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社區驚現非洲大蝸牛——爬牆上樹遍地遊

7月5日, 記者瞭解到, 最近, 許多細心的市民會發現, 陰雨天之後, 社區綠化帶及道路上出現許多體型碩大的“花螺”, 這些螺有的體殼長達10公分, 比尋常花螺的體積大, 極易在雨後的清晨和夜晚狹路相逢, 稍不留神它就會成為您腳下“冤鬼”。

據廈門國檢專家介紹, 在生物學分類上, 螺和蝸牛屬於同一類物種, 英文都叫SNAIL。 中國人習慣把陸生的叫蝸牛, 水生的稱為螺, 實屬同一家族。 市民遭遇的這種“花螺”叫非洲大蝸牛, 屬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據悉, 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大型的陸棲蝸牛, 原產東非, 已遍佈亞洲、歐洲、南北美。

中國於上世紀引入該物種飼養, 後逸生野外。 非洲大蝸牛習慣在下雨天及夜間出沒, 以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為食, 可危害500多種作物危害性較大。 (王立生)

延伸閱讀:蝸牛的確是很有趣的物種, 別看弱小的蝸牛時刻背負著沉重的軀殼, 行動異常遲緩, 它們還會爬牆、上樹呢。 不少人被它充滿幻想、堅強忍耐, 不畏艱險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的執著精神感動。 也有人不屑於它的“無德無才”和“不自量力”, 帶著一股腥氣, 只顧不斷地往上攀爬, 最終涎幹命絕、枯死在牆壁上。 北宋蘇東坡曾作《蝸牛》一詩諷喻:腥涎不滿殼, 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 竟作粘壁枯。 使人不禁聯想起那些本無才德, 卻一味追逐高官厚祿,

最終喪命的名利小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