華。

2002年,馬偉明創新團隊承擔新型高速非同步電機研製任務。24歲的研究生王東被委以重任,執掌主設計師一職。那天,軍內外100多位一流專家彙聚一堂,進行可行性論證。最初,專家們以為,報告臺上的王東只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員。

經過近10年奮鬥,王東成功解決了這項技術難題。如今,他已成為團隊集成化發電方向的首席專家、全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領軍人才。

2005年,碩士生魯軍勇進入馬偉明團隊,被委以重任——擔任某重大科研項目課題組負責人,負責經費達數千萬元的科研項目。經過艱難攻關,這項研究取得圓滿成功。今天,魯軍勇已成長為全軍最年輕的國防某重大專案首席科學家,並榮立一等功。

王東、魯軍勇的故事並非特例。30歲的某儲能裝備課題負責人歐陽斌博士、40歲的電力電子方向首席教授肖飛……馬偉明創新團隊裡,這樣的名字可以列出一串。近10年來,馬偉明團隊先後培養了400多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人才,並被海軍授予“創新強軍馬偉明模範團隊”榮譽稱號,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2017年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2012年、2017年兩次榮立集體一等功。

疾步如飛的馬偉明跟隨蒸蒸日上的祖國,一起追趕著世界。

圖為馬偉明在介紹科研成果。(視界網熊峰陳曉軍攝)

圖為馬偉明(左三)帶領團隊解決科研難題。(視界網熊峰陳曉軍攝)

一項“中國創造”誕生了

2002年,新華社播發一條消息:“中國教授馬偉明研製出世界上首台能同時發交流和直流兩種電的雙繞組發電機。”

國際電機界震驚了!

動力系統被稱作艦船“心臟”,直接影響潛艇的生命力。過去,人民海軍的潛艇電機設備大多靠進口,嚴重制約戰鬥力生成。“核心技術必須國產化。否則,我們永遠只能拴在別人的褲腰帶上過日子。”馬偉明深知,潛艇要裝上“中國心”,必須靠中國人自己。

由於潛艇空間狹小、承載重量受限,為它提供體積小、重量輕、容量大、效率高的交直流電源,國際上一直沒有理想的解決方法。上世紀90年代,馬偉明率先提出用一台電機同時發出交流、直流兩種電的設想時,電機界普遍認為,這是天方夜譚。“搞技術創新,就是要人無我有。”馬偉明志在千里,看准的方向,百折不撓。通過充分論證,他創造性地設計出電力集成的技術方案。經過8年刻苦攻關,研製出世界上首套交直流雙繞組發電機系統,並正式裝備部隊。從此,中國潛艇真正擁有了中國人研發製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心”!

隨後,馬偉明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再接再厲,集中力量向新一代集成化發電系統的研製發起全面衝擊。多項關鍵技術被突破,某兆瓦級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也很快研製成功。

一項成果,當年省10億元

2008年,馬偉明從合作單位湘潭電機廠獲悉,作為風力發電核心部件之一的變流器全部依賴進口。當時,歐美日的幾家大公司壟斷了中國市場,進口產品價格高且條件苛刻——必須批量進口。“變流器技術,船舶高速發電機上有現成的!”馬偉明介紹,風力發電由於風速時大時小,發出來的電不穩定,並網前需要借助變流器轉變成頻率、電壓穩定的電,才能掛網運行。“這一原理和船舶螺旋槳調速控制類似,運用現有船用高速發電機上的技術,改造起來不難。”“外國能做的,我們必須做得更優!”馬偉明決心打破國外壟斷。經過近一年的攻關,國產2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樣機順利出廠。經過運行試驗,樣機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電能品質測試,多項指標優於國外同類產品。消息傳開,歐洲一家公司副總裁特地帶技術人員到現場,瞭解中國產品。

當得知技術完全不同,並且“中國造”變流器性能更佳後,該公司次月起將出口中國的變流器大幅降價,從原來每台230萬元(人民幣)降至165萬元。當年,我國就節約採購經費約10億元。

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有了話語權。國家能源局看到馬偉明團隊的技術成果對新能源行業具有重大作用,支援他們成立國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設備研發(實驗)中心,成為首個落戶軍隊的國家級新能源研發基地。

在推動新能源技術產業化發展的同時,馬偉明團隊在國內首次研製成功的海島風能、太陽能等多能源智慧微網系統,一舉破解偏遠島礁供電難題,成為示範工程並推廣運用於南沙島礁。

3兩次交鋒

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馬偉明

走進科研“無人區”領域的馬偉明,很多時候是沒有鮮花和掌聲的。“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在馬偉明身上,這句話最有力量。

洗漱間裡的實驗室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研製新型常規潛艇,需要進口高效能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系統。在與外商的技術談判中,馬偉明提出該型發電機系統存在“固有振盪”問題。對方卻不屑一顧,傲慢地聲稱他們的產品不存在任何問題。這更讓馬偉明強烈地感受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唯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此後,在海軍工程大學張蓋凡教授的指導下,馬偉明帶領課題組,用僅有的3.5萬元,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裡開展研究,研製出了兩台小型十二相發電機。整整6個春秋、20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反復試驗,拆了裝,裝了拆,測量、記錄、分析,僅實驗記錄和報告就堆滿了半間屋子。在對數十萬組資料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他們終於成功研製出帶整流負載的多相同步電機穩定裝置,發明了帶穩定繞組的多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盪”難題,系列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馬偉明再赴上述外商所在公司時,面對該類發電機系統出現的“固有振盪”問題,外方專家束手無策。他們從世界專利索引上證實,帶整流負載的多相同步電機穩定裝置是由馬偉明發明的,便提出作“私下交易”,請馬偉明幫他們解決難題。馬偉明的回答擲地有聲:“專利技術是有價的,它不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祖國!”

此後,這家公司不得不將視為核心機密的整套設計圖紙送馬偉明科研團隊審查,並花高價購買他們的專利。

從對中方實行技術封鎖到向中方購買專利,從對中方科研人員傲慢無禮到請求幫助解決技術難題,這讓馬偉明深切地感到,祖國強大了,我們完全有能力趕超世界先進水準!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引進的某大型裝備的發電機系統發生重大故障。外國代表不問青紅皂白,斷定是中方違規操作所致,高傲得近乎蠻橫!但馬偉明團隊對事故鑒定的結果是:產品設計問題。

馬偉明請對方提供電機系統設計圖。外國代表故弄玄虛,拿出又折起,擔心中方“偷學”。馬偉明不溫不火,變戲法似地拿出提前趕制的設計圖,不僅與外方的設計圖毫無二致,且放大10倍。“你們的端部設計經過力學計算嗎?”指著圖紙的一角,馬偉明問。“計算過,但結果不能告訴你們。”外國代表道:“這屬於另一個技術合同範疇,不經協議拿到報酬之前,我們是不會公開的。”“你們算沒算無關緊要。我們計算的結果是,你們的設計缺陷導致電機故障。”馬偉明已是怒火中燒,但他還是忍住了。“馬博士,你的理論太離奇了。對不起,我們聽不懂!”外國首席專家的臉漲紅了,準備拂袖而去。

一股熱血直沖馬偉明的頭頂。他直視對方,一字一板地說:“先生,我們是在討論科學。你不懂,我可以教你!”

翻譯望著馬偉明,久久不敢開口。“照直譯!”馬偉明嚴肅地說:“再加一句:我分文不收,免費教!”“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欣聞此言,馬偉明的導師張蓋凡教授熱血沸騰,心情久久難以平復:“當年我們和外國專家打交道,不知看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窩囊氣。那時,我們技不如人,為了學點東西,只能忍氣吞聲。現在,我的學生敢和外國權威叫板,中國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已經在世界高科技舞臺上挺起腰杆!”

4淡泊功名

盯著名利,科研之路註定走不遠;盯著權力,科研大門早晚會對你關閉。作為軍人,不能只盯商場、忘了戰場,不能只圖贏利、忘了打贏!——馬偉明

“終身做學問!”

馬偉明展開創新思維的翅膀,自由翱翔于科學王國,如天馬行空,縱橫馳騁!

當年,張蓋凡教授將馬偉明收入門下時,第一道考題就是:“人生三條道——當官、發財、做學問,你選哪一條?”

馬偉明立誓明志:“終身做學問!”

對他來說,做學問報效祖國,就是最大的成功,就是今生最大的價值。

1993年,馬偉明赴清華大學攻讀電機學博士學位。北大方正創始人王選教授的一場報告,讓他心潮澎湃:“王選教授發明的雷射排版佔據了世界超過60%的市場,而我們以前所做的科研都是小打小鬧的練兵。真正做科研就該像王選教授那樣,靜下心來幹個二三十年,做出領先世界的成果來。”

他還躊躇滿志地感慨:“只有奮起直追、彎道超越,才是正道。要幹大事業,自己得有大本事;想幹成大事業,必須有厚基礎、大視野、高起點,謀劃好長遠發展的路徑。”

從此,馬偉明盯住世界領先水準的課題。“什麼叫世界領先水準?”馬偉明有自己的闡釋:“你開闢了一個研究方向,始終有人跟著你做,這才叫領先;即使首創,無人跟蹤也談不上領先。”“做學問,必須沉下心來埋頭幹個二三十年,擁有深厚的積累,等別人想攆上你的時候,你又前進了。這樣才叫真正的領先了。”

戴著頸套出差

高手出招,看似行雲流水,但一招一式,都來自人所不知的艱辛。

一次,馬偉明遭遇車禍,頸椎受傷。醫生給他裝好鋼筋塑膠頸套,一再叮囑:“好好休息,否則可能落下殘疾!”

但第二天,馬偉明戴著頸套出差了,趕往外地參加學術會議。

2007年,馬偉明的父親患胃癌到武漢做手術。可整整一個星期,馬偉明成天呆在實驗室,忘了告訴父親住院的事已經聯繫好了。

老爺子等了幾天沒動靜,徑直闖進實驗室,沖馬偉明吼道:“你上不管老下不管小,家裡事不聞不問,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拼死拼活地賣命?究竟著了什麼魔?”

沒容父親再往下說,馬偉明說:“請您打住,不要再跟我說給誰賣命的話!我幹的所有事,沒有哪一級組織、哪一級領導要求或命令,都是我自己想幹、喜歡幹、願意幹的!”

知子莫若父,老爺子語氣和緩了些:“你不是忙嗎?我回去動手術好了。”“手術的事,馬院士早都安排好了,您就安心住院吧。”馬偉明團隊的劉德志教授趕緊打圓場,父子之爭這才平息。

做導師那樣的鋪路石

2015年11月4日,馬偉明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成為海軍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走下領獎臺,他作出一個決定,捐出百萬港幣的獎金,以導師的名字設立“蓋凡獎學金”。

馬偉明讀本科時,張蓋凡教授慧眼識珠,看中了他超凡的科研潛質,甘居幕後為他“鋪路”。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2003年,76歲的張蓋凡在實驗室突發心臟病,倒在崗位上。但他的人梯精神,已經深深地刻在馬偉明心裡。

馬偉明最想做的,就是做導師那樣的鋪路石,帶出一批批年輕人,在國際舞臺上,站得住腳,有話語權,讓中國的脊樑挺起來!

出思想、出課題、出經費,馬偉明創造機會讓年輕人施展才華。

2002年,馬偉明創新團隊承擔新型高速非同步電機研製任務。24歲的研究生王東被委以重任,執掌主設計師一職。那天,軍內外100多位一流專家彙聚一堂,進行可行性論證。最初,專家們以為,報告臺上的王東只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員。

經過近10年奮鬥,王東成功解決了這項技術難題。如今,他已成為團隊集成化發電方向的首席專家、全軍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領軍人才。

2005年,碩士生魯軍勇進入馬偉明團隊,被委以重任——擔任某重大科研項目課題組負責人,負責經費達數千萬元的科研項目。經過艱難攻關,這項研究取得圓滿成功。今天,魯軍勇已成長為全軍最年輕的國防某重大專案首席科學家,並榮立一等功。

王東、魯軍勇的故事並非特例。30歲的某儲能裝備課題負責人歐陽斌博士、40歲的電力電子方向首席教授肖飛……馬偉明創新團隊裡,這樣的名字可以列出一串。近10年來,馬偉明團隊先後培養了400多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人才,並被海軍授予“創新強軍馬偉明模範團隊”榮譽稱號,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獎、2017年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2012年、2017年兩次榮立集體一等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